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

初中语文如何备课

论文 2007-12-07 20:39:29 阅读1172 评论4   字号: 订阅

 

关于中学语文备课的几点认识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语文组     李  葛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第八轮教育教学改革,关于教育的方向、教育的体制、教育的目标、教学的方法、教学的实施、教学的取向、教学的过程等等都在进行热烈的大讨论和大变革。深处改革浪潮中的我们,在传统与改革,继承与创新面前显得似乎有点不知所措。

但是,无论教育教学如何改革,所有的任务都必须借助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去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间,备课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至于其重要性,在这里只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备课就如同建筑物的图纸,它为我们后面工作的展开规划好了具体的步骤、要素、环节、目标、措施、方法,等等,具有强烈的指导性、目的性、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备课是站稳讲台的奠基石,只有做到“胸中有丘壑”才能够达到至善至美的目的和效果。

因此,我在这里单就备课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第一,备目标。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备课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论教育教学无论改革,这一环节都不应该发生变化,也不会发生变化,因为它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方向问题。

“目标”——要想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放到教学上,也就是某一学科经过一学期、一学年或一个初(高)中阶段最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再往小里说,就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实施要学生掌握哪些东西。简而言之,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目的性。如果这个目的性不明确、不科学,那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混乱的、盲目的,其教学效果也是凌乱的,甚至是恐怖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那么,目标究竟要准备哪些东西呢?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固定的格式,目标的内容会依据国家、地区、学校、科目、学生年龄等客观因素的不同而不同,甚至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同一科目的不同老师的备课目标也会有所差别。这就宣告了备课目标的广泛性和随意性,但这并不是告诉我们目标就可以随便制定,随心所欲,在广泛性和随意性的基础上有一个绝对的前提——科学性。所有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科学性为中心准则,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加以润色、添减,从而形成科学性的五彩斑斓的教育教学目标。

虽然目标的内容千差万别,但有一些内容是大致相同的。

1、知识目标:通过这一个学期或者一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为后面的学习积累基础知识,如:拼音、字词、短语、语法、文学常识、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都可以纳入到知识目标中去。

这一届初一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差,尤其是读音和辨字方面。所以,在备课中我就会侧重这方面的内容,比如说在检查预习情况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到黑板上写注音或者根据注音写汉字。在课文中涉及到一些容易混淆的文字时,我总是随手把一些相近和相似的字词罗列出来,并且叫学生上黑板上查字典注音组词(我的两个班的学生每人每天都会带着一本小的《新华字典》),以此加深印象。在作业涉及方面我会把本课中出现的多音字和形似字找出来,叫学生注音组词。经过一年不厌其烦、反反复复的训练,现在学生在这个方面的基础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2、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使学生掌握某方面的能力技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如:阅读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观察能力、描写能力、鉴赏能力、动手能力、写作能力、搜集材料能力等。

课堂上的语言表达时我常抓不懈的,每节课都要叫10名左右的同学或者回答问题或者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就某一个问题展开现场辩论。既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了他们的发言的积极性,会说(包括思考)才会写。在我们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每课结束的时候都会有一篇和课文(思想内容、写作手法、描写方法、文学体裁等)相关的300字左右的小作文,达到即学即会的目的。有的时候可能作文要求和课文没有任何关系,题目就是由老师确定一个大致的范畴,至于具体的内容毫不限制,任凭学生自由发挥,允许千奇百怪的内容和形式的存在,以此先来降低他们对写作的畏惧感,从而慢慢培养、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现在我班的学生写上一篇三四百字的作文再也没有人叫苦连天的了。

3、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受某种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感染,从而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或者从反面教材中获得对照和反省。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亲情友情、博爱和平、人文修养等,所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教育都可以吸纳到这一目标中来。

现实情况表明,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这一环节是最薄弱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强调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的熏陶,这是语文教学的败笔,也是语文教学的损失,更是语文教学的不负责任,因为语文教学本身就承担着思想品德的教育任务。

