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世界上,唯一能让你痛苦的人,是你自己

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因为领导一句批评的话耿耿于怀好几天;因为同事背后的诋毁难过愤怒,不知道如何相处下去。

职场上受尽委屈,在家里也并不好过,明明知道不应该对孩子发火,却总是控制不住,事后又悔恨难当;想要通过和家里人好好沟通解决问题,却每次都以争吵指责收场。

我们经常被陷在一些情绪的漩涡里无法自拔,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中,负面情绪让我们的生活暗淡,没有激情,长期被痛苦的精神压力折磨。

我们想要丢掉负面情绪,远离烦恼,压制自己去想不开心的事情。但是往往适得其反。越是挣扎,就会被负面情绪缠得越紧。

这时候更多的抱怨就会找上门:“怎么会有这样的领导和同事”“孩子和家人怎么老是不懂我的意思”“我身边的人都是怎么了!”

把让你痛苦的原因都推给别人。然而,痛苦真的是别人带来的吗?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一书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生活中的痛苦到底是怎么来的?又该如何让它们消失,让生活幸福呢?

书的作者克里斯托弗·肯·吉莫是哈佛医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他将自己几十年的从业心得和人生智慧融入到了这本书中。该书一经出版,就成为美国最畅销的心理学书籍,并获得了行为与认知协会的自助书勋章。

英国的心理学杂志曾评价该书:“对任何想让内心变得强大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相信这本书一定会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克里斯托弗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观点:人生中大多数痛苦,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他用了一个比喻来描述:我们每个人都会遭受两支箭的伤害,第一支箭是来自生活的,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不幸,像生离死别、天灾人祸等。第二支箭,则是我们自己插向自己的,它是我们在与不幸对抗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恐惧、愤怒、怨恨等情绪。这支箭才是将我们困在痛苦里的关键力量。

我们无法逃避第一支箭的伤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练习来避免第二支箭的再次伤害。那就是:放下对抗,接纳不幸。

这篇文章,我们将跟随《放下对抗,你就会更强大》,来探讨一下,如何放下对抗,学会接纳,从而让自己内心强大,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

为什么要放下对抗

克里斯托弗在书的第一章给我们强调了:“与自己对抗,你永远成不了赢家”。对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心里对生活中的不顺心的事的抵触情绪。这种抵抗情绪不会让你远离不幸,反而会增加自己的痛苦。

先来看看,“对抗”究竟是如何让你在负面情绪里越陷越深的?举个例子来分析一下。

“强迫入睡”的经历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你想要精力充沛地参加第二天一早的重要会议,于是你做好了一切准备,早早上床准备入睡,但你越是努力地想要睡着,反而变得越清醒,你每次拿出手机来看时间,就会从心窝里冒出一股无名的火,最终,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你可能彻夜都失眠了。

这是为什么呢?

01、对抗的反作用机制

用美国心理学家怀特·坎农的“逃跑或战斗”模式可以来解释这个现象。人们在应对外来威胁时,有两种选择:逃跑或者战斗,但无论哪一种选择,都会让我们的神经系统兴奋起来,调动全身的力量去应对威胁。人们的意识只要向身体输入“对抗”指令,身体就会立刻进入“逃跑或战斗”的模式。

这回你明白了吗,当你觉得失眠对你造成威胁,同它抗争的时候,你的神经系统也就听从调遣,进入了“逃跑或战斗”模式,从而让你的身体越来越兴奋。所以你越是努力想睡着就越是睡不着。

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把内心的负面情绪视作威胁,与之对抗的话,也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

“逃跑或战斗”模式可以帮我们有效应对外来威胁,但却并不适用于我们的感情和情绪。面对难缠的情绪漩涡,我们应该做的是,放下心里的对抗。

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有一个著名的“粉红色大象”的实验,参与实验的人被要求“不要去想一只粉红色的大象”。实验的结果是,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是:抑制反而能让思维更加关注在试图压制的事物上。其实某些心理障碍也是由类似的过程引起的,例如创伤后的应激障碍,抑郁症以及强迫症等。

02、对抗会放大痛苦

我们进一步来看,与负面情绪对抗的过程,是如何加深我们的痛苦的。

很多人都觉得,我们的痛苦是别人带来的,但克里斯托弗却指出“没有人能伤害我们,除了我们自己”

他给出了一道简单的公式,来证明他的观点:伤痛*抗拒=痛苦。其中,“伤痛”是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不幸造成的,比如疾病、事故等。“抗拒”是指我们为击退伤痛而做的所有努力。“痛苦”则是指我们身体或精神上所受的压力。

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抗拒指数”越大,我们所承受的痛苦就会相应地成倍扩大。反过来呢,我们降低自己的“抗拒指数”,痛苦也就成倍地减少。如果我们能将对伤痛的抗拒降低到零,那么我们也将不再痛苦。

所以,你是否对“我们为什么要放下对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了呢?放下对抗,是我们化解痛苦,通往幸福生活的关键一步。

在夫妻关系中,埋怨和愤怒这些强烈的情绪背后,往往隐藏着四个温柔的大字:“我很想你!”。但遗憾的是,为了表达这一情感,很多人常常选择了对抗。

这样的情况还常常出现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常常用责备的语言去表达,往往还要加上一句“我都是为你好”。但是,孩子真的能在你的责备中体会到你对他的好吗?可能也和你一样,满心都是抵触和对抗吧!

