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集体备课应该“备”什么

近日,连续深入区内多所学校听课调研,与学科组老师交流研讨,观摩校本教研。尽管集体备课活动进行过多年,与教师而言,似乎再熟悉不过,但其规范性与实效性依然不容乐观,。不少学校,“集体备课”变成集体不备课,组内简单分工,各自为政。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科组老师对集体备课的具体内涵并不是很清楚。要想切实提升教学质量,这项工作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由此,笔者认为,“集体备课”应该在这样几个方面做足文章:

备课标。课程标准不仅是课程实施的依据,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确保教学有效之基本准则。教师课前应该依据课标内容,并且尽可能将抽象概括的内容标准分解成可操作性,可检测性,可达成性的具体教学目标。有了具体目标而且紧紧围绕这样的目标组织教学才可能真正有效高效,那种无目的、随意性的教学只能带来低效甚至无效。

备教材。教材,顾名思义,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材料。也许现有教材不是尽善尽美,但其权威性与不可替代性勿容置疑。不难想象,那种将教材抛掷一边的教学只能是海阔天空,漫无目的。因此,课前深入研读教材非常重要,同时还要适当拓展与教材有关的知识,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可能游刃有余,变得丰满与厚实。

备教法。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重点如何突出,难点怎样突破,不同的教法,多元的手段,其产生的实际效果自然不同。对此每一位教师都深有体会。针对本课内容究竟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比较有效,选择哪种教学手段比较恰当,这应该成为教师课前备课时必须深入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大意不得。

备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常常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有价值或设计巧妙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与探究的冲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针对本课内容精心设计问题,通过系列问题串或层层追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及时点评,从而达成课堂教学之旨归。切忌随意发问,自问自答,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

备小结。只有过程善始善终,结果方可水到渠成。精当独到的小结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甚至有醍醐灌顶之功效。有时寥寥数语,便能拨开迷雾,豁然开朗。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对课堂教学小结精心设计、精雕细琢,采取多样形式,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力争在确保教学过程完整的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备练习。学以致用,熟能生巧。学习之主要目的就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节课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有当堂反馈训练,及时评价学习效果。面对有限的课堂时间以及浩如烟海的试卷习题,教师如果不加选择,随手拿来,其实际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务必精挑细选,精心编制课堂练习,努力追求典型性与实效性的统一,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集体备课”看似老生常谈,实则常思常新。笔者认为,只有将以上几个环节扎实推进,落实到位,集体备课活动才会真正达到集思广益,智慧共享,整体提升之实效。正如徐特立先生所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集体备课活动更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推荐】集体备课“备”什么?(转)
导学案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学历史学案教学
有效教学讲座三之十九(有效教学过程的实践与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