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要坚持公益普惠原则

胡正平

日前,深圳市教育局印发《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将坚持公益普惠原则,从2021年春季开学起分批、稳步推进。(2月27日《中国教育报》)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启课后服务并非新话题。早在2017年初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课后服务的实施对象、服务内容、经费保障、人员推进等情况进行了原则规定,也赋能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实践。近期,教育部召开发布会,再次提出三项新要求:一是要求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动起来;二是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三是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补习辅导。

据了解,目前全国近60%的地方开启了中小学课后服务,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一些地方还把有效的经验固化为制度,从而保证了课后服务规范有序稳妥开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小学课后服务开展情况还极不平衡,不仅仅是“是否开启”的问题,已经开启的地方在规范服务、经费保障、服务时长上也存在不平衡。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有的地方课后服务就是考试学科辅导,区域内校际间把课后服务演绎成了智育的“比拼场”;有的地方经费保障不力,课后服务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向家长收费的“通行证”;有的地方拼命延长课后服务时间,以致学生在校时间超过10小时;有的家长把课后服务简单当成托管服务,学校异化为托管机构……这些现象从本质上来看都背离弱化了教育部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初衷。

中小学课后服务从本质上讲是义务教育的延伸,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既然是民生工程,地方党委政府就应该承担主体责任,在经费保障上予以落实。深圳市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按每生每年1000元标准纳入政府经费保障,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当然,课后服务也必须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后顾之忧。课后服务必然带来教师额外的负担,学校也会增加办学成本,地方教育部门一定要采取相应举措激发学校和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内驱力。在坚持课后服务公益普惠的基础上,只要各地政府加大财力保障,教育部门规范服务内容,学校优化服务方式,家长“因家制宜”理性选择,学生因人而异积极参与,课后服务这项民生工程就会变成民心工程。

(作者胡正平,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钱找政府——义务教育办学新观念
河南一地课后延时服务收费标准确定!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义务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
财政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中央投入近900亿元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