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国人都是怎么看毛主席的?令人极感兴趣,而且高深莫测

一更历史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的故事?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神州大地陷入一片悲怆。

作为一名世界性的政治风云人物,以美国、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以日本为首的亚洲国家,在不同时期曾刮起了一股研究“毛泽东热”。

本文将摘取六位享誉世界的知名人士对毛主席的看法,从中与大家好好分析一下:毛泽东本人与之思想,对东西方文化与政治的影响。

先来看看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对毛主席有何评价?

我(斯诺)认为,毛泽东的家和其他高级官员的家是够不上台湾有人批评他们的生活方式时所用的“铺张浪费”一词的。

他长期每天工作12到15个小时,过着相对来说简朴的生活。毛泽东的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但因为是湖南人,他有着“爱辣”的癖好。

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

总之,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有些人觉得他有点粗俗”。

埃德加·斯诺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关系奔走呼号了一生。

他第一次见到毛主席,还是在1937年保安的窑洞里,斯诺与毛泽东一见如故,结下了终生不渝的伟大友谊。

埃德加·斯诺与毛主席

中国革命胜利后,斯诺又三次访问新中国,国际上赞誉斯诺是“最了解中国和毛泽东的美国人”。

斯诺对于毛主席的评价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新中国成立后,斯诺用大量事实驳斥了西方国家对毛泽东的种种诬蔑不实的宣传。

毛泽东逝世后,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斯诺对他的一段评价:毛泽东能同时运用时间、空间、策略、正确和错误这些相互矛盾的概念;他能用行动表达出合乎现实情况的判断,似乎这才是唯一的真理,因为他始终知道对立面是一个必需的组成部分

斯诺认为,毛泽东不但是一个党的领袖,更是一个公认的名副其实的导师、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诗人、民族英雄,全民族的领导以及历史上最大的人民救星。

毛主席邀请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

另一个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西哈努克,则是这么评价毛主席的:

如同戴高乐一样,毛泽东的记忆力是非凡,他对从我们第一次见面以来柬埔寨的事态发展了如指掌,到了使我吃惊的程度

他说过,中国赞成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很小的柬埔寨完全可以同很大的中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做朋友,并且在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关系嘛。

毛泽东同意柬埔寨采取中立乃是最好的方针,中国会一如既往支持这种方针。自从那时起到现在,中国一直履行了它的诺言。

显然,同为亚洲人的西哈努克,他在看待毛主席时会更容易接受伟大思想。

西哈努克和毛主席

毛主席把马克思理论中最合乎逻辑的部分,同亚洲文明与传统中最精华的部分联系在一起。西哈努克把毛泽东思想与佛教人性理论的最精华部分进行类比,发现两者并没有太大区别。

因为毛主席的著作反映了经典的普遍真理,他能够把明确性、逻辑性和普通常识结合在一起。

西哈努克甚至觉得毛泽东思想在日后好几代人里都会适用,他的评价相较于斯诺,丝毫不遑多让。

如果说斯诺与西哈努克对于毛主席的评价不够全面,况且这二人没有实际参与过二战,更没有带过兵打过仗,那我们不妨再看看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对毛主席的评价。

蒙哥马利和毛主席

蒙哥马利与毛主席有过两次谈话,他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次访华,1961年9月再次访问中国。在谈话中,蒙哥马利就中国的经济与工业建设与毛主席进行了磋商。

毛主席就消除东西方之间的猜疑和互不信任(基本的三项原则)与蒙哥马利交换了意见。

蒙哥马利觉得毛主席非常具有智慧,这里所说的“智慧”不单纯是脑袋聪明、会读书,还包含了政治远见与解决问题的办法。

前法国总理埃德加·富尔通过毛主席的诗歌作品,对这位伟人有过这么一番评价:毛泽东与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不一样,他不是一本书读到老的人。他用简单的形式表现生动而深刻的革命题材,让国内所有人都能理解,也是世世代代的人都能够理解的;毛泽东这位革命者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气息

埃德加·富尔

基于蒙哥马利与富尔对于毛主席的评价,我们不难发现,两位西方元首政要眼中的毛泽东是中国的根基、希望与契机。

毛泽东思想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根发芽,带领全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强国理想梦,毛泽东与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是一起的。

