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宁夫妻花7万送女留学,21年未见,临死才知女儿已成为德国教授
userphoto

2024.01.17 江苏

关注

“每年过年都会为她摆上一双筷子!”

“眼泪都掉干了!”

2020年,辽宁大连一对双双身患癌症的老夫妇向媒体求助,希望能在临死前见一见去德国留学已经21 年没见面的女儿——曹茜。

据曹兆刚和刘红玉夫妇所说:2000年时,他们凑够7万块送女儿独自前往德国留学后,就再也联系不上,女儿就好像从此凭空消失了一样。

现在他们老两口一个得了乳腺癌晚期,一个得了肾癌晚期,都时日无多。

他们对女儿曹茜别无所求,只想在临死前知道她还活着吗?过的好不好?能养活自己吗?

随后,在媒体的帮助下,一篇《独生女儿留学德国17年杳无音信》的文章登上了辽宁日报。

报纸发出后迅速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群众们甚至包括在德的华人都纷纷自发为这对可怜的夫妇寻找女儿。

很快就有在德国的热心网友提供了曹茜的信息:原来曹茜不仅活的好好的,而且还改名换姓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现在已经是慕尼黑大学的终身教授。至于父母,曹茜称与父母积怨已久,不想联系。

曹茜的冷漠令无数网友咋舌,被不少人骂白眼狼。

那曹茜究竟与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导致这个独生女对待父母如此无情!

父母的宠爱,被掌控的生活

曹茜,1979年出生于大连辽宁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当时的刘红玉已经三十岁了,前些年刘红玉因为身体不好一直没能要孩子,好不容易有了曹茜,结果在生产时却突发了大出血。

事后,医生基于刘红玉的身体告诫曹兆刚夫妇以后最好别再要孩子了。

于是夫妇俩决定只要曹茜这么一个孩子,把她好好养大。

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曹兆刚夫妇也不例外,尤其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更加是给予厚望。

在农村里,尤其是7、80年代,孩子小小年纪就跟着父母下田干活儿是司空见惯的事。

但是曹兆刚夫妇不让曹茜去,只让她在家里好好学习,什么农活儿、家务活儿都不用插手。

而曹茜也十分争气,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发的奖状都贴满了墙壁。

周围邻居都知道曹茜是个学习的好苗子,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见了曹兆刚就夸赞他有个好闺女。

曹朝刚心里美是美,但传统的心态也让他总会遗憾的嘟囔上一句:“好什么啊,又不是儿子,养得再好也是给别人养。”

曹茜听了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但让曹茜更不痛快的是,父亲十分强势,对她的管教也过于严格。

在学校里同龄的同学都留着长头发,而曹兆刚为了不让曹茜分心,就强迫她剪短头发。

回到家,也不允许她出去跟同学一起玩,只让她在家学习,长此以往,渐渐的也就没有同学来找她了。

更让曹茜无法接受的是,只要她的成绩有所退后,父亲就会对她进行严厉的批评,这让曹茜觉得,他们并不是真的爱自己。

还小的时候,曹茜虽然觉得十分压抑,但总得还是听父母的话,直到高考填写志愿时,曹兆刚的过度干涉让他们之间的亲情发生了巨大的裂痕。

变冷的亲情

1998年夏天,曹茜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拿到了高出一本线几十分的好成绩。

当时曹茜听同学说,南方城市发展快,工作机会多,环境又好,于是曹茜也梦想着能去南方发展自己的未来,可能也与想脱离父母掌控有关,因此她填的三个志愿都是南方大学。

然而就在她满心欢喜等着南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她却拿到了辽宁师范大学的通知书。

曹茜整个人都懵了,跑到学校问老师是怎么回事儿,老师告诉曹茜,是她的父亲擅自改了她的志愿。

回到家后曹茜就与曹兆刚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在曹兆刚看来,他们年纪大了,孩子走的太远很长时间都看不到,他们想念孩子,或者是有什么需要照顾的该怎么办?

在本地念大学然后在本地再找个稳定、体面的工作就不错了,离得近也好有个照顾,所以他才这么做。

事已至此,谁都没办法再改变,曹茜虽然心里难受,也只能妥协听从父母的话进了辽宁师范大学。

然而虽然父母如愿了,但曹茜对他们的态度却变得冰冷。

辽宁师范大学距离他们的家只有1个小时的车程,然而曹茜寒暑假却很少回家,总是以忙着打工赚钱为由留在外面。

跟父母关系差归差,在学习方面曹茜一直没落下,依旧用功努力读书,成绩一直不错。

到了大二时期,学校里有了去德国留学的名额,曹茜成绩优异,很轻易的就取得了这个资格。

但是出国留学费用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至少7万,当曹茜将这个想法告诉父母的时候。