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是贯穿我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从来在德育方面没有放松过一丝一毫。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如一的把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摆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比如说在给学生上关于战争的文章时,我就会给他们讲述近代中国所受到的外敌入侵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以此唤起他们求知报国的热情,并珍惜今天和平的生活年代。比如在上《最后一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等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文章时,我都会让学生深入地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置换角度把自己摆在文章主人公的位置去体会。经常利用这些课文作为引子讲述新社会的辉煌成就,讲述为国捐躯的烈士事迹,讲述那些抛弃国外优越待遇而依然报效祖国的英雄业绩,以此熏陶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比如在讲关于生命的文章时,我总是教育他们,在一切之一切价值面前,再也没有能够超越生命价值的。鼓励他们参加体育运动,不鼓励带病上课。比如说鼓励(有时候我自己也参加以达到推动推广的目的)学生放学以后打乒乓球或者踢足球,鼓励学生放学以后在操场上慢跑等诸多形式的体育活动。

经过一年多的教育教学,这方面我和我的孩子们收获了不少,他们对那些崇洋媚外的行为嗤之以鼻,他们更加懂得孝敬父母、帮助家长干家务,更加知道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在我的积极引导和带动下,我们班的学生越来越喜欢体育运动,身体素质逐渐提高。

可以说,以上这三大目标是任何语文课堂都不应该缺少的,如果有所遗漏或偏差,那就说明这是一个不完美的——最起码是不完整的——教学目标。

除了这三大必备目标之外,还有一个最现实的目标,那就是——考试目标。这是我们当前教育必须正面应对的一个事实,是任何个人或集体都无法改变的,既然改变不了它就只有面对它。有人说,前面的三大目标里面不是已经包括这些内容了吗?的确。但是还有两点值得我们格外注意:(1)在应知应会的目标中,如果属于考试重点对象的就要特别强调突出,给学生夯实。(2)现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超出课本或大纲要求以外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还要适时地予以补充说明,训练掌握。

第二,备教材。在弄清楚目标后即开始落实目标,落实目标的具体载体就是教材。要实施高效性、针对性、目的性的教学,就必须将教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运用自如。

首先要对整套教材有所了解,例如,教材的编选标准、语文课程改革标准、教育教学理念、知识能力与情感价值、培养目标等。只有先从宏观上把握教材才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工作,不至于使自己的教学效果和编写者的教学期望产生太大的偏差甚至误差。

其次是对单元教材的熟悉,每一个单元的编订都有一个单元的特色,编选者会选取同一种(或者近似)类型的文学体裁、表达方式、情感态度、自然景物等作为一个单元,进行集中的讲解和训练。这样一来,就便于教师在教学之前掌握本单元的整体内容和大概所要讲授的知识点,为接下来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确定了大致的框架结构。避免了茫然、混乱的教学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和后果。

宏观掌握了解未具体的教育教学勾勒出蓝图和方向,微观教学是具体落实宏观蓝图最要紧的环节,再美好的宏图大计如果缺少了具体的教学实施那就等于空中楼阁,可见,准备好课文教材是顺利并成功开展教学的根本保障。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靠一篇篇具体的课文去完成,所以必须充分掌握利用好手中的教材,让这个小小的载体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产生无尽的效益。

备教材是纷繁琐碎的,一篇课文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和能力,如:文学体裁、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情感态度、表达方式、写作手法、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表达能力等,这些内容可以说是每一篇课文中都必须要逐一详细讲解的,前面所说的侧重点是指每一个具体项目下的内容在不同单元是各有侧重的,而这些具体项目在每一课中是全部应该出现的。短短的一篇文章居然要从中整理出这么多的内容,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就更要引起诸位老师的高度重视,不要小看那千把字的小片断,其中可是蕴藏着无尽的文学财富,要不得半点马虎大意。

那么,应该如何备教材能够达到充分详尽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必须将文章烂熟于胸。不说每一课都达到熟能成诵的地步,但是至少要保证每一段的位置、重点语句的位置描画在心中,随时需要随时都可以调用出来。如果连课文都朗读不通顺,那后面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做了——即使做了也是穿凿附会、生搬硬套。

