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会读书考试,将来怎么拼得过搞得定关系的孩子?

本文来源: “童书妈妈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作者:陈洁

.......................................

我们小时候太缺乏社会情感教育,大人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而不关心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上遇到的问题。


缺少这堂课,我们却要用一生去补课。

01
四十岁那年

我意外地去看了心理医生

在为女儿辞职之前,我做信息统计的业务能力受到领导的重视,但是始终感觉压力很大。压力不是来自于业务的,而是来源于人际关系。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性格是外向开朗的,但是真正遇到有压力的关系时,我却不知道怎么用语言去表达,去解决。这种压力让我一度想要办停薪留职,休息一段时间。

我以往性格开朗,遇到合得来的同事,大家共事有说有笑,但是其实真正遇到有压力的关系时,我却发现不怎么会用语言去表达和解决。


有一天我去做体检,跟医生闲聊时说起我工作的压力很大,医生在详细询问之后,居然给我开了三个月的病假,他对我说:

Jie, 我给你开一张假条,但需要你去看心理医生。

说实话,当时我并不完全相信心理医生,觉得自己能搞定。但是既然我已经拿了假条,就不得不去看一下。


抱着应付差事的想法,我在家附近随便找了一个心理医生,是一位老太太。第一次问诊的时候,我随便敷衍过去了。到第二次聊,我逐步开始敞开心扉,触碰到那些深层次的记忆,除了那些开心的人生经历之外,还有那些隐蔽的、不曾对别人提起的角落。

我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对我的影响真很大。我们那一代的父母,很多都吝啬于表扬孩子,我也因此产生了自卑心理。记得父母的朋友每次夸我长得漂亮,爸爸都会回一句“她是绣花枕头一包草,聪明面孔笨肚肠”,很打击人。

小时候我成绩并不太好,班级考试的排名也在我心里留下了阴影,因为我并不是那么出众,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怕同学瞧不起自己。后来我在美国读大学才知道,原来自己很擅长学数学,也有可能国内的数学教育超厉害,或者后来理解力赶上了。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邻居有个男孩老上我家玩,我妈妈发现家里总丢钱,但数字不大,每次一百,妈妈怀疑是我拿的。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发现那个男孩居然在我家里偷钱!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有我家钥匙的,那个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害怕,立刻关上门,选择逃避退缩,立刻而不是去指控他。他只比我大一岁,体力上并不比我强大多少,但我却不敢去面对他。


上了高中,坐公交车上学的时候,我遭遇过几次性骚扰,我知道有的女孩会大声喊出来骂出来,但是我不敢发出声音。

刚刚在国内工作的时候,我被上海一家知名市场营销公司中破格录取,成为了公司里唯一不是大学本科生的员工,每天骑自行车满上海跑,风雨无阻,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路晋升做到了经理岗,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有一天公司却空降了一位宝洁来的高管,外企精英范儿,英语粤语普通话随意切换,鲜衣怒马无限风光,但是对同事很冷漠,给人一种压迫感。本来我特别热爱那份工作,在她来了之后,我却开始不想上班。


那时是我在国内工作时最不开心的一段日子。正好这个时候,我第一任老公出现在我生活中,当时我只想逃避不开心的工作环境,仓促选择了结婚,放弃国内发展的机会,离开熟悉的亲朋好友,远嫁美国。

我前夫说他看上我的是我的独立和能力,我看上他的是他的老实和做事的认真和专注。在这段十年维系的婚姻里,我们其实很少吵架,但彼此都缺乏好好沟通,好好倾听。虽然生活上过得不错,我却感受不到幸福。


我并不想做个婚姻失败者,一直想极力改变自己。但到后来人生的剧情往狗血方向发展,我发现前夫竟然与我曾经最好的朋友出轨, 最终选择了离婚。

当时我的离婚律师非常诧异,根据加州法律的规定,夫妻结婚十年,财产应该平分,但是我坚持分文不取,不分房子,不要钱。我相信自己的能力,能过上我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的附庸。

后来我又有了新的家庭,让我有了安定和幸福感,我们有了女儿,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也跟着她一起成长了。

我们小时候太缺乏社会情感教育,大人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怠慢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上遇到的问题。缺少这一课,我们却要用一生去补课。

不管什么工作,业务上、技术上的难题都好解决,而与人相处的能力,往往关系到长远的职业发展和人生幸福。


在我考察的众多学校之中,这所学校是真正把社会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放到学术成功之上的,老师把与人相处、解决矛盾当成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02
每次冲突都是宝贵的实战机会

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能力,并不是通过设计某个专门的课程,而是把它融入到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


在老师看来,中午一小时的自由玩耍时间是“魔法”诞生的时刻,因为那段时间是矛盾爆发的温床。每次冲突和矛盾,都是宝贵的实战机会。


有时孩子们想玩同一个游戏,但是对游戏规则产生不同意见,有时他们为争抢玩具产生矛盾,有时他们对同学过激的话语,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

在这些矛盾中,老师是如何帮助孩子发展与人相处的能力的呢?

