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谱》解读06

【原文】

    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1,合则流媚2,乖则彫疏3。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4,一合也;感惠徇知5,二合也;时和气润6,三合也;纸墨相发7,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8,一乖也;意违势屈9,二乖也;风燥日炎10,三乖也;纸墨不称11,四乖也;情怠手阑12,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13。若五乖同萃14,思遏手蒙15,五合交臻16,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

【注释】

1.乖:背,违反情理。合:融洽,和同。《诗》“妻子好合”。

2.流媚:犹言流丽,活动圆美之谓。媚,爱,亲顺。

3.彫疏:零落疏阔。彫,残,零落。《论语》“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4.神怡:心旷神怡。怡,和也,乐也。

5.感惠:感悟慈惠。感,动也。《易》“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惠,慈惠。徇知:犹言循通,周至也。《墨子》“思虑循通”。

6.时和:机缘殊胜。时,机会。《论语》“好从事而亟失时”。气润:气候宜人。气,侯也。如节候曰节气。《内径》“五日谓之侯,三侯谓之气。”

7.相发:相得也。《易》“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王褒文“相得益彰”。后世以相得为彼此契合之义。

8.心遽(体留:言心烦意乱,身体不适。遽,战慄,窘,惧。如言惶遽,骇遽。留,稽迟。

9.意违势曲:违背意愿,机会不恰当。违,背也。势,机会。《孟子》“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10.风燥日炎:与风和日丽相反,形容天气恶劣。燥,干燥。炎,热也。

11.纸墨不称:言纸墨不佳(不称心如意。称,适物之宜。

12.情怠手阑:与心闲手敏相反,谓缺乏真情实感,不能心手相应。情怠,指情感懈怠。(情感,谓情之发动也,情必感于物而动,故谓之情感。)怠,懈也,不经意。阑,阻隔。

13.得志:谓偿其志愿也。

14.萃cuì:聚也。

15.遏:止,绝。蒙:晦也。

16.交臻(zhēn:指情景交融达到美好的境界。交,彼此相合。臻,至也,及也。

【译文】

人们在同一个时期作书,往往有融洽与违逆的不同情况发生,融洽时则合,在这种状态下写出的作品流美妩媚;违逆时则乖,在这种状态下写出的作品往往零落疏阔。简略地概括其缘由,各有五种不同的情况:心旷神怡、心闲手敏为一合;感悟慈惠,思虑徇通为二合;机缘殊胜,气候宜人为三合;纸墨契合,相得益彰为四合;偶然有挥毫作书的兴致为五合。心烦意乱,身体不适为一乖;违背意愿,机会不恰当为二乖;空气干燥,炎热难耐为三乖;纸墨不称心、不如意为四乖;缺乏真情实感,不能心手相应为五乖。在违逆与融洽的不同状态下,书法的优劣是彼此有别的。得到好的时令不如得到好的书写工具,得到好的书写工具不如有得心应手的情志。如果五种违逆的事情同时聚集,就会思路闭塞,下笔茫然;如果五种融洽的事情彼此相合达到美好的境界,就会情景交融,笔墨畅达。心手双畅的时候则笔意无所不至,身心蒙昧的时侯则茫然不知所措。

【解读】

优秀的书法作品,一定是集合众美“思虑通审,迹显心通”之作。当风和日丽,书家神清气爽、思虑循通、文房四宝俱佳,得心应手的时候,然神思飞扬、翰不虚动,在这种融洽如意、聚积众美的状态下产生的书法作品,必达美好的境界,反之则昏昧、茫然、乏善可陈。

书法工具:

 纸在历史文化的传播方面体现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质地柔韧厚密、色彩洁白、表面光色适中、吸墨适度的纸,是书画家的首选。其中以宣纸最著名。

毛笔是中国独有的书写工具,传统的毛笔在表现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其中以湖笔最著名。

古代用于书写的墨是天然墨或半天然墨(石墨)。其中以徽墨最著名。

我国制砚的历史悠久,造型多样,唐宋时期出现了至今仍为人们赞誉的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

