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痰淤与【心衰】悸,喘,肿是心衰三大主症(肖春宏老师)六神丸*肺炎引发心衰;真武汤+越脾汤*开鬼门法;五苓散加减*洁净府法;真武汤+血府逐瘀汤*去宛陈莝法

.强心要健脾、健脾要补肾:
心气发散至多太过致面黑,类于蝴蝶斑阴亏之人:
六味地黄丸补阴收敛心气。

久病必瘀(如老慢支用上当归丹参)遇到疑难病症,就要观察患者有无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中药或放血疗法,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斑者,血之淤也承气汤酒军除淤生新,因脾不好故新血不生,去淤血而后生新血。

瘀血证辨证诊断》以舌象为主:

一,【诊断】

1,舌质颜色里含有“紫色”即是有血瘀。包括淡紫色、绛紫色、青紫色。

2,舌质有瘀斑瘀点即是有瘀血。无论舌上舌下瘀斑瘀点。

3,舌下静脉迂曲,怒张,分枝,根部扩张,都是有血瘀。

二,【病因】

1,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当人心情不好时,会使肝郁,肝郁则气滞,产生瘀血

2,气虚致瘀: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虚则推动血运行无力,血流缓慢,在脉道中沉积产生瘀血。

舌有齿痕并且舌质泛紫色,就是气虚致瘀。

3,痰浊致瘀:血液在经络中运行通畅的条件是经络中无障碍。痰浊阻塞经络导致经络不通畅产生瘀血;

4,阳虚致瘀:血液遇温则通,遇寒则凝。中医说:“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阳虚生寒,寒则血凝 ,久则成瘀血

5,血热致瘀:由于内热久而不退,灼津炼液,导致血液浓缩,壅塞脉道发为瘀血。

6,外伤致瘀:由于外伤导致肌骨闪挫,血溢脉道,凝结成瘀血

三,【辨证】

正是因为瘀血病因不同,所以形成各种紫舌。望舌不但知道有瘀血,而且还知道病因,一看舌象即知。

舌下络脉色浅并且舌质泛紫,这不就是血虚致瘀嘛,此时,什么这个病那病的,赶紧调经脉,经脉畅通,气血周流,啥病都好啦。

这个舌下络脉不明显,血不足

这个无分枝,无结节,没大问题。

这个短小,有分枝,怒张。血不足,还气滞血瘀

舌下络脉主病两方面看,一是瘀血,二是血亏

舌下络脉,细短,色淡,主血亏

知常达变,先掌握正常舌下络脉是什么样子的?对。长3/5

由于有瘀血,导致血在肺交换氧不足,而在舌上呈现紫色,这是瘀血证特异性指征。

由于瘀血成因不同,故形成各种紫舌。从上到下是气滞,热,阳虚。

舌头下面有“青筋”,是身体出“问题”了?

人体舌头下面的血管是一种静脉,这个静脉在正常情况下,是比较淡的青色。但是,如果人体的血液出现淤血时,这种静脉就会出现黑色。位于舌西两侧都有一条纵横的大络脉。被称为舌下络脉。舌下脉络的作用就是把舌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中的血液聚集到一起,然后回流到心脏

舌下静脉的变化代表了什么问题?舌相是中医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果舌下的青筋颜色偏青紫,多数就是寒气侵体所致。

舌下青筋偏红,多数就是体内有热气,有点儿上火

如果舌下的青筋非常粗,鼓鼓的,弯弯的,代表着身体内血管有淤堵现象了,如果身体淤血很严重的话,一定要及时调理。不然的话,让寒气延伸到心脏,就会使身体出现别的疾病。

舌下静脉变黑真的就是心脏病的预兆吗?

其实舌下静脉变黑并不是心脏病的预兆。如果舌下青筋凸起的话,可能是体内有淤血身体发出的信号。它会随着体内淤血的状态变化颜色。在身体刚刚浴血的时候,舌下静脉的变化只是变粗比较明显而已。随着身体淤血的加重,就会从深青色变成暗紫色,然后再变成紫黑色,瘀血越重,颜色就会变化的越深。但是在医学上还没有证明,下静脉变色就是心脏病的征兆。

请看上面的图二,从舌的四周边缘可见舌质颜色呈紫色,紫色主瘀血病情由轻到重的顺序是白苔,黄苔,灰苔,黑苔。此位病人的舌苔颜色是灰黑色,病情况比较重。热证和寒证都可以出现灰黑苔,鉴别要点是看舌苔干燥与湿润,干燥是热证,湿润是寒证。此位病人舌苔焦干,无一点水,是热盛。因此瘀血的的病因是热盛,治法清热,凉血,化瘀

过短,主气血不足。

过粗,主气滞血瘀。

.痰浊和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当我们掌握了痰浊和瘀血产生的原因时,则知起病之源。当我们掌握了痰浊和瘀血所致之病时,则知传病之所。

痰浊的病因

1,肝生痰

(1)肝主疏泄,疏泄主要是疏散全身的气、血、津液,防止他们停止和聚积。若肝郁则疏泄不及,津液聚积成痰

(2)肝郁化火,火炼津液成痰

2,脾生痰

    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则运化水湿能力弱,水湿停聚而成痰

3,肾生痰

    (1)肾主气化水液,若肾阳虚则气化水液能力弱,水液停留,聚积成痰。

    (2)肾阴虚相火旺,相火炼津液成痰

4,肺生痰

    肺通调水道主要依靠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宣发作用使水液布散到周身,特别是布散到皮毛,由汗孔排泄。肃降作用使无用的水液下归于肾,再输于膀胱,排出体外。若肺失宣发与肃降,水液停聚而成痰

*由于生痰瘀的病因不同,于是有各种痰瘀,如血虚之痰瘀,气滞之痰瘀,气虚之痰瘀,燥之痰瘀,湿之痰瘀,阴虚之痰瘀,阳虚之痰瘀等,用什么方?必须掌握生痰瘀之病因,烂熟于胸。掌握到这个程度,才能应对临床自如。

1.这些没有现成方可用,比如气虚之痰瘀需要自己组合补阳还五汤仅治气虚之瘀,不治痰,于是合涤痰汤,完活了。(补阳还五汤+涤痰汤

有气虚,有痰瘀,用补阳还五汤合涤痰汤,这样不仅治脑血栓,还治心脏病,胃病。证同则方同,即异病同治。

2.症状不用讲,看证则知,比如血虚之痰瘀,应有血虚的症状,如舌淡白,眼脸白还应有血瘀的症状,如舌有瘀斑瘀点,也应有痰的症状脉滑用什么方?四物汤补血之剂,那就用它,再加活血桃仁,红花,就是桃红四物汤,还缺化痰,加二陈汤呗,完活了。桃红四物汤,也能治脑血栓,血虚之瘀血。找一个三缺一之方,如桃红四物汤,补血,化瘀,缺一个化痰,加个二陈汤。(桃红四物汤+二陈汤患者的脑血栓是血虚之瘀血,用补阳还五汤,能好使吗?有痰也没看见,治不好正常,治好才见鬼呢!

3.或用金水六君煎,此方补血,化痰,缺活血,加桃红。(金水六君煎+桃红

4.阳虚之痰瘀,一定要会,急救回阳汤《医林改错》。

只会真武汤不行了,三缺二,还要加痰与瘀。方可救命!

急救,西医怎么解决痰?切气管,这多笨。

阳虚之痰瘀参考方:附孑肉桂干姜人参半夏,菖蒲远志,当归丹参,桃红红花,蒲黄五灵脂。

权衡阳虚,痰,瘀三者谁轻谁重?

这个方可以这样理解,二陈汤中茯苓健脾力度远远不够,用附子,肉桂,干姜,人参代替,半夏化痰加味,再加活血的。

立足中土,环顾四维。又变成黄元御之医术了。

二陈汤地位不逊色于桂枝汤!

 

    此人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是痰瘀传病之所,舌下络脉怒张,结节,此为气带血瘀,起病之源责之于肝血府逐瘀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

    此病,西医除了扩血管,再就是下支架。而中医,一个月之内可以还他一个健康心脏。

    血府逐瘀汤合半夏厚朴汤,从治法看,乃是“化痰活血随,活血动气邻”,血府逐瘀中有四逆散,行气。半夏厚朴降气化痰。

    于是治病效果提速,犹如火车提速变高铁!

    对脏腑病理熟,又知病机,自然知何为主症,能抓住主症而施治。

    望舌下络脉是现代中医杰出成就,伤寒论与内经里都没有。故伤寒论与内经都是地而不是天。

    现在讲一个极其重要问题,如果此人舌下络脉正常,那他不是血府逐瘀证。我不知病机,这怎么解决?之所以不知病机,是因为对痰瘀的产生的病因一无所知,这你怎么能知病机,又怎么能抓能主症!?靠死记硬背几个主症,这何时能背全,因为有无数个病之主症。

    以不变应万变,掌握痰瘀之病因,就那么七八个。烂熟于胸,临证时根据具体病例临时组合,则应对无数情况也!

血瘀的病因

1,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若气滞则血液停留产生瘀血。

2,气虚致瘀: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若气虚则推动血运行无力,血流缓慢,在脉道中沉积产生瘀血。

3,阳虚致瘀:血液遇寒则凝,遇温则通。《内经》说“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因此人体阳虚则寒,寒则血凝产生瘀血。

4,血热致瘀:由于内热久而不退,内热灼津炼液,导致血液浓缩,壅塞脉道则产生瘀血。

5,血虚致瘀:血液循环除了靠气的推动,阳的温煦作用外,还必须具有充足的血量,三者共同协作才能流畅。若血虚亏少,虽然有气之推动,阳之温煦,也行而迟缓,导致血滞而产生瘀血。

6,痰浊致瘀:血液运行通畅的前提条件是经脉无障碍,若痰浊堵塞经脉,则气血运行也随之受阻,血液停留产生瘀血;

7,外伤致瘀:由于外伤导致肌骨闪挫,血溢脉道之外,凝结成瘀血。

滋阴化痰汤:患者既有血虚又有痰浊,四物汤+二陈汤+知母(血属阴嘛,也会生点内热,故加知母)。

金水六君煎:治血虚痰浊双重因素导致的瘀血,根据瘀血之轻重,加几味化瘀药(桃红)治标。

诊断痰浊或瘀血,四诊以舌诊为主,因为看舌最准!只要背熟定性症状,诊断是否有痰浊或瘀血非常轻松:

1,痰浊定性症状:舌苔腻,脉滑,肥胖,咳吐痰涎,有脾虚症状,有其中一两个症状就可以确定有痰浊。

2,瘀血定性症状:舌质泛紫,舌质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弯曲、怒张、有结节,疼痛昼轻夜重,刺痛固定不移,有其中一两个症状就可确定有瘀血。

【按】当我们确定有痰或瘀之后,在“痰瘀病因”指引下,对某个脏腑进行诊断,取得四诊证据,这样辨证准确。

 *瘀血程度不同,用药不同

瘀血比较,用赤芍就可以散开,

死血要用水蛭才能消除。

 *瘀血所在部位不同,用药也不同

部用桃仁,红花

肝脾三棱,莪术

这些需要在读书学习时注意留心。虽然没有单独列出来讲,其实己经讲了。
比如,脑血栓的瘀血在头部,用补阳还五汤,说明其中的红花,桃仁善治头部瘀血。
再比如,治肝脾肿大,用三棱,莪术,说明善治肝部位的瘀血。

活血化瘀药为什么要那么多种呢?因为瘀血程度不同,部位不同,用药也不同,各有专用!

