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学:针灸治疗-疟 疾
2018年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考核高分导学
疟    疾
【概念】疟疾俗称“打摆子”,是感染“疟邪”所致的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节。临床以间歇性、定时性、发作性的寒战、高热、大汗及贫血和脾肿大为主要特征,以一日一发和间日一发为多数。发作时,寒热往来的称为“正疟”,但寒不热者称为“疟”;但热不寒者称为“瘅疟”,热多寒少者称为“温疟”,久疟不愈,胁下有痞块者称为“疟母”。西医学将本病分为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认为是疟原虫寄生人体引起的疾病。
【病因病机】本病由感受“疟邪”所致,可兼受风寒、暑湿等邪气。邪伏于少阳半表半里,出入于营卫之间,邪正交争而发病。本病多由禀赋不足、痰浊阻窍、肝肾亏虚等引起,病位在脑,涉及五脏,尤与肾、脾、心、肝有关,病变多见虚实夹杂证。
感受暑邪或素体阴虚者,发作时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
感受风寒或平素阳虚者,发作时则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若感受的疟邪深重,正不敌邪,或内陷心包,引动肝风,则出现神昏、谵语、痉厥等危重证候
若久疟不愈,则可耗伤气血,邪阻气机,津液凝聚成痰,郁结少阳之络,形成邪下痞块,发为疟母
【辨证要点】
主症
寒热往来,发作有时,先有呵欠乏力,寒战鼓颔,肢体酸楚;寒去则内外皆热,体若燔炭,头痛如裂,目赤唇红,烦渴引饮,胸胁苦满,口苦而干,继则汗出热退,身凉,苔白腻或黄腻,脉象寒战时弦紧,发热时滑数或弦数
兼症
温疟
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汗出不畅,口渴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寒疟
寒多热少,口不渴,胸胁痞闷,时有呕恶,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弦迟
疟母
久病疟疾,左胁下有痞块,隐隐作痛,或有寒热时作,肌肉瘦削,神疲倦怠,甚则唇甲色白,舌质多淡,脉弦细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和解少阳,祛邪截疟。以督脉及手太阳、手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及方义
大椎
振奋阳气,驱邪外出
后溪
宣发太阳经气,驱除疟邪
间使
疏理气机,和解少阳,引邪外出
配穴
温疟
关冲、商阳
寒疟
至阳、期门
疟母
痞根、章门
呕吐甚
内关、公孙
高热
十宣、委中
汗出不畅
合谷
腹痛腹泻
天枢、足三里
神昏谵语
人中、中冲
烦热盗汗
太溪、复溜
倦怠自汗
关元、气海
操作
针刺宜在发作前1~2小时施行.主穴用毫针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关冲、商阳、十宣、委中、中冲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
耳针法
选肾上腺、艇中、内分泌、脾、肝。每次发作前1~2小时针刺,毫针用强刺激
皮肤针法
选风府、大椎、陶道、大杼、身柱、胸5至腰夹脊、间使、合谷、太冲,发作前1小时反复叩刺各穴至皮肤潮红
三棱针法
选十宣、曲泽、委中,于寒战时才开始用三棱针在穴位处浅刺,放出黑血散滴至数十毫升
穴位注射法
选大椎、陶道、间使,发作前1小时,将注射用水注入上穴.每穴1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疟疾中医护理方法
第22讲:第四篇:概述 疟病证治
中医内科学——疟疾
疟疾诊治精粹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大意
与才叔死磕《金匮要略》1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