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密延庆古崖居

北京的风景名胜实在太多了,如果想把北京周边所有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详细地参观一遍,至少需要数十年。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没有太大名气但很不错的景点——延庆县的古崖居。

距延庆县城西20km的东门营村北2.5km处,有一条近南北走向的狭长山沟,其直线距离不足500m,沟口最窄处只有10来米宽,沟的两侧岩壁上密集分布着130余间古人开凿的洞窟聚落遗址,当地人称之为“洞沟”,延庆古崖居景区指的就是这条神秘的洞沟。

洞沟的沟口与延庆—矾山盆地北缘断裂相交,沟的两侧均是由1.1亿年前的花岗岩构成的峭壁。130余间古人开凿的石室就分布在这条沟两侧的石壁上(绝大部分石室位于主沟的东侧)。这些石室(洞窟)集中分布在三个区域,洞口彼此毗邻,错落有序。石室通常高1.6-1.8m,大的有两居室甚至还有三居室,其中有带火坑的卧室和带马槽的马厩,还有烧香祭祀的专用洞室。所有这些人文的特点本文不细描述,博友们可百度之或亲自到访以探寻究竟。本文重点解释两个关于这个古崖居的所谓“千古之迷”。

关于古崖居有三个“迷”:

一是崖居的开凿年代和用途:这个洞窟聚落遗址究竟是什么年代由谁来开凿的?

二是古崖居的朝向:北方民族的住房大多数是坐北朝南,而古崖居的石质房间(洞窟)都是坐东朝西,因此有违常理。

三是开凿这些崖居需要很多功力和时间。古人是如何开凿的?

第一个疑问需要考古工作者或研究历史的专家进一步考证,至今没有充分可信的权威答案,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有“奚族军帐说”、“边关士兵军营说”和“官方仓库说”。

关于第二个疑问:虽然北方的房屋大部分坐北朝南,但古人建房时,更会因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而有所变化,许多房屋的建设因河流或山谷的方向变化而有所不同。开凿建造石质的崖居更会依据自然条件借力而为之。为了节省力量,更为了石屋的坚固,所有崖居均是依据岩石中天然的节理方向而兴建的。这个地方最主要的一组节理的产状近于直立、走向几乎为正南北,绝大部分崖居就沿这组节理分布,居室的朝向自然就不可能是坐北朝南,而是坐东朝西了。

关于第三个疑问:开凿这些崖居要用多长时间?这里的花岗岩为燕山期的产物,距今有1.1亿年。这里的花岗岩风化程度很高,花岗岩浆向上侵入时,曾经捕获了大量的基性岩(辉绿岩),地质学上称之为捕掳体。花岗岩浆在冷却成岩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裂隙。

后期的地壳的运动使花岗岩体抬升,岩体上方的地层被剥蚀殆尽,岩体裸露地表。由于长时间的风化,接近地表的辉绿岩捕掳体已经风化消失,只剩下一个个凹坑。花岗岩表面向下数十厘米均呈苏软的沙粒状,极易挖凿。向内部岩石的新鲜程度逐渐增加,岩石的强度也变大,但是只要利用岩石中的天然节理,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开凿。因此,建造这个规模的崖居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图1 古崖居交通位置简图
(山体与平地之间红色的虚线就是
延庆—矾山盆地北缘断裂


图2 经典的古崖居 洞窟沿平直的节理面分布


图3 图2放大的场面(本图中站人的位置与图2中的箭头位置相同)

图4 另一处洞窟集中分布区


图5 位于图4上方,与图4相邻的洞窟


图6 这是著名的“三居室”(位于图5的右下侧),里面的居室是相通的


图7 最壮观的“官堂子”,有多个不同功能的洞室,是“当官的”住所


图8 通往洞窟的台阶状“道路”,两条道路相邻,左图的道路在下方,右图的在上方,分别通往不同的“楼层”。


图9 通往洞窟的台阶状“道路”



图10 通往洞窟的台阶状“道路”(摄影:枫子)


图11 花岗岩中的细晶岩脉:主要细粒的石英、微斜长石和钠质斜长石构成的。岩脉是后期的岩浆沿裂隙侵入到已经冷凝的岩体,并在地表以下较浅的地方快速结晶后形成的。


图12 花岗岩中的细晶岩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秘洞窟古崖居(2组)
有空到延庆古崖居走一走(
神奇古崖居
秘境追踪(三十六):古崖居
地球科学概论【三】
野外经典地质现象实拍合集(109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