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名画欣赏与解析(07)

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1573~1610),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出生于卡拉瓦乔,原名米开朗基罗·梅里奇,卡拉瓦乔是他的艺名。曾师从米兰画家培德查诺学画,继承了意大利北部现实主义民俗画的传统,并受到威尼斯画派的影响。到罗马后曾画过大量风俗画和静物画题材的作品,但并未引起注意。他一生生活艰辛,四处漂泊,年仅37岁就客死他乡了。他的代表作还有《基督下葬》、《圣母升天》、《诗琴演奏者》、《圣马太与天使》等。

入选画作:

《基督下葬》

祭坛画《基督下葬》是卡拉瓦乔最受倾慕的作品之一,描绘基督被钉十字架后,由约翰、尼哥底母、马利亚等人为其下葬的悲剧场景。强烈的自然主义、明暗对照的光影技巧,以及围绕事件的对角线构图,既融汇了古典意味又充满现实主义风格。

保罗·鲁本斯

鲁本斯(1577~1640),17 世纪巴洛克绘画风格的代表者。生于德国锡根一个律师家庭,曾到意大利学画,广泛吸收提香、韦罗内塞等人的绘画风格,也受到了同时代卡拉瓦乔艺术风格的影响。他的画色彩鲜明,线条多变,形体夸张,很受当时上层和富裕市民的喜爱。他熟悉七国语言,还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代表作品还有《基督下十字架》、《苏珊娜·芙尔曼》、《瞻仰圣母》、《圣家族》等。

入选画作:

《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

鲁本斯在1621年到1630年期间,应聘当了政府的外交顾问,参加了许多外事活动。在这一时期,他为法国皇后完成了以《玛丽·美第奇生平》为总标题的幅历史画巨作。这套历史画也是画家艺术生涯中最能显示其艺术影响的伟大巨构。

《战争与和平》

巴洛克绘画代表性画家保罗· 鲁本斯,政治寓意画 《战争与和平》曾充当和平使者,促成英国与西班牙之间的和平。画面中央的和平女神、丰裕之角的孩童以及橄榄枝环,都意喻和平带来了繁荣、财富、丰收和幸福。鲁本斯以热情洋溢,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当之无愧的翘楚。

伦勃朗

伦勃朗(1606~1669),荷兰现实主义绘画巨匠。生于莱顿一个磨坊主的家庭,家境贫寒。曾跟随当地画家亚各布学画,后来又到阿姆斯特丹学画。1632 年开办新画室,进行了大量创作,最著名的有《蒂尔普教授的解剖图》等。他后来遇到了很多不幸的事情,生活趋于艰难,经济拮据,负债累累。他的一生留下了500 多幅油画,把荷兰的肖像画、历史画和风景画发展到了极致,为油画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主要作品还有《花神》、《浪子回头》、《100 荷币版画》、《浴女》等。

入选画作:

《夜巡》

尺寸:363 × 437cm

类别:布面油画

收藏:荷兰,阿姆斯特丹,霍兰国立博物馆

这幅伦勃朗受雇于阿姆斯特丹射手连队所作的肖像画,展现了巴洛克传统的绚烂风俗场景。伦勃朗通过大师级的明暗法和戏剧性场景,跳出传统集体肖像的陈规,另辟蹊径。描绘了卫队上尉率领黄色铠甲的中尉集结队列。历史画般的光影和构图,体现了精彩的逼真感、强烈的舞台感和动态感。手势、眼神、火枪和旗帜的视觉交响,以及随色彩渐变的透视,使画作充满了扣人心弦的魅力。伦勃朗混合象征主义和写实的手法、场景和隐喻,将传统俗套的题材,改造成超越时代、地域和类型的杰作。

《夜巡》是伦勃朗艺术和生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幅画并非描绘夜间的景象,而是描绘白日的街巷中阿姆斯特丹警备队的群像。但因表面清漆的氧化等因素,形成了今日阴暗的面目。《夜巡》是伦勃朗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连队画的一幅群像。他们每人出一百弗罗伦(荷币),想要与别人占有同等的位置。但是,伦勃朗却没有把射手们安排在豪华的宴会或欢乐的娱乐中去,却将每个人物多少带有些做作的豪情和风姿加以表现。

《夜巡》是伦勃朗最著名也是最引起争议的一幅作品。这幅画背后的传奇故事和这幅名作一样引人注意,发人深思。这幅画是当时阿姆斯特丹的射击手公会16 名军官(一种武装保安组织)向画家订做的一幅集体肖像画。据说当时的每一个军官都拿出了100个荷兰盾,希望画家能把他们按照各自的身份和军阶都正面画在画上,集中放在一个层面上。可是画家彻底打破了这种平衡,他选择了一个以两个队长为首领的紧急集合的场景,画上的人物被放在了不同的空间层面上,有先后主次之别,甚至有的被放在阴暗的角落中,有的只呈现局部。画作完成后,射击手公会拒绝接受,要求画家按照他们的意思进行修改,画家拒绝修改,认为画家有权对自己的作品做作出完工与否的决定,双方争执不下,闹成僵局。最后诉诸法律,画作遭到退定,画家退还了订金。这件事给伦勃朗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他名誉扫地,成了阿姆斯特丹最不受欢迎的画家,订单稀落,弟子也不再登门,经济名画档案越来越困难,最终宣布破产,搬到了贫民区,直至在贫病中去逝。这幅画是画家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整个改变了画家的以后生活,也从中折射出了艺术家在忠于艺术和满足世俗需求中出现的差异和无奈。画面采取的是近舞台剧的形式,队伍纷纷涌上街头,画中两位身着不同服装的人走在队伍的前列,构成了画面的中心。他们一个身穿黑军服,头戴黑礼帽,披着红披巾,一个穿着黄色军服,戴着黄色的帽子。二人正在沉着镇静地商议问题,准备对整个队伍的行动作出决议。其他队员跟在他们身后,有的手持长枪,有的挥舞旗帜,有的在互相议论,队伍出发时的紧张气氛跃然纸上。在人群中还有一个形象鲜明的小女孩,夹杂在人群中惊慌失措的样子,是整个画面的意外插曲,其实有人认为她是光明和真理的化身,是唤起人们反抗异族统治的光荣记忆。不过整个画面除了两个队长和那个小女孩外,其他人物都被安排在了暗色调的中、后景中,光线明暗对比强烈,人物主次分明,画家着意留出了大量黑色的空白,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可是到了19 世纪,由于油画失色,表面的光油呈现黑褐色,有人误认为画家描绘的是晚上的场景,因此取名《夜巡》。后经专家鉴定,画家采用的是白天的自然光线,描绘的也是白天的场景。在这幅画中,画家通过独特的构图和色彩及明暗的处理,塑造出了一种紧张、神秘、动感的队伍出行氛围。打破了巴洛克艺术中那种激动不安和讲究排场的法则,而是更多地关注人物的内心活动。正如画家本人说的那样:'艺术家的天职是创造美的形象,而不是计算有多少个头颅。'虽然他的后世生活极端艰辛,可是他为绘画艺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网书画网
【巴洛克艺术】卡拉瓦乔:传奇大侠的一生有多精彩?
经典世界名画
Borghese(贝佳斯/波格赛) 美术馆——世界上最重要的美术馆之一
爱尔兰国家美术馆-4: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与西班牙名画
巴赫的旋律,在伦勃朗的名画前奏响,巴洛克艺术的巅峰对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