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鲜感没了,激情也已经消退,怎么办?

初一下学期,刚上初中的新鲜感已经没了,激情也已消退,怎么办?

是不是继续强调竞争意识,希望孩子面对残酷的竞争迎难而上?

杜鹃从来不自己筑巢,它们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入侵别家的鸟巢,它们会干什么?把别家的蛋从窝里挤出去,把自己的蛋生下来!“啪——”,那些被挤出去的蛋从高空落下,碎了,竞争结束。杜鹃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你们也就像杜鹃鸟,这些就是你们推下去的“蛋”(几大箱帝国理工学院的学生申请表),帝国理工学院每年要接到40万份的申请,只有200份通过——就是你们!地上这些表格呢?就是破蛋。记住,生活就是如此,你要是跑不快,就被别人踩倒!

——绰号为“病毒”的校长对新生发表宿舍宣言,校园压力“病毒”由此蔓延。 

自我们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被淘汰,甚至为了出生,我们都得跑过另外3亿个精子。我出生于1978年5月15日,5月16日,我爸爸就宣布:我的儿子会是个工程师!我的命运之戳就此盖下,至于我究竟想做什么,从没人问过!

——“三傻”之一法尔汉同学终于如父母所愿去学习工程,但他内心却想成为野生动物摄影师。 

强大的压力,带给孩子们的是什么?

好消息,先生!大家都认为这是一起自杀,死亡原因:气管受到高强度压力,大家都认为是乔伊脖子上的绳子杀死了他。但,他过去四年受到的精神压力呢?工程师是一群聪明的人,但是他们还没造出测量精神压力的机器。如果他们可以,人们就会知道:这不是自杀,而是谋杀!

孩子为什么而读书?我们为了什么而鼓励孩子努力读书?

学校不再是一个育人的地方,而是一个工厂,批量生产蠢驴。这些蠢驴在这里先学工程学,然后去读MBA,接着在美国当银行家,就为了敛财,生活对他们而言,就是一张利润报表。

——令兰柯气愤的是学校不讨论发明、创造和对学术的激情,学生关心的是“成绩”、“工作”、“移民美国”。 

我们为什么要孩子领先于别人?领先别人的意义在哪里?

你们都陷入了可怕的比赛,就算你是第一,这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这里是大学,不是高压锅。

——兰柯被校长拖上讲台,演示“正确的上课方法”时,他用好友的名字“生造”了两个工程学单词,要求在座同学“下定义”,结果同学们疯狂翻书,只为成为“第一个找到答案的人”。

校园不是高压锅,哪怕校园是个高压锅,家长和老师有时候也应该做个减压阀。

如果教育彻底异化为奴役,如果学习只是为了提高分数,如果高分就是超越别人,就是为了以后一个好学校一份好工作,那么,你孩子的学习动力就成问题了,你孩子成绩下降情绪焦躁就在情理之中了。

因为“一个好学校一份好工作”离初一的孩子还“远得很”,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近在眼前的是:“小学的荣光”已经褪去,上初中的新鲜感已经消失,学科的缺陷却已暴露,差距已经拉开,不安、恐惧、失落、厌倦已经悄悄笼罩心头。这时候,你天天跟他提成绩,提分数,提偏科,提小学时某某同学已经年级第几名,那他还不嫌你烦死!

教育应该如同爱情,如果丧失了能够直抵双方内心深处的诚意,而是靠威胁、欺诈、恐吓或者喋喋不休的教导来迫使对方就范的话,就已经背离了根本的原点,不配称为教育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初一第一课我们以印度电影《三个傻子》为开篇,试图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教育不是交易,不是以精力换文凭、以文凭换财富的交易。

学习不是为了竞争,不是为了把别人比下去。

热爱才是学习的最好动力 。

学院里最调皮捣蛋的学生兰柯成绩优异的原因是什么?是热爱,是对机器的热爱,是对工程学的热爱,是对知识本身的热爱!他的求学是文凭都不要的!

法尔汉、拉贾成绩不好的原因又是什么?

一个是对工程学不感兴趣,兴趣在野生动物摄影;一个视工程学为妻子为情人,但他时时刻刻生活在恐惧中,背负着家庭的重担。

那查特呢?

这个就是我们今天大部分学霸的经典类型。他们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他们之所以拼命读书,是因为要战胜别人,是因为最好的分数,能给他们带来最好的前途。如此而已。

对知识的热爱,对专业的热爱,使兰柯能够在教育的惊涛骇浪中自保、也能自救,甚至还能救助他的两个死党。

学习是为了知识,而不是仅仅是为了升学,为了文凭、为了一份好工作。

不要被分数、被名次、被那些所谓的竞争绑架,知识应该是使人的灵魂得到自由的,如果不是这样,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

石油大王、地球上第一个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约翰的信中说到:

有一则寓言很有意味,也让我感触良多。那则寓言说:

在古老的欧洲,有一个人在他死的时候,发现自己来到一个美妙而又能享受一切的地方。他刚踏进那片乐土,就有个看似侍者模样的人走过来问他:“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吗?在这里您可以拥有一切您想要的:所有美味佳肴,所有可能的娱乐以及各式各样的消遣,其中不乏妙龄美女,都可以让您尽情享用。”

这个人听了以后,感到有些惊奇,但非常高兴,他暗自窃喜:这不正是我在人世间的梦想嘛!一整天他都在品尝所有的佳肴美食,同时尽享美色的滋味。然而,有一天,他却对这一切感到索然无味了,于是他就对侍者说:“我对这一切感到很厌烦,我需要做一些事情。你可以给我找一份工作做吗?