*【补阳还五汤与保元汤】心衰初期是心气(阳)虚导致血瘀,存在的问题,一个是气虚,一个是瘀血

*补阳还五汤气虚致瘀,谁气虚?方中并未指定,而是泛指气虚:
可以是心气虚,瘀血堵心络而心痛,
也可以是肺气虚,肺失治节。
肺主治节,就是肺治理调节血液和津液。
还可以是胃气虚
但是补阳还五汤补气只有黄芪,再加人参。现在依然是补气,化瘀。
如果有痰三缺一,从涤痰汤中取菖蒲,远志,僵蚕化痰

*保元汤,补气够用,无化瘀药,可根据瘀血之轻重程度,加丹参,赤芍,桃仁。或桃仁,红花,水蛭

如此这般,用此二方均可加减出一个相同的方。

拟方开药,别对准伤寒论,那是履。对准具体病例之病机,这是脚。

 *【血府逐瘀汤】治气滞导致的血瘀,咽中如有物梗阻,吐不出去,也咽不下去,梅核气,可是用半夏厚朴汤不好使,这是梅核气太重,又有血瘀,气滞也有,加上血府逐瘀汤,两剂就拿下。此为痰,瘀,气滞三者为病。

气滞可致瘀,也可生痰。将痰瘀研究透,可以治许多疑难病。

当成功之日,回头看,什么这个派,那个门的,教材才是高水平,都在教材上了,所差的是缺整合。

【各种痰瘀沦治】不需要死记硬背,需要理解,即理解为主,记忆为辅。诊断痰瘀,四诊以舌为,我估计都会了。所要治的病就是痰瘀传病之所,比如脑血拴,头即是痰瘀传病之所,又比如心脏病,心即是痰瘀传病之所,再比如腿痛,腿即是痰瘀传病之所。对痰瘀产生的原因掌握熟练,诊断起病之源也不难,比如气虚所生之痰瘀,一定有气虚之症状,否则凭什么确定是气虚之痰瘀而用补阳还五汤合涤痰汤

气虚是致瘀之病因之一,也是生痰原因之一,常常同时出现痰与瘀,混合致病。

气虚的定性症状,我以前建议背熟,有的人不以为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没认识到其诊断重意义!现在应该认识到了。

病人来,一看舌有痰瘀,再一看又气虚,患的是腿痛,补阳还五汤合涤痰完活了。

 *痹证只知风寒湿三者混合致病,你治不好病,因为还有痰瘀。风寒湿只是外邪,还有瘀,虚。概括讲三个字虚瘀邪

*气滞之痰瘀,血府逐瘀汤合半夏厚朴汤,怎不合涤痰汤?痰瘀病因不同,传病之所也有差异,气滞之痰瘀与气虚之痰瘀,痰瘀停的部位不一样。

*血虚之痰瘀,桃红四物合金水六君煎。

*热之痰瘀,黄连温胆汤加活血之品

*寒之痰瘀,小活络丹,当归四逆汤

*湿之痰瘀,不讲了,都熟悉。

*燥之痰瘀,活血润燥生津汤

再深入研究,治病则药入即效!比如气虚之痰瘀,谁气虚?这需要掌握脏腑定位症状,比如肺气,舌脉症三者应有肺之症状。又比如心气虚,舌脉症应有心的定位症状。否则凭什么诊断为肺气虚?是吧。

脏腑定位症状,我全发过,要背熟。背熟即是“辅”,缺了不行。

再继深入一步,则是炉火纯青境界,用五行生克。先记牢“君以益己,佐以补母,使以伐邪”,我举例讲一下怎么用此大法。

君佐使是治法君臣佐使之意。治法分主次,重点治谁,君是重点。

比如肺气之痰瘀,把肺气虚治好,解决一大半问题,直接补肺气,是最差的手段。补肺气的同时补其母脾,再伐一下导致肺气虚之脏,一般是克我者,即心。

说五行生克不行,这人最好离他远点,他境界不会高!

@上海—肖春宏?老师,我刚看你说的,我只看见君佐使,臣怎么做?

    没有臣

    不需要那么大力度

舍岩,我提过此人,他是朝国一位针灸高人,身份是佛家大师。他用五行生克“君以益己,佐以补母,使伐邪”,但是没讲诊断。绮石讲了,比如面红鼻白,这是肺虚补其母脾,代邪心。这一套诊断旷世神技,我系统讲过。

我今早讲的,没有一项基本内容在教材里找不到的,是吧?只是缺整合形成体系。

针灸也可以“君以益己,佐以补母,使以伐邪”。针与药双雄,不是难题,您行,我看您行!

现在应该明白,针灸可治脑血栓,心脏病!

怎么治?就这么治,与药一样!

*小活络丹又治红肿(有人立夏前后脚肿,在于心、脾之弱):夏天心脾之气生发不起来,用之有效。此谓脚气病,亦心脾病。若天人不合一,则春调肝,夏调心,秋降肺气(沙参、麦冬、枇杷叶、苏子、莱菔子)。胡麻仁有收敛作用,喻氏书中有述。

小活络丹(芳香冲动,开发心气):丹参10(桃仁、酒军)当归10、乳香5没药5(菖蒲、远志)。远志加桂枝可强心,合菖蒲开发心之气。

 *心气虚,说白了就是心脏以及全身机能活动衰弱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气短、自汗、胸闷、胸痛、面色苍白、身体没有力气

*心气虚的病因:后天失养、劳则气耗、久病不复。

后天失养:生活中吃得不好,或者吃东西不全,身体营养不充分,结果导致心气不足,鼓动没有力量。大家看年轻人的皮肤,又光滑又充盈,而老年人的皮肤则皱巴巴的,为什么?就是气不足了。这就跟气球差不多,气球没有吹起来的时候,就是皱巴巴的。如果吹起来了,那就又光润又好看了。

劳则气耗:一个闲不住的人,整天忙,就是当牲口的命,结果由于过度劳累而伤心耗气。这在女性当中最为常见,要忙工作又要做家务,还要操心孩子,造成了心气虚。

久病不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体一直有病。病得时间长了,心气儿自然会受到损害,这也很容易缩短寿命,所以更要赶紧想办法治一治了。

*心气虚调理方法西洋参3克、炙甘草(用蜜烘制的甘草)2克、黄芪10克。当茶叶放入玻璃杯中,用开水冲泡,第一次冲要加上杯盖闷半个小时左右再喝,再续水时不需要加盖闷了,冲到药味比较淡后,还可以直接将药片吃掉后再重新冲。一般一天一次就可以了。

这道茶里面的西洋参、甘草都有补气养心的作用,长期服用能改善心慌、乏力、气短等症状。黄芪能够补气固表止汗,对于动不动就出汗的人来说,是味不可缺少的良药。

调理方法艾灸内关10分钟。内关穴就像是保护心脏的城墙一样,可以补心气、温心阳。很多人灸完之后都会感觉一股热气灌入整个胸膛,心脏鼓动得很有力量,心里感觉很踏实,甭提多舒服了。

 *脉象沉弦细:心脏不好,厥阴病症

心衰】心衰吓人,但是“千年黑洞,一灯即明”,并且心衰的病机有规律可循。病有轻重之分,心衰也是如此的。按心衰程度,可分为初中末,治疗分别用三张小方,即保元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还有一个各阶段均可用的生脉饮

    虚,瘀,水三个字统领心衰病机

1.保元汤(心衰早期)
人参黄芪肉桂甘草补心气心阳(+丹参川芎化瘀+赤芍化痰)。
保元汤由人参,黄芪,甘草,肉桂四味药组成。
功能:益气温阳。
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

2.苓桂术甘汤(生水饮, 心衰中期,脾阳虚)
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药组成。
功能: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焦水饮证。

    加丹参桃仁治瘀

    如果肺血瘀又见“动则喘”,加葶苈子,紫苏子。

    如果胃肠血瘀又见干呕,加姜半夏,砂仁。

    水饮重加泽泻,冬瓜皮。

3.真武汤(心衰末期,肾阳虚,水饮泛滥)
   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
   功能: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

   也要解决瘀和水饮问题,丹参桃仁治瘀

   猪苓车前子治水

见促,结,代脉,不要畏惧,好消除,病因:一是邪阻经脉,二是正气虚。既邪阻又正虚,这还有好吗!把邪找到是什么,将其干掉,何正气虚也找到,将其补足,就完活了。

初期临床证见都是什么症状 ,中期临床症状是什么样的,末期临床症状又是什么样的?心有问题,一定有心的定位症状
初期
只有心的定位症状,比如
心悸。
中期
还会有脾的定位症状,比如纳呆
末期还会有肾的定位症状

NYHA是心力衰竭的英文缩写。根据活动受限程度,心力衰竭分为四级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Ⅲ级: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中土衰败,啥病都会迅速恶化。故中医说“有胃气则生”。苓桂术甘汤证之中期心衰,相当于西医的Ⅱ级~Ⅲ级心衰

    苓桂术甘汤,我个人看,就牛在此,力挽心衰之乾坤!

    曾治个心气虚,平时血压低,之前众中医均补心气,怎么也补不起来,当时既没用保元汤,也没用苓桂术甘汤,而是用了黄芽汤,中气之治方剂:人参 9 克,茯苓、干姜、炙甘草各 6 克。

    原理: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宜参姜,培土泻水宜甘、苓。

附【五脏定位症状

    1.的主要定位症状: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多梦,健忘,神昏,谵语,癫狂,心前区痛,脉律不齐,出汗,口舌生疮,舌动不灵。

    2.的主要定位症状:情志抑郁,善太息,易怒,胁肋胀痛,眩晕,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月经不调,抽搐,痉挛,震颤,麻木,小腹及阴囊牵引疼痛。

    3.的主要定位症状:脘腹痞闷,厌食呕恶,口淡无味,腹泻,浮肿,白带多,四肢无力,肌肉萎缩,内脏下垂。

    4.的主要定位症状:鼻塞,流涕,咳噘,咯痰,咯血,胸部闷痛、失音,浮肿。

    5.的主要定位症状:腰痛,腰膝酸软,遗精,阳痿,早泄,性欲异常,早衰,牙齿松动,毛发稀少,生长发育迟缓,智力迟钝,男子精少不育,女子闭经不孕,小便困难或淋漓不尽,夜间多尿,呼吸困难(呼多吸少),五更泄泻,耳鸣,耳聋

【六腑定位症状】

    1.小肠的主要定位症状:小腹胀痛,腹泻,小便短赤,排尿涩痛,尿血。

   2.的主要定位症状:胁肋疼痛,口苦,黄疸。

    3.的主要定位症状:胃脘疼痛,口渴多食,消谷善饥,呃逆,呕吐,嗳气,嗳腐吞酸,牙齦肿痛。

    4.大肠的主要定位症状:小腹疼痛,腹泻,便秘。

    5.膀胱的主要定位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血,遗尿。

    心,是经脉系统中的重要器,它衰了,无法向其他脏腑供血,其余问题都不好解决,因此先把心弄好。

    心动则五摇心动应指的是心衰。

    古代无心衰一词,但有治心衰之法,也有治心衰重要意义之论述,即“心动则五脏摇”。

    “心火以明,相火以位”,啥叫“明”,就是心阳要足嘛,别衰了。心火明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

*心与小肠辨证用药

  心气郁证代表方是枳实薤白桂枝汤

  心阳虚证代表方是桂枝加附子汤。

  心阴阳俱虚证代表方是炙甘草汤。

  心肝阴血虚证代表方是酸枣仁汤。

  心肾阳气虚证代表方是茯苓四逆汤。

  心脾风痰证代表方是侯氏黑散。

  血虚出血证代表方是胶艾汤。

*心与小肠

一、心气虚与心阳虚

    包括某些虚弱病症,神经官能症,心绞痛,心梗、心律不齐,心衰,休克等病症,具有以下征候者。

    主症:心气虚则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时加重,胸前憋闷,面色晄白;苔白,舌质淡,脉细弱或结代。心阳虚在心气虚的基础上,又出现畏寒肢冷症状。严重则发生心阳虚脱,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病机: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时,心肌鼓动血脉力弱,心搏加快,故心悸气短,脉细弱。心阳不振时阳气不通,心脉痹阻,故心胸憋闷;阳气不达于面,故面色晄白。心气不足,卫外之气不固,则自汗。气来不匀,则脉结代。阳气不达于肌表,则形寒。心阳虚脱时,心液随阳外溢,则大汗淋漓;神失所主,故昏迷不醒;阳气不达于四肢,故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治法:补心气、温心阳、安神。

