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谱》解读11

【原文】

    虽学宗一家1,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2,便以为姿3。质直者4,则俓侹不遒5;刚很者6,又倔强无润7;矜敛者8,弊于拘束9;脱易者10,失于规矩;温柔者11,伤于软缓12;躁勇者13,过于剽迫14;狐疑者15,溺于滞涩16;迟重者17,终于蹇钝18;轻琐者19,染于俗吏20。斯皆独行之士21,偏玩所乖22

【注释】

1.宗:主也,以之为主人。《论语》“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里指主要的学习对象。

2.性:生之质。此谓人之禀赋及气质。欲:爱。《孟子》“可欲之为善”。此言个人的爱好,愿望。

3.便:顺,利,宜。如言便宜,便利。人所便利而以事托之,亦曰便。

4.质直:秉性正直也。《论语》“质直而好义”。质,禀性。

5.俓侹jìng tǐng :直截平易。俓,急;直,坚。侹,长貌;平。

6.刚很:刚直而有锋棱。《汉书》“刚棱疾恶”。

7.倔强jué jiàng:不受屈抑。比喻缺少丰腴滋润的笔法。

8.矜敛(jīn liǎn:矜持内敛。矜,庄以持己。《论语》“君子矜而不争”。敛,收;聚。《书》“敛时五福”。

9.弊:恶;坏。拘束,因过分地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这里指缺乏活泼的书法意态。

10.脱易:放任不羁。脱,免;略。易,安稳。《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规矩:犹言法度。

11.温柔:温和柔顺。伤,创;损。《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12.软缓:柔弱舒迟。缓,舒迟。《孟子》“民事不可缓也”。

13.躁勇:性急无畏。躁,动;绕;性急。

14.剽(piāo:急;轻。迫:急

15.狐疑: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谓疑者,曰狐疑。

16.滞涩(zhì sè:迟留生涩。滞,迟留。涩,语言迟钝,比喻笔势生涩不畅。

17.迟:钝也,如言迟重(迟缓而凝重)。

18.蹇(jiǎn:迫也。钝,拙,如言鲁钝。

19.轻琐:轻视猥琐,不拘小节。轻,重之对。《孟子》“权然后知轻重”。这里指轻视。琐,细;小,委琐。

20.染:玷污。俗吏,谓吏之不学无术,但徇俗见者。这里指附庸风雅的庸官。

21.独行:志节高尚,不随俗沉浮之谓。

22.偏:助词,因其自然,出于不意。[刘方平诗]“今夜偏知春气暖”。玩:玩味。乖:非同寻常。

【译文】

虽然同是学习一家书法,却会演变成各种不同的书体莫不因其禀赋气质和个人的不同爱好才逐渐形成其各自的特征。禀性正直的人,书势直截平易而缺少遒劲的笔法;性格刚毅的人,用笔倔强但缺少丰腴和滋润;拘谨内敛的人,因过分地约束自己而缺乏活泼的书法意态;放任不羁的人,其书法有失于法度的约束;性情温和柔顺的人,则有损于柔弱与舒迟的笔法;性急无畏的人,其书法又显得过于草率与急迫;喜欢忖度怀疑的人,往往沉溺于迟留生涩的笔法;性情迟缓凝重的人,其笔法看上去终究又显得紧迫与钝;不拘小节的人,其书法难免为附庸风雅的庸官所玷污。这些都是志节高尚,不随俗沉浮的杰出之士,因其自然,出于不意,寻绎书法的道理之后形成的独树一帜的个人风采。

【解读】

自古论书皆重风神、气韵,而书法之真精神得以不同的形式彰显于世,而绳厥祖武各领风骚数百年,观前辈大家的优秀作品,其精妙的笔法可谓各鹜其极,历代学者莫不心领神会,一脉相承。书至佳境,自能摇曳生姿,不同的体态浑然天成,汇成一个缤纷的海洋。书法之所以是最高艺术,这缘于书法本身,人世间的哲理都可准确地反映于书法艺术中。一方面,书法要权衡点画与使转、静与动、让与争、慢与快、结与起、续与断、轻与重、疏与密、提与按、曲与直、方与圆、长与短、粗与细、浓与淡、干与湿、刚与柔等变化。另一方面,要构成完整、和谐与精美的作品,则须充分地彰显个性。而正是那些志节高尚、特立独行的杰出之士,以不徇俗见的佳作,用不同的风格和艺术语言,诠释着书法艺术的精妙。千年书法之所以能影响世人,也正是因为那些独树一帜的伟大作品,让寻绎者得以玩味和感悟千古不移的书法神韵

