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指南解读│ANCA相关性血管炎分类标准解读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作者:吴小川,许丽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

来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0 Vol.35(4):265-268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是指与ANCA密切相关的原发性坏死性小血管炎,以寡或无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突出特点。临床表现多样,可有肾脏、皮肤、呼吸道、耳鼻喉及神经等多系统受累,根据2012年Chapel Hill共识会议(CHCC),分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MPA[GPA,以往称韦格纳肉芽肿病(WG)]和嗜酸性肉芽肿性MPA[EPGA,以往称Churg-Strauss综合征(CCS)] ,AAV类型因地域和人种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我国以MPA为主,占80%。不同类型血管炎临床表现具有重叠性,给分类造成一定困难,随着ANCA检测和影像学进展,AAV分类标准也在不断更新,本文将对ANCA及AAV分类标准进行介绍。

1

ANCA

ANCA由Davies首次在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发现,1985年van der Woude等报道,ANCA是诊断GPA的重要指标。ANCA主要分胞浆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两种,其靶抗原分别为蛋白酶3(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准确的ANCA检测对于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PR3-ANCA多与GPA(阳性率为75%~80%)的发病相关,MPO-ANCA多与MPA(阳性率50%~60%)、EGPA(阳性率30%~40%)相关,P-ANCA和MPO-ANCA同时阳性,诊断MPA的特异度可达99%,且与严重肾脏受累有关,研究表明,PR3-AAV的复发率高于MPO-AAV,高滴度ANCA患者疾病复发率高。值得注意的是,ANCA阴性并不能排除AAV诊断,应以临床病理诊断为准。

2

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

1990年,ACR提出了GPA和EGPA分类标准,GPA分类标准为:(1)鼻或口腔炎症;(2)胸部X线片异常;(3)尿沉渣异常;(4)肉芽肿性炎症。符合以上2条或2条以上可诊断,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和92.0%。EPGA分类标准:(1)哮喘史;(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0%;(3)单、多发性神经炎;(4)肺部X线示非固定性肺部浸润影;(5)副鼻窦异常;(6)活检示血管外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符合以上4条或4条以上时,可诊断为EGPA,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0%和99.7%。该分类标准基于多中心临床数据,被认为是有效的,并得到了普遍认可。但该标准未纳入MPA,较难区分GPA与MPA,MPA患者可能被分为GPA或PAN,导致GPA过度分类。再而,该分类标准基于成人数据得出,对儿童血管炎(尤其是GPA)分类诊断价值有限。当时ANCA检测未能广泛开展,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适用性受限。

3

1994年、2012年CHCC

1994年CHCC根据受累血管大小命名了GPA、MPA、EGPA和结节性多动脉炎(PAN)等血管炎,其进步意义在于区分了PAN和MPA,将PAN与AAV分开,获得病变部位活检来诊断有一定的困难性,提及了血管炎替代标记物,但血管炎的命名仍未涉及ANCA,同时,未能提供诊断和分类标准。2012年CHCC更新了血管炎的命名,是近年来应用最广泛的血管炎分类方法,这是ANCA第1次用于定义血管炎。小血管炎进一步分为ANCA相关性和免疫复合物型,某些以人名命名的疾病名称改为根据疾病特点命名——WG更名为GPA,EPGA替代了CCS,2012年CHCC认识到AAV很大一部分患者存在ANCA阴性的问题,类似于血清学阴性的狼疮或类风湿性关节炎。

4

2007年欧洲药物管理局(EMA)计数法

单独应用1990年ACR标准不易判别临床表现重叠的不同类型血管炎,而CHCC命名要求组织学证据,导致了许多未能分类的病例,2007年EMA提出了关于AAV和PAN分类的新算法,联合应用ACR标准、Lanham标准和CHCC命名,对AAV进行逐步分类,其中ACR标准较CHCC具有优先级,EPGA位于算法顶端,满足ACR标准诊断为EPGA的患者,将不再考虑其他类型;随后,分步验证是否符合GPA、MPA、PAN(若不满足ACR标准,验证是否符合CHCC,两者皆不符合时,再进入下一步);最后,才归为未分类的血管炎,使得未分类的血管炎减少,是迄今AAV分类使用较广的工具。其局限性在于易导致过度分类,且未在儿童中得到正式验证。

5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欧洲儿童风湿病协会(PReS)-国际儿童风湿病学试验组织(PRINTO)标准

2008年,Ankara会议通过了EULAR-PReS-PRINTO标准,制定了针对儿童GPA的分类标准,符合以下6条中的3条即可归为GPA:(1)组织病理学示动脉壁、动脉周围或血管外部位有肉芽肿性炎症;(2)上呼吸道受累(慢性脓性或血性鼻腔分泌物,或反复鼻衄、肉芽肿,鼻中隔穿孔或鞍鼻畸形,慢性或反复鼻窦炎);(3)喉气管-支气管狭窄(声门下、气管或支气管狭窄);(4)肺部受累[胸部X线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结节、空洞、固定性浸润];(5)免疫荧光、ELISA示ANCA阳性(P-ANCA、MPO-ANCA或C-ANCA、PR3-ANCA);(6)肾脏受累(晨尿尿蛋白>0.3 g/24 h或尿蛋白/尿肌酐>30 mmol/mg或尿沉渣示血尿、红细胞管型、尿蛋白(++),肾脏活检提示:少或无免疫复合物沉积坏死性肾小球肾炎)。与1990年ACR标准相比,该标准基于儿童数据得出,在分类条目中提及了ANCA检测,增加了CT诊断,以更好地表征呼吸道病变。其提高了GPA的敏感度(93% vs. 83%),故儿童GPA多延用此标准。但仍有一定局限性,该系统未制定关于MPA及EGPA的分类标准。

6

2017年EULAR-ACR临时分类标准

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诊断和分类研究(DCVAS)专家小组提出了EULAR-ACR临时分类评分标准(见表1),通过评分相加和超过阈值分类疾病,首次提出使用“减分”来除外其他小血管炎诊断,标准涉及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血清学等多个特征,更符合临床医生临床工作实践,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其将为血管炎提供更有力的分类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已确定患有中小血管炎的患者,由于其尚未得到验证及正式发表,目前应用次于2007年EMA计数法及2012年CHCC命名。

AAV是小儿罕见、 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未能识别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但由于血管炎异质性及其临床特征的重叠性, AAV分类复杂而困难, 现有分类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性,临床医生应灵活运用各分类标准,有效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活检依据,对于临床表现高度怀疑AAV而ANCA阴性患者,不能轻易忽视, 以减少漏诊发生,同时,期待ACR、血管炎基金会、EULAR共同资助的一项大规模临床协作研究(DCVAS)能够验证更敏感和特异的分类标准,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管炎分类标准:“改”不断,“理”还乱 | 一页手册·协和八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重要进展有哪些?一文读懂!
ACR/EULAR 2017年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分类标准(草稿)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断标准的变迁
综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系统性血管炎最新分类盘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