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至今。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

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

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

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yé)?

故为天下贵。

【一家之言】

道,万物之奥妙都隐藏在其中。善良的人把道看作生命中至宝,不善之人也把道看作他们的保护神。真善美的言辞可以获得许多人的尊敬,真善美的行动可以感染更多的人效仿。人如果产生了不善的思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放弃邪念?因此就创立了一个天子,又为天子设置了三位助手。虽然有宝玉以及华丽的马车,但还是不如走进真理当中。古人为何要这样重视宇宙真相与规律呢?不是因为可以“有求必应” , “有罪也可以免除”。所以这种道就成了天下人都觉得尊贵的东西。(图文据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道德經》第廿四章解读
《道德经》第24章
《道德经》第62章:3.“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把建立国家政权比作最大的不善。
《道德经三百问》:198. “吾何以知天下”?
《道德经》:一条处世天机,一旦遵行,有求必得、有罪可免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61,6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