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句《三国志》名句

-1-

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

摘自《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解释:人生在世,虽有高大威猛的七尺之身躯,然而死了也不过一个棺材,一抔黄土,形随神灭。只有增加修养,锻炼品德,传播声望,才能永垂不朽。

-2-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摘自《司马法·仁本》

解释:国家虽然大,好战必然灭亡,天下即使安定,忘记战争必然危险。

-3-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

摘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解释:好运气的到来,是有一定原因的。灾祸的降临,是逐渐发展来的。

-4-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摘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解释:宁可我辜负所有人人,不能让任何人辜负我。

-5-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摘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解释: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

-6-

用兵之道,先胜后战。

摘自《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解释:指挥战争的原则是,在于先在国力上胜于对方,然后再出兵作战。

-7-

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

摘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解释:鸡肋这东西,丢掉它好像有点儿可惜,吃起来又没有啥东西。

-8-

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

摘自《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解释:主持忠贞的志向,恪守谦虚退让的人格。

-9-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摘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解释:臣一定尽到辅佐大臣的的职责,效法古人忠贞的节操,直至献出我的生命。

-10-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

摘自《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解释:要建立国家,就要先夺取兵权;要建设国家,就要崇尚道德教化。

-11-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摘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解释:广纳天下的人才和英雄,以正义之道驾驭他们,应该会无往不胜。

-12-

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

摘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解释:制定法令的人却自己犯法,凭什么统领部下呢?

-13-

求贤如饥渴。受谏而不厌

摘自《三国志·吴书·张严程阚薛传》

解释:求取贤才如饥似渴,接受臣下的劝谏毫不厌烦。

-14-

民非谷不生。

摘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解释:百姓没有粮食就无法生存。

-15-

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

摘自《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

解释:安民的办法,在于财富的积累;而积累财富,就是专务根本,节约用度。

-16-

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

摘自《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解释:只怕美好的名声树立不起来,不怕寿命短促。

-17-

处大无患者恒多慢,处小有忧者恒思善

摘自《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解释:处于大的地位而无忧患的人常常松懈怠慢,处于小的地位而有忧患的人常常思慕善德。

-18-

致治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

摘自《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解释:达到大治在于任用贤才,兴旺国家在于尽力发展农业。

-19-

忠臣挟难进之术,吐逆耳之言

摘自《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解释:忠臣往往提出难以执行的策略,说出听起来不舒服而实际上是忠直而有益的话。

-20-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摘自《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解释:民众安于故土,把迁移当作大事,不可仓促改变,顺遂他们心愿行事容易,违逆他们心愿的举动就困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籍名句|《三国志》名言合辑
《三国志》经典名言20句,助你修身、处世有思路
贾诩和郭嘉比较
【名句集锦】【魏晋】 陈寿
魏晋南北朝史讲义及杂稿 两晋南北朝史(高等学校交流讲义) 上
那些你不知道的名句出处—24史名句一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