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

近日,“广州招工老板街头排队被工人挑选”登上微博热搜,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春节后,广州海珠区的大塘村,很多制衣厂面临无工可用的窘况,甚至出现老板排长队等着被挑的场景,不少制衣厂还把工资提高了一半。

但是据了解,这么做并没有多少效果,很多工人觉得这不过是老板的“套路”:要拿到承诺中的高薪,往往一天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结算时还会因为各种理由被克扣,最终到手的工资,基本都被打了折扣。

此番情景,有工人春节后尚未返回广州的短期原因;但从更长远来讲,自2004年以来,中国制造就已经出现了用工荒,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年轻一代农民工不愿意进工厂打工,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新闻报道截图(图源网络)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像父辈那样进工厂打工?

一是工厂的工作条件没有吸引力。老一代的农民工之所以愿意进工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选择,因为当时国内其它产业尚未发展起来。但现在国内的经济已经非常多样化了,很多领域都有很好的机会,而像送外卖、送快递,入职门槛同样不高,同时工作又比较自由,可以跟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员工可以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

而工厂一般远离市区,经常要加班,工人没有正常的社交,生活比较单调,这种工作模式已经对年轻一代没有多少吸引力了。

二是很多人觉得在工厂学不到东西。

我们在媒体上所见到光鲜亮丽的现代化工厂,其实只是中国制造的一小部分,国内大部分工厂的条件仍旧比较简陋,大多做的是简单加工类产品,员工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学不到多少技术。

此外,很多工厂实行家族化管理,外人很难获得晋升机会。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工厂对于年轻一代的吸引力。

山东的生产医疗用品面料生产线(图源:REUTERS)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全产业链优势的国家,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万亿,按不变价计算增长约971倍。但是近日前工信部部长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离成为制造业强国至少还有30年的时间。”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远不能算是强国,这早已是上上下下的共识。去年12月25日,有百余位院士参与的《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发布,该报告认为,美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依然高于各国,处于第一阵列;德国、日本稳居第二阵列;中国、韩国、法国、英国处于第三阵列,在“制造业拥有的世界知名品牌数”“基础产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等指标上,中国与第一、第二阵列国家差距仍很显著。

而要缩短这个历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人的问题,最起码要让年轻人愿意进工厂,最终还是要向德国和日本学习,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技工队伍。

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加快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改善工作条件,创造足够多的高薪蓝领制造业岗位,让年轻人觉得进工厂也是一个很体面、有前途的选择。

其次是培育和完善技工体系。再好的自动化都代替不了人的作用,而今天的技工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升学不成之后无可奈何的选择,学生无心向学,教学管理往往也是一言难尽。所以中国制造不仅有“用工荒”,更有“技工荒”,现实中一些薪水比较高、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往往还招不到人,这种情况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也一直有人呼吁解决,但就是没有多大动静

未来中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这是必须要迈过的一道门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头条
职校生不愿去工厂:现代年轻人真的不愿意吃苦吗?
中国高级技工现状:人才缺口已高达2200多万,技校却无人问津
明明制造业才能强国,为何年轻人只想进体制,那谁来当工人?
中国高级技术工人们的现状为什么这么差?原因在于人还是企业?
大学生“遍地都是”,为何高级技工却有2200万缺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