【书论】

“《九生法》一、生笔:纯毫为心,薄覆,长短不过六寸,软而复健;二、生纸:渐出箧者,畅润受书;三、生砚:用即著水使笔,须洗涤令净。四、生水:须汲新水。五、生墨:随要用旋研。多研则凝滞。六、生手:过或执劳,须得腕健。七、生目:欲寝适寤,不得眼寐,既寐须歇。八、生神:凝念不令燥烦。九、生景:晴窗明晓。”(康里夔)

“烂漫凋疏,见于章法,而源于笔法,花到十分名烂漫者,菁华内竭而颜色外褪也,草木秋深,叶凋而枝疏者,以生意内凝,而生气外敝也。书之烂漫,由于力弱,笔不能拟墨,指不能伏笔,任意出之,故烂漫之弊,至幅后尤甚。凋疏由于气怯,笔力尽于画中,结字止于字内,矜心持之,故凋疏之态,在幅首犹甚。汰之避之,唯在练笔,笔中实,则积成书,累成行,缀成幅,而气皆满,则二弊去矣。”(包世臣《艺舟双楫》)

“书者,散也,欲先散怀抱,任意恣情,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沈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书未终,尽学其字,与人居,画地广数步。”(蔡邕《用笔论》)

“欲书之事,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志气不和,书必颠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欹,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和之谓也。”(唐太宗《论笔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则纸笔砚墨当不可忽也。四者中,笔为至要,纸次之,墨又次之。砚取其质细而涩,易发墨者,已可适用矣。墨不可用过粗劣者。操纵顿挫,系于纸与笔,纸取能与笔相称者为佳。笔有四德,尖齐圆健,值昂者皆近之,然包氏所记两笔工之言,不可不细玩之也。”(祝嘉《书学格言》)

【原文】

    当仁者得意忘言1,罕陈其要;企学者希风叙妙2,虽述犹疏。徒立其工3,未敷厥旨4。不揆庸昧5,辄效所明6,庶欲弘既往之风规7,导将来之器识8,除繁去滥9,睹迹明心者焉10

【注释】

1.当仁者:《论语》“当仁,不让于师。”言以仁为己任者,虽师亦无所让也。今言遇事宜直任不辞,辄引用此语。此引申为以弘扬书法事业为己任的人。得意忘言:已经领会了意思就无须再用语言说明。忘言,不需要用语言说明。《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忘言。”

2.企学者:这里指仰慕高古(附庸风雅)的人。企,与跂同,举踵望也。《诗》“跂予望之”。希风叙妙:因想慕其风尚而夸赞其不可思议的美妙。希风,谓想慕其风尚也。

3.徒立其工:枉费心机,白费一番功夫。徒,空也。

4.敷:陈。《书》“敷奏以言”。厥:其。

5.不揆(kuí庸昧:没有考虑自己的平庸与无知。往往作为向别人陈述意见时的谦词。揆,揣测。庸,愚也。《史记》“才能不过凡庸”。凡人物卑下,皆曰庸。如庸医,庸儒。昧,暗也,昏也。比喻冒昧,无知。

6.辄(zhé:独也,特也,专擅之词。效:授。

7.庶:庶几,希望之词。弘:扩而大之。既往:以往,过去。风规:即风仪,指前辈书法名家的风采神韵。[王俭文]“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

8.导:引也,启迪之。如言引导,开导,训导。器识:谓器局及识见。《唐书》“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

9.除繁去滥:去掉繁冗与浮辞。[陆机赋]“每除烦而去滥”。繁,同烦。滥,浮辞。

10.明心:言洞明心性之本源。

【译文】

弘扬书法事业的学者,当以仁为己任一旦领会了其中的真谛,就(应该身体力行)无须用语言加以说修饰也很少有人赘述其中的要领;仰慕高古(附庸风雅)的人,每每想慕其风尚而夸赞其不可思议的美妙,虽能说出一些道理,但总显疏阔。以至于枉费心机)白费一番工夫,又不能阐述书法的宗旨。但我没有考虑自己的平庸与无知,特意将自己领悟的道理和盘托出,希望能够弘扬前辈名家的书法精神,启迪后学者的才识与气度,去掉繁冗与浮辞,一看到书迹,就能够洞明心性之本源,了悟前人的成功之道。

