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古典诗词复习:炼字鉴赏

教学目标:

1、 了解做诗歌鉴赏炼字题的常用方法

2、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查语言方面有关炼字题型的提问方式,归纳出相应地答题模式

3、学会用归纳出的答题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锤炼语言的佳话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是卢延让锤炼语言时的真实写照;“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是欧阳修对锤炼语言的执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对锤炼语言的一份感动;“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炼字炼句的铮铮誓言。“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有人说这个等字最动人,要烧制天青色的官窑瓷器,就只能等待烟雨天,就如同我也只能安静的等待着不知何时才会出现的你。一连用了二个“等”字,是为来强调爱情里最无力的无奈就是「等待」。

轻风□细柳 淡月□梅花

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一般来说,从炼字的角度,我们应该关注下列几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数量词、拟声词、虚词等。

 典型例诗

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这里可改为“留”字和“见”字吗?为什么?

答: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2,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试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燃”字妙处。
参考答案:
“燃”字用得极妙,由“燃”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火,把花与火相比,就抓住了花明丽、鲜艳的特征,在青绿背景的反衬下,花朵就显得格外红艳。不仅如此,还利用火苗燃烧的跳动感,赋予花儿以动感,化静为动,就把花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特征准确地传达出来了。

3、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描景象)。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表现了春光的美好。“闹”字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的浓烈气氛和旺盛的盛的生命力,被清代著名评论家王国维誉为“境界全出”的佳句。作者也因为这个句子被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4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过香菱对此诗句的评论:“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一个“直”字更显荒漠的浩瀚无际,“圆”字更显长河的磅礴远大。”

 5: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四字准确地描绘出春末绿叶渐多,花卉渐少的景况,曲折地表达了惜花、惜春的感情,“肥”“瘦”用语形象清新而独到,化平常为神奇。她的另一首词《醉花阴》中也用到“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瘦”字是词眼,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因为有刻骨铭心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人比黄花瘦”五字,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感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含义,自在其中。

6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问:诗题为“早梅”,你认为改动哪个字还能准确地体现“早”字?

 老师适时引导:“数”改为“一”。

  诗人郑谷把齐己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深为叹服,便拜郑谷为“一字师”。“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传达出准确的诗意。     

7鹧鸪天(06年江苏卷)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⑴表达了作者飘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8:09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9:08年 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10: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以下题目。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①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②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①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②煮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斋戒后的农历九月九日,将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进锅里煮。

(1).试结合全诗分析首句的“冷”字好在哪里。(3分)

答(3分)“冷”字是全诗写景叙事抒情的关键。(1分)首句写郡斋天气的冷,联想到山中天气的冷;由天气的冷,联想到在山中艰苦修炼的朋友的孤独、凄冷。于是诗人欲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慰藉(1分)。通过一个“冷”字,虚实结合,把诗人对山中朋友的想念很巧妙地表达了出来。(1分)(未答到最后一点,但前面各点的分析较具体,也可以给3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  “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抒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能将两个字结合诗歌准确分析即可得分)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乙〕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甲〕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1金闺万里愁。

 

 

 

 

 

〔注〕1无那:无奈。

(1)乙诗第一、二句中的“新”“旧”二字有何妙处?(4分)

答.(1)(4分。手法、词解、句意、作用各1分。)

形成对比(1分),“新”指的是新曲调,“旧”指的是不变的别情(1分),意在说明无论琵琵曲如何变换新曲调,曲词中依然蕴含着不变的别情(1分),渲染了别情之浓重(1分)。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舍: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画”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分)

答.(1)“峰”本来是景物中的客观存在。用一“画”字,似乎说“峰”本来并不存在,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不仅写出“峰”的美妙如画,而且传达出“观者”的惊奇与喜悦,使整首诗别有情趣。(4分,意思对即可)

5.               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

⑴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试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简析“炼字”这一技法。参考答案:⑴上联当中“匀”“弄”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丛丛”与“叶叶”二词用叠字,增添了音乐性,琅琅上口,余味无穷。(答四组字词1分,分别点出作用3分,共计4分)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离 亭 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张昪: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赏析上阕“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中“浸”字的妙处。(3分)

 (1)“浸”有浸染之意,(1分)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渗透的景象,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2分)