【书论】

“吾人学书,当兼收并蓄,聚古人于一堂,接丰采于几案。手执心谈,求其字体形势转侧结构,若龙跳虎卧,风云转移,若四时代谢,二仪起伏,利若刀戈,强若弓矢,点滴如山颓雨骤,而纤轻如烟雾游丝。使胸中宏博纵横有象,庶学不窘于小成,而书可名于当代矣。”(屠隆《帖笺》)。

“作书用全力,笔画如刻,结构如铸,间用燥笔如抽茧然,惟知篆隶方能解此。学书知规矩绳墨,始可纵钟、王及唐、宋诸贤,以自成一家,如圣道一以贯之也。由是字里行间,其人之度量志气,一一毕露,若间架未定,随笔涂抹,即心切追摹,此不能有帖,更不能有我。”(蒋骥《续书法论》)。

“精美出于挥毫,巧妙在于布白,体度之变化,由此而分,优劣之根,断在于此。起笔为呼,承笔为应,或呼疾而应迟,或呼缓而应速。人知直画之力劲,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将欲顺之,必故逆之,将欲落之,必故起之,将欲转之,必故折之,将欲掣之,必故顿之,将欲伸之,必故屈之,将欲拔之,必故厌之,将欲束之,必故拓之,将欲行之,必故停之,书亦逆数焉。

书之为言,散也,舒也,意也,如也。欲书必舒散怀抱,至于如意所愿,斯可称神。书不变化,非足语神也。所谓神化者,岂复有外于规矩哉。规矩入巧,乃名神化,固不滞不执,有圆通之妙焉。”(穆项《书法雅言》)。

【原文】

    《易》曰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况书之为妙3“近取诸身”4。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5,而波澜之际6,已浚发于灵台7。必能傍通点画之精8,博究始终之理9,镕铸虫篆,陶钧草隶10

【注释】

1.《易》:经名,古卜筮之书,有《连山》、《归藏》、《周易》,谓之三易,今但存《周易》,即《易经》。

2.“观乎”句:语出《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圣人当观视天文之刚柔交错,相饰成文,以察四时变化;圣人亦当观察人文,以效法《诗》、《书》、《礼》、《乐》之教,而“化成天下”。天文,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 时变,谓时序之迁移。人文,谓人类之文化。

3.妙:神妙,精巧不可思议。

4.近取诸身:《易·系辞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汉字多象形,此言以人自身和世间万物为拟取的对象,即“观物取象”的创作特征。

5.秘奥:妙,谓奥旨精义。

6.波澜:谓文章多起伏者,亦指思绪,思潮。这里比喻翰墨挥洒之际,跌宕起伏的特征。

7.浚jùn发:犹言抒发。浚,抒。灵台:与灵府同,心也。《庄子》“不可内于灵台,灵台者有持。”古之谓“灵台兰室”,是古代帝王藏书之所。比喻秘藏之典籍。“神灵相接,其气如兰。”(《内经·素问直解·卷一》)。这句话涵蓄地表达了书法取法运用之本和融会贯通的重要意义。书者当意在笔先,从典藏经籍当中发掘古圣先贤积累的宝贵经验,以指挥手中之笔。

8.傍通:即触类旁通。傍通。精:精华。

9.究:推寻。《诗》“是究是图”。始终之理:谓书法艺术之源及终极的道理。始终,《大学》“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10.镕铸犹言锻炼。虫篆:鸟虫书、篆书。陶钧:造就,比喻得心应手地打造作品。

