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概述

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理念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以下简称“焦点”或SFBT),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这一含义包含了三个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其中“焦点”是问题的“解决”,“短期”是最少地侵入来访者的生活,尽快结束咨询关系。美国心理学者茵素与多兰(Berg,Dolan,2001)认为,若为SFBT下定义,则可直言SFBT是一个“希望与尊重的实用主义”(pragmatics of hope and respect)。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这一以解决为导向的实践模式由美国史蒂夫·德·沙泽尔(Steve de Shazer)和妻子茵素·金·伯格(Inn Berg Kim)以及同仁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短期家族治疗中心(Brief Family Therapy Center,BFTC)构想并发展出来的。沙泽尔于1982年出版了《短期家庭治疗的范式:一个生态系统的取向》,标志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正式诞生。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建立在后现代主义哲学基础上,具体影响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产生与发展的主要有社会后现代思潮、建构主义的多元观、家族治疗的系统观、米尔顿·艾瑞克森(Milton Erickson)的咨询理念与技术以及心理研究机构(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MRI)的短期咨询(brief therapy,BT)等。当然,积极心理学对焦点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功不可没的。焦点无所不在地体现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可以这样说,积极心理学为焦点咨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注入了先进的理念,积极心理学使焦点更容易为大众接受,而焦点则使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变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和方法,变得可以具体运用,特别是在咨询、教育乃至人际交往中。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提出了不同以往很多治疗模式的假设,它明确提出“把问题和人分开”、“人不等于问题”等咨询理念,重视正向思考及未来导向,强调个体之所以产生问题,往往是其问题的解决方式不当,它重视的是问题的解决而非问题的成因,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人文关怀,体现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尊重、关爱,使来访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建立起成就感、归属感,也符合现代人高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具体来讲,沃尔特(Walter)和皮勒(Peller)整理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12项基本假设,如下所列: 

(l)越把焦点放在正向、已有的成功解决方法并迁移运用到未来类似情境上,则越能使得改变朝所预期的方向发生。 

(2) 任何人都不可能每时每刻处在问题的情境中,总有问题不发生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例外”,这些存在于来访者身上原有的例外情形,常常可以被作为问题解决的指引。 

(3) 改变随时都在发生,没有一件事是一成不变的。 

(4) 小的改变会带来大的改变,最后可以导致整个系统的改变。 

(5) 合作是必然的,没有来访者会抗拒。不同的来访者会以不同的方式与咨询师合作,若咨询师仔细了解他们的思考及行为的意义,便会发现来访者努力地向自己启示了他们要改变所必须的独特方式。 

(6) 人们拥有解决自己问题所需的能力与资源,咨询师的责任是协助来访者发现自己所拥有的资源。 

(7) 意义并非由外在世界所引起,而是与经验的交互建构,是个体透过本身的经验对外在世界的解释。因此,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并不重视探究事件本身,而更重视来访者对事件的解释,以及在事件中采取的反应与行动。 

(8) 每个人对某一问题或目标的描述与其行动是相互循环的,因此可以借由改变个体看问题的观点,达到改变行为;也可以借由改变行为,达到改变看问题的观点。 

(9) 沟通的意义可从收到的反应中来判断,对咨询师而言,咨询过程中沟通的意义要视自己所收到的反应而定。 

(10) 来访者是他们自己问题的专家,设定什么样的改变目标,应由来访者自己决定。 

(11) 来访者的任何改变,都会影响其与所在系统中每个人的互动,也就会带来其他成员的改变。 

(12) 凡是有共同目标的人,都是咨询团体的成员,咨询师主要是协助团体成员协商出问题的解决目标,并找出个人可以做到的行动。 

这12项假设,可看出SFBT的基本信念主要体现在下面几则:

一是来访者拥有解决自己问题的力量和资源。 

二是改变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会持续不断地发生。 

三是小的改变带动大的改变。小的成功经验会引发涟漪效应,引起整个系统的改变。 

四是每个问题都有例外,这些例外可以用来建立解决方法。鼓励来访者做点不一样的尝试,强调采取行动而不是获得领悟或情绪抒发。 

五是来访者是可以合作的。 

六是来访者是解决他自己问题的专家,而咨询师是改变过程的专家。咨询师朝向来访者的目标,协助来访者发现他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与传统模式的区别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以其“正向为焦点的思考”“例外带来解决之道”“改变永远在发生”“小改变会带出滚雪球效应”“来访者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等治疗信念,以及目标架构、例外架构、假设解决架构和丰富的问句技术,成为后现代独特且盛行的心理治疗学派,它也是沙泽尔夫妇治疗实践的发现与总结。沙泽尔夫妇在治疗实践中感到,与其耗时费力、徒劳无功地寻找(实际是建构)原因,不如直指目标,尽快寻找解决之道。他们从太极图中受到启发,因为一个人就是一个系统,就好像一个太极图,黑、白部分分别代表有问题、没问题。传统的咨询、治疗取向,是从原因入手,包含“探索问题成因”“问题归类”“提出解决办法”三个要素,努力减少黑从而增加白的部分;而沙泽尔夫妇主张应该是发展取向的,从解决入手,聚焦解决,短平快地解决问题,努力增加白,白越来越多,黑自然越来越少,如图17-1所示。 



图17-1 太极图 

由此可以看到,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与传统的治疗模式是不同的。传统治疗是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focused)的,它视治疗师为专家角色,治疗过程聚焦于诊断来访者的病症与缺失的所在,深入探讨的是来访者固着的问题形态,并且追溯问题的成因与过去的一切;而以解决为导向(solution-focused)的治疗,则视来访者为自身问题解决的专家,治疗过程聚焦于改变何以发生以及可能性、小改变的所在,探讨来访者的目标、资源、例外正向经验与未来愿景(许维素,2009)。其主要差异见表17-1(梁馨方,2002;谢里,2001)。 