他没想到,他所得到的回答却是摇头:“很抱歉,我的先生,这是我们这里惟一不能为您做的。这里没有工作可以给您。”

这个人非常沮丧,愤怒地挥动着手说:“这真是太糟糕了!那我干脆就留在地狱好了!”

“您以为,您在什么地方呢?”那位侍者温和地说。

约翰,这则很富幽默感的寓言,似乎告诉我:失去工作就等于失去快乐。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些人却要在失业之后,才能体会到这一点,这真不幸!

我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从未尝过失业的滋味,这并非我运气,而在于我从不把工作视为毫无乐趣的苦役,却能从工作中找到无限的快乐。

我认为,工作是一项特权,它带来比维持生活更多的事物。工作是所有生意的基础,所有繁荣的来源,也是天才的塑造者。工作使年轻人奋发有为,比他的父母做得更多,不管他们多么有钱。工作以最卑微的储蓄表示出来,并奠定幸福的基础。工作是增添生命味道的食盐。但人们必须先爱它,工作才能给予最大的恩惠、获致最大的结果。

我初进商界时,时常听说,一个人想爬到高峰需要很多牺牲。然而,岁月流逝,我开始了解到很多正爬向高峰的人,并不是在“付出代价”。他们努力工作是因为他们真正地喜爱工作。任何行业中往上爬的人都是完全投入正在做的事情,且专心致志。衷心喜爱从事的工作,自然也就成功了。

热爱工作是一种信念。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把绝望的大山凿成一块希望的磐石。 


不管一个人的野心有多么大,他至少要先起步,才能到达高峰。一旦起步,继续前进就不太困难了。工作越是困难或不愉快,越要立刻去做。如果他等的时间越久,就变得越困难、可怕,这有点像打枪一样,你瞄的时间越长,射击的机会就越渺茫。


收入只是你工作的副产品,做好你该做的事,出色完成你该完成的工作,理想的薪金必然会来。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劳苦的最高报酬,不在于我们所获得的,而在于我们会因此成为什么。那些头脑活跃的人拼命劳作决不是只为了赚钱,使他们工作热情得以持续下去的东西要比只知敛财的欲望更为高尚——他们是在从事一项迷人的事业。

你可以把上文中的“工作”替换成“学习”,把“收入”替换成“分数”,好好琢磨一下,说给孩子听。

洛克菲勒在信中还写到:

工作是一种态度,它决定了我们快乐与否。同样都是石匠,同样在雕凿石像,如果你问他们:“你在这做什么?”他们中的一个人可能就会说:“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凿石头,凿完这块我就可以回家了。”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惩罚,在他嘴里最常吐出的一个字就是“累”。

另一个人可能会说:“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雕像。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是酬劳很高。毕竟我有太太和四个孩子,他们需要温饱。”这钟人永远视工作为负担,在他嘴里经常吐出来的一句话就是“养家糊口”。

第三个人可能会放下锤子,骄傲地指着石雕说:“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一件艺术品。”这种人永远以工作为荣,工作为乐,在他嘴里最常吐出的一句话是“这个工作很有意义”。

天堂也地狱都有由自己建造。如果你赋予工作意义,不论工作大小,你都会感到快乐,自我设定的成绩不论高低,都会使人对工作产生乐趣。如果你不喜欢做的话,任何简单的事都会变得困难、无趣,当你叫喊着这个工作很累人时,即使你不卖力气,你也会感到精疲力竭,反之就大不相同。事情就是这样。

约翰,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检视一下你的工作态度,那会让我们都感觉愉快。

学习亦是如此。

因为爱,你才能做得更好;追求卓越,成功才会在不经意中赶上你。分数不是我们学习的主目标,而仅仅是我们学习的副产品。

三年初中,是地狱,还是天堂,一大半取决于你自己,我的孩子。

“分,分,学生的命根!” 在印度名校,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有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这在中国大陆、台湾以致韩国、日本,怕都是通病,而大陆尤其突出。《三个傻子》之所以在国内年轻人广为流传,重要原因就在于‘似曾相识’!或许有点‘惺惺相惜’,同为变革中的文明古国,中印教育现实也有着同样的酸楚,两国学生也有着类似的苦恼和无奈。但愿中国的大学校长和教授能看看这部电影,仔细想想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反思教育体制、教学方法上的问题!而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则能宽容些给学生减压,不求高分但求真正学到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希望中学、大学学生在看完电影,照完镜子后,能看淡学校的分数,以增长能力、敢于创新、有真才实学为目标。

       —— 一位家长的观后感

 学习,只为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学生热爱运动吧!
一个班37人考上清华北大!班主任的一条短信,家长们都沉默不语!
专家提醒别老拿孩子跟最优秀比
初中物理老师大赞:用这24张图学习3年物理,全班中考一半拿满分!
教育:理性看分数,着眼看发展!
孩子考试成绩差不可怕,可怕的是成绩好还嫉妒比自己更好的同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