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背诵课文3、4、5段。
 
    能力目标
 
    1.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七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难度较先秦散文小,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写作特色、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皆融于诵读中。
 
    2.评品法。从品评鉴赏的角度,通过设置几个鉴赏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具体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投影: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虚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虚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文题:过秦论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
 
    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辞赋有《鵩鸟赋》《吊屈原赋》等。其作品经刘向整理为《新书》(58篇),明人辑有《贾长沙集》。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秦末农民起义的动态画面,教师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
 
    生字:
 
    腴(yú) 轸(zhěn) 镞(zú) 笞(chī) 恬(tián) 藩(fān) 
 
  瓮(wènɡ) 牖(yǒu)
 
    多音字:
 
    孝公既没(mò) 召滑(shào) 俯首系颈(xì) 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ɡ) 不及中人(zhōnɡ) 墨翟(dí) 蹑足行伍(hánɡ)
 
    将数百之众(jiànɡ) 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ɡ)
 
    万乘之势(shènɡ)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同桌之间对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交流看法,逐段翻译课文
 
    七、划分课文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思考、交流。
 
 
    八、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九、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1.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过秦论”,即论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中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学生明确:(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
 
    (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
 
    (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然而,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秦朝力量削弱和地理条件发生了变化,原因是什么?一个“何也”,终于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极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铦”“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易变,攻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学生试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尝试背诵。
 
    2.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前四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表明“兴”或“亡”史实的句子。
 
    学生明确:(1)“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议论的是“攻势”,它照应了第1、2段;“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照应了第3段。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第1段叙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第2段叙秦王朝的扩张发展。第3段主体部分突出秦始皇的守政之策,分别从军事(南取百越之地……却匈奴七百余里)上的扩张之策、文化(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上的愚民政策、经济(隳名城……以弱天下之民)上的弱民政策及政治(践华为城……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上的防民政策等四个方面来说明。
 
    (3)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1段);强国请服,弱国入朝(第2段);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第3段);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第4段)。
 
    “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教师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应选概括叙述的句子。同样的道理,“亡”指秦的灭亡,第4段从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而迁徙之徒)、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结果等五方面铺叙陈涉起义,概述的句子应为最后一句。
 
    朗读指导:第1段以中速读,第2段在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中,语势上扬且由强到弱,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以六国不堪一击突出秦轻而易举,大获全胜。第3段第一层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第二层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第4段“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然”急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到“之富”)后扬(“蹑足”到段末),读出对比的情调。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教师示范朗读3、4段,学生循声低和。
 
    学生反复朗读3、4、5段,尝试背诵。
 
    3.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找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明确:相关语句有:(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
 
    提问: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明确:①贾谊生活在汉文帝年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潜滋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地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覆辙。②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3、4、5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设置鉴赏点,对文章作进一步的品评鉴赏,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分类归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集体背诵或滚动式背诵。
 
  
 
    二、鉴赏课文
 
    课堂问答设计如下:
 
    1.提问:这篇传诵不衰的佳作,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叙事,又在叙事的基础上明理,你认为本文的叙事有何特点?它是如何在叙事的基础上做出论断的?
 
    学生分析、讨论。
 
    明确:概括地说,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具体地说,本文善于叙事具备两大特点:其一是作者对秦由盛而衰、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叙述运用了“线”“点”结合法。所谓“线”,是指作者抓住了一条纵线,即从秦孝公至秦始皇七代君王分成四个阶段叙述,勾勒出了整个历史阶段发展的轮廓;所谓“点”,是指特定时间内的某一点,作者用浓墨重彩加以铺陈发挥。这样脉络清晰,要点突出。其二是作者善于概括事实,善于从总的、大的方面把握事实。在写到秦的“守”势时,突出写了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概括而简明。在写陈涉时,突出写了他出身贫贱、才能拙劣、地位卑下、起义军势单力薄几个方面,这不仅与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反衬了秦朝灭亡之易,一箭双雕。
 
    叙事是说理的基础,要写好说理文,还要靠论断。论,是依据事实立论;断,是从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贾谊就是先把大量的事实摆出来,在此基础上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使理不讲而自明,理少讲却大明。正如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对本文的评论:“《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个评语是非常精辟的。
 