药物

    补心气:人参、党参、黄芪、西洋参、太子参。人参能使真气起于无有之乡。

    温心阳:附子、肉桂、干姜,久病用吴茱萸。

    安心神:茯神、远志、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夜交藤、龙骨、牡蛎、龙齿、朱砂、琥珀、磁石。

    随症加减:心悸用人参,心胸闷痛加元胡、桃仁、红花;多汗用龙骨、牡蛎、五味子;不眠加茯神、远志、枣仁、柏子仁;水肿加茯苓、泽泻、牛膝、车前子、猪苓。

方药

    心气虚用四君子汤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心慌重用人参20克,

    心阳虚加附子15克,

    心阳虚浮肿合五苓散。

    心阳虚脱用参附汤,人参50克、附子20克。

二、心阴虚与心血虚

    包括某些虚弱症,神经官能症,贫血,白细胞低下,血小板减少等。

    主症:心悸心烦,健忘,失眠多梦,脉象细弱为心血虚;兼有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口干,舌干尖赤或口舌糜烂为心阴虚。心血虚,舌质淡白,面色萎黄、或苍白。

    病机:心血虚,血不外荣,则舌质淡白,面色萎黄、或苍白;心血不足时心阳偏亢,血热流速快,则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口干,舌干尖赤或口舌糜烂。心血虚,神不内守,故失眠多梦;入睡后,阳附于阴,阴虚,阳无所附,津液随阳外泄而为盗汗。

    治法:补血、滋阴、安神

    药物

    补血:用四物汤,补血生血重用地黄、白芍各50克,生精血;活血补血重用当归、川芎各30—50克,但重用当归30—100克,则出现缓泻,因此,不是血虚便秘,当归、川芎用25—30克;白细胞低,加阿胶以补胶原蛋白。

    滋阴:用生地、玄参、丹皮、天冬、麦冬。重者用水牛角、牛黄。

    安神:用茯神、远志、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龙骨、牡蛎、龙齿、朱砂、琥珀。

    随症加减:心烦加栀子,口舌生疮、糜烂加灯心草、竹叶、木通、黄连;盗汗加龙骨、牡蛎、麻黄根、低热加地骨皮、青蒿。

    方药

    心阴虚用地骨皮饮,心阴虚失眠用天王补心丹。

三、心火上炎

    包括舌炎、舌体糜烂、口腔溃疡、支原体感染、血热、病毒性心肌炎,不明原因低烧。

    主症:以舌尖红、舌体糜烂或溃疡、五心烦热为主症。或见夜寐不安,口渴思饮,尿黄、尿痛。苔黄,脉数。

    病机:心开窍于舌,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舌体糜烂或溃疡;心火内炽,则烦热不眠;热伤津液,则口渴思饮;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移于小肠,则尿黄、尿痛;苔黄,脉数无力,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清心泻火

药物

    滋阴:用生地、玄参、天冬、麦冬、牡丹皮。

    清火:用竹叶、莲子蕊;重者用黄连、栀子,芦根、茅根。

    随症加减:口渴思饮用天花粉、生地、玄参、麦冬;舌疮重者加连翘、青黛、板蓝根、木通。

    方药:一般用导赤散加减。竹甘通地。竹叶、甘草、木通、生地黄。

四、胸阳不振、心血瘀阻

    常见于重症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梗。也见于一些疾病晚期。

    主症: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闷痛,心悸怔忡,脉象涩结;重者面色青紫,舌质紫黯,口唇手足青紫,四肢冰冷,昏厥,脉微欲绝,为心元暴脱。

    病机: 胸阳不足,血行障碍,心脉痹阻,故有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闷痛,心悸怔忡,脉象涩结;四肢冷,脉微细欲绝,为阳气不达于四肢所致。

    治法:活血化瘀,大补元气。

药物

    活血化瘀:用桃仁、红花、水蛭、赤芍、丹参、郁金。代表方剂用血府逐瘀汤。

    治疗心悸怔忡:大补元气用人参。

    四肢发冷加附子,代表方剂用参附汤;脉微欲绝,人参重用到50克,党参重用到300克。

五、痰迷心窍:患者脑血管意外,中风、脑卒中、脑出血多数此症。

    主症:意识朦胧,甚至昏迷不醒人事,喉中有痰声噜噜,苔白腻,脉象滑数、弦滑。

    病机:心主神志,痰蒙清窍心脑,产生神智障碍,故有朦胧、昏迷不醒。滑脉主痰,故脉滑;数脉主热,患者发热,弦细相兼而数,主病位在脑。

    治法:涤痰开窍,清热。

药物

    清热开窍用安宫丸。

    涤痰:用贝母、天竺黄、胆南星、竹沥;化寒痰用陈皮、半夏、远志、天南星。

    开窍:用石菖蒲、郁金。丸散可用麝香、冰片

    寒痰代表方药:涤痰汤、苏合香丸。

    清热代表方剂:清瘟败毒饮。

六、痰火扰心:主要是神智疾病,西医的精神分裂症、癔病、躁狂状态。

    主症: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妄躁动,怒目而视,打人毁物,幻听、幻视,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弦数。

    病机:痰火扰心,则神智错乱;火属阳,阳主动,故表现为兴奋状态(亢进);怒目而视,打人骂人,幻听幻视,是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扰乱轻窍(心神)所致。苔黄腻,舌尖红是火盛;脉滑为痰,脉数为热,脉弦为肝火,弦滑数相兼,为病位在脑。

    治法:清热化痰开窍。

    药物:用礞石滚痰丸,安宫丸加减。

    清热:用黄芩、黄连。

    泻肝火:用龙胆草、柴胡、黄芩、生牡蛎。

    滋阴凉血:用玄参、生地、丹皮、水牛角。

    化痰:用竹茹、川贝母、胆南星、半夏。

    开窍:用石菖蒲、郁金。

    安神:用朱砂、琥珀、远志。

七、小肠气痛

西医的肠痉挛、疝气。

主症:小腹绞痛,胀痛,肠鸣,排气则舒,或者阴囊疝痛,苔白,脉弦。

病机:小肠之气,感受寒凉,寒性收引则疼痛;腹胀肠鸣,则气滞,排气则舒是气滞暂通,而症状缓解。小肠下坠阴囊,是疝气作痛。苔白为寒,脉弦为痛。

治法:行气止痛

药物:

理气:用枳实、枳壳、厚朴、木香、陈皮。

疝气:用吴茱萸、青皮、乌药、川楝子。

止痛:用元胡。

随症加减:疝气加橘核、荔枝核。寒甚加附子、肉桂、补骨脂。

    咱们将痰浊与瘀血的基础知识学习完了,举一个治疗心衰病例,学习在治病中如何运用。心衰是所有不同种类心脏病的最终结局及主要并发症。心衰发病可以突然,也可以隐匿。突出特点是渐进性恶化,直至成为难治性心衰而引起循环衰竭。瘀血在心衰发展过程中起到催化剂作用,因此治疗在气血辨证基础上,活血化瘀是治疗心衰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应用活血化瘀治疗心衰时,强调以气血为纲,从整体上把握心衰的病机特点,方能辨证准确,施治合理,收到佳效。

1,〔治疗思路〕

    掌握了心衰之病机,见心衰自然有治疗思路。心衰的根本病机是内虚,早期主要为心气(阳)虚、可兼肺气虚,随着病情发展,心气(阳)虚导致心运血无力,瘀血内停。中期脾阳虚,脾虚失运,再加上肺气虚,水道失其通调,水湿内停。后期肾阳虚,膀胱气化不利,水饮泛滥。因此心衰病机可用虛、瘀、水三个字概括。

2,〔具体诊治〕

    (1)心衰早期:由于心衰早期是心气(阳)虚产生瘀血,所以病人除了有心慌,心悸等心的定位症状之外,还有气短,乏力,活动或劳累后症状加重等气虚的定性症状,也有舌质暗,舌质有瘀斑瘀点,脉细涩等瘀血的定性症状。因此心衰早期辨证诊断主症是心慌,心悸,气短,乏力,活动或劳累后症状加重,舌质暗,有瘀斑瘀点,脉细涩。治疗用保元汤加活血的丹参,川芎,赤芍。注意,有好几个方剂都叫保元汤,此方是魏桂岩的《博爱心鉴》中的保元汤。

    (2)心衰中期:由于心衰中期是从早期的气虚血瘀型心衰发展而来,由单纯的心气(阳)虚兼血瘀演变为心脾阳虚兼水饮夹血瘀,所以病人除了有心悸,心慌等心的定位症状之外,还有食欲不振等脾的定位症状。除了有形寒肢冷等阳虚的定性症状之外,还有舌面水滑,水肿等水饮的定性症状。因此心衰中期辨证诊断主症是心悸,气短,形寒肢冷,食欲不振或兼呕恶,舌面水滑,水肿,小便短少,肝脾肿大,脉沉细。治疗用苓桂术甘汤加活血的丹参,桃仁。主要目的是消除脾阳虚,水饮盛,这是因为脾阳虚水饮盛是心衰发展过程中关键环节,及时消除使心衰向愈,否则会迅速变质为肾阳虚,水饮泛滥,甚至阳脱证。

    (3)心衰后期:由于心衰后期是肾阳虚衰,水饮泛滥,涉及心、脾、肾、肺,形成数脏同病,所以除了有心悸,脉结代等心的定位症状外,还有喘息,咳粉红色痰等肺的定位症状;不欲饮食等脾的定位症状;脉微欲绝,尿少或无尿等肾的定位症状。除了有形寒肢厥,面色苍白等阳虚的定性症状之外,还有下肢水肿等水饮泛滥的定性症状;唇舌紫暗等血瘀的定性症状。因此心衰后期辨证诊断主症是心悸,脉结代,不欲饮食,气短喘息,甚至端坐呼吸或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脉微细欲绝,尿少或无尿,形寒肢厥,面色苍白,下肢水肿,唇舌紫暗。治疗用真武汤加利水的猪苓,车前子。加活血的丹参,三七。

3,〔治病举例〕

    某女,41岁,主诉胸闷,气短,尿少,水肿反复发作3年,加重9天,伴恶心呕吐,不欲饮食,5年前开始心悸明显。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Ⅲ级。胸部Ⅹ线摄片:呈肺淤血改变。刻诊:唇发绀,舌质淡暗,苔白水滑,脉结,并沉细。

    (1)讨论:对于心衰,中医与西医规律基本一致,心衰早期相当于西医心力衰竭Ⅰ级~Ⅱ级。心衰中期相当于西医心力衰竭Ⅱ级~到Ⅲ级。心衰后期相当于西医心力衰竭Ⅲ级~Ⅳ级。西医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Ⅲ级,又有不欲饮食,恶心呕吐的脾胃症状,当是心衰中期。患者恶心呕吐是胃气上逆,根据胃与心包别通,则知胃气上逆是心衰加重的原因。

2,分析:心悸,脉结是心的定位症状,可以确定病位在心。不欲饮食是脾的定位症状,可以确定病位在脾。舌苔水滑,水肿是水饮的定性症状。唇绀舌暗是瘀血的定性症状。

3,诊断:心衰,心脾阳虚,水饮内停,兼夹血瘀。

4,治疗: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加丹参,桃仁活血化瘀。加紫苏子,半夏,陈皮,佩兰化湿止呕降逆,半夏是降胃逆之要药。加葶苈子泻肺水除肺淤血。

    学的时候,是分开单独学,比如“胃与心包别通”,而用的时候结合起来用。比如此案例,将血瘀,別通等结合起来用,共同解决问题。

    学血瘀时掌握熟,学别通时也掌握熟,学心衰时还掌握熟,那么见此病例,大慨一看,治疗方案立刻在胸中形成。

    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实质就是各个基本东西组合。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疾病就是各个基本东西组合,各不相同。