2、要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由此挖掘出文章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和主体思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内容是表达主题思想的载体,而主题思想又是主要内容的升华,二者不可分离。但是有些老师说:现在课程改革不是说不提倡归纳主要内容和概括中心思想吗?我以为这是个绝对错误的认识。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提炼挖掘能力、寓情于景或借物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学习、情感价值的熏陶,等等,多种知识能力都是通过这两点的学习而掌握的。

3、理清文章脉络,分析为主题服务的重点段落或语句或字词。只有清楚的知道作者的行文思路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深入文章,揣摩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更快捷地挖掘出主题,并且可以迅速的勾画出为主题服务的最关键的地方。如果能够寻找到关键性段落或者语句甚至几个字词,文章主题自然就会很顺利地彰显出来,并且学生学习的也会特别的轻松,不但容易理解而且易于掌握,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情况的发生,让学生在清晰的图谱中用最精炼的语言和最简洁的语句讲述最精确的问题。

4、分析文章艺术特色。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除了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接受积极健康思想的熏陶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作者优秀的写作艺术特色,学以致用、为我所用。艺术特色要讲的东西很多,可是在初中阶段相对来说还是有限的。比如:①修辞手法,不过就是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排比、反复、对偶、顶针、互文、复沓、通感等最常见的这些。②人物描写方法,主要就是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③表达方式,不外乎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等。此外还有诸如语言风格、景物描写、结构形式、说明顺序、记叙方式等等。当然还有一些是不常见的,就需要我们的老师随时发现随时讲授。

第三,备学情。学情,即学生的情况。这一概念是由全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张良杰先生首先提出来的,他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和实施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如果老师单纯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备课讲课,而忽略接收主体的感受,我想,再详尽精彩的教案学生听起来也会觉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所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在备课之前一定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大概地了解掌握,因为每一届的学生、每一个年级的学生、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直至每一个具体的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摸清了学生的基础我们才可以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有备而来。比如(1)在课堂气氛过于活跃的班级上课,老师就要有意的适度地压制课堂以防止出现混乱局面;在课堂气氛过于呆板的班级上课,老师就又要故意的制造轻松的氛围,用幽默的语言挑逗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2)如果某一届学生在诸如拼音、字词、造句、写作、语法、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等某一方面整体水平比较低,那么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刻意地加强在某一方面的培养训练。(3)比如背诵课文,对于那些背功比较弱的学生在开学之初就应该告诉他本学期的背诵篇目。(4)对于比较平衡的班级上课速度可以快一点,设计问题的难度可以深一些;对于两极分化的班级上课速度就必须放慢,设计问题的难度务必要难易结合,以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利益。等等。

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按照不同的胃口准备色香味各异的菜肴,这样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必然是愉快而丰硕的。

第四,备自我。自我——包括自己的弱点和优点。

我们必须承认谁也不是全能全才,特别是作为语文教师更是需要极为广泛的知识面,但是我们不能够因为自己某方面知识的缺陷就给学生忽略不讲或者粗枝大叶的糊弄过去,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不道德的表现,那么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掌握自己、了解自己,一定要深知自己的薄弱点,诸如历史、地理、政治、民族、宗教、艺术、军事、科技、生物、天文等,这样在备课的过程中间就可以刻意的在这一方面加大力度,例如翻阅有关书籍、请教相关老师、制作卡片、绘制简易地图、查找辞典、网上搜索等,这时候学校发放的《教师用书》就成为了最简捷最实用的书刊了,因为这本书里面基本上把本篇课文所涉及到的一些重点问题和相关知识点都作了简要的概述和解释,教师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有资源,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样也会使课堂取得比较完美的效果。如此备课,一方面是为了课堂教学的应急需要,一方面更可以促进自己薄弱知识的增强,为后面更好的教育教学打好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推进自己的进步,此乃是一箭双雕。但是话又说回来,这里的薄弱点是有一定底线的,作为语文教师你不能说自己在语法、拼音、诗词解析、文章分析、文言文翻译等方面有缺陷,因为这是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啊!如果连这些都不具备那又如何胜任语文教师这一岗位呢?