    2.提问:贾谊是汉初最富辞彩的散文大家,而作为其代表作的《过秦论》,一定能体现贾谊作品的语言特色,从文章浩浩如江河,沛然而下的气势里,你认为本文最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本文大量使用对偶句型,排比句法,形成一种自然流畅、明快而又错落有致的抒情节奏。全文对偶、排比处占2/3以上,却毫不给人以堆砌呆板之感。若干对偶组成一组排比,辗转成文,一气呵成,恰似长江大河,激起层层波澜;排比句之间,恰当运用虚词关联,犹如珠滚水溅,既闪耀着光彩,又气势贯注,雄浑有力。
 
    总体看,这种由对偶形成的排比,有两种类型:一是运用同义或近义的词语组成排比,如第1段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吞并”之意,却无板滞之感;二是用几个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组成排比,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四句,强调秦国国力日盛、疆域日广。
 
    学生诵读相关文句,感受其语言特色。
 
    3.提问:上面所谈的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如果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说,就是渲染和夸张。贾谊在《过秦论》中,以坚实的史实为经,以艺术的渲染、夸张为纬,巧妙编织,井然有致。你对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还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明确:文章写惠文、武、昭襄的武功,不仅用“南取”“西举”“东割”“北收”予以渲染,而且用“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予以夸张。不这样,就不能显示秦跬一足而天下震慑的威势。写诸侯会盟而弱秦,先列战国四公子,倍加称颂;再历数六国政治、外交、军事诸方面的人才,竟一气写出24个人名,后又列数9个诸侯国名,大有百万雄师压城城欲摧之势。总之,贾谊用辞赋的表现手法来写这篇政论散文,是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的。  
    教师总结:《过秦论》这篇华章之所以能蜚声文坛,受到历代学者文人的钦敬,绝非偶然,至今仍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以上这三点,供大家品味文章的佳美之处,进而提高大家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三、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多媒体逐条显示):
 
    (1)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1.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一样 像包裹一样 像布袋一样
  
  2.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 像声音一样
  
  3.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4.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 向南
  
  5.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6.履至尊而制六合 同上 登上
  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其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即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5、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2)动词的活用
 
 
    教师归纳其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1句。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如2、3、6句;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如4、5句。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3)形容词的活用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1、2、3句。
 
    2.请分别说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征
 
    多媒体显示: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陈利兵而谁何。
 
    (4)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学生明确:(1)判断句 (2)被动句 (3)宾语前置句 (4)介词结构后置
 
    3.掌握文中重要的虚词“之”“而”“也”
 
    多媒体逐题显示:
 
    (1)对下列各句中“之”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②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③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④东割膏腴之地
 
    ⑤收天下之兵
 
    ⑥聚之咸阳
 
    ⑦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⑧有田忌之伦制其兵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③④⑤⑥/②/⑦⑧
 
    C.①③④⑤/②⑥/⑦⑧ D.①③④⑤/②⑦/⑥⑧
 
    (2)下列句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E.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3)下面句中哪一句的“也”字用法与其他各句不同
 
    A.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B.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为天下笑者,何也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三名学生回答。
 
    明确:(1)C(①③④⑤“之”为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②⑥“之”为代词,分别指代秦孝公、天下之兵;⑦⑧为指示代词,“这一类的”)
 
    (2)AC(A、C两项中“而”都是连词,表转折;B、E两项中“而”表修饰;D项中“而”为表结果的连词)
 
    (3)C(C项中“也”为表疑问的语气词,译为“呢”;A、B、D三项中的“也”表陈述)
 
    4.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归纳一词多义
 
    学生逐一回答。
 
    明确:
 
    四、课堂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学习这篇文章,在感受其爱国之情的同时,也使我们得到美的熏陶,在结构美、语言美、手法美的鉴赏中,我们会获得不少教益。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五、探究性思维训练
 
    在对课文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组织学生对课文注解质疑,其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比如以下几种意见,值得关注。
 
    学生甲:“齐有孟尝”,课本P82 注:“孟尝君,齐国的贵族,姓田名文”,句中“的”字多余,应删除。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课本注:“采用合从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不妥当。注释性的文字不能再用通假字,“合从”应写为“合纵”,注解 也同此。
 
    学生乙:“百越”。课本P83 注:“古代越族居住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又说“桂林、象郡”“在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可见古代“百越”还应含有“桂”。《汉语大词典》说“百越”“分布在今浙、闽、粤、桂等地”。依词典和课文的意思,上注应当删除“江”增加“桂”。
 
