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北乡下人的遮阳帽/宋天玉(编辑亚静)

​        东北乡下人的遮阳帽

                  宋  天  玉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乡下人夏锄天热开始,就都戴上了遮阳帽,防止天热中暑。一直到天凉了,阳光不强烈时,才摘下了遮阳帽。遮阳帽伴随着一个农忙季节,成了劳动者不可或缺的自制劳保用品。

        那个时候,乡下人的遮阳帽,很少有人花钱购买,多数都是自制的草编遮阳帽(草帽或叫斗笠)。一种是用麦秸结穗的顶部秸杆,在收割劳动间休,从站立的麦秸里挑选笔直粗壮的麦秸掐下来,精心的放在一起,打成小捆带回家。待秋收过后、或阴雨天不能下地干活时,就把麦秸拿出来,用细线绳,精心的编织成遮阳帽,俗称草帽。有的手巧的年轻人,草帽还编织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来,既美观又实用,戴上有些乡绅的风度。

        另一种遮阳帽,是用高粱杆顶部秸秆外皮的篾子编制而成的。上了年龄的老年人都会编织的,关键是篾子破的匀称、光滑,这样编织出来的遮阳帽才有档次。有的年轻人遮阳帽里边还用花布做内衬,显得更有风度。帽圈用另种花布包上,不夹头发、吸汗。实在没有细篾子,有的就用高粱秸的篾子编织,有着粗狂、豪爽、结实的解读。庄稼院的人,都知道就地取材、自力更生的过日子,所以这种草帽伴随着人们不知走了多少年,一直到了改革开放后,农村包产到户、产业结构调整,有的地方为了多打粮,麦田改为稻田,种高粱的也少了,现在这种民间草编的遮阳帽,多数成了尘封的故事。

        那个年代,商店也有卖机编的遮阳帽,用麦秸、木片(刨花子)、竹子编织的,不是尖顶的,是帽盔下边一个大伞边,上边印着“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学习”“人民公社好”的口号,成为时代的标签。但这种遮阳帽,多数是公社、大队的干部和教师们戴的,因为他们没条件编织,更主要是他们挣工资,有能力购买。当然也有花布制做的遮阳帽,有些摩登的味道,这样的遮阳帽,多数是乡镇的女干部和女教师戴,风雅而彰显着身份。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了,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遮阳帽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已没有了过去的乡土气息。我留恋过去的草编遮阳帽,它是我童年、青年的陪伴,记载着那个年代朴实的民风、节俭的生活、友善的和谐、图强的精神。

作者简介  宋天玉  1966年参加工作,1968年参军,2003年退休。喜欢阅读,愿用文字记录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厂村的编织业
美丽的白色草帽 女士夏季钩针遮阳帽
秸秆编 蒸笼
一天就能完成的钩针帽子 夏季钩针棉草帽遮阳帽图解大全
【钩编图解】多款夏季遮阳帽子图解及作品欣赏
一天就能完成的钩针帽子夏季钩针棉草帽遮阳帽图解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