一本语文书拿在手中,其中的语言文字、知识积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价值取向等是固定的,但是如何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方式方法却是五花八门的。一篇课文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讲授没有固定的要求,它应该根据不同的篇目、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班级,甚至不同的天气采取不同的办法,凡是符合实际教育教学情况并能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就是最佳办法。我们把全国特级教师的教案或者获得全国讲课大赛金奖的教案拿过来未必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因为那份教案的思路和设计仅仅属于教案设计者本人,别人是无法从本质上驾驭的。同样把我们一份教学效果特别好的教案拿给特级教师或者大赛金奖获得者他也不见得就能够获得和我们一样好的成效,因为这份教案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这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案都必须拥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否则就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尴尬学生在讲台下难熬的局面。另一方面,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把自己擅长的方面突现出来,例如音乐、舞蹈、绘画、军事、建筑、古诗词、书法等,这样既可以上出自己的特色又可以亮出自己的招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实这一点很容易做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发现有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就可以在旁边简单的标画一下,讲授到这里时用上三两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达到预定效果,马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补充自己的不足,突出自己的特色,一节熠熠生辉的课堂已经摆在了属于你自己的那份备课本上。

最后我还想提醒大家一句,那就是备课不要过于拘泥,要考虑到课堂上的不可预设性因素,要把教案设计得灵活多变,可以随着课堂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条件下可以改变预定的教学程序而不会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如果教案设计得过于死板,一旦发生特殊情况就会打断你的原有思路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

总体说来,教师如果在备课过程中能够注意到以上这几点,我想肯定会设计出一份比较优秀的教案,取得比较满意的课堂效果。但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不可规定性,无论是备课、讲课(导语、板书、思路、结语、作业)都有着太多的不可固定性和无休的探讨性,教学教法应该也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进步。

论文 2007-12-07 20:39:29 阅读1172 评论4   字号: 订阅

 

关于中学语文备课的几点认识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语文组     李  葛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第八轮教育教学改革,关于教育的方向、教育的体制、教育的目标、教学的方法、教学的实施、教学的取向、教学的过程等等都在进行热烈的大讨论和大变革。深处改革浪潮中的我们,在传统与改革,继承与创新面前显得似乎有点不知所措。

但是,无论教育教学如何改革,所有的任务都必须借助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去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间,备课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至于其重要性,在这里只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备课就如同建筑物的图纸,它为我们后面工作的展开规划好了具体的步骤、要素、环节、目标、措施、方法,等等,具有强烈的指导性、目的性、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备课是站稳讲台的奠基石,只有做到“胸中有丘壑”才能够达到至善至美的目的和效果。

因此,我在这里单就备课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第一,备目标。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备课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论教育教学无论改革,这一环节都不应该发生变化,也不会发生变化,因为它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方向问题。

“目标”——要想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放到教学上,也就是某一学科经过一学期、一学年或一个初(高)中阶段最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再往小里说,就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实施要学生掌握哪些东西。简而言之,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目的性。如果这个目的性不明确、不科学,那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混乱的、盲目的,其教学效果也是凌乱的,甚至是恐怖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那么,目标究竟要准备哪些东西呢?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固定的格式,目标的内容会依据国家、地区、学校、科目、学生年龄等客观因素的不同而不同,甚至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同一科目的不同老师的备课目标也会有所差别。这就宣告了备课目标的广泛性和随意性,但这并不是告诉我们目标就可以随便制定,随心所欲,在广泛性和随意性的基础上有一个绝对的前提——科学性。所有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科学性为中心准则,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加以润色、添减,从而形成科学性的五彩斑斓的教育教学目标。

虽然目标的内容千差万别,但有一些内容是大致相同的。

1、知识目标:通过这一个学期或者一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为后面的学习积累基础知识,如:拼音、字词、短语、语法、文学常识、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都可以纳入到知识目标中去。