【书论】

“至于作书,先从结构入,画平竖直,先求体方,次讲向背往来伸缩之势,字妥帖矣,次讲分行布白之章,求之古碑,得各家结体章法,通其疏密远近之故,求之书法,得各家秘藏验方,知提顿方圆之用,浸淫久之,习作熟之,骨血气肉精神皆备,然后成体,体既成,然后可以言意态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夫书以神情为精魄,神若不和,则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所资心副相参用,神气冲和为妙,今比重明轻,用指腕不如锋芒,用锋芒不如冲和之气,自然手腕虚,则锋含沉静。夫心合于气,气合于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静而已矣。”(唐太宗《论指意》)

【原文】

    代有《笔阵图》七行1,中画执笔三手,图貌乖舛2,点画湮讹3。顷见南北流传,疑是右军所制。虽则未详真伪4,尚可发启童蒙5。既常俗所存,不籍编录6。至于诸家势评7,多涉浮华8,莫不外状其形9,内迷其理10。今之所撰11,亦无取焉。

【注释】

1.《笔阵图》:王逸少作《笔阵图》曰:“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颺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孙过庭谓不似逸少语,故斥为伪托。

2.乖舛(guāi chuǎn:谬误。舛:差错。

3.湮(yān:淤塞。讹(é:伪也,谬也。

4.详:审,熟究。谓反复辨别思考之。

5.发:起,开。启:开。《尚书·太甲上“启迪后人”。童蒙:《易》“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孔疏]“蒙者,微昧暗弱之名。”[朱注]“童蒙,幼稚而蒙昧。”《淮南子》“古者民童蒙不知东西”。

6.籍:书册以备记录者也。凡书亦谓之籍。编:简册相次。《史记》“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汉书注》“编所以联次简也”。今谓书籍曰编。

7.势评:权威的评议。势,权力。

8.浮华:讲究表面上的华丽或阔气,不顾事实。这里指泛泛而谈,议论之不足征信者。

9.状:形容。

10.理:道,义理。《易》“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11.撰(zhuàn:属辞记事曰撰。如撰述,撰著。

【译文】

世上流传的《笔阵图》七行,中间画有三种执笔的手势,图象谬误,点画淤塞差错。不久以前看到南北各地都在流传,怀疑是伪托王羲之的作品。虽然不能明辨其真伪,但还能开导幼稚而蒙昧的儿童。既然已为寻常百姓所收存,就不在这里详细地记录了。至于各家权威的评议,也只是讲究表面上的华丽或阔气,不顾事实,泛泛而谈地作表面文章,对书法蕴含的道理却反而迷茫了。我现在属辞记述选择编次的内容,不取类似的观点。

【书论】

“屈曲真草,皆尽一身之力而送之。”(王羲之《笔阵图》)

“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于至道,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勤乎学而立其名,不学即没代而无闻矣,且会稽竹箭,湛卢断割,不括而羽之,淬割而厉之,终不见其用之材矣,右军云,耽之玩之,功积丘山,张芝学书,池水尽墨,当学其雅趣,求其真意,无图其形容,滞其体质,此贵乎心意专精,必有诚意也。”(虞世南《笔髓》)

“学书之法,在乎一心,心能转腕,手能转笔。大要执笔欲紧,运笔欲活,手不主运,而以腕运;腕虽主运,而以心运。右军曰:‘意在笔先’。此法言也。”(宋曹《书法约言》)