这种看法同样体现在两位美国政治家尼克松与基辛格对于毛主席的评价中。

1972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他此行被中外媒体誉为“中美关系破冰之旅”。因为与毛主席、周总理有过近距离接触,尼克松应当对于晚年时期的毛主席有着较深的认识。

尼克松访华

在尼克松看来,毛泽东通过战略上的洞察力、战术上的灵活性,使他在历史上取得胜利。同时,修正了马克思主义,使农民成为取代产业工人的革命阶级。

毛泽东的意志力展现了他超凡的魅力。我在会见他时有一种感觉,他的意志力不知怎的是一种体质的特征。他的最生动的诗篇是在长征的战斗中间和战斗之后写的

他似乎是不可战胜的人

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对毛主席的评价更加直接了:毛泽东房间内的陈设就和屋子的外观一样简单朴素,他的周围都是书,他在中国人当中身材是高大魁梧的

或许除了戴高乐以外,我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人像他具有如此高度集中的、不加掩饰的意志力。他身上发出一种几乎可以感觉得到的压倒一切的魄力

毛泽东的存在本身就是意志的巨大作用的见证,他的一生是传奇式的,也是高深莫测的

毛主席和基辛格

从这六名外国人对毛主席的评价来看,全部偏向正面。倘若摘取其中一段分析可谓一家之言,但综合起来看,却有不无道理之处。

因为政治因素和历史背景的关系,西方人文学术界和西方左派对于毛主席的认识“分裂化”。

譬如,毛主席多次强调“自力更生”与“自我批评”、“反对个人崇拜”,这些观点在西方受到广泛欢迎。

法国左翼深受毛泽东思想影响,详细研究了毛泽东提出的“反对任何威权”、“反对官僚”、“武装斗争,强化思想,夺取最高领导权”。

美国的一些激进党派与革命共产党则认为,毛主席提出的“无产阶级文化保守主义”更值得分析与研究。

这就好比第三世界人民较为崇拜毛主席一样,他们选择性地运用毛泽东思想里的“自力更生”、“为人民服务”、“文化建设”等精髓。

无论是法国左翼人士,还是美国激进劳动党,他们对毛泽东的看法受到无政府主义与自由主义传统影响,对毛泽东思想提出了许多更富有创见的解释。

这意味着,毛泽东思想已经渗透到西方社会中,以代表大众要求文化认同面目出现,涵盖了种族、族群、环境保护运动、男权女权主义的各种社会运动

概言之,欧美、日本等国与不同的党派、阶级和学者出于各自目的,对毛泽东及其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结论也各有不同,按照立场大致可分为:保守派;新左翼学派;自由主义派。

他们以一种新兴思想,超越不同文化、种族、阶级和党派的角度,对毛泽东及其思想进行广泛研究和运用。

实际上,这些西方人士对于毛泽东思想和其个人研究得出的结论,仍然是为不同国家与政治党派的统治集团服务。

对咱们中国人来说,不需要全面研究和接受西方人士对毛主席的看法。因为毛泽东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毛泽东的历史,就是新中国诞生和发展的历史;毛泽东的意志,就是中国人民走向解放和富强的意志。

中国革命是一个重大而辉煌的事件,毛泽东将永远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中国革命与其领导人毛泽东应运而生,毛泽东率领亿万人民推进了中国革命,并通过革命的进程与成果把本应属于中国人的最基本的人权还给了他们。

参考文献:

[1]《中国季刊》视角下的西方毛泽东研究(1960~2014),作者管永前 刘汉峰,领导之友 2016年07期

[2]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研究的历史观反思,作者吴璇,湘潭大学 博士论文 2020年

END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爆款账号【一更历史】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点个“在看”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泽东待人坦然,在斯诺面前的一个小举动,轻松征服了这位美国汉
美国记者斯诺在窑洞前为毛主席拍下这张八角军帽照片从而成为经典
国外曾经的“毛泽东热”
有人要把“毛泽东思想”改成“毛泽东主义”,毛主席为什么不同意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汇总(一)
邓小平访美时,一位妇人竟拿出毛泽东42年前的亲笔信:您真难找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