这一届初一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差,尤其是读音和辨字方面。所以,在备课中我就会侧重这方面的内容,比如说在检查预习情况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到黑板上写注音或者根据注音写汉字。在课文中涉及到一些容易混淆的文字时,我总是随手把一些相近和相似的字词罗列出来,并且叫学生上黑板上查字典注音组词(我的两个班的学生每人每天都会带着一本小的《新华字典》),以此加深印象。在作业涉及方面我会把本课中出现的多音字和形似字找出来,叫学生注音组词。经过一年不厌其烦、反反复复的训练,现在学生在这个方面的基础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2、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使学生掌握某方面的能力技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如:阅读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观察能力、描写能力、鉴赏能力、动手能力、写作能力、搜集材料能力等。

课堂上的语言表达时我常抓不懈的,每节课都要叫10名左右的同学或者回答问题或者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就某一个问题展开现场辩论。既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了他们的发言的积极性,会说(包括思考)才会写。在我们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每课结束的时候都会有一篇和课文(思想内容、写作手法、描写方法、文学体裁等)相关的300字左右的小作文,达到即学即会的目的。有的时候可能作文要求和课文没有任何关系,题目就是由老师确定一个大致的范畴,至于具体的内容毫不限制,任凭学生自由发挥,允许千奇百怪的内容和形式的存在,以此先来降低他们对写作的畏惧感,从而慢慢培养、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现在我班的学生写上一篇三四百字的作文再也没有人叫苦连天的了。

3、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受某种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感染,从而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或者从反面教材中获得对照和反省。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亲情友情、博爱和平、人文修养等,所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教育都可以吸纳到这一目标中来。

现实情况表明,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这一环节是最薄弱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强调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的熏陶,这是语文教学的败笔,也是语文教学的损失,更是语文教学的不负责任,因为语文教学本身就承担着思想品德的教育任务。

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是贯穿我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从来在德育方面没有放松过一丝一毫。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如一的把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摆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比如说在给学生上关于战争的文章时,我就会给他们讲述近代中国所受到的外敌入侵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以此唤起他们求知报国的热情,并珍惜今天和平的生活年代。比如在上《最后一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等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文章时,我都会让学生深入地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置换角度把自己摆在文章主人公的位置去体会。经常利用这些课文作为引子讲述新社会的辉煌成就,讲述为国捐躯的烈士事迹,讲述那些抛弃国外优越待遇而依然报效祖国的英雄业绩,以此熏陶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比如在讲关于生命的文章时,我总是教育他们,在一切之一切价值面前,再也没有能够超越生命价值的。鼓励他们参加体育运动,不鼓励带病上课。比如说鼓励(有时候我自己也参加以达到推动推广的目的)学生放学以后打乒乓球或者踢足球,鼓励学生放学以后在操场上慢跑等诸多形式的体育活动。

经过一年多的教育教学,这方面我和我的孩子们收获了不少,他们对那些崇洋媚外的行为嗤之以鼻,他们更加懂得孝敬父母、帮助家长干家务,更加知道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在我的积极引导和带动下,我们班的学生越来越喜欢体育运动,身体素质逐渐提高。

可以说,以上这三大目标是任何语文课堂都不应该缺少的,如果有所遗漏或偏差,那就说明这是一个不完美的——最起码是不完整的——教学目标。

除了这三大必备目标之外,还有一个最现实的目标,那就是——考试目标。这是我们当前教育必须正面应对的一个事实,是任何个人或集体都无法改变的,既然改变不了它就只有面对它。有人说,前面的三大目标里面不是已经包括这些内容了吗?的确。但是还有两点值得我们格外注意:(1)在应知应会的目标中,如果属于考试重点对象的就要特别强调突出,给学生夯实。(2)现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超出课本或大纲要求以外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还要适时地予以补充说明,训练掌握。

第二,备教材。在弄清楚目标后即开始落实目标,落实目标的具体载体就是教材。要实施高效性、针对性、目的性的教学,就必须将教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运用自如。