    治胳膊腿痛,用不用瘀血,别通?用的!有时与治心衰方药一样,异病同治。基本东西就那么点东西,恒久不变。

1.化瘀化痰法

瘀为血滞所成,痰为津液所化。津血同源,故津血为病,则有可能痰瘀并结。尤其病有癥块、病久不愈、瘤疾顽症,多有痰瘀并结情况。《灵枢·百病始生》云:“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景岳全书》亦云:“块乃有形之物,痰与食积死血而成。”说明了积块的形成是痰瘀并结的结果。张仲景治癥瘕积聚之证也以痰瘀同治立方,其所用大黄蟅虫丸等为治痰化瘀为剂。

钱师受前人启发,凡瘀血日久,或肉瘿、石瘿,或癥瘕痃癖,或疼痛持续兼有痰证者,均用化瘀化痰之法治之。有块者,用《外科正宗》海藻玉壶汤合《宣明论方》三棱汤(三棱、白术、莪术、当归、槟榔、木香)合方化裁。

常用的化瘀药有三棱、莪术、石见穿、乳香、没药、当归、川芎、赤芍等。其中三棱、莪术、石见穿多用于有块者;石见穿、乳香、没药等多用于久痛者。化痰药常用海藻、昆布、茯苓、半夏、胆星、贝母、米仁、土茯苓之类。其中茯苓、土茯苓、海藻、昆布、米仁等须用24~30克以上。

2.化瘀解毒法

瘀可致毒,《温热逢源》曾指出:“留瘀化火”,瘀血凝结于经络,久则血毒由生,此其一。“热毒内壅”络气阻遏“(陈平伯),血脉不利则成瘀,此其二。又有伏火前血致瘀者,正如何廉臣所云:”清火兼通瘀者,因伏火郁蒸血液,血液煎熬成瘀,“此其三也。证之临床,留瘀化火,火毒致瘀,多见于中医心、肝、肺、胃、胆等藏瘀证及温病瘀证。

钱师对此类瘀毒相兼病证,均采用化瘀解毒法,但有偏重不同。对留瘀致毒者,以化瘀为主,解毒为辅,佐通下。其通下法的运用,源于何廉臣”瘀血化火宜通下“之论,常用桃仁、瓜蒌仁、当归、麻仁润下、缓下。若大便干结,用天花粉、制川大黄配伍运用。对火毒致瘀者,以泻火解毒为主,化瘀为辅,佐以养阴。其化瘀药多用丹皮、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等,其中丹皮、赤芍须用24克以上,丹参须用30克以上。解毒药常以二丁汤(蒲公英、紫花地丁)化裁加味。若肺部瘀热者、加石苇、七叶一枝花等;若肝经瘀热者,加白花蛇舌草、地骨皮等;若肝胃肠瘀热者,加龙葵、土茯苓等。

3.化瘀散结法

此法有二,一为调气化瘀散结;一为软坚化瘀散结。后者多与前者伍用。

钱师认为瘀血形成的基本机理是气失调达。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郁者,血之贼也“(陈修园)。”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不行“(《寿世保元》)。故血瘀证尽管病因兼证各有差异,但气滞实为各种瘀血证的病变基础,而肝气的调达与否又起重要作用。因肝主疏泄,调情志,主一身之气机通畅,故钱师主张化瘀须兼疏肝调气,亦须选用一些引入肝经的药。其在化瘀时,常选枳壳、木香、佛手、枸桔李、川楝子、郁金、八月札、青皮、陈皮等药加入。其中枸桔李、八月札、佛手片三味尤多伍用,钱师曾云,此三味尤为调气良品,枸桔李行气之功较强,与化瘀药配伍,当为首选。查《本经逢原》记载:“枸桔,辛温无毒。……破气散热之力过之,……治胃脘结索痛。”钱师师古而不泥古,凡一切结痛瘀证,均以化瘀药配伍运用,临床观察效果较好。

4.化瘀搜剔法

在临床瘀血证的治疗中,钱师善于将化瘀药与虫类药相配伍,以搜剔脏腑经脉络道之瘀。其所用化瘀搜剔法,源于清代名医叶天士。叶氏谓“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对宿邪所致之病,当用虫类搜剔络道之瘀,其原理是取“虫蚁迅速飞走之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所以搜剔经络之风湿痰瘀莫如虫类“。钱师对此论十分赞赏,他不但对四肢经络瘀证用虫类,而且对人体内脏瘀证亦用虫类。其常用者有天龙、僵蚕、蜈蚣、地龙等,尤其天龙(守宫)用得特多,凡脑部瘀证,胸腹瘀证,包括肝胆、胃肠、盆腔等瘀证均可用之,少则2条,多则4条,从小剂量开始,只要是久瘀顽症,临床未见不良反应。对于脑部瘀证多用僵蚕配川芎;对四肢之瘀证多用蜈蚣配赤芍,对有精神症状之瘀证多用地龙配桃仁。

5.化瘀扶正法

首先,气不足则血不行,血不行则瘀难化,故对气虚血瘀,当遵“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的治疗原则,给予补气化瘀。其次,由于化瘀之品大多是耗气之峻剂,故对血瘀患者,即使无明显气虚,也应在化瘀的同时,佐以补气。再则,补气与化瘀同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正如张锡纯所云:“参、芪能补气,得三棱、莪术以流通之,则补而不滞,而元气愈旺。元气既旺,愈能鼓舞三棱、莪术之力以消症瘕,此其所以效也。“故钱师力主化瘀补气并进,以扶正祛邪。他善用补阳还五汤、当归补血汤、胃风汤(人参、白茯苓、川芎、肉桂、当归、白芍药、白术)等方化裁。在化瘀药中,每每加入人参或党参、黄芪之品。

学习了治心衰,再研究这个药(吴以岭院士之配方),就容易理解了。可以用此方加减。

方中用龙骨,镇逆降冲。《内经》说:心为噫,这个讲过,当心气弱时,胃容易发生气逆,其实不只是会胃发生气逆,肝气也会,下焦浮阳也会。

冲脉隶属于肝肾,连于胃,一旦冲脉逆,冲逆蜂拥而起,全往上冲。

强心要健脾、健脾要补肾:心气发散至多太过(六味地黄丸补阴收敛心气)也致面黑,类于蝴蝶斑阴亏之人。

久病必瘀(如老慢支用上当归丹参)遇到疑难病症,就要观察患者有无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药或放血疗法,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斑者,血之淤也:承气汤酒军除淤生新,因脾不好故新血不生,去淤血而后生新血。
 

瘀血证辨证诊断》在四诊中以舌象为主:

一,【诊断】

1,舌质颜色里含有“紫色”即是有血瘀。包括淡紫色、绛紫色、青紫色。

2,舌质有瘀斑瘀点即是有瘀血。无论舌上舌下瘀斑瘀点。

3,舌下静脉迂曲,怒张,分枝,根部扩张,都是有血瘀。

二,【病因】

1,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当人心情不好时,会使肝郁,肝郁则气滞,产生瘀血。

2,气虚致瘀: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虚则推动血运行无力,血流缓慢,在脉道中沉积产生瘀血。

舌有齿痕并且舌质泛紫色,就是气虚致瘀。

3,痰浊致瘀:血液在经络中运行通畅的条件是经络中无障碍。痰浊阻塞经络导致经络不通畅产生瘀血;

4,阳虚致瘀:血液遇温则通,遇寒则凝。中医说:“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阳虚生寒,寒则血凝 ,久则成瘀血。

5,血热致瘀:由于内热久而不退,灼津炼液,导致血液浓缩,壅塞脉道发为瘀血。

6,外伤致瘀:由于外伤导致肌骨闪挫,血溢脉道,凝结成瘀血。

三,【辨证】

正是因为瘀血病因不同,所以形成各种紫舌。望舌不但知道有瘀血,而且还知道病因,一看舌象即知。

舌下络脉色浅并且舌质泛紫,这不就是血虚致瘀嘛,此时,什么这个病那病的,赶紧调经脉,经脉畅通,气血周流,啥病都好啦。

这个舌下络脉不明显,血不足

这个无分枝,无结节,没大问题。

这个短小,有分枝,怒张。血不足,还气滞血瘀

舌下络脉主病两方面看,一是瘀血,二是血亏

舌下络脉,细短,色淡,主血亏

知常达变,先掌握正常舌下络脉是什么样子的?对。长3/5

由于有瘀血,导致血在肺交换氧不足,而在舌上呈现紫色,这是瘀血证特异性指征。

由于瘀血成因不同,故形成各种紫舌。从上到下是气滞,热,阳虚。

舌头下面有“青筋”,是身体出“问题”了?

人体舌头下面的血管是一种静脉,这个静脉在正常情况下,是比较淡的青色。但是,如果人体的血液出现淤血时,这种静脉就会出现黑色。位于舌西两侧都有一条纵横的大络脉。被称为舌下络脉。舌下脉络的作用就是把舌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中的血液聚集到一起,然后回流到心脏

舌下静脉的变化代表了什么问题?舌相是中医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果舌下的青筋颜色偏青紫,多数就是寒气侵体所致。

舌下青筋偏红,多数就是体内有热气,有点儿上火。

如果舌下的青筋非常粗,鼓鼓的,弯弯的,代表着身体内血管有淤堵现象了,如果身体淤血很严重的话,一定要及时调理。不然的话,让寒气延伸到心脏,就会使身体出现别的疾病。

舌下静脉变黑真的就是心脏病的预兆吗?

其实舌下静脉变黑并不是心脏病的预兆。如果舌下青筋凸起的话,可能是体内有淤血,身体发出的信号。它会随着体内淤血的状态变化颜色。在身体刚刚浴血的时候,舌下静脉的变化只是变粗比较明显而已。随着身体淤血的加重,就会从深青色变成暗紫色,然后再变成紫黑色,瘀血越重,颜色就会变化的越深。但是在医学上还没有证明,下静脉变色就是心脏病的征兆。

请看上面的图二,从舌的四周边缘可见舌质颜色呈紫色,紫色主瘀血。病情由轻到重的顺序是白苔,黄苔,灰苔,黑苔。此位病人的舌苔颜色是灰黑色,病情况比较重。热证和寒证都可以出现灰黑苔,鉴别要点是看舌苔干燥与湿润,干燥是热证,湿润是寒证。此位病人舌苔焦干,无一点水,是热盛。因此瘀血的的病因是热盛,治法清热,凉血,化瘀

过短,主气血不足。

过粗,主气滞血瘀。

痰浊和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当我们掌握了痰浊和瘀血产生的原因时,则知起病之源。当我们掌握了痰浊和瘀血所致之病时,则知传病之所。

痰浊的病因

1,肝生痰

(1)肝主疏泄,疏泄主要是疏散全身的气、血、津液,防止他们停止和聚积。若肝郁则疏泄不及,津液聚积成痰。

(2)肝郁化火,火炼津液成痰。

2,脾生痰

    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则运化水湿能力弱,水湿停聚而成痰。

3,肾生痰

    (1)肾主气化水液,若肾阳虚则气化水液能力弱,水液停留,聚积成痰。

    (2)肾阴虚相火旺,相火炼津液成痰。

4,肺生痰

    肺通调水道主要依靠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宣发作用使水液布散到周身,特别是布散到皮毛,由汗孔排泄。肃降作用使无用的水液下归于肾,再输于膀胱,排出体外。若肺失宣发与肃降,水液停聚而成痰。

*由于生痰瘀的病因不同,于是有各种痰瘀,如血虚之痰瘀,气滞之痰瘀,气虚之痰瘀,燥之痰瘀,湿之痰瘀,阴虚之痰瘀,阳虚之痰瘀等,用什么方?必须掌握生痰瘀之病因,烂熟于胸。掌握到这个程度,才能应对临床自如。

1.这些没有现成方可用,比如气虚之痰瘀需要自己组合补阳还五汤仅治气虚之瘀,不治痰,于是合涤痰汤,完活了。(补阳还五汤+涤痰汤

有气虚,有痰瘀,用补阳还五汤合涤痰汤,这样不仅治脑血栓,还治心脏病,胃病。证同则方同,即异病同治。

2.症状不用讲,看证则知,比如血虚之痰瘀,应有血虚的症状,如舌淡白,眼脸白。还应有血瘀的症状,如舌有瘀斑瘀点,也应有痰的症状脉滑。用什么方?四物汤补血之剂,那就用它,再加活血桃仁,红花,就是桃红四物汤,还缺化痰,加二陈汤呗,完活了。桃红四物汤,也能治脑血栓,血虚之瘀血。找一个三缺一之方,如桃红四物汤,补血,化瘀,缺一个化痰,加个二陈汤。(桃红四物汤+二陈汤患者的脑血栓是血虚之瘀血,用补阳还五汤,能好使吗?有痰也没看见,治不好正常,治好才见鬼呢!

