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李白纪念馆

        采石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的长江东岸翠螺山西南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白楼就坐落在采石矶翠螺山。它与湖南岳阳的城陵矶、江苏南京的燕子矶,合称为“长江三矶”。


     采石矶南接著名米乡芜湖,北连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寻,突兀江流,历史悠久,名胜众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采石矶以“秀、奇、险、文”集一体而居于三矶之首。























































      太白楼初建于唐代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原名“谪仙楼”,距今已近1200年的历史了。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也称作“唐李公青莲祠”。后毁于清同治年间,现在的太白楼是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湘军水师总督彭玉麟所建。

      太白楼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建筑式样,飞檐重阁,歇山屋面。造型美观,挺拔壮丽,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先生称其具有典型的湖南建筑风格,整个建筑道观格式的设计,传递了诗人李白的道教崇尚,而飞檐上酒盅酒坛的独特安排,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仙李白的喜酒嗜好。

      太白楼为三重飞檐木结构古建筑。左右回廊,歇山屋面,琉璃覆顶。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主楼底层为青石垒砌,二、三层系木质结构,飞檐镶以金色剪边,歇山屋面铺设黄色琉璃瓦,简瓦滴水饰物有鳌鱼走兽,造型古朴典雅。

      太白楼门额上蓝底金书“唐李公青莲祠”,门两侧蹲一对石狮,雕刻精细,形态活泼。进门两壁回廊嵌有清代重建纪事及李白生平碑刻。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字体遒劲,各具神韵,十分醒目。进入大厅,可见灯控的“李白游踪图”,分四条主线全面展示了李白的身世,游历情况。

       李白纪念馆位于太白楼东侧的。是一幢三层叠檐,门面墙上用斜纹青砖饰面的建筑,有湖南民居的建筑风格。原为清代重臣彭玉麟的专祠,全称“彭刚直公祠”,简称“彭公祠”。1987年将已废圯的彭公祠修葺一新,与太白楼连成一体。

      李白纪念馆太白堂为一层三间,门楣上悬“太白堂”匾额慨。纪念堂两侧是柱廊,柱廊墙壁上镶嵌着38块当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诗文石刻。展区内陈列着李白《上阳台》手卷影印件及各种版本的李白诗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分钟比较李白和杜甫
2019.10.24 安徽 马鞍山 采石矶
游安徽名胜(一)一一马鞍山“采石矶”(上)
翠螺山麓采石矶
名阁名楼选
济宁导游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