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刘长荣:不受欢迎的人 / 师生情同学谊系列散文之二


不受欢迎的人

文/刘长荣

编辑/落英小桥

“侯老师调走了,黄老师留下了。太好了。”大家奔走相告,消息很快传遍全校。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从头说起。

一九六八年秋天,我高小毕业考入城区中学,翻山越岭几十里,就是想到个教学水平高的学校,多学文化知识。没想到去后大失所望,文革中的这所学校天天斗批改,今天揪这个明天斗那个,打倒和批斗的声音不绝于耳,铺天盖地的大字报遍布校园。根本不是学习的地方。


 

当时,我的家乡公社也办起了中学,人们都认为教学条件师资力量都很差,与城里中学不能相比。没想到,开学不久,就令人刮目相看。原来是学校刚分配来了一个姓黄的大学生,一心扑在教学上,带动了其他教师,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我慕名来到该校,在当班长的堂叔引荐下,如愿以偿的来到黄老师担任班主任的一班学习。

学校的秩序果然与城区中学不同,上课期间,书声琅琅,教师敬业,学生专心。一进我们班教室,就看到墙报图文并茂,我记得有一首抒情诗非常醒目,内容有“一片片鲜花,一个个飞燕,一排排杨柳,一阵阵歌声-----”。环境令人昂扬向上。初来乍到,真有从敌占区到了解放区的感觉。

     

黄老师是烟台师范学院的高材生,知识渊博,教学认真。他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那些调皮捣蛋不学习的学生也被其折服。当时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他一方面认真教学,一方面走访学生家庭,动员学生返校。他费尽心血,使我们班成绩突飞猛进。从管理到学习都是全校最好的,成为学校的龙头班。很多学生都想来我们班,因教室小只能盛下五十人作罢。其他班的学生都对我们很羡慕,我们班的同学暗自庆幸摊上了这么一位好老师。都学的很起劲,课间和放学后,大家都拿着书本孜孜不倦学习,下决心学上知识,报效国家。


 

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暑假后刚开学的第一天,黄老师来到教室,他告诉我们,他要调到公社另一个偏僻的学校去任教了。听到这话,仿佛一声晴天霹雳,大家都懵了。班里群情激奋,就像炸了锅。我心想,黄老师走了,我转学来的愿望落空了。同学们人人情绪激动,七嘴八舌愤愤不平,那些女同学都伤心地哭了。班长根据大家的意见,告诉黄老师,要派代表找校长反映大家恳切黄老师留下来的意见。黄老师不同意,他说:同学们,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是正常的工作调动。那个学校也需要教师,急待开课。请大家顾全大局,理解学校的难处。在他的耐心的说服下,大家虽然恋恋不舍,很不情愿地看着黄老师走出了教室。


 

黄老师刚走不到十分钟,学校的二把手教导主任侯老师来了,他高个子,大眼睛,是山大中文系毕业的。虽然没有给我们上过课,但同学们都认识他,大体了解他的情况。

侯老师毕业于文革前的本科大学,业务功底深厚,已教学十余年,工资收入高。按说应该是教学方面的行家里手。但他却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教学上,二是常与一些有权势的人拉拉扯扯吃吃喝喝。批改作业也应付公事。待人接物专横跋扈,常常皮笑肉不笑,让人感到其深不可测。对待学生大多数冷嘲热讽声色俱厉。他心胸狭窄,对德才兼备的黄老师很有嫉妒情绪,想借这次机会把黄老师调出去。

本来校长安排侯老师去那个学校,侯老师以种种借口不答应,并提出让黄老师去。校长只有初中文化,是本地的民办教师,文革中造反,当上了领导。管理十几名参差不齐的老师和几百名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很吃力。虽然在校长位置上,从业务从管理都很外行。侯老师从骨子里就瞧不起他,一使绊子他就寸步难行,他心里也有感觉,但只能忍受,被迫违心的听取侯老师的意见。