    “谪戍”,课本P84⑤注:“指被征发戍守边远地区。”此注不够准确。“谪戍”意为“封建时代官吏或人民有罪被遣戍守远方。”1989年版《辞海》即以本文为例。
 
    学生丙:“橹”,课本P85⑦注:“盾牌”,全句意为“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此注不切实际。字典中“橹”有两条注释:(1)使船前进的工具,比桨长大,安在船梢或船旁,用人摇;(2)〈书〉大盾牌。资料显示,盾牌乃古代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武器。兵士作战时一手持盾牌以遮挡刀箭、防护身体;一手持刀剑以刺杀敌人。据此可推断盾牌是质地坚硬、一平方米见方的板块状金属,这样的金属是不可能浮于水面的。结合文章内容看,在第二段作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天下诸侯已困的惨败画面:数百万的兵士倒下了,他们的鲜血流成了河,在血流成的河流之上,简直可以摇橹行船了,以此突出九国丧亡流血之多的惨败局面。所以,“橹”释为盾牌,与客观实际相悖,且有碍于文章内容的表达。正确的注释应该是:“血流成河,可以荡桨行船。橹,船前进的工具,指代船。”
 
    学生丁:“攻守之势异也”,课本P84 注:“攻和守的形势变了。攻,指秦始皇和始皇以前攻打六国,夺取全国政权的时候。守,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根据课本注释,许多人把“仁义不施”和“攻守之势异也”理解为因果关系:因为秦统一天下后不施仁义,所以使以前攻取天下时所向无敌的威强形势变成了后来治理天下时不堪一击的劣弱形势,导致秦王朝迅速灭亡。仔细斟酌这个注释,其实不够恰当。既是仁义不施而导致秦统一天下后的迅速灭亡,难道秦攻取天下时是施行仁义才有那样所向披靡的强大威力吗?可从文中看出,秦兼并天下时,从来就是以虎狼之威加于诸侯,以贪诈之术侵吞各国。为什么秦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沿用原先的方针政策,实行高压暴政,形势却发生了与原来截然相反的变化呢?“攻守之势异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即“攻取天下与治理天下的情势是不同的,面对不同的情势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也应不同:夺取天下当然可行霸道,以力制敌,而治理天下则要改施仁政,以德服人。”综合以上分析得知,“攻守”不是特指秦的攻和守,而是泛指;“异”不是“变”,而应释为“不同”。
 
    “一夫作难”,课本P84 注:“指陈涉起义。难,起事,首事。”这个注释欠妥。这里“作”为动词,“从事某种活动”意引为“发动”;“难”应为名词,“灾难、患难”意引为“战争、起义”。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六国论》,思考: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的贾谊选取“秦亡”这个角度,而北宋苏洵却选“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个角度?
 
    (提示:可提醒学生联系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西汉初年的背景介绍可简略。北宋年间,大宋王朝不断遭受辽和西夏的侵略,统治者不得不纳币输绢以求一时苟安。这种情形与先秦时六国赂秦以求苟安的做法相似,所以苏洵借古讽今,要宋王朝以古为鉴,抗击外侮以维护国家统治)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5题。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子,年少好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吊屈原。……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1.“诸律令所更定”中“更”的读音和意义是( )
 
    A.ɡènɡ 另行
 
    B.ɡēnɡ 历经 
 
    C.ɡènɡ 愈加
 
    D.ɡēnɡ 更换
 
    2.“其说皆自贾生发之”的正确意思是( )
 
    A.他说都是从贾谊那里得到启发
 
    B.他说都是由贾谊提出来的
 
    C.这些主张都是由贾谊提出来的
 
    D.这些主张都是由贾谊那里得到启发的
 
    3.“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中“害”字的正确词义是( )
 
    A.损害 B.妒忌
 
    C.障碍 D.妨害
 
    4.“又以适去,意不自得”中“适”字的正确词义是( )
 
    A.恰巧 B.到……去
 
    C.适合 D.贬职
 
    5.翻译下列句子
 
    (1)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2)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3)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适”通“谪”)
 
