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俗语:“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在现代人看来太不近人情

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是怎么回事?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什么场合下都有礼仪,哪怕是夫妻之间,也提倡举案齐眉。

曾几何时的中国,更是个等级森严的国度,尊卑贵贱处处存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一套执行得有条不紊、中规中矩,不能越雷池一步,不然不说是大逆不道,也会贻笑大方。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就是无数规矩中的规矩,来自儒家的教条。因为君臣父子夫妻的讲究,就来自儒家思想。

据考证,"父子不同席"最早来自于《论语·曲礼》,它是一部关于道德规范和礼仪的权威著作,里面有很多的讲究,现在看来也很有道理。

比如"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在一起吃饭的人达到5个人,应该给长辈另外设席面。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作为孩子,平时在家中不能占据中间的座位,坐席更是如此,不走当中的过道,不要站正门中间。

"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

女人一旦结婚,就是名花有主,朋友要有所避讳,没有重大事情不能随便到人家那里去。

“侍饭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

"侍饭于长者,酒进则起,拜于尊所",跟长辈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要是长辈给你递酒过来,赶紧站起身来,毕恭毕敬表示感谢。

"外言不入于捆,内言不出于捆。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父子不同席。"

男人就该是顶天立地、遮风挡雨的,男人再苦再累到家了就不要轻易说出口;女人有什么烦恼也不要轻易给丈夫说,省的丈夫外出了做事情不专心。

自己的姑姑、姐妹一旦出嫁,跟他们相处的时候就不能像以前那么随便了,作为侄子或者兄弟在吃饭的时候就不能跟她们在一起。即使是父亲跟儿子,吃饭的是时候也不能在一起,要显示尊卑,不能搞乱了。

后人继承发扬了儒家的学说,将里面的规矩进行了引申,既然父子不能在一起吃饭;那么以此类推,叔叔跟侄子也不能在一起,因为他们也不是一个级别的,辈分不同。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不仅是形式上的,其实也是内容上的,它时刻提醒人们,要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地位有多高,不能以下犯上,要服从自己的长辈,要服从命令听指挥,不能乱说乱动。

除此之外,子女跟父母在一起还有很多规矩,都必须严格遵守:"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

孝顺的孩子不能对父母隐瞒什么,也不能到处乱跑,去危险的地方,让你的父母为你牵肠挂肚,彻夜难眠;这都是不孝敬父母的行为。

而且父母在不远游,更不能为别人赴汤蹈火,当炮灰献出自己的生命。还不能私自积攒私房钱,这都是不孝行为。

作为子女,在父母健在的时候,穿衣戴帽也要处处注意,不能穿颜色过于暗的衣服,不能戴素色的帽子,以免看起来像服丧一样。

一旦失去了父母,就不能穿色彩艳丽的服饰,不能戴过于时尚的帽子,以表达自己的哀思。

当父母不在了,也不能自由散漫,要服从叔叔的领导;叔叔也不在人世了,则要听兄长的。

老父亲病危的时候,一般就会把儿女们叫到一起,谆谆告诫大家要听哥哥的话:"除父长兄",没有我,你们一切要听哥哥、嫂子的。

时代在变,观念在变,有的观念已经过时,有的依旧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该遵守。

比如“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样的说法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已经成为过气的老古董规矩了,记得父亲健在的时候,经常把我们堂兄弟们几个都叫到家一起喝酒,还对我们说你们都别客气,一醉方休。而叔侄更是亲密无间,像知己一样在一起聚餐。

所以说,“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说法,早就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古语说:“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这句话怎么解释?
俗语:“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什么讲究?如今还适用吗?
农村俗语:“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酒席上的规矩你知道多少
父子不同席, 叔侄不对饮,为什么?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农村俗语:“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是什么讲究?有没有道理宜丰电视台天可汗讲文化17小时前
古人为什么说“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其中含义和原由你都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