首先,老师认为,这个阶段的小孩子最在乎的是关系:谁是我的好朋友,我生日邀请谁?孩子们在课外跟同学产生矛盾,如果不解决,回到教室是很难认真听讲的。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其实他们自己并不那么在意学术的成功,多半是因为家长才会在意。


所以,在这所学校的教育里,除了没有课本,没有刷题,没有考试的教学方法之外,教会孩子处理关系,团队合作,比教会孩子加减乘除更重要。

比如,在玩耍时,孩子们自己用床单做成吊床睡进去,有时也会因为争抢吊床发生冲突,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会讨论“什么时候吊床是公共财产,什么时候是你统治的王国?”



对诸如此类问题的讨论,以及达成协议的途径(pathway),是学校社会情感教育的核心。

在这里,在老师的引导下,每个孩子都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大声对别人说:

我不喜欢你这样做!

孩子之间的矛盾,有时自己无法解决,他们会找来老师,解决方式是大家一起开会。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并有权提出解决方案,帮助孩子理解人与人之间会产生互相影响,建立责任心。

       

▲老师只是主持会议,要求发生争执的所有人一起参加会议,包括旁观者。

老师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们围成一圈, 一次只让一个孩子说话, 其他孩子倾听, 鼓励孩子只说“我的信息(I message) ”,陈述你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但是不允许一上来就发表意见(opinion),不去责备别人或针对某个人。

“我的信息” 是指每个人只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暂时保留你的想法,看着发言人的眼睛,认真倾听别人讲话。

老师建议孩子在表达时使用这样的话:“当XXX的时候,我不喜欢。” (I don't like it when……),或者“当……的时候,我不能接受” (it is not okay with me when……)

同时还要注意说话,不带责备,注意语气和肢体语言的影响,语气温和语调坚定。

最后,孩子们要谈判出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这种会议通常只是老师和同学参与,不对家长开放,这样孩子们可以更具有独立性。

       


▲因为戏剧表演引发班上同学矛盾,需要通过班级会议解决。右边是会议议程,左边是会议要求:想发言先举手,别人在说不要插嘴,看着发言者,讨论中不要离开教室,别人在说话时不要交头接耳,紧跟议程。


▲孩子们提出的解决方式,最后成功解决了问题。           

在家里,我们也认同学校的理念。我们第一年在学校就遇到一个特别霸道的男孩,我女儿时常回来抱怨这个男孩欺负人,我和老公反而很开心,因为在这个安全的学校环境里,这么小就有个机会让她去适应,去练习,去跟霸道的人解决矛盾。


在社会里,你时时刻刻都可能遇到霸道的人,必须要学会如何与他们相处。


03

不能交朋友的男孩

一学期后整个人都变了

在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方面,孩子们从小班就有很多在同学面前演讲、表演的机会,锻炼表达力和公开演讲的能力。


每年学校都会有个“作者日”,每个同学都会自己出书,邀请全校家长参加,把自己写的书念给大家听。

       

▲女儿第一年在学校的作者日,她在讲自己写的书。女儿所有出的书我都收藏着。

对于不能拼读的小班同学,老师很轻声地在旁边念,然后孩子重复,给孩子搭起脚手架。女儿说,她喜欢写作,也是因为这个活动让她很开心。

有一年,学校转来了一个有严重的分离焦虑的男孩,已经9岁了,应该去大班上课,但选择跟6岁妹妹一起上课,还需要爸爸妈妈轮流在身边陪着他。他无法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只跟父母形影不离。


有一次,一个女同学在沙地玩耍时语气粗暴地让他让开,吼了几句,他的反应是立刻走开,选择沉默,自己躲进了一个角落里生闷气,没有人能够跟他交流。


爸爸说就让他一个人安静呆着,但是这不符合学校的教育方式,不主张孩子逃避问题,所以我请来了老师,老师去引导他怎么处理这种事。

老师上课时会给他很多机会在同学面前分享,展示,交流,一次又一次地鼓励他,协助他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每次都花很多功夫帮助他走出心理的困境。