    5.(1)孝文帝刚刚即位,自以为不当改制。一切制度的修改和制定,官员的任命,都出自贾谊一人之手。
 
    (2)孝文帝对鬼神之事颇感兴趣,就向贾谊询问有关鬼神的本原。
 
    (3)说到有些诸侯兼有数郡,这不是古代的体制,应当渐渐地削减他们的实力。
 
  
 
    ●备课资料
 
  
 
    一、课文析读
 
  《过秦论》赏析
 
    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政论。
 
    《过秦论》如题目所示,旨在讲论秦王朝的过失,揭示秦至二世而亡的原因。作者充分发挥赋体的特长,不经言秦之衰而先以豪迈之语详述秦之兴,不先写秦之亡而先以昂扬之笔大书秦之盛,犹如长河入海直奔尾闾之窟。作者在纵笔泼墨绘足龙腾云卷之态后予以点睛:“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辞赋的艺术手段,使得文势充畅,波澜层叠,议论风发,题旨轩昂,使人不仅理性上可以得到启迪,而且感情上能够得到震动。
 
    文章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为叙史事,一为发议论。述史是议论的依据,议论是叙事的升华。叙述史实,以时序为经,以事迹为纬,概括了秦“百有余年”由兴而亡的全过程,即从“攻”势转为“守”势两大阶段。议论时,以陈涉与强大的秦王朝比,与山东六国比,是非立分,结论自出。这样由事见意,由史出论,便于作者按辞赋的写作规律施展才华,驰骋笔墨。
 
    《过秦论》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使得文势滔滔,并有一唱三叹之韵味。
 
    极化对比,气魄恢弘。辞赋惯用夸张的手法叙事状物,《过秦论》写由兴而盛的“攻势”,将攻和被攻的双方向两极强化,极言被攻对象的力强势盛,极言进攻方面的力弱势孤,结果却易攻轻取,对比之下显得气魄很大,足可鼙鼓骇聋。
 
    同义叠句,气势酣畅。如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方之心”,四句只一意,即吞并天下。如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一意以多句写之,便把秦的虎狼之心披露得淋漓尽致,把秦的暴虐之行描述得无一可掩,并且以整齐句式叠写一意,使得文字气足神定,一气呵成,读之犹如骏马走坂,流水下坡。
 
    多重排比,气氛热烈。辞赋中往往铺锦列绣,排红叠翠,排比句鳞次栉比。并以多组排比复合,从而犹如繁弦急管般热烈,增强了艺术效果。写“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先以“齐有孟尝……魏有信陵”四个相同的主谓结构的句式排比,显示“合从缔交”面的广。接着以“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三个相同的联合结构的词组排比,显示上述四君子的谋能才干。再以“……中山之众”“……杜赫之属为之谋”“……乐毅之徒通其意”“……赵奢之伦制其兵”四个基本相同的带有长串定语的主语以及相同谓语形式的句子,显示“天下之士”合从缔交,戮力攻秦的力量。最后更以“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八个结构异同交错的四言句,显示秦乘胜前进夺天下,摧枯拉朽攻诸侯的声势。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奔放,如果只是一式到底,那又机械呆板了,将多种句式的排比句组合起来,则整齐与参差结合,相为映照,文章便张弛有致、气韵流转了。
 
    《过秦论》作为辞赋家的政论,在当时独标新帜,这种文风并沾溉后世,像唐代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宋代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等,都能明显地看到其影响。今天我们学习它,也能从它别具一格的散文艺术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古诗文导读》大象出版社2001.3)
 
  
 
    二、类文荐读
 
    1.荐读《途经秦始皇墓》和《焚书坑》
 
  途经秦始皇墓
 
  许 诨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提示: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他又是一个暴君,实行专制主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受到后人谴责。许诨这首诗抒写了他行经秦始皇墓时的感想。诗人在墓前驻足,目光从墓基转向墓顶,见到的是层层绿树,直上云天。墓仿佛一座山一样,给人“龙盘虎踞”之感。眼前的高坟正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煊赫的声势。“势入浮云亦是崩”,覆亡之迅速与秦始皇在位时不可一世的声势,恰恰形成极富于讽刺性的鲜明对照。一个“崩”字,声如裂帛,宣告了秦皇已死,秦朝已亡,似乎言尽意绝。然而诗人忽一转笔:“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这两句与前两句似断而实连,诗意从“崩”字悄悄引出,不着痕迹地进一步写出了秦始皇形象在后人心目中的彻底崩塌。同样是青山秋草,路人却只向汉文帝陵前参拜。汉文帝的谦和、仁爱与俭仆,同秦始皇的刚愎、凶残与奢靡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对于仁君和暴君,人们自会做出自己的评判。末句的一个“唯”字,鲜明地指出了这一点。后两句表面看来似乎荡开了笔墨,从秦始皇写到了汉文帝,从诗人自己写到了“路人”,实际上却有形愈松而意愈紧的效果,在轻浅疏淡的笔墨中显示出了厚重的力量。
 
