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一想,真不是孩子的错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责备并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当众剥夺孩子自尊的行为。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做完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

记得儿子六年级下学期开学前,假期作业大部分都还没有做。我多次提醒,他嘴上答应,内心却好像一点儿也不着急。白天在玩游戏,晚上和同学玩到很晚才回家。临开学前两天,儿子才开始做作业。

开学第一天,老师重申了放假前的规定:带着作业本来上课,没完成的同学回家做作业——儿子被赶回了家。

为了对儿子进行正确引导,我想方设法制造机会,用心做了比较丰盛的晚餐。我对儿子说:“儿子,你看老爸做了什么?有你最喜欢吃的粉蒸肉,还有鸭血汤。来来来,现在享受美餐,把不愉快的事情暂时寄存起来!”儿子脸上有了笑容,饱餐了一顿。

晚饭后,我走进儿子房间,非常关心地说:“爸爸知道你心里不顺畅,别人都在上课,你却待在家里。”儿子说:“老师也太认真了,我答应三天内把作业补齐,他都不同意。”我说:“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也许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如果老师这样做,能在你心里打上印记,能让你从此克服掉拖延的毛病,这不是一件好事吗?喜欢玩是人的天性,特别是你们这个年龄段,不会玩还不正常呢!但作为有理想、有追求的少年,如何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也是一门艺术。凡事往前赶,就会掌握主动权。先完成作业,玩起来心里更踏实,玩得会更尽兴。爸爸送你一句话:做完该做的事,才有资格去做想做的事。”儿子微微点了点头。看得出来,这番话已经进入到他的心里。

体验了拖延带来的后果,儿子长了记性。再后来,儿子放学不用督促就开始做作业,再也没有因迟交作业挨过老师批评,我明显感觉到他有了较强的责任意识。

身上轻飘飘,行走无根基;肩上负重,走路更觉沉稳。

犯错,是最佳的教育时机

儿子同学家的猫下崽了,送给他一只。儿子非常喜欢小猫,回家后总要抱起小猫亲昵一番。我曾数次提醒儿子,小猫爪子携带病菌,玩猫要有点分寸。小猫慢慢长大,但儿子每天照玩不误。

有一天,儿子玩猫时手重了一点,小猫在他手上抓了一下,划出了数道血痕。

要是在以前,我肯定会说:“不让你玩你偏玩,这下服气了吧!没事找事,还得去打狂犬疫苗!”现在,我掌握了教育法宝,知道该怎样对待孩子了。

我用碘酊给儿子清洗了伤口,并贴了创可贴,之后心平气和地对儿子说:“你那么喜欢小动物,表明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学校生活那么紧张而单调,回家有只小猫陪伴,也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小猫也知道你喜欢它,但动物是缺少理性的,你把它弄痛了,它难免会伤害你。”

看我温和友善,儿子戏谑了一句:“这小东西脾气还不小呢!”

一个星期内,我数次陪儿子到疾病控制中心注射防疫针。我虽然很忙,但一点也不觉得麻烦,反而庆幸儿子给我创造了一个实施教育的机会。因此,带儿子打针时,我非常乐意并极其有耐心。

这件事让我进一步体会到:家庭教育是一座取之不尽的智慧宝藏,再糟糕的事情都蕴含着积极的东西,只要父母引导得法,坏事一定能转化成好事。

对待孩子犯错,不少家长凭自己主观臆断行事,不会换位思考。他们只看到孩子的过失,并不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其实孩子犯了错,他已感到理亏。如果父母不依不饶,孩子反而不感到内疚了,甚至还会理直气壮,打也打了,罚也罚了,责备也责备了,还能怎么样?有了这样的心态,孩子哪里还会去反思自己的错误呢?不去反思怎么能吸取教训呢?没有经过深入反思,不会在孩子心灵打下印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长记性。说到底,是家长错误的家教方式把孩子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让孩子屡错屡犯。我认为接受孩子犯错的事实,充分尊重并引导孩子思考,让他提高认识,比直接责备、训斥要高明得多。

关注学习过程,淡化学习结果

以前,我总是盯住儿子的学习成绩,可那一张张试卷还是令我失望。那时,我习惯这样和儿子说话:

  • “怎么考了这个分数?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学习这件事很重要,你怎么一点都不上心呢?”

  • “这次考试怎么又退步了?我看你是成心和父母作对!”

  • “看着你天天也在学习,成绩怎么不见长进呢?不管你有什么原因,我们就看结果!”

  • “你看人家某某,入学时没有你成绩好,现在把你远远甩在后面,你一点都不脸红?”

  • “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下次再考不好,我就不客气了!”

经过深入反思,我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不懂得因果关系,只关注果,忽略了因;没有播种,却叫喊着要收获。不是吗?我没有对孩子学习的过程给予帮助,却希望孩子有满意的成绩。这样对待孩子学习,只能让孩子和父母对立起来,和学习对立起来,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孩子学习越来越糟糕,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我开始研究起行为科学来。按照行为科学的方法,我充分肯定孩子努力学习的态度,热情赞赏他认真学习的行为,重点关注他积极学习的过程。观念转变后,我经常这样和儿子说话:

  • “儿子,放学回来你就坐在书桌前,你认真学习的态度让爸爸好感动!”

  • “宝贝,一上午做了这么多练习题,你太棒了!”

  • “你朗读课文很有特色,抑扬顿挫掌握得很好,声音充满磁性,听你读书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 “儿子啊,你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非常好!看到你掌握了学习的两大奥秘,爸爸特别高兴!”

  • “一个晚上你就复习了五个单元的单词,你的学习效率总是那么高!”

由于我把焦点放在了孩子的学习过程上,对他的学习行为不断给予正面评价,孩子感到由衷的高兴,学习劲头越来越足,成绩稳步上升。

肯定、赞美孩子的行为,在行为科学上称为强化。这次行动的结果决定了下一次的行动。如果孩子感到愉快、有趣,他就会重复相同的行为。一个孩子的学习行为经常得到父母的认同和称赞,他就会非常乐意地持续这种行为。任何孩子,只要不断地持续学习行为,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活动,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本文的作者贾容韬,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被全国妇联评为“中国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著有《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等。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曾经沉溺于网络、学习倒数第一的儿子贾语凡考入了一所重点工程大学,后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就读心理学研究生。如今,儿子和他一起从事家庭教育工作。

本文选自《莫愁·家教与成才》,如果您还想看更多的文章,可以通过公众号“莫愁大观园”下方“杂志订阅”栏目,选择购买,也可以搜索“莫愁优选”小程序,阅读您感兴趣的栏目或文章。

莫愁优选

编辑:周一一

审核:韩丽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妈妈在公交车上当众扒光11岁儿子:批评孩子,能不能讲点底线!
犯错后,孩子更喜欢,你这样批评他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动不动就朝孩子发火的父母,最应该明白的3件事
这4 种方法教育孩子,你是在帮倒忙
在你犯错的时候,孩子也在模仿你犯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