3.或用金水六君煎,此方补血,化痰,缺活血,加桃红呗。(金水六君煎+桃红

4.阳虚之痰瘀,一定要会,急救回阳汤《医林改错》。

只会真武汤不行了,三缺二,还要加痰与瘀。方可救命!

急救,西医怎么解决痰?切气管,这多笨。

阳虚之痰瘀参考方:附孑,肉桂,干姜,人参,半夏,远志,菖蒲,当归,桃红,红花,丹参,蒲黄,五灵脂。

权衡阳虚,痰,瘀三者谁轻谁重?

这个方可以这样理解,二陈汤中茯苓健脾力度远远不够,用附子,肉桂,干姜,人参代替,半夏化痰加味,再加活血的。

立足中土,环顾四维。又变成黄元御之医术了。

二陈汤地位不逊色于桂枝汤!

    此人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是痰瘀传病之所,舌下络脉怒张,结节,此为气带血瘀,起病之源责之于肝血府逐瘀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

    此病,西医除了扩血管,再就是下支架。而中医,一个月之内可以还他一个健康心脏。

    血府逐瘀汤合半夏厚朴汤,从治法看,乃是“化痰活血随,活血动气邻”,血府逐瘀中有四逆散,行气。半夏厚朴降气化痰。

    于是治病效果提速,犹如火车提速变高铁!

    对脏腑病理熟,又知病机,自然知何为主症,能抓住主症而施治。

    望舌下络脉是现代中医杰出成就,伤寒论与内经里都没有。故伤寒论与内经都是地而不是天。

    现在讲一个极其重要问题,如果此人舌下络脉正常,那他不是血府逐瘀证。我不知病机,这怎么解决?之所以不知病机,是因为对痰瘀的产生的病因一无所知,这你怎么能知病机,又怎么能抓能主症!?靠死记硬背几个主症,这何时能背全,因为有无数个病之主症。

    以不变应万变,掌握痰瘀之病因,就那么七八个。烂熟于胸,临证时根据具体病例临时组合,则应对无数情况也!

血瘀的病因

1,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若气滞则血液停留产生瘀血。

2,气虚致瘀: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若气虚则推动血运行无力,血流缓慢,在脉道中沉积产生瘀血。

3,阳虚致瘀:血液遇寒则凝,遇温则通。《内经》说“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因此人体阳虚则寒,寒则血凝产生瘀血。

4,血热致瘀:由于内热久而不退,内热灼津炼液,导致血液浓缩,壅塞脉道则产生瘀血。

5,血虚致瘀:血液循环除了靠气的推动,阳的温煦作用外,还必须具有充足的血量,三者共同协作才能流畅。若血虚亏少,虽然有气之推动,阳之温煦,也行而迟缓,导致血滞而产生瘀血。

6,痰浊致瘀:血液运行通畅的前提条件是经脉无障碍,若痰浊堵塞经脉,则气血运行也随之受阻,血液停留产生瘀血;

7,外伤致瘀:由于外伤导致肌骨闪挫,血溢脉道之外,凝结成瘀血。

滋阴化痰汤:患者既有血虚又有痰浊,四物汤+二陈汤+知母(血属阴嘛,也会生点内热,故加知母)。

金水六君煎:治血虚痰浊双重因素导致的瘀血,根据瘀血之轻重,加几味化瘀药(桃红)治标。

诊断痰浊或瘀血,四诊以舌诊为主,因为看舌最准!只要背熟定性症状,诊断是否有痰浊或瘀血非常轻松:

1,痰浊定性症状:舌苔腻,脉滑,肥胖,咳吐痰涎,有脾虚症状,有其中一两个症状就可以确定有痰浊。

2,瘀血定性症状:舌质泛紫,舌质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弯曲、怒张、有结节,疼痛昼轻夜重,刺痛固定不移,有其中一两个症状就可确定有瘀血。

【按】当我们确定有痰或瘀之后,在“痰瘀病因”指引下,对某个脏腑进行诊断,取得四诊证据,这样辨证准确。

 *瘀血程度不同,用药不同

瘀血比较,用赤芍就可以散开,

死血要用水蛭才能消除。

 *瘀血所在部位不同,用药也不同

部用桃仁,红花

肝脾三棱,莪术

这些需要在读书学习时注意留心。虽然没有单独列出来讲,其实己经讲了。
比如,脑血栓的瘀血在头部,用补阳还五汤,说明其中的红花,桃仁善治头部瘀血。
再比如,治肝脾肿大,用三棱,莪术,说明善治肝部位的瘀血。

活血化瘀药为什么要那么多种呢?因为瘀血程度不同,部位不同,用药也不同,各有专用!

*【补阳还五汤与保元汤】心衰初期是心气(阳)虚导致血瘀,存在的问题,一个是气虚,一个是瘀血

*补阳还五汤气虚致瘀,谁气虚?方中并未指定,而是泛指气虚:
可以是心气虚,瘀血堵心络而心痛,
也可以是肺气虚,肺失治节。
肺主治节,就是肺治理调节血液和津液。
还可以是胃气虚
但是补阳还五汤补气只有黄芪,再加人参。现在依然是补气,化瘀。
如果有痰三缺一,从涤痰汤中取菖蒲,远志,僵蚕化痰

*保元汤,补气够用,无化瘀药,可根据瘀血之轻重程度,加丹参,赤芍,桃仁。或桃仁,红花,水蛭

如此这般,用此二方均可加减出一个相同的方。

拟方开药,别对准伤寒论,那是履。对准具体病例之病机,这是脚。

 *【血府逐瘀汤】治气滞导致的血瘀,咽中如有物梗阻,吐不出去,也咽不下去,梅核气,可是用半夏厚朴汤不好使,这是梅核气太重,又有血瘀,气滞也有,加上血府逐瘀汤,两剂就拿下。此为痰,瘀,气滞三者为病。

气滞可致瘀,也可生痰。将痰瘀研究透,可以治许多疑难病。

当成功之日,回头看,什么这个派,那个门的,教材才是高水平,都在教材上了,所差的是缺整合。

【各种痰瘀沦治】不需要死记硬背,需要理解,即理解为主,记忆为辅。诊断痰瘀,四诊以舌为,我估计都会了。所要治的病就是痰瘀传病之所,比如脑血拴,头即是痰瘀传病之所,又比如心脏病,心即是痰瘀传病之所,再比如腿痛,腿即是痰瘀传病之所。对痰瘀产生的原因掌握熟练,诊断起病之源也不难,比如气虚所生之痰瘀,一定有气虚之症状,否则凭什么确定是气虚之痰瘀而用补阳还五汤合涤痰汤

气虚是致瘀之病因之一,也是生痰原因之一,常常同时出现痰与瘀,混合致病。

气虚的定性症状,我以前建议背熟,有的人不以为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没认识到其诊断重意义!现在应该认识到了。

病人来,一看舌有痰瘀,再一看又气虚,患的是腿痛,补阳还五汤合涤痰完活了。

 *痹证只知风寒湿三者混合致病,你治不好病,因为还有痰瘀。风寒湿只是外邪,还有瘀,虚。概括讲三个字虚瘀邪

*气滞之痰瘀,血府逐瘀汤合半夏厚朴汤,怎不合涤痰汤?痰瘀病因不同,传病之所也有差异,气滞之痰瘀与气虚之痰瘀,痰瘀停的部位不一样。

*血虚之痰瘀,桃红四物合金水六君煎。

*热之痰瘀,黄连温胆汤加活血之品

*寒之痰瘀,小活络丹,当归四逆汤

*湿之痰瘀,不讲了,都熟悉。

*燥之痰瘀,活血润燥生津汤

再深入研究,治病则药入即效!比如气虚之痰瘀,谁气虚?这需要掌握脏腑定位症状,比如肺气,舌脉症三者应有肺之症状。又比如心气虚,舌脉症应有心的定位症状。否则凭什么诊断为肺气虚?是吧。

脏腑定位症状,我全发过,要背熟。背熟即是“辅”,缺了不行。

再继深入一步,则是炉火纯青境界,用五行生克。先记牢“君以益己,佐以补母,使以伐邪”,我举例讲一下怎么用此大法。

君佐使是治法君臣佐使之意。治法分主次,重点治谁,君是重点。

比如肺气之痰瘀,把肺气虚治好,解决一大半问题,直接补肺气,是最差的手段。补肺气的同时补其母脾,再伐一下导致肺气虚之脏,一般是克我者,即心。

说五行生克不行,这人最好离他远点,他境界不会高!

@上海—肖春宏?老师,我刚看你说的,我只看见君佐使,臣怎么做?

    没有臣

    不需要那么大力度

舍岩,我提过此人,他是朝国一位针灸高人,身份是佛家大师。他用五行生克“君以益己,佐以补母,使伐邪”,但是没讲诊断。绮石讲了,比如面红鼻白,这是肺虚补其母脾,代邪心。这一套诊断旷世神技,我系统讲过。

我今早讲的,没有一项基本内容在教材里找不到的,是吧?只是缺整合形成体系。

针灸也可以“君以益己,佐以补母,使以伐邪”。针与药双雄,不是难题,您行,我看您行!

现在应该明白,针灸可治脑血栓,心脏病!

怎么治?就这么治,与药一样!

*小活络丹又治红肿(有人立夏前后脚肿,在于心、脾之弱):夏天心脾之气生发不起来,用之有效。此谓脚气病,亦心脾病。若天人不合一,则春调肝,夏调心,秋降肺气(沙参、麦冬、枇杷叶、苏子、莱菔子)。胡麻仁有收敛作用,喻氏书中有述。

小活络丹(芳香冲动,开发心气):丹参10(桃仁、酒军)当归10、乳香5没药5(菖蒲、远志)。远志加桂枝可强心,合菖蒲开发心之气。

 *心气虚,说白了就是心脏以及全身机能活动衰弱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气短、自汗、胸闷、胸痛、面色苍白、身体没有力气

*心气虚的病因:后天失养、劳则气耗、久病不复。

后天失养:生活中吃得不好,或者吃东西不全,身体营养不充分,结果导致心气不足,鼓动没有力量。大家看年轻人的皮肤,又光滑又充盈,而老年人的皮肤则皱巴巴的,为什么?就是气不足了。这就跟气球差不多,气球没有吹起来的时候,就是皱巴巴的。如果吹起来了,那就又光润又好看了。

劳则气耗:一个闲不住的人,整天忙,就是当牲口的命,结果由于过度劳累而伤心耗气。这在女性当中最为常见,要忙工作又要做家务,还要操心孩子,造成了心气虚。

久病不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体一直有病。病得时间长了,心气儿自然会受到损害,这也很容易缩短寿命,所以更要赶紧想办法治一治了。

*心气虚调理方法西洋参3克、炙甘草(用蜜烘制的甘草)2克、黄芪10克。当茶叶放入玻璃杯中,用开水冲泡,第一次冲要加上杯盖闷半个小时左右再喝,再续水时不需要加盖闷了,冲到药味比较淡后,还可以直接将药片吃掉后再重新冲。一般一天一次就可以了。

这道茶里面的西洋参、甘草都有补气养心的作用,长期服用能改善心慌、乏力、气短等症状。黄芪能够补气固表止汗,对于动不动就出汗的人来说,是味不可缺少的良药。

调理方法艾灸内关10分钟。内关穴就像是保护心脏的城墙一样,可以补心气、温心阳。很多人灸完之后都会感觉一股热气灌入整个胸膛,心脏鼓动得很有力量,心里感觉很踏实,甭提多舒服了。