黄老师要调走,许多老师很留恋,有两个受黄老师帮助的青年教师流下了泪水。但调走是铁板钉钉,无法更改的事情。

老师该干啥干啥,学生该上课上课。学校仿佛一切风平浪静。

就在我们全班同学闷闷不乐的时候,侯老师来到我们班,得意洋洋的说道:“老黄走了,有我来接你们班,你们班成绩好能人多,不要骄傲。”嗷,谦虚使人进步,这是应该的。大家鸦雀无声。

“不要认为黄老师走了就无法无天,就无人能管了你们,谁不听套也不行”。没想到他厉声来了这么一句话。吓了大家一跳。啊!原来是想给我们一个下马威。

“现在上课!”接着他就转身龙飞凤舞的往黑板上写字。

“嘭”地一声,真响!原来是有个同学故意将书包从桌子推在了地上。

接着一条黄褐色弧线从座位射向讲台,“啪”地一声击到黑板上,摔成碎块。啊!有个调皮的学生扔了一块土坷垃。

“咚!咚!”这时有几个学生跺起了脚,有人敲起了桌子,还有人吹起了口哨。

侯老师一看,这还了得,马上叫起班长。询问,这是谁干的。班长回答没看见。询问学习委员,他也回答不知是谁。

侯老师大发雷霆,厉声说道:“我不光是你们的班主任,也是学校的一名领导,你们的所作所为影响了校规校纪,今天你们班的每一名学生都有责任,我要一一登记,该开除的开除,该通报的通报,决不容许这种歪风邪气存在。

接着,他要求班长和学习委员一一登记名字。他们都不情愿地让同学们自己写名字,这样一来,同学们安静下来了。侯老师是个随机应变的人,他知道闹僵了是自寻难堪。为了给自己下台阶,他态度缓和地说道:“我毕竟是你们的老师,既然你们态度有转变,我就不和你们一般见识,既往不咎,今天的事情就算过去了。我们继续上课!”接着又转过身往黑板上写字。

“啪!啪!啪!”“咚!咚!咚!”没想到教室跺脚、拍桌子的声音大作,五十人一起手脚并用,此起彼伏,许多人高声叫喊,仿佛山呼海啸。几乎震破屋子。

侯老师蒙了,他就像外交官被派驻的国家宣布是“不受欢迎的人”一样,被驱逐回去,非常没有脸面。经多见广的他自以为经过大风大浪,没想到在这条小小的阴沟里翻了船。


他二话不说,拿起书本,头也不回地走了。

来到办公室,对着正在收拾行李的黄老师把课本一摔,说道:“老黄,你不走,我走。”马上去找校长,要求去那个学校,去了这个骄横的人物,校长求之不得,但为了他的面子,还是挽留,他自觉很失脸面,去意已决。当天就走了。

消息传来,我们班全体同学欢呼雀跃,就像打了一场大胜仗,也像完成了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全班沸腾起来,是我们为了受到良好的教育而群策群力,改变了学校的决定。黄老师一直把我们教到初中毕业。

是金子到哪里也会发光的,黄老师后来成为一个大学的学报总编辑,晋升为大学教授。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学生上学期间,遇上不负责任,误人子弟的老师,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前途与命运。尽管在文革动乱的时候,同学们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很明白这样浅显的道理。

我常想,好人一生平安,好老师是受大家欢迎的。我们那次行动虽然有点“出格”,但却无怨无悔。因为受到黄老师的教育,我们受益终生。

2018年9月5日

作者简介:刘长荣,男,19534月生山东淄博淄川,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淄博矿务局劳动模范。爱好写作与书法,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淄博市书法协会会员。

菊野文化传媒诗评委员

韵律诗:大筱

诗歌:钟金洲   古道西风  

槐花飘香  新新  

五月雪   任绪华

组稿:罗学贵   湘子  

明月心  徐志杰   秋实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镇康 | 孝中旧事
2016上半年教师面试之结构化真题
“转”来的困惑
大队长竞选演讲稿
【林豫歆】侯老师,我想对您说
伤离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