【译文】

《易·贲卦》说道:“圣人当观视天文之刚柔交错,相饰成文,以察四时变化;圣人亦当观察人文,以效法《诗》、《书》、《礼》、《乐》之教,而化成天下。”何况书法的精妙之处,就像《易·系辞》中描述的那样“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倘若取法运用之理还没有透彻地理解,说明笔墨工夫不够,尚未领悟书法的奥旨与精义,而搦翰挥毫之际,古法早已深藏于心,如此必能触类旁通于点画之间的精微,穷究书法艺术的本源及最终极的道理。锻炼出精美的虫书、篆书,得心应手地造就出卓越的草书、隶书。

【解读】

《易》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儒家把它列为“六经”之首,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包含了若干朴素辨证的哲学观点。在世界上享有“宇宙代数学”、“科学皇冠上的明珠”之美称。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理是指致知格物的学问,尽性是成己成物的学问,至命则包括尽人事而达天道。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旨在探索包罗万象的宇宙变化,推测生生不息的人事机缘,蕴涵着古朴的哲理。伏羲画八卦,为我国文字的雏形,文王演《周易》,是华夏文化的开端。孔子好《易》,以至“韦编三绝”。子曰:“《易经》简单、明了,谈了天下一切的道理使你心满意足。《易经》能辨凶险,研究它能使你避免天下一切险恶,消除忧虑。《易经》能够断定天下一切吉凶,使天下的事业得以成功。”《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阐述了古人从观察万物到制成八卦的整个思维过程,即“观物取象”的创作特征,模拟这些事物画成有象征意义的卦象。即乾、坤、巽、震、坎、离、艮、兑。以正反两方面的对立矛盾来反映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这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是汉文字的发端。八卦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一起为我国哲学史、思想史乃至中医理论、气功养生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其远则不御,以言其迩则静而正,以言其天地之间则备矣。所以开物成务,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无所不包,无所不该,讵可就一事而论哉!然其归根处,总以穷理尽性至命为学。性命具了,浑然天理后见本来面目,在儒则谓明善复初,在道则谓还元返本;在儒则谓义精仁熟,至诚如神,在道则谓九还七返,形神俱妙。”(朴素散人《周易阐真》)。天地氤氲,无声无臭。书法的真谛早已包孕其中,虽然“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但通过书法而彰显的中华文化,就这样延续几千年而不曾间断。

《易》被称作是化成天下的学问,是因为圣人应变随时,得其长久之道,所以能光宅天下,使万物从化而成。《易》以天地之间的大道作为标准,所以能包容天地万物,并使之条理化。故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人们仰头可以观察天文,以了解日月星辰及宇宙运行;俯身可以观察地理,以研究山川、气候、风土民情及自然环境。“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中国书法是点、线的艺术,它是通过对汉字的书写来表现情感意象的。“书,心画也。”(汉·杨雄)。何谓心,《内经》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藏神”。“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明是指精神意识,聪明智慧。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以应万机,藏腑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书者,法象也。”(唐·张怀瓘)。“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沈尹默《书法论丛》)。“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唐·张怀瓘)。古今学者将书法之妙诠释得精粹而透彻。书法艺术强调点画、结体和墨色的对比关系,强调被这些关系所负载的作者个性,中国文字的诞生,是从摹拟自然形态之美而来的,这叫做“依类象形”、“观物取象”。这种象形文字象图画一样,再现自然,包含着古典美的因素。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古人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即“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东汉大书法家蔡邕更是作了惟妙惟肖的描述:“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这段精彩的书论言书法意象之美。所谓书法意象,即书法家在对人或自然的观察中,把千类万状的物象储藏于记忆之中,通过长期的积累、融化、改造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象。由于汉字本身含有象形因素,而这个因素被书法家加以把握,加以丰富,升华为特有的意象,这种意象通过书法而表现为书法之美,所以,奇妙的汉字本身及其运用,是形成中国书法艺术的基础,书法之美妙在于其神奇的笔线变化。深谙其中三昧的书法艺术家妙拟自然美章,挥写天地精神,“一管柔毫在手,或轻或重,或疾或徐,提按顿挫之间,转折回环之际,毫飞墨浸,变幻莫测。”(郑春兴《书法宝典》)。于是各种形态的点画,各种优美的结体,各种奇妙的章法,都可栩栩如生、一一呈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所展现的意象世界。