 *脉象沉弦细:心脏不好,厥阴病症

心衰】心衰吓人,但是“千年黑洞,一灯即明”,并且心衰的病机有规律可循。病有轻重之分,心衰也是如此的。按心衰程度,可分为初中末,治疗分别用三张小方,即保元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还有一个各阶段均可用的生脉饮

    虚,瘀,水三个字统领心衰病机

1.保元汤(心衰早期)
人参黄芪肉桂甘草补心气心阳(+丹参川芎化瘀+赤芍化痰)。
保元汤由人参,黄芪,甘草,肉桂四味药组成。
功能:益气温阳。
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

2.苓桂术甘汤(生水饮, 心衰中期,脾阳虚)
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药组成。
功能: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焦水饮证。

    加丹参桃仁治瘀

    如果肺血瘀又见“动则喘”,加葶苈子,紫苏子。

    如果胃肠血瘀又见干呕,加姜半夏,砂仁。

    水饮重加泽泻,冬瓜皮。

3.真武汤(心衰末期,肾阳虚,水饮泛滥)
   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
   功能: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

   也要解决瘀和水饮问题,丹参桃仁治瘀

   猪苓车前子治水

见促,结,代脉,不要畏惧,好消除,病因:一是邪阻经脉,二是正气虚。既邪阻又正虚,这还有好吗!把邪找到是什么,将其干掉,何正气虚也找到,将其补足,就完活了。

初期临床证见都是什么症状 ,中期临床症状是什么样的,末期临床症状又是什么样的?心有问题,一定有心的定位症状
初期
只有心的定位症状,比如
心悸。
中期
还会有脾的定位症状,比如纳呆
末期还会有肾的定位症状

NYHA是心力衰竭的英文缩写。根据活动受限程度,心力衰竭分为四级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Ⅲ级: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中土衰败,啥病都会迅速恶化。故中医说“有胃气则生”。苓桂术甘汤证之中期心衰,相当于西医的Ⅱ级~Ⅲ级心衰

    苓桂术甘汤,我个人看,就牛在此,力挽心衰之乾坤!

    曾治个心气虚,平时血压低,之前众中医均补心气,怎么也补不起来,当时既没用保元汤,也没用苓桂术甘汤,而是用了黄芽汤,中气之治方剂:人参 9 克,茯苓、干姜、炙甘草各 6 克。

    原理: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宜参姜,培土泻水宜甘、苓。

附【五脏定位症状

    1.的主要定位症状: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多梦,健忘,神昏,谵语,癫狂,心前区痛,脉律不齐,出汗,口舌生疮,舌动不灵。

    2.的主要定位症状:情志抑郁,善太息,易怒,胁肋胀痛,眩晕,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月经不调,抽搐,痉挛,震颤,麻木,小腹及阴囊牵引疼痛。

    3.的主要定位症状:脘腹痞闷,厌食呕恶,口淡无味,腹泻,浮肿,白带多,四肢无力,肌肉萎缩,内脏下垂。

    4.的主要定位症状:鼻塞,流涕,咳噘,咯痰,咯血,胸部闷痛、失音,浮肿。

    5.的主要定位症状:腰痛,腰膝酸软,遗精,阳痿,早泄,性欲异常,早衰,牙齿松动,毛发稀少,生长发育迟缓,智力迟钝,男子精少不育,女子闭经不孕,小便困难或淋漓不尽,夜间多尿,呼吸困难(呼多吸少),五更泄泻,耳鸣,耳聋

【六腑定位症状】

    1.小肠的主要定位症状:小腹胀痛,腹泻,小便短赤,排尿涩痛,尿血。

   2.的主要定位症状:胁肋疼痛,口苦,黄疸。

    3.的主要定位症状:胃脘疼痛,口渴多食,消谷善饥,呃逆,呕吐,嗳气,嗳腐吞酸,牙齦肿痛。

    4.大肠的主要定位症状:小腹疼痛,腹泻,便秘。

    5.膀胱的主要定位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血,遗尿。

    心,是经脉系统中的重要器,它衰了,无法向其他脏腑供血,其余问题都不好解决,因此先把心弄好。

    心动则五摇心动应指的是心衰。

    古代无心衰一词,但有治心衰之法,也有治心衰重要意义之论述,即“心动则五脏摇”。

    “心火以明,相火以位”,啥叫“明”,就是心阳要足嘛,别衰了。心火明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

*心与小肠辨证用药

  心气郁证代表方是枳实薤白桂枝汤

  心阳虚证代表方是桂枝加附子汤。

  心阴阳俱虚证代表方是炙甘草汤。

  心肝阴血虚证代表方是酸枣仁汤。

  心肾阳气虚证代表方是茯苓四逆汤。

  心脾风痰证代表方是侯氏黑散。

  血虚出血证代表方是胶艾汤。

*心与小肠

一、心气虚与心阳虚

    包括某些虚弱病症,神经官能症,心绞痛,心梗、心律不齐,心衰,休克等病症,具有以下征候者。

    主症:心气虚则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时加重,胸前憋闷,面色晄白;苔白,舌质淡,脉细弱或结代。心阳虚在心气虚的基础上,又出现畏寒肢冷症状。严重则发生心阳虚脱,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病机: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时,心肌鼓动血脉力弱,心搏加快,故心悸气短,脉细弱。心阳不振时阳气不通,心脉痹阻,故心胸憋闷;阳气不达于面,故面色晄白。心气不足,卫外之气不固,则自汗。气来不匀,则脉结代。阳气不达于肌表,则形寒。心阳虚脱时,心液随阳外溢,则大汗淋漓;神失所主,故昏迷不醒;阳气不达于四肢,故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治法:补心气、温心阳、安神。

药物

    补心气:人参、党参、黄芪、西洋参、太子参。人参能使真气起于无有之乡。

    温心阳:附子、肉桂、干姜,久病用吴茱萸。

    安心神:茯神、远志、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夜交藤、龙骨、牡蛎、龙齿、朱砂、琥珀、磁石。

    随症加减:心悸用人参,心胸闷痛加元胡、桃仁、红花;多汗用龙骨、牡蛎、五味子;不眠加茯神、远志、枣仁、柏子仁;水肿加茯苓、泽泻、牛膝、车前子、猪苓。

方药

    心气虚用四君子汤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心慌重用人参20克,

    心阳虚加附子15克,

    心阳虚浮肿合五苓散。

    心阳虚脱用参附汤,人参50克、附子20克。

二、心阴虚与心血虚

    包括某些虚弱症,神经官能症,贫血,白细胞低下,血小板减少等。

    主症:心悸心烦,健忘,失眠多梦,脉象细弱为心血虚;兼有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口干,舌干尖赤或口舌糜烂为心阴虚。心血虚,舌质淡白,面色萎黄、或苍白。

    病机:心血虚,血不外荣,则舌质淡白,面色萎黄、或苍白;心血不足时心阳偏亢,血热流速快,则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口干,舌干尖赤或口舌糜烂。心血虚,神不内守,故失眠多梦;入睡后,阳附于阴,阴虚,阳无所附,津液随阳外泄而为盗汗。

    治法:补血、滋阴、安神

    药物

    补血:用四物汤,补血生血重用地黄、白芍各50克,生精血;活血补血重用当归、川芎各30—50克,但重用当归30—100克,则出现缓泻,因此,不是血虚便秘,当归、川芎用25—30克;白细胞低,加阿胶以补胶原蛋白。

    滋阴:用生地、玄参、丹皮、天冬、麦冬。重者用水牛角、牛黄。

    安神:用茯神、远志、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龙骨、牡蛎、龙齿、朱砂、琥珀。

    随症加减:心烦加栀子,口舌生疮、糜烂加灯心草、竹叶、木通、黄连;盗汗加龙骨、牡蛎、麻黄根、低热加地骨皮、青蒿。

    方药

    心阴虚用地骨皮饮,心阴虚失眠用天王补心丹。

三、心火上炎

    包括舌炎、舌体糜烂、口腔溃疡、支原体感染、血热、病毒性心肌炎,不明原因低烧。

    主症:以舌尖红、舌体糜烂或溃疡、五心烦热为主症。或见夜寐不安,口渴思饮,尿黄、尿痛。苔黄,脉数。

    病机:心开窍于舌,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舌体糜烂或溃疡;心火内炽,则烦热不眠;热伤津液,则口渴思饮;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移于小肠,则尿黄、尿痛;苔黄,脉数无力,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清心泻火

药物

    滋阴:用生地、玄参、天冬、麦冬、牡丹皮。

    清火:用竹叶、莲子蕊;重者用黄连、栀子,芦根、茅根。

    随症加减:口渴思饮用天花粉、生地、玄参、麦冬;舌疮重者加连翘、青黛、板蓝根、木通。

    方药:一般用导赤散加减。竹甘通地。竹叶、甘草、木通、生地黄。

四、胸阳不振、心血瘀阻

    常见于重症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梗。也见于一些疾病晚期。

    主症: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闷痛,心悸怔忡,脉象涩结;重者面色青紫,舌质紫黯,口唇手足青紫,四肢冰冷,昏厥,脉微欲绝,为心元暴脱。

    病机: 胸阳不足,血行障碍,心脉痹阻,故有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闷痛,心悸怔忡,脉象涩结;四肢冷,脉微细欲绝,为阳气不达于四肢所致。

    治法:活血化瘀,大补元气。

药物

    活血化瘀:用桃仁、红花、水蛭、赤芍、丹参、郁金。代表方剂用血府逐瘀汤。

    治疗心悸怔忡:大补元气用人参。

    四肢发冷加附子,代表方剂用参附汤;脉微欲绝,人参重用到50克,党参重用到300克。

五、痰迷心窍:患者脑血管意外,中风、脑卒中、脑出血多数此症。

    主症:意识朦胧,甚至昏迷不醒人事,喉中有痰声噜噜,苔白腻,脉象滑数、弦滑。

    病机:心主神志,痰蒙清窍心脑,产生神智障碍,故有朦胧、昏迷不醒。滑脉主痰,故脉滑;数脉主热,患者发热,弦细相兼而数,主病位在脑。

    治法:涤痰开窍,清热。

药物

    清热开窍用安宫丸。

    涤痰:用贝母、天竺黄、胆南星、竹沥;化寒痰用陈皮、半夏、远志、天南星。

    开窍:用石菖蒲、郁金。丸散可用麝香、冰片

    寒痰代表方药:涤痰汤、苏合香丸。

    清热代表方剂:清瘟败毒饮。

六、痰火扰心:主要是神智疾病,西医的精神分裂症、癔病、躁狂状态。

    主症: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妄躁动,怒目而视,打人毁物,幻听、幻视,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弦数。

    病机:痰火扰心,则神智错乱;火属阳,阳主动,故表现为兴奋状态(亢进);怒目而视,打人骂人,幻听幻视,是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扰乱轻窍(心神)所致。苔黄腻,舌尖红是火盛;脉滑为痰,脉数为热,脉弦为肝火,弦滑数相兼,为病位在脑。

    治法:清热化痰开窍。

    药物:用礞石滚痰丸,安宫丸加减。

    清热:用黄芩、黄连。

    泻肝火:用龙胆草、柴胡、黄芩、生牡蛎。

    滋阴凉血:用玄参、生地、丹皮、水牛角。

    化痰:用竹茹、川贝母、胆南星、半夏。

    开窍:用石菖蒲、郁金。

    安神:用朱砂、琥珀、远志。

七、小肠气痛

西医的肠痉挛、疝气。

主症:小腹绞痛,胀痛,肠鸣,排气则舒,或者阴囊疝痛,苔白,脉弦。

病机:小肠之气,感受寒凉,寒性收引则疼痛;腹胀肠鸣,则气滞,排气则舒是气滞暂通,而症状缓解。小肠下坠阴囊,是疝气作痛。苔白为寒,脉弦为痛。

治法:行气止痛

药物:

