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远离踢猫效应,别让自己成为坏情绪的传递者!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踢猫效应,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泄愤所引起的连锁反应。这个理论告诉我们糟糕的情绪会使人失去控制,我们不能成为坏情绪的传递者。通常踢猫效应是指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会沿着等级由高至低逐步传递,由顶端依次传递到底端,最终将危机转嫁到弱者身上。
踢猫效应的故事最开始是这样的。
一位公司董事长为了激励他的下属更加勤奋工作,决定以身作则,宣布自己会早到晚归并设定好了时间。可是有一天,董事长早上边吃早餐边看报纸,居然忘记了上班时间。等他看了手表以后,发现自己居然就快要迟到了, 想起自己宣布的早到晚归,董事长急急忙忙的开着车朝公司赶去。不巧的是,在路上还超速驾驶了。
更不幸的是,这位董事长超速驾驶正好被交警给拦了下来,开出了罚单,这导致路上又浪费了一些时间,紧赶慢赶最后董事长还是迟到了。等到了公司后,他为了让大家不注意到自己迟到的事情,就把销售经理叫到了办公室,然后没头没脑的将他狠狠教训了一顿。
无缘无故遭到教训,销售经理也里自然很不开心,于是回到办公室后,又十分气愤的将自己的秘书教训了一顿。秘书被骂得莫名其妙,又不敢朝销售经理反驳,于是又把手下的那些接线员指责了一番。
接线员自然也是十分的气愤,但是接线员手下没有其他人可以教训,只得在公司里忍气吞声,但是等回到家里,接线员把自己的正在玩耍的儿子教训了一顿。
儿子心里很委屈,自己又没有犯错,为什么要挨骂,但是儿子又不敢反驳自己的父亲,于是他转身就把自己家里的在地上打滚的猫狠狠的踢了一脚。小猫被踢之后后逃到了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坏情绪,有些是自己造成的,有些则是别人莫名造成的,大部分人调节坏情绪的方法则都是找一个比自己更弱的人,然后将这种坏情绪发泄出去。不过一般这种方法并不能带来快乐,反而会让事情变得越发不可收拾,更加糟糕。
古人云:克己、复礼。克己,就是遇事从容,能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人为善,给他人的心灵以慰籍与鼓励。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犯了错误之后如果有人能够及时地提出批评意见,这是犯错误者的福气。如果没有人及时地提出来,我们也许就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最后的记过很可能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毁了自己的一切。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诱惑的社会,一失足就会成千古恨。因此真正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心若改变,你的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会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就会改变。只有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自己,才能把握好人生的航向。远离踢猫效应,别让自己成为坏情绪的传递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告诉你,不良情绪的传递有多可怕
坏情绪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
小心!习惯踢猫的人迟早被老虎咬
如何洞察人心、提升自我?心理学给你答案
踢猫效应的人生感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