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刚刚!他退出了“江湖”

今天,随着湖北武汉轮渡四号线(王家巷—曾家巷)、武汉轮渡五号线(王家巷—月亮湾)停止运营,有着119年历史的武汉王家巷轮渡码头正式关门“谢幕”。

最早轮渡

据史料记载,1900年,清人冯启钧购置“利江”蒸汽机轮船,以“利记”公司之名开辟一条从王家巷到武昌汉阳门的轮渡航线,揭开了武汉轮渡历史的首页。

火车过江

粤汉火车轮渡码头旧址,它开启了近一个世纪前武汉人最早的过江往事。

在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督办下开建,1936年粤汉铁路建成通车。火车从广州出发,历时44小时后终抵武昌的粤汉码头,但由于长江天堑,与京汉铁路隔江相望。

为了完成两线对接,1914年1月,徐家棚的江边开始修建供火车渡江的码头。仅用两个月时间,火车轮渡码头建成。

火车就在徐家棚码头停下,缓慢而精确地沿着铁轨驶进驳船,驳船再在拖船的牵引下过江、上岸,完成一整趟水陆对接旅程。一列火车依靠轮渡过江要耗时2到3个小时,但在那个民国初创的年代,这却是不折不扣的科技。

我的码头

我的乡愁

△武汉人在央视《过江》

“坐轮渡去汉口

当年吹着江风的

那个少年

梦想着生活总是在别处

那时候总以为乡愁

属于在别处的人

如今才明白

留下来的人

才更愿意寻找回忆的

来路与归宿”

这段在央视播放的视频,名字就叫《过江》,撩起无数武汉人内心深处的关于乡愁的记忆。

我的码头

我的生活

曾几何时

过江

就是武汉人的生活方式

轮渡

就是武汉人的交通工具

每天早上六点半,中华门码头汽笛声响起,武昌人渐渐苏醒。对面武汉关码头以同样的汽笛声回应,汉口人也醒了。随后车来车往,人头攒动,武汉人的一天,开始了。

木制的跳板,人踩在上面晃晃悠悠,在“嘎吱嘎吱”的响声中,上演了不少人间悲喜剧。

设在渡船中央、噪声轰鸣的的轮机组是参观禁地,带着白手套的船员总是那么威风,舱门开关,全凭他手摇决定。

轮渡就像巴士,只要上下班时间固定,总能遇见一样的脸。它每日过江,见证了一场场武汉爱情。

我的码头

我的城市

去年12月15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发布《武汉长江和汉江核心区港口码头岸线资源优化调整总体方案》,部署两江核心区港口码头岸线资源优化调整工作,现有16座客运码头将整合为6座,并进行整体优化改造升级。

为配合改造升级,武汉轮渡编号的四航线(王家巷—曾家巷)、武汉轮渡编号的五航线(王家巷—月亮湾)今天正式停止运营;从4月1日起,武汉轮渡编号十航线(晴川—黄鹤楼)将正式停止运营。

我的码头

再看你一眼

武汉轮渡

从蒸汽机到柴油

从木踏板到钢垫板

从本地人的交通工具

到外地人的观光船

坐轮渡的武汉伢

也从青葱年少

走向暮年苍苍

119年

被岁月改变的

是人们的生活方式

不变的是长江上

周而复始的每一天

浸染其中

武汉人

最江湖

载不动这多乡愁

武汉码头

让我再看你一眼

119年过去

轮渡早已不只是轮渡

一头是江水

一头是情结

武汉广播电视台

责编:任淼

融媒体记者:李兰 罗晖

编辑:李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交通故事 | 武汉历史上有三个王家巷码头
武汉普线轮渡 明起刷卡优惠
武昌至硚口 坐轮渡仅半小时
年轻人“特种兵式旅游”火爆,他们图的到底是什么?
它曾是长江上的铁道明珠,见证了芜湖的城市发展......
武昌徐家棚站蝶变:82年前火车在此乘轮渡过江 如今将崛起生态长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