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好人员借调的后半篇文章

王同林

随着机关事务的增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学校借调人员的现象普遍存在。被借调人员的人事关系在原来的学校,实际工作却在教育局机关单位,根据职称评聘工作要求,不在教学一线任教的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学校的职称评聘,而教育局机关属于行政单位,不设事业单位编制岗,导致被借调人员的职称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如果被借调人员的职称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从学校层面来讲,借调人员如果在学校参与职称评聘工作,对其他教师来说不公平。解决好借调人员的职称评聘问题,不仅关乎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也关乎被借调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为了解决职称问题,很多借调人员不得不求助于原来工作的学校,在给学校工作带来压力的同时,也给借调人员在局机关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学校借调人员,不能一“借”了之,不仅要把“人”借过来,还要研究如何把“事”也借过来,让“人”“事”合一,做好借调人员的后半篇文章。

首先,要尽量压缩借调人员的比例。被借调人员往往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将其借调到教育行政机构工作,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育行政机构作为主管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事管理思维,严格落实借调人员的有关管理规定,尽量减少从学校借调人员的比例,给学校留足中青年骨干力量;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因工作需要确实需要借调的,可以探索运用挂职锻炼、跟踪培养等方式,暂时缓解其工作压力。另外,从学校借调人员,还要综合评估学校工作实际,坚决杜绝从教师缺口较大的学校借调一线教师。

其次,要落实好被借调人员的职称评聘等工作,保障被借调人员的合法权益。如果不能解决好借调人员的职称问题,即使把人调过来,其工作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解决借调人员的职称问题,一方面,要研究在局机关设置相关事业编制科室,向人社、编办等部门单独申请编制,把人员和编制同步转到借调机关,从根源上解决占用学校一线教师职称名额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对借调到教育局机关工作的人员,要根据其工作实绩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落实相关职称待遇,从而激发借调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再次,要完善人员流通渠道。借调一线教师到教育局机关工作,是为了解决教育局机关工作繁重的难题。对于被借调的人员,一方面,要解决好其职称问题,激发其工作活力。另一方面,要建立“能进能出”的人员流通机制:不适应教育局机关工作岗位,主动申请返回教学一线的人员,要按程序安排其回到教学岗位;在教育局机关工作业绩突出,申请回到学校教学一线的人员,教育局要落实好相关奖励政策,让局机关的考核与学校考核对接,确保实干者不因借调吃亏。

(作者王同林,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评职称要上交五年教案,评委会细看吗?是为难老师,还是有助于职评
教师职称评聘,不是“后勤人员”抢了一线教师名额,而是“后勤人员”本就是一线教师
一线教师被借调到教育局上班,是好事还是坏事?要辩证地看
教师职称“评聘合一”了,并由学校组织打分聘任,你怎么看?
教师:校长连课都不上,凭啥还高级职称?校长:仅凭这些还不够?
#泉州# #泉州头条# #泉州# 2月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