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在喝绿茶降血压?你该换换茶了

相比于调节血脂和血糖,饮茶调节血压的人群研究较少。另外由于实验设计及管理的限制,临床研究的开展格外困难。大多数研究基本停留在动物实验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饮茶降血压的效果还无法被充分验证。

另外,从医学角度来讲,饮茶有利尿作用,能够辅助性起到降血压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不适度的大量饮水又会引起血容量的增加,进而升高血压,因此高血压人群饮茶应以适度为宜,更是需要精心、精致饮茶。

目前已有的人群研究仅限于几个使用红茶的研究报告。早年一项挪威调查研究表明,服用红茶能够有效降低收缩压。而二十年后的2012 年,澳大利亚学者的研究得到了类似结论:持续6 个月饮用红茶有一定降血压作用。欧洲学者们于2013 年综合分析部分研究结果也报告指出:持续饮用红茶对调节血压有益。

图 | Pexels

在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层面,很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已经知道茶多酚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EGCG有抑制血管紧张素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大,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并且改善血流,让血管更通畅。

近十年通过研究发现茶黄素、茶氨酸等茶叶成分同样具有调节血压的功能。红茶中富含的茶黄素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酶的活性,进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日本学者的研究提示,茶黄素的降血压活性要强于EGCG。

另外,γ- 氨基丁酸的降血压效果也不容忽视,虽然它不是茶叶中所特有,但是有一些茶叶品种富含γ- 氨基丁酸,其是一个非常好的天然媒介和载体。白茶中茶氨酸的含量在3% 左右,而γ- 氨基丁酸的含量最高可达0.1%,如果每天饮用8 克白茶,就可以额外摄入200mg 左右的茶氨酸以及10mg 左右的γ- 氨基丁酸,均会达到有效的补充剂量。茶氨酸和γ- 氨基丁酸都已被批准为我国的新食品原料,可以在各类食品中添加。其实喝白茶是一种补充它们最方便天然的方式。现在我国台湾等地区的一些科学家开始研制通过选育好品种和优化工艺来开发含有较高水平的γ- 氨基丁酸的乌龙茶,未来有望推出在调节脑神经的同时有效调节血压的功能茶。

总结起来,茶多酚EGCG、茶黄素、茶氨酸、γ- 氨基丁酸是茶叶中对调节血压作用较为明确的成分。红茶富含茶黄素,白茶不但含茶氨酸比较高,含γ- 氨基丁酸也相对较高,因此红茶和白茶是辅助调节血压的好选择。

图 | Pexels

虽然绿茶和生普茶多酚含量高,但其中富含的咖啡因作用也比较直接且强烈,为避免高血压患者情绪激动,不建议长期大量饮绿茶和生普。

饮茶降血压是指长期饮茶对高血压或者血压偏高人士的血压有一定调节作用,并不是像服用降压药一样立即见效,同时喝茶不能代替运动和药物治疗。

如果我们急于求成,大量短时间喝浓茶反而会导致咖啡因等物质大量摄入,兴奋过度,心跳加快,血压瞬时升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平缓适量,而非瞬时大量,是饮茶降压的诀窍。

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应避免短时间内快速饮用浓茶。

红茶 & 白茶

白茶中含量较高的茶氨酸是降血压的关键,茶氨酸会快速溶解在茶汤中,因此第一泡是白茶的“降压精华”,每天4~8 克的白茶有助于调节血压。另外,老白茶很多时候被认为有更好的药用价值,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单就降血压而言,白茶中的茶氨酸以及γ-氨基丁酸含量至关重要,而白茶在存放过程中氨基酸的含量是逐渐降低的,而缓慢氧化发酵产生的新物质并未发现有明显的降血压功效,因此老白茶的降血压效果并不如新白茶明显,煮老白茶降血压意义不大。对于新白茶,由于其中还含有较多的苦涩的儿茶素,青草香气也比较重,并不适合煮饮,按照我们推荐的方法冲泡即可。

红茶的茶黄素是关键的活性物质,它的溶出也较快。红茶中的茶红素也参与调节血压,但是茶红素分子量较大,溶出较慢,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可以适当延长红茶的冲泡时间以达到红茶应有的降压功效。无论白茶还是红茶,建议每天至少饮用4 克。

图 | Pexels

使用菊花、杜仲叶、三七、罗布麻适量搭配茶叶有助于血压调节。杜仲叶、三七、罗布麻属于我国传统中药材,在保健食品中常有添加,配合白茶和红茶的口味可添加少许,一般一天不宜超过2 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茶能够降血压血糖?
红tea绿tea花tea,你喜欢哪tea?
白茶优势其它茶无法媲美(告诉你喝白茶的好处)
普洱荼降血压“新说”1
氨基丁酸与γ-氨基丁酸
普洱茶降血压“新说”——GABA(γ-氨基丁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