“真书握法近笔头一寸,行书宽纵,执宜稍远,可离二寸,草书流逸,执宜更远,可离三寸,笔在指端,掌虚容卵,要知把握亦无定法,熟则巧生,又须拙多于巧,而后真巧生焉,但忌实掌,掌实不能转动自由,务求笔力从腕中来,笔头令刚劲,手腕令轻便,点画波掠,腾跃顿挫,无往不宜。腕竖则锋正,正则四面锋全,常想笔锋在画中,则左右逢源,静燥俱称,学字既成,犹养于心,令无俗气,而藏锋渐熟。藏锋之法,全在握笔勿深,深者掌实之谓也。譬之足踏马镫,浅则易于出入,执笔亦如之。”(宋曹《书法约言》)

“执笔主浅而坚,实指虚掌坚腕。肘挺向前,则腕开而得横势。再参以仲瞿之法,使管向左拖后稍偃,笔锋向上右,即笔贵绕左,若指鼻准,以取逆势。执笔宜近下,力乃沈劲。腕肘虚悬,取钱鲁斯之指腕皆不动,以肘来去。两足著地,挺胸端坐,左肘用力据案,作翼如之势,使气匀称。虽点画若丝发,皆须全身力到。小字亦须悬腕作之,习之既久,腕力自强。不然作小字时多,则运指时自多,运腕非所素习,一旦作大字,而欲腕力之强,何可得乎!”(祝嘉《书学格言》)

“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至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旭《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徒费年月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昔宋翼作是书,繇叱之,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其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惊蛇之透水。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等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使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馀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其草书亦须象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笔即直过。”(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落笔峻而结体壮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分隶相通之故,原不关乎迹象,长史之观于担夫争道,东坡之喻以上水撑船,皆悟到此间也。”(包世臣《艺舟双楫》)

【原文】

    若乃师宜官之高名1,徒彰史谍2;邯郸淳之令范3,空著缣缃4。暨乎崔、杜以来,萧、羊已往5,代祀绵远6,名氏滋繁7。或藉甚不渝8,人亡业显;或凭附增价9,身谢道衰。加以糜蠹不传10,搜秘将尽,偶逢缄赏11,时亦罕窥,优劣纷纭12,殆难覶缕13。其有显闻当代14,遗迹见存15,无俟抑扬16,自标先后17

【注释】

1.师宜官:东汉书家,灵帝时人,工隶书,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古今称最。高名:犹言盛名。

 2.徒:空也。彰:著也。《尚书·伊训》“圣谟洋洋,嘉言孔彰。”谍(shǐ dié史官记载的文书。史,古掌书之官,黄帝始立史官。谍,通

3.邯郸淳:一名竺,字子叔,汉末魏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文学家、书法家。魏文帝时,为博士给事中,曾作《投壶赋》上奏文帝,讲述仁义礼仪和恩威相兼的君臣之道。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令范:美好的风范。令,善也。《诗》“令闻令望”。

4.著:撰述。如言著书立说。编辑书籍撰述文章称著述。缣jiān xiāng书卷。古人多用缣帛为帙,故云。缣,重绢而其色微黄者。缃,帛浅黄色者。

5.崔、杜、萧、羊:分别指崔瑗、杜度、萧子雲、羊欣四位书法家。

6.代祀(:指年代更替。代,迭互之意。如言代兴,代序。祀,年也。殷人谓年曰祀,如元年曰元祀。《尚书·伊训“惟元祀”。绵远:历史悠久连绵不断。

7.滋:多也,蕃也。

8.藉甚:对书法有杰出的贡献。藉,贡献。《谷梁传》“其藉于成周以尊天王”。不渝:不变。《诗》“舍命不渝”。

9.凭附增价:依附权势抬高身价。凭,依几。附,依傍。

10.糜(:糜烂。蠹(:虫蛀,蠹蚀。

11.缄(jiān封。谓封存的书法作品。赏:赏识,识别其美。《南史》“知音者希,真赏殆绝。”

