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虐式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反课例

最近,一位素人妈妈讲述辅导孩子作业的情形上了微博热搜,有人给这种教育方式起了一个颇具意味的名字:“内疚式教育”。“有一次,小桃有个作业要背,重复了很多次,都记不下来……那时候已经耗到十二点、一点……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就一遍遍逼她,她背不下来,我就气了。没有办法,我就抽自己。她每次背错,我就给自己扇一巴掌……”这位年轻妈妈在一档儿童真人秀节目中描述了自己和4岁女儿相处的瞬间。

盼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用自虐方式倒逼孩子完美的方式却大错特错。身体是生命的载体,每一个人都应倍加珍惜,无论怎样保护都不为过。不管动机如何,不管目的怎样,一次次地抽打自己身体,除了显示对生命的不尊重、漠视之外,还能说明什么?无疑,这是对生命教育的一个反课例。

时下的孩子大多都是豆腐心玻璃身,说不得,碰不得,轻微的挫折都经受不起,“一哭二闹三上吊”,令学校和家长防不胜防,常常是摁下葫芦起来瓢,因此,加强生命教育,教育他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成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普遍共识。如今不少地方,都已经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各种相关的教育活动也都开展得扎扎实实。这既是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家长是生命教育的“首要一公里”。孩子发肤受之父母,如果父母都不知道珍惜,他们又如何看重?一旦遇到同样的情况,如果只知道自虐,不是想方设法积极去解决,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成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壮大,即使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考个名牌大学,只是暂时的成功,一旦毕业后走上社会,又如何抵得住来个各个方面的“风风雨雨”?轻微的打击可能就是摧毁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一言一行都是他们今后的榜样。因此,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当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动。尤其是孩子在发展初期,父母当为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枚扣子,举好旗定好向,布好局谋好篇,才能帮助他们开创美好的未来。爱孩子当为之长远计。

自虐真管用吗?也许一开始,这位妈妈的自虐令孩子心动,心痛,产生一种压力和内疚,对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恐怕作用有限,久而久之,一旦孩子熟视无睹,对母亲的自虐无动于衷时,这和蠢有什么差别?作业辅导时如此,今后一旦有个病了灾了什么的,孩子也是如此,无动于衷,这难道不是人生的一种悲哀吗?为人父母真希望如此吗?这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什么区别吗?

家庭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形态,自当遵循孩子的身心发育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不能简单化、急躁化。自虐是一种反教育,既伤己,又伤子,父母必须端正教育理念,丢掉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暑假过半,三等父母“讲道理”,二等父母“做规划”,一等父母……
【上清走笔46】让教育看见每一个孩子|山栀子
积极人生大学分享:当我焦虑的时候我会这样做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在许多奋力求生的人面前,你们没有资格谈死!
听黄沧海教授家庭教育报告简要摘录(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