7、、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试通过“悦”“空”二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悦”,愉悦,高兴。“空”,空明,清静。二字都是使动用法,作“使……愉悦”“使……空明”讲。(步骤一)在焕发着日照光彩的青山中,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人行走在清清的水潭边,身影倒映在水中,湛然清明,心中也杂念全消,一片空明。(步骤二)此情此景让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秘,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步骤三)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历来为人称道,而该句绝妙之处则在一个“横”字,请试作分析。
答案: “横”,横浮的意思。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加湍急。郊野渡口,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横在涧中,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横 ”准确地写出了空空的渡船自如自在,恬然悠悠的形象特征,从而以这种清幽自在的场景,较好地表现了诗人恬淡的胸襟。
9、阅读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然后回答问题。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请简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腾”“走”二字的妙处。
答案: “腾”,翻腾的意思,“走”,跳跃的意思。五岭山连绵起伏,蜿蜒不断,在红军眼里却像微波细浪在翻腾,乌蒙山高大巍峨,气垫磅礴,对于红军将士来说,正如同泥丸在阪上跳动。“腾”“走”二字化静为动,向读者展现动态美,恰切地表达了红军将士战胜高山险阻的豪情。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

“疾”,指动作迅疾;“轻”指动作轻快。草木凋枯,鹰眼特别地锐利,雪已化尽,马蹄绝无滞碍,轻快异常。“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面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1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香”字“佳”在何处?

“香”批香气,微风吹拂着柳絮,满店传来阵阵香气。“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使诗人更加留念。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系”,牵拉之意,柳条藤蔓不忍诗人离去而牵拉诗人的衣裾,“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啼”,鸣叫之意,在这里住久了,黄莺与诗人十分熟悉,在诗人将要离开的时候,接连鸣叫了几声,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1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题玉泉溪【唐】湘驿女子
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问】你认为诗中哪一个字最为精练传神。试简析之。
醉:①写出了秋色的浓艳。
②连缀起“红叶”和“秋色”两词,将不可触摸的秋色,写得真切可感。
弹:①写出了溪流声富有音乐性。
②以动写静。将万籁俱寂的夜色烘托得更加幽静。
③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玉泉溪人的情态。生动形象。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 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唐】韩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 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 不见人烟空见花。
【问】古人写诗喜用“自”“空”二字。你认为诗中 “自”“空”在表情达意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①描绘出了泉州军洗劫后,农村一切自生自灭,无人问津的荒凉萧条的景象。
②寄托了诗人寄身离乱,感时伤怀的情感。(或对泉州军的愤懑,对百姓不幸遭遇的同情)

1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唐】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问】“莺啼”本无所谓“乱”与不“乱”。而诗人偏言“乱啼”。为什么?

诗人身为逐客,远在异乡,满眼花尽叶落,春意转迷的景象。这一切加浓了宦情羁思。心意烦乱,辞因情发,故而听莺啼也乱。
1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问】试简要分析诗中“满”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①从景物描写的角度看,“满”字描绘出了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
②从景情关系看,上述景象反衬下文“堪悲”之情。诗歌以乐景衬哀情。
1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杂诗【唐】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问】有人认为诗中“一溪月”应改作“一轮月”。这样改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不好。
“一轮月”只写到月,与“一树梨花”一样,是静态的。
“一溪月”写月,也写到了“溪”。画面更丰富;把不可揽结的月色写得捧手可掬。生动形象。
1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唐】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问】找出诗中你认为最具表现力的字,并对其加以简要分析。
秋”①表面:写时令。②深层:写心情。愁。
19、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2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 答:“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21、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2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答案)铿然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词意)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意境)形成鲜明对比(手法);(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情感、主旨)。(2分)

23、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的艺术效果。(2007年广东卷)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上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林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简析:“穿”“数”动皆为动词。在这里描写所涉及的对象都是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在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结合下句“孤”之点染,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两个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

24、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 “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2004年湖北卷)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分析:两字各有其妙。① “阔”字更好(看法),因为它直接描写(技巧)了春潮涨涌,江水浩渺,水面开阔(词意),较之“失”气势恢弘阔大, 且声调更响亮(效果)。 ②“失”字更好(看法),因为它夸张地描摹(技巧)了春潮高涨而岸水平齐,江岸似乎消失(词意),较之“阔”主观视觉更为强烈(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诗歌的“炼字”
古诗鉴赏:炼字
轻风___细柳,淡月___梅花 ? 填上算你厉害~
一字生辉——古诗炼字之妙赏析
巧解“诗眼”
(1)谈谈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