中国书法源于汉字,汉字从产生以来,不断地演变和简化,出现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等八种各具特点的形体。中国书法的历史,从殷商到今天,经历了发展、成熟和繁荣三个阶段。这里将草书重点介绍给大家,一般说“草书”,是指“章草”、“今草”、和“狂草”而言。

“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流行于东汉章帝的时候,笔画带草意,有连笔,仍保留隶书的“波磔”。字字独立,不相连属,布局也较匀称,书写比隶书简便迅速得多。

“今草”是从章草演变而来,体势连绵,一笔到底,一气呵成。虽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字字顾盼呼应,贯通一气。书写起来灵活流畅,简易快速,

“狂草”书写诡奇疾速,变幻莫测,写神达情,蕴涵深邃的情感容量。在书法艺术上有其独特价值。

书法被称作是最高级的艺术,而最能体现书法本质的书体当数草书,因为草书是动感最强烈、载情性最丰富的一种书体,代表了书法的最高境界。前人是这样描述草书的:“草与真有异,真则字终意亦终,草则行尽势未尽,或烟收雾台,或电激星流,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有类云霞聚散,触遇成形,龙虎威神,飞动增势。岩谷相倾于峻险,山水各务于高深,囊括万殊,裁成一相。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仰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是以无为而用,同自然之功,物类其形,得造化之理,皆不知其然也,可以心契,不可以言宣,观之者似入庙见神,如窥谷无底,俯猛兽之牙爪,逼利剑之锋芒,肃然巍然,方知草之微妙也。(张怀瓘《书议》)。这段文字将书法的美感,书法的载情性,书法的社会功能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书法的真精神在这里彰显无遗。从张芝、钟繇到“二王”,分别代表着草书和行书由起步走向成熟的两个极点,张芝是章草向今草转变初期的代表书家,而王羲之则是将今草推向成熟的代表人物。在中国书法史上对草书的创制、发展和传承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草书大家有:张芝、王羲之、智永、孙过庭、张旭、怀素、米芾、铙介、文征明、祝枝山、傅山、八大山人、康里夔、林散之、毛泽东……

【书论】

“杨子雲曰: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仲尼子舆论学,必先博学详说。夫耳目隘陋,无以备其体裁,博其神趣,学乌乎成!若所见博,所临多,熟古今之体变,通源流之分合,尽得于目,尽存于心,尽应于手,如蜂采花,酝酿久之,变化纵横,自有成效。”(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原文】

    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1;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2

【注释】

1.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体会天地五行的造化,明了生生不息的运用原理,书法可以妙拟大千世界无穷无尽的变化体,亲身经验。五材,金、木、水、火、土。亦称五行,分行四时,各有其德。用,施行也。《易》“潜龙勿用”。 仪形不极《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2.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描摹不同体态的字体就象聆听天籁之音一遍又一遍地响起,可以领悟各具特色的书法艺术八面玲珑的妙意神韵。象,摹、仿。《易·系辞上》“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又》“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谓之八音。(金,钟也;石,磬也;丝,琴瑟也;竹,萧管之属;匏,笙竽也;土,壎也;革,鼓也;木,柷圉也。又佛家语,谓极好音,柔輭音,和适音,慧尊音,不女音,不误音,深远音,不竭音也。)以八音喻八体(中国书法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楷、草、行八体),引申为八面玲珑、各具特色的书法意态。迭起,一次又一次的兴起、出现。感会,领会;心有所感而豁然憬悟。

【译文】

体会天地五行的造化,明了生生不息的运用原理,书法可以妙拟大千世界无穷无尽的变化;描摹不同体态的字体就象聆听天籁之音一遍又一遍地响起,可以领悟各具特色的书法艺术八面玲珑的妙意神韵。

