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作为一个著名隐喻,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和思想家亚当·斯密(AdamSmith)用来描述的一种原理:由于个人行为的非故意的结果,一种能产生善果的社会秩序出现了。这个隐喻所表达的思想渗透在亚当·斯密全部的社会和道德理论之中的。

在亚当·斯密的思想里有两只看不见的手:一只在他的名著《国富论》(又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里伸向财富,另一只则在他的另一部名著《道德情操论》里指向美德。

在《国富论》中,斯密是这样使用 “看不见的手”一词:“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这样做只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促进一个并不是出自他本心的目的。”《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是这样使用 “看不见的手”一词:富有者“尽管生性自私和贪婪,虽然他们只图自己的方便,虽然他们从其所有雇用的干百万人的劳动中所要达到的唯一目的就是满足自己无聊和无厌的欲望,他们却同穷人分享他们所获得的全部改进的产品。他们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进行生活必需品的分配,这种分配差不多同假设土地在其所有居民中分割成相等的部分时所能有的分配一样;这样没有打算去作,没有真正去作,却促进了社会的利益,为人类的繁行提供了生活资料。” 市场经济大潮中,普通人都会身处其中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围,因而更加向往感恩、大度、慷概、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斯密一直反复思考人类情感在追求物质利益中所起的作用问题。他耗费毕生的心血把这些思考写成了这本《道德情操论》。他想告诉读者: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感念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约束,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应该种植在人的心灵里。经济世界的出发点是利己主义,道德世界的出发点是同情心,这到底是不是一种割裂? 斯密认为,“利己”(Sef-Love也可以称为“自爱”)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不能跟“自私”( Selfish)相混淆。人的动机就是利己,是人性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利己可能是一种值得赞美的人类特性,反映了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的物质福利,还关心自己的荣誉。在道德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下,经济竞争的公平、公开、公正贯穿其中,经济才能有序发展,人们才会实现分配公平。

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在《国富论》里,“看不见的手”使人类财富増加,从这一点看,它是一只推动历史进步的手。但是在分配中它能否做到公平,从而成为一只正义的手?还是相反,导致一方肆意侵犯另一方的利益,变成为一只肮脏之手呢? 在现实的经济中,“看不见的手”是一只有缺陷的手,当它的缺陷被人有效利用的时候,就很可能变成为一只肮脏的手,一只攫取他人财富的黑手。在《道德情操论》里,人们要受道德感念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约束,道德是一种普世社会意识形态,一种普适的言行准则与规范。市场经济应该是追逐财富的经济,否则社会缺乏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也应该是讲究道德的经济,否则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社会灾难。

当前,在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化过程中,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以及科技的进步会让经济上的“看不见的手”更有可能成为肮脏之手,而且手法更隐秘。探讨人们的道德前景与经济发展的经济伦理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秩序问题,经济发展的无序和混乱必然引发社会不稳定。

    亚当·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作家,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1723年他出生于苏格兰一个海关官员的家庭,14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数学和哲学,并对经济学产生兴趣。17岁时转入牛津大学。毕业后,1748年到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与文学。1751~1764年回格拉斯哥大学执教,期间他的伦理学讲义经修订在1759年以《道德情操论》为名出版(1789做了最后的修订,1790出版了最后一版)为他赢得了声誉。1764年他辞了教授。担任私人教师,并到欧洲旅行,结识了伏尔泰等名流,对他有很大影响。1767年他辞职,回家乡写作《国富论》,1776年《国富论》出版。1787年他出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90年逝世于苏格兰爱丁堡

2007年英国发行了背面印有亚当·斯密头像的20英镑纸币,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情操论》——译者序言——告读者
斯密的自我身份认同——首先是位道德哲学家
怎样理解“斯密的矛盾”?
亚当·斯密与《国富论》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薛开伍:两千多年前,老子的《道德经》早已折射出现代经济的诸多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