你看,“对抗”是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呀?你可能会说,那样做,我心里才会舒服。你用对抗的方式将情绪发泄出来了,看似心里舒服了,但却不是真正的平和,怨恨和指责还残留在你的意识里,你的身体也会因此而受伤,有研究表明,长期被情绪困扰的人,身体的免疫机能可能会下降。

所以,要想成为真正的“赢家”,我们得放下对抗,学会接纳才行。

学会接纳

要学会接纳,我们需要了解三个概念:自我觉醒、自我同情、唤醒慈爱。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自我觉醒”。

冥想教练伽依.阿姆斯特朗对“自我觉醒”的定义是:“在你体验到什么的时候,你知道你正在体验什么”。

换句话说,“自我觉醒”就是让自己活在当下,知道自己正在经历什么。自我觉醒的人不会希望改变生活原来的面貌,因而也就可以慢慢放下对抗。

有些人仿佛天生就容易进入自我觉醒的状态,如果你还不会,也别担心,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那就是给自己找到一只“锚”。

这只“锚”唯一的特点就是随手可及。可以是你随身携带的某物件,也可以是你身体的某个部位,甚至是你脑中的一个单词,或者你的呼吸。

当你被痛苦的情绪淹没时,找到你的“锚”,让它把你的注意力拉回到周围现实的环境中,让你的思维镇静下来。

自我觉醒的“锚”能让我们免受不必要的精神痛苦的折磨,从容平静地活在当下。

然而,有时候我们的情绪过于烦乱,以至于不能约束自己的注意力,甚至都找不到自己的“锚”了,又该怎办呢?

克里斯托弗告诉我们,还可以自我同情。当自我觉醒都不能让我们免于痛苦的时候,自我同情让我们“关爱痛苦中的自己”。

自我同情可以抚慰我们的心神,就像一位亲密的朋友,愿意倾听我们的困难,无须给出什么建议,直到我们可以自己将问题解决。

我们不需要特别擅长调整自己的注意力,就能进行自我同情,我们只需要知道自己正在伤痛之中,然后去拥抱那个受伤的自己。

自我同情可以弱化我们对伤痛的抗拒,让伤痛慢慢释放,从而淡定地面对问题。

关于自我同情的研究表明,它能减缓生活中负面事件对我们的冲击。有自我同情心的人往往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失败和挫折,他们会将此看做是进步的机会。

当我们用自我觉醒和自我同情来面对和接受了现实之后,我们就有了一颗相对强大的内心。而慈爱,则是前两者的升华。一个人拥有的慈爱越多,他的内心就会越强大。

为什么耶稣能够忍受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痛苦?为什么他面对死亡一点儿也不恐惧?这是因为他的心中充满了慈爱。这种慈爱让他强大到能够承受别人承受不了的痛苦。

那么,慈爱之心,我们又能如何获得呢?

可以通过冥想来唤起心中的慈爱。

冥想是我们进行自我觉醒、自我同情和唤醒慈爱的时候,都可以运用的方法。冥想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非正式的冥想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

用几分钟的时间,找一个舒适的姿势,闭上眼睛,让身体放松,将思绪慢慢拉回到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当中。

冥想最大的所用就是能让自己清醒地活在当下,在纷乱复杂的环境中,免受精神压力的叨扰。

进行慈爱冥想的时候,可以加入慈爱格言,即对自己说一些带着美好愿景的话,比如:愿我健康,愿我平安,等等。

无论白天晚上,入睡前醒来后都可以进行慈爱冥想。我们如果在慈爱冥想中进入睡眠,我们的梦一般都会十分平静。

做到真正的改变

最后,我们来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道理我都懂了,可就是做不到,该怎么办?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困扰。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开始学会放下对抗和自我接受。

还真有!克里斯托弗给了我们一个“FAEC”四步骤。其中“F”指的是“Feel”感知痛苦;“A”指的是“Accept”接受痛苦;“C”指的是“Compassion”用同情心去回应;“E”指的是“Expect”期待有技巧的行动。我们来看看,“FACE”四个步骤的具体运用。

克里斯托弗在书中说“人类第一怕当众讲话,第二怕死”。可见紧张怯场的反应有多普遍,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的糟糕情况。那么,来试试“FACE”四步骤吧,或许你能可以轻松摆脱这样的困扰。

首先,去感受你身体里的紧张感:紧绷的肌肉或者急促的呼吸;其次主动、客观地去接纳它们,告诉自己:紧张只是人类上台发言的一种自然反应;再次,用同情心去回应,拥抱一下正在被紧张感困扰的自己,给自己一些理解和关爱;接着,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抱着美好的期待,你就可以重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说的话上面,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遣词造句这项任务上了。

“FACE”四步骤,可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中。在任何感受到精神压力的时候,将这四个步骤作为一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我们在掌握了方法技巧之后,需要的就是长期坚持去练习,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强大、平和的内心,才能让生活走向真正的幸福。

在练习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这都是必然的。我们应该抱有的心态是:即使已经跌倒了100次,你也可以把自己扶起来101次。但如果你过于执着,会让自己又陷入最初的对抗情绪里去,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

在朝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要学会“轻松地坚持”。 我们可以把目标当做一支钢笔,不要抓的太紧,也不能放得太松,太紧了容易抽筋,太松了会让钢笔从手中滑落,不松不紧,把握有度,才能走得更远。

作者指出,在某种程度上,当你期待最少的时候,变化才会降临到你的生活中。我们最好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给自己一生的时间用来练习。

总结

当你某天不再因为领导的一句批评或者同事的几句坏话而闷闷不乐时;当你不再为一团乱麻的生活而烦躁不安的时候,你离内心的强大也就不远了,幸福平静的生活也会变成日常。

更进一步,什么事故灾难,爱人背叛,即使泰山轰然倒塌在你的面前,你都能处之泰然,这也都是可能实现的。只要你有了清晰的目标和正确方法,一切皆有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情绪不好是智慧不够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
让内心宁静——共享《初学者的冥想书》2
被骗7亿!错爱14年!她终于清醒了!
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女人是什么样子
内心有了慈爱,你才能真正变得强大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