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瑞芳: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事业如日中天时,为何会被陈其美暗杀

夏瑞芳(1871—1914年),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字粹芳。中国近代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创始人。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26岁的夏瑞芳在上海集资创办商务印书馆,并出任总经理。除了夏瑞芳外,参与创办的还有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沈伯芬等人。

商务印书馆创业之初只是一家简单的印刷厂,只有一台机印机和两台手摇印刷机,原始资本也不过3750银元,夏瑞芳和鲍氏兄弟,每人只有一股,也就是500银元,拥有两股的是一个天主教徒沈伯芬,余下的由高凤池等三人持有。

  夏瑞芳

夏瑞芳此前曾在多家英文报馆负责排字,鲍氏兄弟在美华书馆排字、制版,高凤池也出身于美华书馆;他们都懂一点英文,所以,商务印书馆一开始就有一个英文名,叫做“Commercial Press”。

因此,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每本书后面都印着“CP”中间加一个圆形的“商”字的符号,并一直用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也算是中西合璧。

夏瑞芳他们创立的商务印书馆的第一桶金就是编印英文教材,并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

当时,正值晚清时期的维新变法和洋务运动时期,当时的华人学英语的需要与日俱增,夏瑞芳他们略懂英文,敏锐地意识到英文教材有市场,因此他们于1898年出版了第一部书——《华英初阶》,第一版印刷了2000册。

投放市场后,夏瑞芳亲自推销,未几便销售一空,后面不断地再版加印,一直旺销。

可以说,夏瑞芳他们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使商务印书馆迅速从单纯的印刷业转向了高层次的出版业。

  张元济

1901年,夏瑞芳与以“辅助教育为己任”的文化名流张元济合作,张元济入股商务印书馆。张元济乃是清末进士,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戊戌变法”时曾被光绪帝破格召见,政变失败后被革职。

1902年,商务印书馆成立编译所,并由张元济负责,这不仅是商务印书馆历史上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商务印书馆真正完成由印刷业向出版业的转型。

由于张元济的推荐,翻译家严复、林纾、伍光建和蔡元培的译著先后在该馆出版,初步奠定商务印书馆在中国出版界的地位。

清朝末年,各地兴起开办新学堂,各类新型教科书的巨大市场出现在夏瑞芳他们面前,为提高印刷速度和印刷质量,夏瑞芳拍板决定实行中日合资。

1903年10月,商务印书馆与日资企业金港堂签订协议,成立中日合资的股份有限公司,股本升值为20万银元,日方投资10万,中方原有折价5万,再增加5万。夏瑞芳出任总经理,并兼管发行工作。

  

通过中日合资,商务印书馆不仅获得了扩大业务最急需的资金,而且在机器和技术上得到了大大的更新,并引入日本教科书模式、理念,从而使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在同时代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十年内,商务印书馆在国内20多个城市设立分馆,资本增至200万元,年出书近300种。还在北京、香港设有分厂。还设立涵芬楼、商业补习学校、尚公小学、养真幼稚园、孤儿院等。十年内发展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文化出版单位。

鉴于当时社会上对日本扩张势力十分反感,1912年,夏瑞芳提出收回日股的建议,并几次亲赴日本,与金港堂洽谈,经过反复谈判,最终于1914年1月6日达成协议,商务印书馆从此成为中国民族资本的文化企业。

1914年1月10日,夏瑞芳在《申报》刊登广告,宣布商务印书馆“为完全由国人集资营业之公司,已将外国人股份全数购回”。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同一天,夏瑞芳在总发行所门前竟然被暗杀身亡!

  

10日这天,坐在办公室里的夏瑞芳看到《申报》上的这则广告,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当他下班准备回家时,就在发行所门口,隐藏已久的枪手向夏瑞芳开枪并击中要害,夏瑞芳没有留下一句遗言,便离开了人世。

此事震惊上海滩各界人士,送葬当天,沿途几千人自发参加,蔡元培先生亲笔为其立传。

此时的夏瑞芳年仅43岁,在他的带领下,商务印书馆仅仅用17年的时间,就稳居中国出版业的领军地位,在印刷技术、出版数量和质量、声誉上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有很多有名的学者、作家都以在商务印书馆出书为荣。

夏瑞芳被暗杀,亲友们义愤填膺,要找出幕后黑手,但最后却是不了了之。

那么,究竟是谁暗杀的夏瑞芳呢?

我们从《张元济年谱》中找到夏瑞芳被杀的原因:“乃因先前出于维护商界利益,曾联合诸商抵制沪军督陈其美驻兵闸北,陈嫉恨之,唆使人暗杀。”

  

原来,夏瑞芳是因阻止革命党人陈其美的“讨袁军”在闸北驻军而被其所暗杀。

当时在闸北一带是商务印书馆的编译所、工厂、宿舍,一旦这里发生战争,容易造成重大的损失,为了安全,夏瑞芳联合其他商户抵制陈其美的武装不能驻军于闸北,并且,陈其美向商务印书馆筹借军费也遭到拒绝,因此,陈其美怀恨在心,便有了这次暗杀。

凶手击中夏瑞芳后,被十六岁的马车夫一路追击,并最终在泗泾路被巡捕抓获。凶手在租界公审时供认有人巨资雇他暗杀,但鉴于此案背景复杂,最后只将凶手枪决,而商务印书馆方面也不敢再追究幕后主使之人。

1926年8月,在庆祝商务印书馆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决定为夏瑞芳立铜像,以表示夏瑞芳对商务印书馆做出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元济险遭暗杀——现代书业掌故之四
「家传」:民国的近亲与远亲(十三):鲍家:近代中国文化事业推手
历史上的故事——1897年2月11日,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成立
张元济:“永不叙用”叙大用
【都市人文】现代出版史上的“商务”时代【上】
商务印书馆:与北大并称「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