表17-1 问题导向治疗与解决导向治疗的比较 



总之,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一种非问题导向的取向,其基本态度是始终将视线聚焦于来访者正向的、积极的方面,认为来访者来到咨询室并不是带着问题来寻求协助,而是已经带着解决方法,只是需要有表达的机会。强调要用正向的、朝向未来和目标解决的积极观点,从探讨问题不发生时的状况入手来促成改变。具体来说,有两个层次的意思。 

第一层含义:以正向、积极的视角,关注来访者身上正向的资源。 

和“太极图”一样,将视线多聚焦于白色部分——关注来访者正向的、积极的方面,挖掘来访者内心的资源、潜力等。 

举例说明:来访者自述长得不好看,没有朋友,学习也不好,因此没有自信。 

传统:围绕问题进行——试图帮助来访者找到缺乏自信的深层根源,改变对自己成绩及相貌的看法来提高他的自信。 

焦点:围绕资源进行——聚焦于来访者感觉良好的方面,比如其主动热情、动手能力不错、为人善良、兴趣广泛等。通过围绕积极的方面来工作,这样来访者的自信就会有所提高。 

第二层含义:指向未来,聚焦问题解决。 

引导来访者将注意力放在未来,澄清自己的期待,聚焦于如何解决及希望情况有何改变,集中思考自己想要的及改变的方向。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往在描述过去发生的种种困难与惨痛经历时被无助的情绪塞满,带来一切糟糕至极的感觉的情况。 

我们还可以从理查德·笛·帕森斯(Richard D.parsons)在参考茵素(1992)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践,列出的聚集问题模型与焦点解决模型的不同中,更深刻地理解两者的区别,见表17-2。 

表17-2 对比聚集问题的模型与焦点解决的模型 



范例:传统与焦点的区别

来访者:小芬,女,27岁。 

【传统咨询过程】 

访:“这两天我和我丈夫在一起总是很不愉快,我觉得我特别不能忍受他和别的女人交往。可他们公司的一个女的总是打电话给他,我心里就很烦。他说他们没什么,就是朋友,人家是问他事的。可我就想,为什么总问他啊。” 

咨:“所以你很担心,都问些什么问题呢?” 

访:“一般都是问电脑的事。一会儿说电脑坏了,让他帮忙重装一下系统;一会说弟弟要买电脑,问他该买什么牌子;一会又说什么程序出了问题,问他该怎么办?我就想,她为什么不问她老公去,干嘛问我老公啊?” 

咨:“每次她打电话来时你的感觉怎么样?” 

访:“就觉得特别生气,我生那女的气,觉得她没有尺度;也生我老公的气,就想他干嘛老帮她,帮一次两次就算了。” 

咨:“能再多说一些吗?” 

访:“反正我不喜欢这个女的,我觉得我老公在对女性方面,就特别不坚定,以前也是帮一个女同学,他看她一个人在外挺可怜的,就帮助她吧,我想也是,就没管。后来那个女同学居然表达喜欢他,真让我受不了,气死我了!” 

【焦点咨询过程】 

访:“这两天我和我丈夫在一起总是很不愉快,我觉得我特别不能忍受他和别的女人交往。可他们公司的一个女的总是打电话给他,我心里就很烦。他说他们没什么,就是朋友,人家是问他事的。可我就想,为什么总问他啊。” 

咨:“所以,你很担心。那你怎么知道今天来这里对这个问题是有帮助的呢?” 

(正向的态度) 

访:“我想你们肯定在处理这方面的问题上很有经验,所以想,和你谈谈对我可能有帮助。我觉得这件事实在太让我心烦了。” 

咨:“嗯,听得出你对这件事很心烦。那么,在这个事情上,你希望改变什么呢?” 

(正向的态度、目标架构、聚焦于未来,聚焦于问题解决) 

访:“我希望我和我老公不要总因为这件事不高兴。我希望这件事不再影响我们的生活。” 

咨:“嗯,听起来是个不错的目标。那以前有没有什么时候,这件事也出现,但是你们没有不高兴,没有影响你们的生活呢?”(例外架构) 

访:“有一次,她打电话来,说他们还有其他同事要一起出去吃饭,说要是没事就叫上我,我觉得她既然能想到我,就说明没什么了,所以我就没有不高兴。” 

咨:“很不错,看起来那次你成功地应对了这个问题,后来怎么样了呢?” 

(询问“例外”的情况,“例外”带出问题解决) 

访:“后来我……我老公说我特别好……” 

咨:“你的感觉呢?” 

访:“我那时觉得挺轻松的,好像确实没什么,我的感觉也挺好的。” 

咨:“那天他出去吃饭的时候,你做什么呢?”(引导以过程的方式描述,呈现出画面) 

访:“我叫我同学出去逛街了,那天玩得特别开心。” 

…… 

从上述例子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焦点解决取向与传统咨询、治疗取向的不同——最大的不一样就是短平快,直奔主题,不刨根问底。不同于传统咨询从黑的部分作修改,以增加白的部分,焦点是从白的部分扩展,减少黑的部分。一旦白的部分扩大了,黑的部分自然就减少了。这也正如德琼(DeJong)和茵素(1998)所述,“建构解决之道”所需的思考活动与过程,和传统的“问题解决”取向是非常不同的;正如大家熟知的“科学”和“医疗”模式也大不相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现代主义咨询的入门到精通
什么是焦点解决疗法?如何通俗解释?
短焦经典语句集锦(八)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课程笔记
希望与尊重的实用主义技术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应用》│ 书海遨游 No.22001
浅析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在禁毒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