12.纷纭:乱也,众也。

13.殆:恐。《孟子》“殆不可复”。《又》“殆于不可”。覶(luò)缕:详细叙述。[左思赋]“嗟难得而覶缕”。覶,好视也。

14.显:有声闻名誉。

15.遗迹:古代遗留下来的痕迹,此谓前代名家的书法作品。

16.无俟(:无需。抑扬:褒贬。

17.标:高枝曰标,这里指独树一帜的书法作品。

【译文】

至于师宜官享有善书的盛名,不过只是史官文书的记载;邯郸淳拥有美好的书风,也仅仅是记载于卷帙之上。自崔瑗、杜度至萧子雲、羊欣这段悠久漫长的年代,书法名家层出不穷。有的人对书法有杰出的贡献,始终不渝地热爱书法这项事业,人虽作古依然声名显赫;有的人依附权势来抬高自己的声价,谢世以后,则声名式微,术衰落。再加上破损虫蛀,以至于毁坏失传,有限的作品亦尽被搜购秘藏。偶尔欣逢藏品得以赏识,这样的机会也很少遇见,加之作品零乱,良莠不齐,恐怕难以详细地加以叙述。至于那些在当代仍有声闻名誉的书法大家,墨迹犹存的,这就无需别人的褒贬,凭借其独树一帜的个人风采就可以分辨出作品的优劣了。

【解读】

三国时魏国书法家邯郸淳,与钟繇、曹操同时,尝与太祖、韦诞、孙子荆、关枇杷议用笔法。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会稽上虞令度尚将为孝女曹娥立碑,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邯郸淳年甫弱冠,碑成,蔡邕阅后刻“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石旁,隐“绝妙好辞”四字。初平时,从三辅客居荆州。曹操久闻其名,平荆州后与他相见,深为器重。奉命拜见曹植,赞叹同样多技艺的曹植为“天人”,屡次向曹操称赞曹植的才华,引起曹丕不悦。黄初中,为博士,官至给事中。曾因著《投壶赋》工巧精密,得魏文帝赏赐帛千匹。邯郸淳工书,诸体皆能,尤善篆籀。卫恒《四体书势》古文序云:“自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世秘藏,希得见之。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卫恒《四体书势》载,其篆书师法曹喜,楷书取法王次仲,善作小字。并认为蔡邕善书篆,“采斯、喜之法,为古今杂形,然精密闲理不如淳。”袁昂《书评》称其书“应规入矩,方圆乃成。”《魏略》言其“善苍、雅、虫、篆、许氏字指”。可惜其墨迹早已不传。邯郸淳博学多才,精通训诂,有集二卷。所著《艺经》,有围棋九品之论。(见《全三国文·卷二十六·魏二十六》)。所编《笑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笑话集,被后世尊称为笑林祖师。

人分两类,有的人丰才高世、恃才傲物而清标不变,人虽亡故,但声名远播、百世流芳;有的人依仗一时名声而蝇营狗苟,离开政治舞台以后,则功败垂成、声名式微。历史长河大浪陶沙,综观中国书法发展史,上至晋人书法,下讫于今,大凡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均能“穷变态于毫端、泯规矩于方圆。”并经受住时间的检验,它们或方寸之间表万千意象,书者之“丰裁清峻”栩栩如生、历历如在目前,或笔意之外写诗情画意,挥洒眼底风云,尽吐胸中块垒,洋洋大观彰显法书之妙趣。

【书论】    

“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学汉魏晋唐诸碑帖,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迨纯熟后,合得众长,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气盛则言之短长,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柔非弱,刚极乃柔。欧书用笔,不方不圆,亦方亦圆,学其方易板滞,学其圆易油滑,此中消息,最宜微会。工夫深,结体稳,天资好,落笔超。字可古,不可旧,尘则旧,尘净则古,古则新。”(姚孟起《字学意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卫夫人《笔阵图》对译(译文)
【书法理论】(传)王羲之《书论》
如何有气势的夸一个人书法写得好
字到底写成什么样才算有力?| 真相
“善书者不择纸笔”,古人“骗”了我们这么多年!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56讲 《笔阵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