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机长里的冷知识

一 机组塔台对话必须说英语?

国际民航组织就规定,飞行员在工作中必须说英语。猛一听你可能觉得挺奇怪的,凭什么都要说英语啊,我整个机组都是中国人,我说中文不行吗?两个飞行员都是日本人,他们在驾驶飞机的时候互相说日语不行吗?为什么一定要用自己不熟悉的语言交流呢?就拿日本来说,日本人的等级意识很强,日语里有许多敬语,表达也非常委婉。副驾驶在和机长说话时如果使用日语,同样的意思可能就会说得比较模糊,或者要说很长时间,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应对。与日语类似的还有韩语。1997年,韩国一架飞机就撞上了飞机场附近的山,造成228人遇难。事后找到黑匣子调查发现,事发之前飞机已经出现了事故的征兆。在这架飞机坠毁前,其他机组成员多次提醒过机长咱们的飞机可能有点问题,但因为韩国人和上级说话口气都非常委婉,几乎到了在暗示的程度,而那天机长又非常疲惫,根本没有听出来其他机组成员的言外之意,所以才造成了悲剧。

二 飞机上吃饭的规矩

吃饭这件事。在日本有规定,机长和副驾驶在空中吃饭的时候,必须吃不同的人准备的不同种类的食物。咱们国内也一样,现在国内的航空公司,基本都会给机组成员提供航空餐,而且机长和其他机组成员的食物也必须是不一样的。H 先生告诉我,除了食物必须是不同种类的之外,吃饭时间也要有间隔,一般要相隔三十分钟以上。这些看似奇怪的规定,背后都是为了避免食物中毒,造成飞行员全都无法工作的情况。

三 为什么在狭窄的机舱内乘客不会缺氧呢?

这就要说到飞机内部的空气是怎么流通的了。

机身前部有一个进气口,外面的新鲜空气经过压缩机压缩后进入机舱,客舱后部有一个出气口,飞机就是通过调节出气口的大小来控制机舱的气压。在地面上时,出气口完全打开,机舱内外气压相同;随着飞机的上升,出气口逐渐变小,外面进来的压缩空气积聚在机舱内,防止因高度上升而导致的气压下降,机舱空气就是这样一直循环的。巡航状态下,舱内空气每隔三分钟左右,就能全部更换一次。

四 氧气面罩只能维持12分钟?为什么必须先给自己带好再管别人?

无论你乘坐哪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在飞机起飞之前都会播放一段《飞机安全须知》,其中一定会提到氧气面罩的使用方法,比如“遇到意外氧气面罩会自动脱落,您需要先给自己戴好,再帮助他人戴好”之类的提示。有人可能会抬杠啊,我就想先给我孩子戴好自己再戴不行吗?你别觉得这只是谁先谁后的小问题,在万米高空以上,如果控制气压的装置出现故障,只需要10秒左右,乘客就会失去意识,所以,你如果不先给自己戴好氧气面罩,结果很可能是孩子和你都会遇到危险。

同时乘客使用的氧气面罩大约只能维持12分钟的时间。你可能会说,才12分钟?那能有什么作用呢?飞机故障总不可能12分钟就能修好吧?的确如此,所以这12分钟并不是拿来给乘客的,也不是用来修理飞机的,而是给飞行员争取的救命时间。从氧气面罩脱落下来的那一刻开始,飞行员就开始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存储的氧气耗光之前,飞行员必须迅速把飞机降到三千到四千米的高度,这是能让人勉强维持正常呼吸的安全高度。这个下降的速度得有多快呢?几乎需要和坠机的速度一样快才行。如果飞行员没有很好的驾驶技术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很难在危机中保证飞机和乘客的安全。所以你看,表面上氧气面罩是为了给乘客提供氧气的,但它更关键的作用,是给飞行员争取到解决紧急情况的时间,保护飞机和乘客的安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讲真,这些关于飞机的传言是真的吗?
飞机上25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空乘们守口如瓶多年!第一个就很恐怖...
希腊最惨重空难,机组人员和乘客全都昏死,唯一的幸存者展开自救
飞机还在飞行,可机上100多号人只剩他活着,连飞行员都不行了……
一架无人应答的客机,唯一幸存者惊恐地望着窗外
飞机上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