一个学期之后,他整个人都变了,变得自信了,可以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了,也可以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话,愿意表达自己、与人分享。我有一次在学校,他很开心地主动过来打招呼,我看到他的变化真的为他感到开心。

很可惜这个男孩只在我们学校呆了一年,后来因为父母婚变而转学,我们都觉得很可惜,虽然我们看到了他的进步,他还需要磨练。

04

针对孩子需要来设计课程

而不是让孩子适应学校

老师认为,学校和课程应该是针对孩子的需求来设计、去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来适应课程和学校。


老师会在课程设计上照顾到每个孩子的需求,绝对不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学习不如别人,因为成绩而感到自卑。


有两个三年级女孩,之前是在家学习, 转学过来时,老师发现她们做10以下的加减法还在扳手指,如果用三年级的教材来教孩子的话,孩子肯定觉得太难了。


于是,在评估了孩子的数学能力之后,老师让她们参与了小班的数学课。在其中,老师让她们感觉自己在小班是领导者,事先跟她们沟通了“游戏”的玩法,让她们去教小班同学,玩的过程中让她们发牌,加深她们对数字的敏感性。


孩子不会觉得自己是因为数学比同龄人差才被分配到小班的,在小班里“教小孩”也更有自信。

       

再比如,有的男孩子在教室里坐不住,喜欢去外面玩,喜欢动手用工具做东西,老师则会根据孩子的兴趣来设计适合他的课程。比如数学课时允许坐不住的孩子在菜园里数毛毛虫,数蝴蝶, 轮到写作文或诗歌课,你会发现有同学会坐在树上写东西。

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顺应他们的天性和节奏往下走,关键是培养兴趣,到了某个时机,他们的潜力就会显现出来。

老师和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同,树立自信心。学术上的落后并不代表这个孩子没有闪光的地方,老师和家长要去思考是我怎么才可以让孩子更热爱学习,怎么教,怎么学才会更有趣。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更要用心观察孩子,鼓励孩子,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去羞辱和贬低孩子。

05

被迫分享和被迫道歉

在学校,老学生都知道,如果看见别人在用热熔枪,自己也需要,就会特别自然地过去说一声:你用完之后给我用啊。


而新来的同学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说,有的就眼巴巴地站在旁边等着,有的会看着大人希望大人插手。通过老师的解释诱导,观察别人的做法,他们也慢慢懂得了该怎么做。


       

老师认为,首先大人对孩子应该是平等和尊重的。如果大人逼迫孩子去跟别人分享,其实大人在用权威控制孩子,那么孩子在思想上就失去了决定权,有时心里会愤怒不满。

在家里也是一样,如果抱着“我是你妈,你就要听我的”想法,或者用这样的心态去跟孩子对话,孩子就失去了自己做决定的权利。

其实,人潜意识里都希望分享的,只是孩子还在学习和理解完成他们的需求(finish their needs)。


有一次我和女儿说好要一起去买菜,出门前我突然收到一封邮件,需要马上回复。我没回复完的时候,女儿催我我就心烦,告诉她“别烦我”,等我把邮件写完再走。等我回完邮件,看见她已经玩自己的去了,正在忙着做手工,我去催她快点走,她也说:“等我做完再走“。

那一刻,我想到老师说的,“等我做完”“等我用完”, “等我玩完”其实都是在帮助孩子学习和理解什么是完成他们的需求。  


再谈一下被迫道歉。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大人经常会逼迫孩子去跟别人道歉,其实孩子,甚至有些成年人,很多时候也只是嘴上说对不起,未必真心实意地从心底里感到抱歉,此时说那句”对不起” 没有任何意义。

学校里有过一个9岁转学来的孩子,课间休息的时候爱去抢别人的玩具,把别的孩子气哭了,他只是跑过去说一句对不起, 但是面无表情。老师问他,看到别人哭,你的感受是什么?他也没有任何感觉,不能体会到别人的痛苦。

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孩子对人的同情心,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中,通过有经验的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用语言去引导孩子发掘内心的感受,慢慢去实现这个目标。

作者遇到的问题,或许很多人都遇到过。回想一下,生活中、职场上,我们在与人相处上栽的跟头、吃的亏太多了。

希望在我们孩子的教育里,可以慢慢补上社会情感教育这一课。通过看书,或者听课,我们可以了解理论和方法,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实践中去历练。

为人父母,或许也要去补上这一课,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春期女儿厌学叛逆不读书,霸凌同学,家长怎么挽救?
我的3岁半女儿拿到了英国私立小学录取通知书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15
一个班仅24人,每个学生享受VVIP待遇!这所高中就读体验如何?
老师啊!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