理气:用枳实、枳壳、厚朴、木香、陈皮。

疝气:用吴茱萸、青皮、乌药、川楝子。

止痛:用元胡。

随症加减:疝气加橘核、荔枝核。寒甚加附子、肉桂、补骨脂。

    咱们将痰浊与瘀血的基础知识学习完了,举一个治疗心衰病例,学习在治病中如何运用。心衰是所有不同种类心脏病的最终结局及主要并发症。心衰发病可以突然,也可以隐匿。突出特点是渐进性恶化,直至成为难治性心衰而引起循环衰竭。瘀血在心衰发展过程中起到催化剂作用,因此治疗在气血辨证基础上,活血化瘀是治疗心衰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应用活血化瘀治疗心衰时,强调以气血为纲,从整体上把握心衰的病机特点,方能辨证准确,施治合理,收到佳效。

1,〔治疗思路〕

    掌握了心衰之病机,见心衰自然有治疗思路。心衰的根本病机是内虚,早期主要为心气(阳)虚、可兼肺气虚,随着病情发展,心气(阳)虚导致心运血无力,瘀血内停。中期脾阳虚,脾虚失运,再加上肺气虚,水道失其通调,水湿内停。后期肾阳虚,膀胱气化不利,水饮泛滥。因此心衰病机可用虛、瘀、水三个字概括。

2,〔具体诊治〕

    (1)心衰早期:由于心衰早期是心气(阳)虚产生瘀血,所以病人除了有心慌,心悸等心的定位症状之外,还有气短,乏力,活动或劳累后症状加重等气虚的定性症状,也有舌质暗,舌质有瘀斑瘀点,脉细涩等瘀血的定性症状。因此心衰早期辨证诊断主症是心慌,心悸,气短,乏力,活动或劳累后症状加重,舌质暗,有瘀斑瘀点,脉细涩。治疗用保元汤加活血的丹参,川芎,赤芍。注意,有好几个方剂都叫保元汤,此方是魏桂岩的《博爱心鉴》中的保元汤。

    (2)心衰中期:由于心衰中期是从早期的气虚血瘀型心衰发展而来,由单纯的心气(阳)虚兼血瘀演变为心脾阳虚兼水饮夹血瘀,所以病人除了有心悸,心慌等心的定位症状之外,还有食欲不振等脾的定位症状。除了有形寒肢冷等阳虚的定性症状之外,还有舌面水滑,水肿等水饮的定性症状。因此心衰中期辨证诊断主症是心悸,气短,形寒肢冷,食欲不振或兼呕恶,舌面水滑,水肿,小便短少,肝脾肿大,脉沉细。治疗用苓桂术甘汤加活血的丹参,桃仁。主要目的是消除脾阳虚,水饮盛,这是因为脾阳虚水饮盛是心衰发展过程中关键环节,及时消除使心衰向愈,否则会迅速变质为肾阳虚,水饮泛滥,甚至阳脱证。

    (3)心衰后期:由于心衰后期是肾阳虚衰,水饮泛滥,涉及心、脾、肾、肺,形成数脏同病,所以除了有心悸,脉结代等心的定位症状外,还有喘息,咳粉红色痰等肺的定位症状;不欲饮食等脾的定位症状;脉微欲绝,尿少或无尿等肾的定位症状。除了有形寒肢厥,面色苍白等阳虚的定性症状之外,还有下肢水肿等水饮泛滥的定性症状;唇舌紫暗等血瘀的定性症状。因此心衰后期辨证诊断主症是心悸,脉结代,不欲饮食,气短喘息,甚至端坐呼吸或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脉微细欲绝,尿少或无尿,形寒肢厥,面色苍白,下肢水肿,唇舌紫暗。治疗用真武汤加利水的猪苓,车前子。加活血的丹参,三七。

3,〔治病举例〕

    某女,41岁,主诉胸闷,气短,尿少,水肿反复发作3年,加重9天,伴恶心呕吐,不欲饮食,5年前开始心悸明显。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Ⅲ级。胸部Ⅹ线摄片:呈肺淤血改变。刻诊:唇发绀,舌质淡暗,苔白水滑,脉结,并沉细。

    (1)讨论:对于心衰,中医与西医规律基本一致,心衰早期相当于西医心力衰竭Ⅰ级~Ⅱ级。心衰中期相当于西医心力衰竭Ⅱ级~到Ⅲ级。心衰后期相当于西医心力衰竭Ⅲ级~Ⅳ级。西医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Ⅲ级,又有不欲饮食,恶心呕吐的脾胃症状,当是心衰中期。患者恶心呕吐是胃气上逆,根据胃与心包别通,则知胃气上逆是心衰加重的原因。

2,分析:心悸,脉结是心的定位症状,可以确定病位在心。不欲饮食是脾的定位症状,可以确定病位在脾。舌苔水滑,水肿是水饮的定性症状。唇绀舌暗是瘀血的定性症状。

3,诊断:心衰,心脾阳虚,水饮内停,兼夹血瘀。

4,治疗: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加丹参,桃仁活血化瘀。加紫苏子,半夏,陈皮,佩兰化湿止呕降逆,半夏是降胃逆之要药。加葶苈子泻肺水除肺淤血。

    学的时候,是分开单独学,比如“胃与心包别通”,而用的时候结合起来用。比如此案例,将血瘀,別通等结合起来用,共同解决问题。

    学血瘀时掌握熟,学别通时也掌握熟,学心衰时还掌握熟,那么见此病例,大慨一看,治疗方案立刻在胸中形成。

    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实质就是各个基本东西组合。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疾病就是各个基本东西组合,各不相同。

    治胳膊腿痛,用不用瘀血,别通?用的!有时与治心衰方药一样,异病同治。基本东西就那么点东西,恒久不变。

1.化瘀化痰法

瘀为血滞所成,痰为津液所化。津血同源,故津血为病,则有可能痰瘀并结。尤其病有癥块、病久不愈、瘤疾顽症,多有痰瘀并结情况。《灵枢·百病始生》云:“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景岳全书》亦云:“块乃有形之物,痰与食积死血而成。”说明了积块的形成是痰瘀并结的结果。张仲景治癥瘕积聚之证也以痰瘀同治立方,其所用大黄蟅虫丸等为治痰化瘀为剂。

钱师受前人启发,凡瘀血日久,或肉瘿、石瘿,或癥瘕痃癖,或疼痛持续兼有痰证者,均用化瘀化痰之法治之。有块者,用《外科正宗》海藻玉壶汤合《宣明论方》三棱汤(三棱、白术、莪术、当归、槟榔、木香)合方化裁。

常用的化瘀药有三棱、莪术、石见穿、乳香、没药、当归、川芎、赤芍等。其中三棱、莪术、石见穿多用于有块者;石见穿、乳香、没药等多用于久痛者。化痰药常用海藻、昆布、茯苓、半夏、胆星、贝母、米仁、土茯苓之类。其中茯苓、土茯苓、海藻、昆布、米仁等须用24~30克以上。

2.化瘀解毒法

瘀可致毒,《温热逢源》曾指出:“留瘀化火”,瘀血凝结于经络,久则血毒由生,此其一。“热毒内壅”络气阻遏“(陈平伯),血脉不利则成瘀,此其二。又有伏火前血致瘀者,正如何廉臣所云:”清火兼通瘀者,因伏火郁蒸血液,血液煎熬成瘀,“此其三也。证之临床,留瘀化火,火毒致瘀,多见于中医心、肝、肺、胃、胆等藏瘀证及温病瘀证。

钱师对此类瘀毒相兼病证,均采用化瘀解毒法,但有偏重不同。对留瘀致毒者,以化瘀为主,解毒为辅,佐通下。其通下法的运用,源于何廉臣”瘀血化火宜通下“之论,常用桃仁、瓜蒌仁、当归、麻仁润下、缓下。若大便干结,用天花粉、制川大黄配伍运用。对火毒致瘀者,以泻火解毒为主,化瘀为辅,佐以养阴。其化瘀药多用丹皮、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等,其中丹皮、赤芍须用24克以上,丹参须用30克以上。解毒药常以二丁汤(蒲公英、紫花地丁)化裁加味。若肺部瘀热者、加石苇、七叶一枝花等;若肝经瘀热者,加白花蛇舌草、地骨皮等;若肝胃肠瘀热者,加龙葵、土茯苓等。

3.化瘀散结法

此法有二,一为调气化瘀散结;一为软坚化瘀散结。后者多与前者伍用。

钱师认为瘀血形成的基本机理是气失调达。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郁者,血之贼也“(陈修园)。”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不行“(《寿世保元》)。故血瘀证尽管病因兼证各有差异,但气滞实为各种瘀血证的病变基础,而肝气的调达与否又起重要作用。因肝主疏泄,调情志,主一身之气机通畅,故钱师主张化瘀须兼疏肝调气,亦须选用一些引入肝经的药。其在化瘀时,常选枳壳、木香、佛手、枸桔李、川楝子、郁金、八月札、青皮、陈皮等药加入。其中枸桔李、八月札、佛手片三味尤多伍用,钱师曾云,此三味尤为调气良品,枸桔李行气之功较强,与化瘀药配伍,当为首选。查《本经逢原》记载:“枸桔,辛温无毒。……破气散热之力过之,……治胃脘结索痛。”钱师师古而不泥古,凡一切结痛瘀证,均以化瘀药配伍运用,临床观察效果较好。

4.化瘀搜剔法

在临床瘀血证的治疗中,钱师善于将化瘀药与虫类药相配伍,以搜剔脏腑经脉络道之瘀。其所用化瘀搜剔法,源于清代名医叶天士。叶氏谓“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对宿邪所致之病,当用虫类搜剔络道之瘀,其原理是取“虫蚁迅速飞走之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所以搜剔经络之风湿痰瘀莫如虫类“。钱师对此论十分赞赏,他不但对四肢经络瘀证用虫类,而且对人体内脏瘀证亦用虫类。其常用者有天龙、僵蚕、蜈蚣、地龙等,尤其天龙(守宫)用得特多,凡脑部瘀证,胸腹瘀证,包括肝胆、胃肠、盆腔等瘀证均可用之,少则2条,多则4条,从小剂量开始,只要是久瘀顽症,临床未见不良反应。对于脑部瘀证多用僵蚕配川芎;对四肢之瘀证多用蜈蚣配赤芍,对有精神症状之瘀证多用地龙配桃仁。

5.化瘀扶正法

首先,气不足则血不行,血不行则瘀难化,故对气虚血瘀,当遵“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的治疗原则,给予补气化瘀。其次,由于化瘀之品大多是耗气之峻剂,故对血瘀患者,即使无明显气虚,也应在化瘀的同时,佐以补气。再则,补气与化瘀同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正如张锡纯所云:“参、芪能补气,得三棱、莪术以流通之,则补而不滞,而元气愈旺。元气既旺,愈能鼓舞三棱、莪术之力以消症瘕,此其所以效也。“故钱师力主化瘀补气并进,以扶正祛邪。他善用补阳还五汤、当归补血汤、胃风汤(人参、白茯苓、川芎、肉桂、当归、白芍药、白术)等方化裁。在化瘀药中,每每加入人参或党参、黄芪之品。

学习了治心衰,再研究这个药(吴以岭院士之配方),就容易理解了。可以用此方加减。

方中用龙骨,镇逆降冲。《内经》说:心为噫,这个讲过,当心气弱时,胃容易发生气逆,其实不只是会胃发生气逆,肝气也会,下焦浮阳也会。

冲脉隶属于肝肾,连于胃,一旦冲脉逆,冲逆蜂拥而起,全往上冲。

【心衰】悸,喘,肿是心衰三大主症。虚,瘀,水统领心衰病机。病位在心,与肺,脾,肝,肾有关。

开始心气虚,进一步发展为气阴两虚,最后阴阳两虚。气虚则血瘀,血不利则为水。

因此治气阴两虚的生脉饮正好对准心衰的中间环节——气阴两虚阶段,再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瘀,效果很好!

慢性心衰,就这么点事,再没什么好说的啦![微笑]

治“一”中之阴阳,则“二”中之阴阳很好治的!否则事倍功半。

阳生阴,阴生阳,阴阳互根为“一”。“一”是道生一的一。

说阴虚证少,是不见“一”中之阴,只见“二”中之阴,这不正确。

水和瘀血,这都是阴,是“二”中之阴。

心衰分为初,中,末三期,这根据主症人为划分的,实际心衰是连续的,由轻到重,无分界线。这就是《伤寒论》中的恒动观!