  焚书坑
 
  章 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提示:这首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焚书坑儒,造成中国历史上一场文化浩劫。“不读书”的刘项而能灭亡“焚书”之秦,揶揄调侃之中,包含极为辛辣的讽刺。
 
    2.荐读《过秦论》(中、下)
 
  过秦论(中)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卹。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提示:本篇首先对秦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和统一后的政治形势作了热情讴歌和肯定,认为这本是“专威定功”的好机会;但是由于秦始皇废王道而行暴政,先诈力而后仁义;秦后世不改弦更张,反变本加厉,终于身死人手,以至最后亡国。从本篇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贾谊为秦后世设想的一些政治措施,如“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轻赋少事”“约法省刑”等等,较具体地反映了贾谊行仁政的主张。
 
  过秦论(下)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脩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闭,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难。于是山东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其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见于此矣。
 
    子婴立,遂不悟。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虽小邑,伐并大城,得阨塞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民未附,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必退师。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王霸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提示:本篇进一步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指出:由于秦始皇、秦二世、子婴三主失道,繁法严刑,天下人敢怒而不敢言,内无辅,外无亲,很快便断送了江山;并且将秦王朝的政策与先王的政策加以比较,劝谏西汉统治者必须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以求长治久安。本篇结尾一段,也可作为《过秦论》(上)的结尾,写作目的非常明确,从中不难看出贾谊一片赤诚的爱国之情。
 
  
 
    三、阅读方略
 
    文言文阅读之一: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
 
    读清句读(dòu),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的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子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内部各种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了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切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再旁及其他次要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次确定句中停顿。
 
    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若”“夫”“若夫”“盖”“故”“惟”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续。
 
    (二)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注意分开读。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可/以一战。“于是”“可以”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恰巧是一个复音词,词义发生了变化,要分开来读,不要把它当作一个词连起来读,否则就读破了。
 
    (三)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永之人/争/奔走焉(不能读成“永之人/争奔走焉”,因为“奔”是谓语,而不是状语)。
 
    (四)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如“其一犬坐于前”,句中“犬”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犬坐”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作了主语,改变了句子意思,正确停顿是“其一/犬坐/于前”。
 
    (五)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如,“望晚日照城廓”,句中“望晚”是“向晚”之意,即接近黄昏之时,原句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照城廓”,读成了动宾结构,这就读成破句了,正确读法是“望晚/日照/城廓”。又如“瞻予马首可也”,应读成“瞻予马首/可也”如读成“瞻/予马首可也”,读成了动宾结构,就读破了。再如“问今是何世”,原句是动宾结构,宾语是一个主谓短语,如读成“问今/是何世”,读成了主谓句,就读破了。再如“两三点雨山前”,读成“两三点/雨山前”就读破了,原句是倒装句,停顿应在“雨”后。
 
    (六)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的成分,不要把成分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字,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不能读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七)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不了解就会导致朗读停顿的错误。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八)“也”用在句中提示停顿,朗读时应停顿,不能误为副词。如:
 
    余闻之也/久。“也”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不能读成“余闻之/也久”。
 
  (摘自《语文周报·高中版》)
 
  
 
    四、高考真题
 
    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①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觝②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①款:至,到。②鱼龙曼延、角觝:均为古代杂戏名。③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人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3.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1.C(遇:对待)
 
    2.C(原文的意思是希望炀帝早回京城,如果远在江都处理此事,一定会失去良机)
 
    3.B(与原文“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相违背)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http://www.edudo.com/ziyuan/0606/17974.as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秦论》导学案
高一语文《过秦论》 教学设计示例(二)
朱昌元《过秦论》备教策略 – 仰望语文的星空
贾谊——中国最富文采的辞赋家
过秦论
余映潮教例评析 62.懂了之后再读——《“友邦惊诧”论》教例评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