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北大明行宫,巩华城遗址

▲01

 大明行宫—巩华城又称沙河城,位于北京昌平区沙河镇东。明永乐十九年(1421)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随即在此建起一座行宫,作为皇帝巡狩和后代子孙谒陵停留之处。当然,巩华城还有防御功能,驻兵最多时达三千余人。正统元年(1436)行宫被水冲毁。嘉靖十六年(1537年)世宗诏命修复谒陵行宫,并赐名“巩华城”。巩华城为方形,城以行宫为中心,南北、东西各长1000米,城高10米,每隔16.7米建一垛。辟有四门,皆有瓮城。现存四个城门洞及瓮城和部分城墙,行宫及城墙已毁。“巩华城”嵌于南门瓮城内墙。城四面有门,皆有石匾。南门内名巩华,外称拱京,东门名镇辽,西门名威漠,北门名展思。1995年巩华城被有关单位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城内原有的寺庙:南门(扶京门)有火神庙、北门(展思门)有灶君庙、西门(威漠门)有老爷(关帝)庙、东门(镇辽门)有娘娘庙、西南角有城王庙(供奉城王爷黄飞虎),城王庙内有许多石碑,记载着巩华城某年某月修葺,哪县修哪段城墙,都有详细的记载。城王庙西北角有药王庙,北城西北角有朝阳寺(菩萨庙),北城东侧有玉皇庙,供奉玉皇大帝,东门内有三进院落的古建太清宫,石砖结构(没用一木)重檐,与木制结构一样,建筑形式独特,豪华雄伟,技术高超,此门楼建造难度极大,相传为鲁班爷修。

 

城中心有圣人寺,为清代乾隆皇帝敕建。此外还有一些龙王庙、土地庙、五道庙等等。总之,巩华城内有大小庙宇二十余座,除自然毁损、大水冲毁外,余下的大多在一九五八年拆除了,令人遗憾!

 

巩华城中的行宫建在城内正中偏南(为现沙河中学的位置),为防水患,地基之高为城池内外之最。据记载,行宫南北直径一百五十米,东西直径一百六十米,占地三十六亩。有诗曰:“宫殿连云起,城楼入汉低,寒鸦如望幸,朝夕自悲啼。”这里记下了行宫殿宇之高巍,地势之高已越城楼。行宫南墙迎扶京门辟三座门,汉白玉甬路直铺城下,东、西、北三面各辟一门,宫墙内正中建殿堂一座制如长陵?恩殿,为帝、后灵柩停放之所。左右殿堂为帝、后寝宫,周围群房为文武大臣、太监歇宿之处。故老相传,巩华城四城门与护城河之间,有四座精美的花岗岩建造的石桥,现在都被埋在地下。现在,重修巩华城工程已启动,清出护城河,挖出四座花岗岩石桥,修复好城墙、城楼、箭楼、瓮城与行宫等,不会久远,巩华城将会再现昔日的辉煌!

 

 

▲02

巩华城


▲03

南门拱京门,

 

▲04

从西侧看拱京门城垛


▲05
南门内的三孔巩华门


▲06

南门瓮城内在巩华门西侧建有火神庙一座


▲07

南拱京门内瓮城的西门

 

▲08
南门瓮城的西门门洞内

▲09

南城墙遗迹
 

▲10

北门展思门,


▲11

北门展思门的瓮城南门


▲12

东门镇辽门,


▲13

东门镇辽门外部分城墙,

 

▲14

▲15

▲16

西门威漠门,


▲17

城墙地基转角处理


 

▲18

▲19

▲20

 

▲21

上一为巩华门上的石匾,上刻“巩华城”三字,

上二为镇辽门上的石匾,上刻“镇辽门”三字,


▲22

 

巩华城(本图中间的方形图)修复规划示意图,选自网络



 巩华城修复规划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巩华城--十三陵路上的明行宫
大明行宫——昌平巩华城20221118
巩华城《扶京门》---界画寒江手绘沙河行宫的卫城南门
巩华城寻踪
发生在北京城的明朝那些事儿之巩华城
寻迹“巩华城”--程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