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铜活字印刷之祖——华燧

        华燧(1439-1513),字文辉,号会通。明江苏无锡鹅湖人。明藏书家、铜活字印刷家。

华燧

        明正统年间,少年华燧便广泛涉猎经史,好作考订。他常常在路口高声朗读,旁若无人。遇到学者便上前求教。中年时,尤其专心于校阅经史的谬误,对异同文字认真辨析,同时记录,汇集成册。他发现前人流传下来的著作未必都是善本,特别是那些存世稀少的作品,倘若不加订正,而让其中的谬误也一并流传,未免以讹传讹,误导后人。于是,他萌生了自己印善本的念头。

他爱书之情深入骨髓。纵然以前从未印过书,但他相信自己能够“会而通之”,印出最好的书来。为此,他在家中辟印书作坊,命名为“会通馆”。而人们则称他“会通君”。这“会通”二字,取自《易经》“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是融会贯通的意思,体现了他对自己印书的期盼和自信。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印刷出版书籍谈何容易,更何况印制的大多是鸿篇巨著。起初,华燧曾探索用木活字印刷,但由于木字容易受潮变形,效果不佳。据传,他还曾探索过锡字印刷,但锡字不易着墨,效果也不理想。最后,他选中了铜活字印刷。

自宋代毕昇发明胶泥活字以后,我国印刷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到元代大德年间,王桢又发明了木活字。华燧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用铜字板印刷书刊的成功。1490年,会通馆便试用铜活字印制了《宋诸臣奏议》。但由于铜活字的技术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好,印出来的50套书印刷质量仍不够理想,校勘也不够精细,他随即研究进行改进。

两年后,他又用铜活字先后两次排印《锦绣万花谷》一书,印制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且采用了大小两种字体,分别称作“华家大铜板”和“华家小铜板”。以后,他又陆续印刷了《容斋笔记》等十余种书籍。他自己撰写的《会通馆集·九经韵览》和《十七史节要》也用铜活字印行。

他印制的书籍中缝上方都有印刷年份,下方印有“会通馆活字铜版印”字样。华燧往往在书后加跋,陈述经过。他前后印刷了约十五种书籍。这些书籍历来被藏书家视为珍品,流传至今的,大多成为国家保存的珍贵版本。《无锡通史》指出:“明代的无锡铜活字印刷,形成了群星璀璨的文化奇观。这些铜活字印书本流布四方,震动海内,影响远至日本。更重要的是,这些书是明代无锡的特殊商品。”

华燧读书勤苦,学识广博。暮年,华燧为自己写了《志》和《墓志铭》。1513年,他以75岁寿龄而逝世。吏部尚书乔宇为他写了《会通华处士墓表》,颂扬他的成就和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锡山历史名人(七)| 荡口走出来的铜活字印刷家华燧:本是江南富庶,精于传道实业
金属活字在中国为何不成主流
杨小洲:也谈传统活字印刷为何未能取代雕版
清代民间的活字版印刷
中国历史必知100事(五)雕版印刷术:印刷史上的“活化石”
活字本,印刷术故乡的陌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