【解读】

五行学说为我国人民所独创,它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世界上其它哲学思想一样,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最早记载五行的《尚书·洪范》归纳了五行的特征:“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这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古人还进一步探讨了五行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五行的“相生”、“相克”。相克:就是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有着克制约束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的关系。相生:就是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有着生发促进的作用,就是相互生长的关系。五行学说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思想,是我们祖先对客观世界多样性的一种概括,而五行之间相生、相克,既互有差异又互相联系,万物由此生成,并依一定秩序发展变化,由此循环往复,构成一个自我调节的大系统。这是我们祖先以极大的智慧对宇宙起源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有益探索。中国书法的产生、演变、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充满了哲学的意义,包含了生生不息的哲理。

数千年来,五行思想所具有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影响着我们的先人历来就具有比较丰富和深刻的辨证思维,从先秦的《老子》、《易经》到明清之际方以智、王夫之的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等哲学命题,都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它不仅推动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如中医利用阴阳、五行说明人体生理结构,解释病因,强调辨证论治,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并且曾经给外国科学家以启发,例如17世纪德国莱布尼兹发明二进制数学和制出乘法机,就受到了阴阳八卦的启迪。难怪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认为,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乃获益于中国文明的影响。千百年来,可以彰显五行思想的书法艺术,堪称昭示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

好的书法作品如“钧天之乐”,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乐记》中说道:“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还说:“生民之道,乐为大焉。”这些话都论及音乐的本质及社会功能。书法与音乐、绘画一样,在潜移默化之中移风易俗,净化人们的心灵。它们又一起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说中华文明就不能不提到儒家、佛家和道家,中国的儒、释、道三家,都想突破人生的短暂和局限,追求人生的永恒性,但目标方法不同。儒家以立功、立德、立言为“三不朽”,主要是修养德性,学做圣人,治国平天下,参天地之化育,从而得到道德上事业上的永恒性。要融入的是浓浓的“情境、意境。”佛教破“我”、“法”二执,以有生为梦幻,以世界为空虚,以富贵荣华为无常,人去迷惑之情,修般若之性,觉悟成佛,进入“常乐我净”的涅槃之境,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永恒性。追求神圣庄严的“圣境”。道家取法自然,以默运为生成,以无心为造化,以功德为人,无为而无不为,重视生命个体,主张形神兼养,以自然为永恒,尚天籁之音,追求高妙的“化境”。它们各领风骚,以对不同境界的追求和实践丰富并诠释着这个既古老又伟大的文明。中华文化正是在这种追求精神与自然大道圆融一体的过程中,获得了自身的永恒。书法犹音乐之于教化,其义甚深。阮籍在《乐论》中曾这样描述:“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合其体,得其性,则和;离其体,失其性,则乖。昔者圣人之作乐也,将以顺天地之体,成万物之性也。故定天地八方之音,以迎阴阳八风之声,均黄钟中和之律,开群生万物之情气。故律吕协则阴阳和,音声适而万物类;男女不易其所,君臣不犯其位;四海同其欢,九州一其节。奏之圜丘而天神下,奏之方丘而地祇上。天地合其德,则万物合其生。

说书法是点线的艺术,是因为线条本身又是抽象的,它超越一般的艺术形式,在精义上与音乐相通。书法与音乐的互通之处,表现在理论上为,它们都遵循“寓多于一”的原则。“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和谐导致和谐。”中国书法自古以来也强调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力戒那种笔墨点画和字型结构毫无变化的写法。书法和音乐一样,讲究对称和呼应、节奏和韵律。它的点画线条,形态上有起有伏,有收有放;力度上有强有弱,有柔有刚;速度上有急有缓,有断有续;感情上张弛有度,有高潮有低潮,完全与音乐相同。一件完美的书法作品,一定是用笔抑扬顿挫、用墨淋漓生动、点画结体和谐统一的。犹“钧天之乐”馀音绕梁,令人百闻不厌,回味无穷,感会无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这件“哀伤之作”,笔笔蕴含“天地至理”,不愧出自“圣人”之手
中国书法史——古代书法理论的基本结构
826
当代书坛丨郭振同书小草《道德经》全卷(一)
郭店楚简本《老子》释文
附录梁书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