首先要对整套教材有所了解,例如,教材的编选标准、语文课程改革标准、教育教学理念、知识能力与情感价值、培养目标等。只有先从宏观上把握教材才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工作,不至于使自己的教学效果和编写者的教学期望产生太大的偏差甚至误差。

其次是对单元教材的熟悉,每一个单元的编订都有一个单元的特色,编选者会选取同一种(或者近似)类型的文学体裁、表达方式、情感态度、自然景物等作为一个单元,进行集中的讲解和训练。这样一来,就便于教师在教学之前掌握本单元的整体内容和大概所要讲授的知识点,为接下来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确定了大致的框架结构。避免了茫然、混乱的教学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和后果。

宏观掌握了解未具体的教育教学勾勒出蓝图和方向,微观教学是具体落实宏观蓝图最要紧的环节,再美好的宏图大计如果缺少了具体的教学实施那就等于空中楼阁,可见,准备好课文教材是顺利并成功开展教学的根本保障。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靠一篇篇具体的课文去完成,所以必须充分掌握利用好手中的教材,让这个小小的载体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产生无尽的效益。

备教材是纷繁琐碎的,一篇课文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和能力,如:文学体裁、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情感态度、表达方式、写作手法、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表达能力等,这些内容可以说是每一篇课文中都必须要逐一详细讲解的,前面所说的侧重点是指每一个具体项目下的内容在不同单元是各有侧重的,而这些具体项目在每一课中是全部应该出现的。短短的一篇文章居然要从中整理出这么多的内容,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就更要引起诸位老师的高度重视,不要小看那千把字的小片断,其中可是蕴藏着无尽的文学财富,要不得半点马虎大意。

那么,应该如何备教材能够达到充分详尽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必须将文章烂熟于胸。不说每一课都达到熟能成诵的地步,但是至少要保证每一段的位置、重点语句的位置描画在心中,随时需要随时都可以调用出来。如果连课文都朗读不通顺,那后面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做了——即使做了也是穿凿附会、生搬硬套。

2、要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由此挖掘出文章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和主体思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内容是表达主题思想的载体,而主题思想又是主要内容的升华,二者不可分离。但是有些老师说:现在课程改革不是说不提倡归纳主要内容和概括中心思想吗?我以为这是个绝对错误的认识。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提炼挖掘能力、寓情于景或借物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学习、情感价值的熏陶,等等,多种知识能力都是通过这两点的学习而掌握的。

3、理清文章脉络,分析为主题服务的重点段落或语句或字词。只有清楚的知道作者的行文思路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深入文章,揣摩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更快捷地挖掘出主题,并且可以迅速的勾画出为主题服务的最关键的地方。如果能够寻找到关键性段落或者语句甚至几个字词,文章主题自然就会很顺利地彰显出来,并且学生学习的也会特别的轻松,不但容易理解而且易于掌握,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情况的发生,让学生在清晰的图谱中用最精炼的语言和最简洁的语句讲述最精确的问题。

4、分析文章艺术特色。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除了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接受积极健康思想的熏陶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作者优秀的写作艺术特色,学以致用、为我所用。艺术特色要讲的东西很多,可是在初中阶段相对来说还是有限的。比如:①修辞手法,不过就是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排比、反复、对偶、顶针、互文、复沓、通感等最常见的这些。②人物描写方法,主要就是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③表达方式,不外乎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等。此外还有诸如语言风格、景物描写、结构形式、说明顺序、记叙方式等等。当然还有一些是不常见的,就需要我们的老师随时发现随时讲授。