曹兆刚想也未想就拒绝了。

他们只是普通的农民家庭,收入微薄,能供出一个大学生就不错了,上哪儿弄那么多钱让她出国。

被父母拒绝后,曹茜跟他们的关系更差了,几乎到了冰点。

曹兆刚知道女儿因为自己做主改了她的志愿的事心里多有埋怨,也不想一而再阻挡女儿追求自己的未来。

于是最后还是同意了曹茜的决定。

曹兆刚夫妇东拼西凑,掏空家底凑足了7万块,然后送曹茜去了德国。

到了德国的曹茜就像一只自由的鸟,彻底摆脱了家庭的束缚,许久都不会给家里打一通电话,但凡打电话就是要钱。

曹兆刚也明白女儿身在异国他乡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尽管家里没钱,还欠了一屁股债,还是想尽办法凑了3万多块。

并嘱咐曹茜要省着点儿花,家里已经没钱了。

但是没想到,过了没多久曹茜打来电话居然开口又是要钱。

这让一直思念女儿的曹兆刚十分恼怒:“钱、钱、钱,就知道要钱 。为什么不按照约定自己打工挣钱,这样岂不是成了白眼狼了。”

曹兆刚没想到自己一时的气话竟成了父女俩此生最后的一通电话,自此之后曹兆刚夫妇就再也没能联系上自己的女儿。

时间久了,曹兆刚就开始担心女儿的安危。

曹茜自从出国后一共就给家里打过3个电话,寄过两封信。

电话用得是公用电话,没办法联系。

曹兆刚就按照信封上的地址给曹茜写信,可是他写了很多信却从未收到过曹茜的回信。

于是曹兆刚夫妇就找到了大使馆,希望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能帮他们联系上曹茜。

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几经辗转找到了曹茜的家,没想到曹茜已经结婚了,而且对于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到来,曹茜连面都未露,只让自己的爱人向他们转达不愿再跟父母相见的意思。

再之后,大使馆工作人员再次找来的时候,曹茜已经搬家了。

从此,曹兆刚就彻底没了曹茜的音信。

女儿虽然见不着了,但是日子总还要过。

曹兆刚和刘红玉一直辛勤劳动,先将欠下的债还完,再打一些工养活自己。

年龄大了做不动了,就靠着一月一千多元的养老钱在对女儿的思念中艰辛度日。

每年过年的时候,曹兆刚都会给曹茜的位置摆上一副碗筷来缓解对女儿的思念,妻子刘红玉的眼泪也快哭干了。

这一过就是21年。

随着两位老人年龄越来越大,身体状况也开始一天比一天差,之后曹兆刚和刘红玉先后被医院确诊为肾癌晚期和乳腺癌晚期。

拿着确诊书的老两口回到家后坐在家里默默的掉眼泪。

他们已经时日不多,真的想确认确认自己的女儿曹茜是否还好好活着。

走投无路的老两口于是找到了媒体,在大连辽宁的报纸上刊登了这件事,并迅速传遍了全国。

神通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在德的华人知道此事后,纷纷为老人自发的寻找女儿。

很快,有认识曹茜的网友就提供了曹茜的信息:原来曹茜在2005年曾回国到上海参加学术研讨会,并探望了同学,但自始至终却没想过看望一下父母。

据这位同学所说:曹茜年轻时与父母恩怨太深,她不想再见父母。而且现在的曹茜已经是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终身教授。

按照她的收入,完全有能力抚养身在农村的年老父母。

但是曹茜却完全没有这个意思。

当面对网友们铺天盖地的指责时,曹茜也只是轻飘飘的说了一句:没空!

最终,刘红玉因为乳腺癌晚期病逝在医院,曹茜还是没有回来见刘红玉最后一面。

曹兆刚在悲痛中不久之后也因肾癌晚期病逝,夫妻俩都没能如愿。

最后

在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中,伤痕有时在所难免,有深有浅,有的没必要在意,有的则令人痛彻心扉。

子女选择孝顺还是远离都是自己的选择。

但是笔者认为父母既然生养自己一场,等他们年老时必要的一些生活费还是要给的。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0年,一对辽宁夫妇借了7万元将女儿送出国留学 令人伤心的是
辽宁父母倾其所有送女儿去德国,患癌后女儿失联,他们苦寻17年
农民父母凑7万送女留学,17年未见,临终才知女儿已成德国教授
辽宁寒门女生成绩优异,留学德国失联17年,父母患病盼知女儿下落
独生女曹茜留学失联17年,在德国结婚生子,父母患癌离世不愿回家
老两口凑7万送女儿去留学,被断联17年,临死才知女儿是德国教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