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肠里多长了一块肉,要不要割掉它?
如果说

当下年轻人最爱玩什么

那“盲盒”肯定榜上有名

但是

有一种“盲盒”

年轻人最不愿意打开

那就是体检报告

三高、结节、结石……

哪一个都不想抽到啊

这不

白领小荨

正拿着体检报告发愁呢

小荨拿到的体检报告提示:“肠镜检查发现息肉,请至消化科门诊复查”。

肠息肉是啥?对身体有哪些影响?需要治疗吗?小荨拿着报告找到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丁伟群诊治。

考虑到小荨这样的肠息肉患者还有不少,丁伟群副教授也想和大家好好聊一聊肠息肉那些事。

01

什么是肠息肉?

如果你中学生物学得还不错的话,可能记得大肠分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整个大肠的组织结构基本相同,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结肠息肉就是来源于结肠上皮而隆起于结肠粘膜、面向肠腔突出的一种赘生物,是肠道管壁上皮增生与脱落失去平衡的结果。总之,就是很“多余”的东西。

大肠息肉分为(1)普通型腺瘤: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管状绒毛混合型腺瘤。(2)良性锯齿状病变:增生性息肉、广基(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传统锯齿状腺瘤。(3)炎性息肉:包括炎性假息肉、黏膜脱垂性炎性息肉等。(4)错构性息肉:包括散发或综合征相关的幼年性息肉、Peutz-Jeghers 综合征(PJS)息肉、Cowden 综合征和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相关息肉等。

02

为什么会有肠息肉?

既往研究证明结肠息肉和年龄有明确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会相应上升,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

肠息肉的高危因素还包括:高龄、男性、结肠癌或息肉家族史、吸烟、饮酒、长期食用红肉或腌制食品、幽门螺杆菌感染、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因而,推荐多数人从45岁开始筛查结肠癌。一些人因为有明显的家族史或某些疾病,患结肠癌的风险偏高,可提早开始筛查。

03

发现肠息肉怎么办?

结肠息肉通常无症状,但可能会发生腹部不适、腹胀、排便习惯改变、腹泻和出血,直肠的息肉可导致里急后重(通常表现为下腹部不适,想要大便却排不出或排不尽),巨大息肉可导致肠梗阻。

少部分大肠息肉,如炎性假息肉(炎性息肉的一种)有自行消失的可能,但大多数都有癌变风险。因此发现肠息肉后需要及时处理,但也不用太过紧张。

腺瘤性息肉和锯齿状病变作为结直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疾病,早期干预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因此在临床检查中发现肠息肉,应当积极就医处理,同时规律随访结肠镜。

04

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根据息肉的大小、生长方式、组织类型及预测浸润深度决定是否符合内镜下治疗的适应证,并选择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活检钳咬除、圈套器切除术(包括冷切除和电切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等

05

割除肠息肉后应该注意什么?

肠道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割除肠息肉后最先影响到的肯定是吃,短期内,火锅龙虾大闸蟹肯定是“无福享受”了,珍珠奶茶方便面恐怕也要说拜拜。

至少术后1周内建议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尽量休息,1周内避免一切体力活动,包括散步、遛狗、家务等,这时可以光明正大地“躺平”;若为粘膜下剥离术,术后还需按照麻醉医生的要求绝对卧床,并禁食24h。术后1月内若出现剧烈腹痛、呕血、便血、黑便等不良现象需即时就诊。

从长期来看,可能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评估息肉是否复发或新发,以及是否有癌变风险。如果有癌变风险,建议患者家属也要早些接受息肉和结肠癌检查。

06

息肉割除后会复发吗?

一项研究显示,结肠息肉切除后1—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37%、47%、41%、48%、60%。

影响息肉复发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外,吸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进食红肉及腌制食品也会增加肠息肉的复发风险,同时是否复发还和前次发现的结肠息肉的大小及病理类型有关。

因此切除肠息肉后的患者仍需长期随访并定期行结肠镜检查。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复发的肠息肉比初次发现的肠息肉更容易进展成为结肠癌。

07

如何预防肠息肉及肠道相关疾病?

1. 若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杀菌治疗

2. 戒烟限酒

3. 控制体重,如果你有严重的超重,请减轻体重。

4. 增加纤维素摄入:食物中适当加入纤维素有利于预防便秘、痔疮、结肠癌等肠道疾病。食物中的纤维素可以限制水的吸收,有利于粪便排出;此外刺激肠道运动,缩短粪便停留时间,以减少有害物质对胃肠和整个机体的毒害作用。因此应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5.适量运动:有国外学者认为,经常运动可以通过免疫细胞及骨骼肌产生过量的活性氧,减少氧化应激从而降低结肠息肉复发的风险,并且运动可以通过促进肠蠕动来减少肠黏膜与致癌物质的接触,从而减少结肠肿瘤的发生。
 

专家介绍


 

丁伟群,副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日间操作病房主任。擅长胃肠道疑难杂症的诊治,以及内镜下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消化道早癌的诊断;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主要从事内镜对消化道早癌筛查的研究,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5%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转变而来…肠息肉该怎么办?
对肠道肿瘤性息肉绝不能姑息,只有一个字—“切”!
大肠癌有85%以上是肠息肉转变过来的,那肠镜定期检查是不是说可预防85%的肠癌?
肠息肉病 传男不传女?
肠息肉结肠镜检查不可替代
知悉肠息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