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是废物、窝囊废”,一句话刺痛800万人:被差评的孩子,痛苦一生!

作者:主创团·夏晴风

“我是一个废物、窝囊废、累赘!

令人震惊的是,这是一名11岁男孩对自己的描述!

近日,浙江宁波一名11岁的男孩小飞,留下一封信后离家出走了。

在信中,他说:

妈妈,我要走了,

请你不要找我,我出去几天,放松一下身体,会有人收留我,

并且我知道我是一个废物、窝囊废、累赘,

这些年让你们生气不是一两天了。



短短的一段字,戳的人心尖痛,该是有多憋屈才选择离家出走去放松啊!
 
据了解,小飞的成绩非常好,最差时也没跌出过前五。
 
可即便如此,妈妈对他管教得依然非常严厉。

他们夫妻工作忙,总不在家,于是在家安装了监控关注儿子的一举一动。
 
不仅如此她不许小飞去外面玩,也不许其他小孩来家里玩,只有来家里写作业才可以。

一旦小飞做错事,轻则罚站,重则罚跪两小时
 
这次,因为小飞玩了半小时手机,便被妈妈罚跪了两小时。
 
可比起这些更令人心痛的是,即便他如此乖,学习成绩这般好,却依然是妈妈眼中的废物、窝囊废、累赘
 
很多网友看到这一幕,纷纷留言道:
 
这些词就是父母平时的口头禅。

 
孩子该有多痛,无论怎么努力,依然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始终活在差评中
 

这样的孩子生活得太难,太痛苦。

多少孩子
活在父母的差评中
 
几米也曾在自己的漫画中说的:

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综艺节目《老师,请回答》中,有一个因为妈妈差评,而痛苦的小男孩。
 
他的妈妈经常骂他二百五


每次写作业的时间长、写错字或写错题,妈妈都会扔掉他的铅笔,大声吼他“二百五”。
 
他委屈地哭着说:“妈妈,能不能别叫我二百五了?我会很努力,希望妈妈能多给我几次机会,我想让她再帮帮我。”
 
太多父母,总以为自己很爱孩子,可对孩子表达出来的却是伤害。
 
心理学家胡慎之曾在微博上做过一个调研:你为什么内心深处永远无法原谅父母?
 
最终,他对调研结果进行了统计。

发现很多孩子无法原谅父母,是因为经常遭到父母情感上的虐待。

他们不是羞辱孩子就是批评孩子,而这样的比例居然占到67.1%。

 
上海市教委也曾做过一项调查,他们调查了2500名上海的中小学生。

结果显示:

有5.85%的孩子曾经有过自杀的计划;


有34.39%的孩子曾有过“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这背后的根源,就是来自于父母的差评,重点是大多数父母对此一无所知。
 
有句话说:你满嘴是爱,却面目狰狞。
 
我们总以为骂几句无所谓。

甚至觉得,骂孩子是为了孩子好。

却不知,父母每一次的打击和辱骂,都如同针尖插在了心头,一次又一次,无法愈合。

 
父母的差评
刺痛孩子一生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原生自卑

也就是说,在原生家庭中,父母长期否定和打击,或者冷暴力,会给孩子带来自卑感。
 
因为小时候孩子的认知不全面,一旦父母对他们有了差评,日积月累他就会认为自己是父母口中的那样,慢慢就会形成一种自卑感。
 
这种原生自卑,比成年后的次生自卑对一个人的伤害更大,它甚至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之前,舒淇在纪录片《时代我》中,提到了自己凄惨的童年,令人心酸。
 
她说自己没有童年,因为回忆里全是妈妈对自己不断地虐待和谩骂,从小感受到的也只有恐惧和阴影。

 
在十五六岁时,她离家出走。后来出车祸受伤,满身是伤。


妈妈看到后,不但没有心疼,反而不断地谩骂。

重点是,从小妈妈总是骂她嘴大不好看。

她说小时候就像一艘船,到处漂,哪里有岸,就停在哪里。
 

也因此即便到今天,她依然不觉得自己好看。
 

后来在演电影的时候,得了抑郁症,就连吃安眠药也睡不着。

人生最压抑的那段时间,她都选择自己一个人扛,不敢去求助妈妈。

慢慢长大后,开始试着去放下去理解妈妈,可是这些伤痛却深深地留在心里,始终挥散不去。

 
不得不说,这样的经历真的太痛了,在最爱的父母身边,却感受不到一丝温暖,有的只是无尽的自卑和敏感。

也许对父母来说,就是随口说的几句话,可对孩子来说,却像是扎在心底最深一根刺。

这根刺,有着贯穿岁月的杀伤力。

拔不出,丢不掉,始终心疼,永不愈合。

父母的肯定
是孩子行走一生的底气

网上曾看到过这样的一份调查:

一个经常得不到肯定的人,他的潜能仅能开发到20%-30%。

他们一旦得到肯定,潜能就会被开发到50%,如果这个肯定来自于家中,那么他的潜能将会被开发到70%-80%。
 
父母的肯定,是孩子优秀的动力。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写道: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
 
从小能获得父母的肯定,就是孩子行走一生的底气。
 
前几天,杨迪在《青春环游记》中,跪谢自己的父母。

 
原来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和父母的教育分不开。

他说,每次自己遇到困境时,遭到质疑时,想要退缩时,妈妈都会一直鼓励和支持他,告诉他“好”,“你很棒”。


也因为这样,他更加有动力去努力。
 
他说:“你们从来没有阻碍我追逐我自己想做的所有事情,而且从来都是鼓励式的教育,让我觉得我真的很优秀。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其实孩子更是如此,一旦得到父母的肯定,他们就会更有动力。
 
心理学中有个效应叫“期待效应”,说的是要想使一个人优秀,就要给他传递一些积极的期望,这样他就会按照期望的那样去成长。
 
也就是说,想让孩子优秀,就告诉他,你很优秀

慢慢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很优秀,从而更有信心努力做得更好。
 
所以,真正爱孩子,就要少否定,多肯定,这样孩子才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毕竟我们的肯定,才是孩子努力的动力。
 
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鼓励和被爱中长大,温暖一生。


夏晴风,多平台签约作者,一个宠娃狂魔的妈妈,深入研究儿童心理,致力与孩子一起成长。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险!11岁男孩被妈妈罚跪第二天出走,留下一封信吓哭妈妈
“我终于把儿子吼成了窝囊废!”36岁杨烁带娃火了却气炸了众网友
别把孩子吼成窝囊废高情商的父母这样讲
“今天你有好好跟孩子说话吗?”“千万别把孩子吼成窝囊废”……父母
被父母刺痛的伤,不能再用它刺痛孩子 | 原生家庭疗愈
《少年的你》刺痛众人:每一个悲剧的孩子背后,都是原生家庭的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