第三,备学情。学情,即学生的情况。这一概念是由全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张良杰先生首先提出来的,他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和实施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如果老师单纯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备课讲课,而忽略接收主体的感受,我想,再详尽精彩的教案学生听起来也会觉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所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在备课之前一定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大概地了解掌握,因为每一届的学生、每一个年级的学生、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直至每一个具体的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摸清了学生的基础我们才可以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有备而来。比如(1)在课堂气氛过于活跃的班级上课,老师就要有意的适度地压制课堂以防止出现混乱局面;在课堂气氛过于呆板的班级上课,老师就又要故意的制造轻松的氛围,用幽默的语言挑逗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2)如果某一届学生在诸如拼音、字词、造句、写作、语法、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等某一方面整体水平比较低,那么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刻意地加强在某一方面的培养训练。(3)比如背诵课文,对于那些背功比较弱的学生在开学之初就应该告诉他本学期的背诵篇目。(4)对于比较平衡的班级上课速度可以快一点,设计问题的难度可以深一些;对于两极分化的班级上课速度就必须放慢,设计问题的难度务必要难易结合,以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利益。等等。

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按照不同的胃口准备色香味各异的菜肴,这样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必然是愉快而丰硕的。

第四,备自我。自我——包括自己的弱点和优点。

我们必须承认谁也不是全能全才,特别是作为语文教师更是需要极为广泛的知识面,但是我们不能够因为自己某方面知识的缺陷就给学生忽略不讲或者粗枝大叶的糊弄过去,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不道德的表现,那么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掌握自己、了解自己,一定要深知自己的薄弱点,诸如历史、地理、政治、民族、宗教、艺术、军事、科技、生物、天文等,这样在备课的过程中间就可以刻意的在这一方面加大力度,例如翻阅有关书籍、请教相关老师、制作卡片、绘制简易地图、查找辞典、网上搜索等,这时候学校发放的《教师用书》就成为了最简捷最实用的书刊了,因为这本书里面基本上把本篇课文所涉及到的一些重点问题和相关知识点都作了简要的概述和解释,教师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有资源,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样也会使课堂取得比较完美的效果。如此备课,一方面是为了课堂教学的应急需要,一方面更可以促进自己薄弱知识的增强,为后面更好的教育教学打好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推进自己的进步,此乃是一箭双雕。但是话又说回来,这里的薄弱点是有一定底线的,作为语文教师你不能说自己在语法、拼音、诗词解析、文章分析、文言文翻译等方面有缺陷,因为这是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啊!如果连这些都不具备那又如何胜任语文教师这一岗位呢?

一本语文书拿在手中,其中的语言文字、知识积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价值取向等是固定的,但是如何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方式方法却是五花八门的。一篇课文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讲授没有固定的要求,它应该根据不同的篇目、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班级,甚至不同的天气采取不同的办法,凡是符合实际教育教学情况并能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就是最佳办法。我们把全国特级教师的教案或者获得全国讲课大赛金奖的教案拿过来未必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因为那份教案的思路和设计仅仅属于教案设计者本人,别人是无法从本质上驾驭的。同样把我们一份教学效果特别好的教案拿给特级教师或者大赛金奖获得者他也不见得就能够获得和我们一样好的成效,因为这份教案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这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案都必须拥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否则就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尴尬学生在讲台下难熬的局面。另一方面,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把自己擅长的方面突现出来,例如音乐、舞蹈、绘画、军事、建筑、古诗词、书法等,这样既可以上出自己的特色又可以亮出自己的招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实这一点很容易做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发现有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就可以在旁边简单的标画一下,讲授到这里时用上三两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达到预定效果,马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补充自己的不足,突出自己的特色,一节熠熠生辉的课堂已经摆在了属于你自己的那份备课本上。

最后我还想提醒大家一句,那就是备课不要过于拘泥,要考虑到课堂上的不可预设性因素,要把教案设计得灵活多变,可以随着课堂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条件下可以改变预定的教学程序而不会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如果教案设计得过于死板,一旦发生特殊情况就会打断你的原有思路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

总体说来,教师如果在备课过程中能够注意到以上这几点,我想肯定会设计出一份比较优秀的教案,取得比较满意的课堂效果。但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不可规定性,无论是备课、讲课(导语、板书、思路、结语、作业)都有着太多的不可固定性和无休的探讨性,教学教法应该也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师,试试看,努力自主成长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不写教案的理由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浅谈导学案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个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