初期可不可以用附子,我看可以,心阳虚用2克,少用点。不必非要到末期才用。

很多人用药就是3克、5克、10克、15克,或者就是严格执行《伤寒论》中的剂量标准,总是强调原剂量、原比例。我觉得这就是郑人买履,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相信书而不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患者有男女老幼之分、东南西北之别,病也分新病、旧病、单一病、复杂病,岂能执死方而医活人?

马克思说了,从客观实际出发,“脚”就是客观实际嘛!,而“履”不是客观实际。

是的,有很多人只考虑履,不考虑脚。

心衰初期,用保元汤加赤芍,川芎,丹参。再加一味桂枝可以不?有时太可以了!

心衰,血瘀虽然是标,但是非常关健,从初期到末期,都不可忽视,一定要化瘀,常伴有痰。

活动症状加重,这是气虚,气虚是血瘀病因之一,马上去舌上找到血瘀证据。辨证诊断完活了,用保元汤加味,保证灵!

察舌下络脉看血瘀,这是现代中医成就,古代没有。

心下痞塞,这是肠胃有血瘀,血不利则为水嘛,因此里有水饮。用苓桂术甘汤好使!

里有水饮,舌质保证泛紫,紫主血瘀。不会识别紫色,另当别论。

把血瘀六大病因记熟,之后研究舌,你会发现,血瘀及血瘀病因全写在舌上了,不用问这问那了。

有血瘀则脏腑供血不足,马上呈衰象,王清任钻了前人的大空子,名垂医史!

群里有许多人从事针灸外治,可以学一学吴师机之术,炼几个膏药,吴师机是古今膏药顶尖大师,无出其右者。

这个人自称祖传膏药,那个人自称秘方,都是吹,基本上是去吴师机那里学了三招两式,犹如天庭小妖偷个宝物,跑到人间大逞威风!

“医者,理也;药者,瀹也”,故吴师机将其著作取名《理瀹骈文》,瀹,读音与悦相同。

瀹是疏导的意思。

治肝癌疼痛特效,是特效!

用吴师机膏药外贴,内服汤药,治癌症效果好!没这本事,谁会尊吴师机是古今膏药第一高人。

吴师机,是清朝人,他“高考”是全省状元,但无心于功名。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热,阳虚则寒。现在辨证,多数人以寒热为纲诊治。冯老讲六经时说“虚实无常,寒热有常”。这是以寒热为纲诊治。比如阳虚则寒时,没考虑燥湿,肯定用干姜附子,有时就燥上加燥。假如考虑燥湿了,则会自动弃经方而用时方,选择用巴戟,山药等药。

依我个人看,时方比经方高明!

阳虚,当阳损及阴时,由湿向燥转变,阳虚始因,应补阳,但是用干姜,肉桂,附子不行了,师其意而不泥其药,改用“多汁多油”的补阳药。

吴师机用膏药治病,也用六经辨证,表,半表半里,里。但是他将纵向的上中下,与横向的表,半表半里,里,完美给合用。

吴师机是有胸怀的顶尖大师之一。

吴师机传下来的膏药20个,常用的五个。比清阳膏,三阳病,一贴就好!

痰和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当我们掌握了痰和瘀的病因时,则知起病之源。当我们掌握了痰和瘀所致之病时,则知传病之所。如此思路清晰而不乱,无论是心衰,还是脂肪肝,都好治也!


【痰的病因】


1,肝生痰:


(1)肝主疏泄,疏泄主要是疏散全身的气、血、津液,防止他们停止和聚积。若肝郁则疏泄不及,津液聚积成痰。


(2)肝郁化火,火炼津液成痰。


2,脾生痰:


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则运化水湿能力弱,水湿停聚而成痰。


3,肾生痰:


(1)肾主气化,若肾阳虚则气化水液能力弱,水液停留,聚积成痰。


(2)肾阴虚则相火旺,相火炼津液成痰。


4,肺生痰:


因为肺通调水道主要依赖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宣发作用使水液布散到周身,特别是到皮毛,由汗孔排泄。肃降作用使无用的水液下归于肾而输于膀胱,排出体外。所以肺失宣发与肃降,水液停聚而成痰。


掌握熟痰之病因,运用“痰瘀论”治血脂高,脂肪肝有大用也,痰与痰之病因常常写在舌上,望而知之。


麻黄宣肺,把水宣到皮毛出汗,使邪随汗出而病愈。


有的人用麻黄,只宣发(升)不降(肃降),结果尿不出来尿了。


把水都弄到皮毛上去了,还振振有词曰“大剂起沉疴”。


痰与瘀狼狈为奸,相伴为病。

【血瘀的病因】

1,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当人心情不好时,会使肝郁,肝郁则气滞,产生瘀血。

2,气虚致瘀: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虚则推动血运行无力,血流缓慢,在脉道中沉积产生瘀血。

3,痰浊致瘀:痰浊阻塞经脉,则气血也随之阻滞而留血成瘀;

4,阳虚致瘀:《内经》说:“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血液遇寒则凝,遇温则通。因此人体阳虚则寒,寒则血凝 ,久则成瘀血。

5,血热致瘀:由于内热久而不退,内热灼津炼液,导致血液浓缩,壅塞脉道发为瘀血。

6,血虚致瘀:血液循环除了靠气的推动,阳的温煦作用外,还必须具有充血的血量,方能共同协作。若血虚亏少,虽然有气之推动,阳之温煦,也行而迟缓,以致滞而为瘀。

7,外伤致瘀:由于外伤导致肌骨闪挫,血溢脉道之外,凝结成瘀血。


    心衰,这个病名中西医通用,此为现代中医界共识。大多数患者的病机演变有较强的规律性,病机高度概括为虚,瘀,水三个字。详述于下:

1,心衰早期:主要是心气心阳亏虚,可兼肺气虚,随着病情发展,心气心阳虚导致运血无力,瘀血内停。咱们学过瘀血产生的原因,此为其中气虚致瘀,或阳虚致瘀。由上述可知,早期心衰,除了有瘀血症状之外,一是还应该有心的位症状,如心慌气短,二是还应该有气虚的定性症状,如活动症状加重。掌握了这些精髓,辨证诊断就准了,用保元汤加丹参,赤芍,川芎。

2,心衰中期:中阳亏虚,水饮内停。心衰发展到中期,不仅有瘀血了,还有水,《伤寒论》说:血不利则为水。如果不迅速阻止,可变成阳虚水泛,甚至阳脱。用苓桂术甘汤加丹参,桃仁。

由上述可知,心衰中期除了有瘀血症状,有心的定位症状,阳虚的定性症状之外,还应该有脾的定位症状,如食欲不振等,这肯定有,一定有!没有怎么可以确定为中期心衰而用苓桂术甘汤呢,是吧。

心衰中期,如果动则气喘,或合并心绞痛者,加参芪。伴肺水肿加葶苈子,紫苏子。

这些是小问题,有什么解决什么。主要问题是“心”,以心为中心辨证诊断。


3,心衰后期:肾阳衰,水饮泛滥。用真武汤加丹参,桃仁打底。无尿加车前子,冬瓜皮等。此期常见咯粉红色泡沫痰。这几天就调理了一个这样的心衰老人,晚上我一天去一趟,我开的真武汤合生脉饮加丹参,三七。服用一次,这位老人说:“不吃这个药,这个药不好”,我问怎么不好?他说半夜吐五六口粉红色痰。因为老人听不懂中医,我答:“好事,废物吐出去了”,我心想:“点真正,晚一步就麻繁了”。第二天又咯出两口粉红色痰,但是色浅了,之后没有咯吐粉红色痰。

现在这位老人己经没事了,用三本二统论补虚善后。


后期心衰主症:心悸(这是心的定位症状,心衰是心不正常,当然有心的症状),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这阳虚的定性症状),下肢水肿(这是水饮泛滥),舌紫(这是瘀血定性症状),您看,虚,瘀,水之表现都有,是吧。

瘀血,在诊治心衰中不能忽视,极其重要,可为治本赢得时间。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由于有水肿,西医用大剂量利尿剂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出现口渴,舌光红无苔,烦躁者,加生地,玄参,石斛。

利水太过成燥了,要养阴,用绮石之医术最好,不要只补肾阴,适当清金,使金水相生。

利过伤肾,老人肾本弱。

血不利则水不利,利血强心肾,水自利。同时适当利水。

见水肿单利水不行,

心衰是所有不同种类心脏病的最终结局及主要并发症。心衰发病可以突然,也可以隐匿。突出特点是渐进性恶化,直至成为难治性心衰而引起循环衰竭。治疗在气血辨证基础上,活血化瘀是治疗心衰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几句话,你听起来简单,但是获得此真经,需要达到博士生导师水平。我选定的“复方丹渗滴丸”加“生脉饮”,屡建奇功!但是医学修复能力是有限度的,对心脏损伤超过医学修复能力,只能请神仙来治了。

 

 

六神丸:并可兴奋心肌与脑神经,热病心力衰竭用附、桂则人畏惧之,用六神丸既能强心,又不遭谤。热病心衰或中毒性休克用之,每奏良效。

★单用真武汤治疗心衰,不如佐以治水三法为宜。

  1.开鬼门法:(真武汤+越脾汤)鬼门,即汗孔。开鬼门,即宣肺透表,此法可使肺气得宣,营卫因和,以求“上焦得通,濈然汗出。”作用在肺,故以真武汤为主方,配伍越婢汤;肺热明显者,配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 洁净府法:(五苓散加减)净府,指膀胱。意在行水利尿,使水邪从下消散,作用在膀胱。若右心衰竭,见腹水,严重小便不利,可配合五苓散加车前子、沉香、肉桂。此法的变通方是清代陈修园的消水圣愈汤,即仲景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加知母,为治水名方。

  3.去宛陈莝法:(真武汤+血府逐瘀汤)日久为陈,淤积为宛,腐浊为莝。去宛陈莝,乃散结通络,活血化瘀之意。心力衰竭有紫绀证、肝肿大、静脉压增高、下肢浮肿、舌质紫暗等,均提示有瘀血存在。《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云“血不利则为水。”故必须在真武汤基础上,佐以去宛陈莝法,宜选桃红四物汤去生地加藕节、苏木等药。或配以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

一病人因肺炎引发心衰,渐出现心肌积液、肺积水,呼吸困难,喘促不能平卧,便秘。先用大柴胡汤,大便通下后略舒畅,但仍觉胸中憋闷,平躺则胸口难受,晚上要起来坐五六次。改用大陷胸汤,生大黄及芒硝各10克,甘遂1克,先煎大黄及芒硝十分钟,用药液冲服甘遂。药后腹泻11次,而诸症尽去,反更有力气。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五苓散易为汤剂:葶苈子5~10克、党参15~30克、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茯苓15~30克、猪苓10克、泽泻30克、白术12克、车前子30克(包煎)。

气虚自汗者加黄芪30克;阳虚加川附片10克、桂枝10克;水肿较重加郁李仁30克。

下腹肿胀加菖蒲15~30克;阴虚水肿去白术,加女贞子15~30克、白茅根30克、西瓜皮30克。

下焦湿热者加苦参12克;血瘀者加丹参15~30克、桃仁10克、赤芍15克、红花10克;血虚加当归15克,熟地15克、阿胶10克(烊化)。

合并感染者加银花30克、连翘15克、板蓝根30克、半枝莲30克、黄芩15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8例,一般服药3~7剂即见效,连服2~3周即可控制心衰。本组28例中显效12例,好转11例,无效和死亡各1例。总有效率为9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次清临证经验(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肺心病/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处方特点/医案/医论医话/经验方)
中医辨证论治处方口诀
肖老师讲《复习•诊治血瘀证的全套功夫
第四节 肺胀
症型、选方速记
金蝉:《复习•最高水平诊治血瘀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