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校性教育到底需不需要全面普及?

     

他曾被调侃为“性教授”“性工作者”,他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人类性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20年前,他担心学生不来修他的课;20年后,受学生欢迎的他却引来社会争议。

彭晓辉的研究方向为人类性学,他的《性学概论》所到之处都是场场火爆。上了20多年性学课,彭晓辉最大的感受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接受性教育,普及性科学”。就近期女大学生频遭侵害事件,他表示“要支持性安全教育”。

异性交往恐惧症、大学生同居、同性恋……面对学生抛来各种问题,彭晓辉逐渐成了他们的兼职“性知识辅导员”和“性心理咨询师”。也有社会人士在微博上,问他诸如性技巧、乃至乱伦等极端问题,“再极端都没有超出过我的专业范围”。而对于“手淫有没有害处”这种低级常识,他有空了,通常只回复几个字,“请翻看我的微博”。

曾经被骂得很惨

事实上,彭晓辉并不是没有争议,他也曾被骂得很惨。

“现阶段中国99%的成年人都是性盲。”2011年,面对媒体,彭晓辉抛出这样的观点。在他看来,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和科学的性教育,就是“性盲”。

而这个“性盲”社会让他发表一些观点时格外小心。2011年的5月10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一场讲座中,彭晓辉提到瑞典的母亲会为青春期的女儿准备避孕套,“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在面临性侵犯的时候,能及时递上避孕套,那是保护女性免受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最后一道屏障。”

媒体的报道中,他陈述别人做法的话被移植成了他自己的观点—“彭晓辉:遭遇性侵犯女性应主动递上避孕套”。网络上的骂声铺天盖地,为此他被迫开通了微博,放上视频原话,彭晓辉苦笑道“危机公关搞了一个多星期”。

彭晓辉认为,假设人只能学一门学科,那唯一要学的就是性学。“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会让4亿人幸福”……十年前不敢说的话,现在张口就来;而还有一些话,他要等到十年后再说。“比如聚众淫乱罪,这个罪名其实是不恰当的,但因为存在这个法律,我还是倡导大家遵守。比如换偶,是在夫妻或情侣知情,又私密的情况下,用刑法处罚同样是公权力走得太远。”

20多年的性学课

每个人从生下来就开始接受性教育了,只不过那种性教育是随机的、不规范的,不科学甚至伪科学的。我现在就要洗掉他们原来接受的一切谬论。”

1992年,彭晓辉还是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的讲师,开了一门专业选修课《性生物学》。三年后,把它推广到全校,融入了性社会学、性心理学,改名为《性科学概论》。作为公选课,面向全校学生开放。

“我记得当时凑够15个学生就可以开课了,”即便这样,他还有些担心,私下给学生干部打招呼,让他们动员学生选修。第一学期来了40人,此后,口碑相传,以至于他曾经带过一个超过250人的班级。

后来,教务处进行规范,任何班级不能超过100人。选够人数后,电脑选课程序系统自动关闭。一些学生甚至通过找关系,直接到教务处老师那里进行选课。

近20年来,彭晓辉课堂上的学生从70后变成80后,再变成现在的90后。他见证了大家“开放程度”上的细节变化。90年代,学生常常赶在别人之前拿走自己的选课单子,生怕被人看见。在给彭晓辉的信中,一个学生写到,室友得知他选的课程后,仍故意问他,你选了什么课啊?“我选的科学概论”—他把“性”字拿掉了,遭来大家一阵哄笑。

到了80后,迟到的学生仍然不敢从前门进来,即便后门关了,他也要在那里使劲敲。“进来后悄悄躲在后面,怕别人看见。”

“现在的90后完全没有障碍了,一些人带着自己的恋人来听课。”还有情侣同时选修,但不在一个班,要求调到一起。“我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彭晓辉的性教育观

在彭晓辉看来,性教育从零岁就应该开始,无论是穿衣方式、取名等,都是性教育的一种形式。

但是,系统性的性科学教育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都是不能胜任的。可以说,99%的家长都是“性盲”,因为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研修。他针对大学生开展性科学课程,就是因为他们将来会成为家长、成为教师,这样才能让性科学教育普及开来。

在彭晓辉看来,长久以来,人们对性的认识是狭隘的,甚至一度将性污名化。他说,性问题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其本质是政治和经济问题。此外,他关于性问题的研究还涉及到男女平等观念、大学生性教育等方面。在他看来,性问题关系着社会的整体和谐。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彭晓辉欣慰地说,自己20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一万八千名学生。他一直以来的愿望,是成立独立的性学系。但这并不容易,在过去的十年间,彭晓辉只招到了5名硕士,他曾经申请成立性学系的报告一度被搁浅。不过,他仍旧看好性学的发展前景。

当被问到怕不怕被质疑和否定,彭晓辉笑笑说:不怕呢,我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只要认定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我是不会回头的,这就是执着。

看来,还是需要正确的性教育

9月9日晚,一个叫“新媒体女性”的组织给他发私信,说要利用教师节这个机会,给教育部写一封公开信,呼吁建立高校反性骚扰机制。“要我签名”。

发起活动的背景是,厦门大学博导吴春明涉嫌性骚扰女生事件仍无任何调查结果。

彭晓辉索要了他们的资料,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性骚扰的界定取决于受害者的主观感受,这个太宽泛了。”他拒绝了签名。

同为性教育专家的方刚找到他和李银河,联合起草了一份《对反性侵联署的回应》,呼吁推进全面的学校性教育,反对单纯强调“预防性侵犯”。

“反性骚扰是坚决的,关键是怎么反,”

本文整合自网络相关资讯/灸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性学”女硕士求职屡碰壁2 希望当性教育老师(图)--中国广播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 全球...
[转载]争议教授彭晓辉
【谈性说爱】华师大办性科学夏令营 谈何时发生性关系最合适
人类性学女研究生求职屡碰壁(图)
性学教授回应遭遇大妈泼粪:更坚定我的性学研究|性学|泼粪
性学概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