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鉴冰教授治疗闭止倾向性月经不调(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的处方用药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杨鉴冰教授治疗闭止倾向性月经不调(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的处方用药,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初步分析杨鉴冰教授诊疗闭止倾向性月经不调的用药规律,探讨其临证经验,旨在继承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为中医药治疗闭止倾向性月经不调提供新思路。

方法:选取杨鉴冰教授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医馆杨鉴冰教授门诊治疗的首诊患者,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的病例,将其进行整理,最终选择出符合诊断要求的病例共256例(月经过少98例,月经后期158例)。通过WPSoffice2019软件分别建立“月经过少中药数据库”、“月经后期中药数据库”,将其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用药频次、性味归经、药物配伍等角度,并结合跟师时老师的经验传授,

初步总结杨鉴冰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

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256例患者,年龄最小16岁,最大45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

21-45岁,占比96.88%,育龄期女性多见。

2.256张处方,共涉及中药297味,出现频数4969次,使用频率>20%的中药有

30味。使用频次排在前10位的中药依次为


党参(248次)、枳壳(228次)、黄芪

(226次)、当归(195次)、炙甘草(164次)、川芎(141)、柴胡(157次)、

益母草(129次)、蒲黄(125次)、五灵脂(125次)。

3.常用证型分布来看,杨师治疗闭止倾向性月经不调共有8种证型,其中气滞血瘀82例,血虚血瘀42例,肝郁肾虚32例,脾肾两虚30例,肾虚血瘀24例,肝郁脾虚14例,寒凝血瘀13例,肾虚痰湿11例。主要证型以气滞血瘀、血虚血瘀、肝郁肾虚、脾肾两虚、肾虚血瘀5个证型为主。

4.根据药物归类统计结果显示,补虚药类使用的种数及频次最多,其中补气药使用的种数和频次是最高的,其次为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解表药。在四气统计中,多以温、平、寒为主,其中温性最多。在五味中则多偏重于甘、苦、辛。在归经划分中,五脏的归经偏重于六腑的归经,五脏归经中以肝经的药物居多,后为脾、肺、肾、心经,六腑归经中以胃经最多。

5.根据关联规则方法,置信度为1的药物关联共30组,包含9种中药,党参、

黄芪、枳壳、川芎、炙甘草、当归、蒲黄、五灵脂、益母草之间的组合。

结论:

1.杨鉴冰教授认为闭止倾向性月经不调多发于育龄期女性,病机为本虚标实,本在五脏气血虚损,标因气瘀湿互结。

2.辨证以气血及脏腑辨证为主,重在调理肝脾肾三脏,培补气血,治疗上谨守“适事为故”思想,调气血,通补兼施,以补虚为要,佐助以通,临证多用温性、平性药

物,固护女子阴血,防止疾病难治。

3.以调补气血为基本治法,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不同,随症治之,辅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补肾填精、疏肝调经、健脾化湿等治法。

关键词:杨鉴冰;闭止倾向性月经不调;用药规律;思想经验

陕西中医药大学2021届硕士学位论文

21-34岁,

93

35-45岁,

54

<21岁,


图2月经后期患者年龄段分布情况

3.2证型分布情况

3.2.1月经过少

杨师将月经过少分为气滞血瘀证、肝郁肾虚证、肾虚血瘀证、血虚血瘀证脾肾两虚证、肝郁脾虚证等8个证型,其中以气滞血瘀证、肝郁肾虚证、肾虚血瘀证、血虚血瘀证、脾肾两虚证4个证型为主。详见图3。

40

30

36


图3月经过少证型分布情况

3.2.2月经后期

杨师将月经后期分为气滞血瘀证、血虚血瘀证、脾肾两虚证、肝郁肾虚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湿证、寒凝血瘀证、肝郁脾虚证等11个证型,其中以气滞血瘀证、血虚血瘀证、脾肾两虚证、肝郁肾虚证、肾虚血瘀证5个证型为主。详见图4。

50

46

20

181110108332

图4月经后期证型分布情况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杨鉴冰教授治疗闭止倾向性月经不调的用药规律

3.3高频用药统计

3.3.1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首诊处方98首,涉及药物144味,药物总频次1910次,平均每首方剂用药约19.48味。列出使用频次≥20次的药物及其使用频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

位)(见表1)。

表1月经过少常用药物使用情况( n -98)

序号

药物


频数频率 序号 药物 频数

频率

党参

93

94.90%

16

熟地黄

40

40.82%

枳壳

92

93.88%

17

牛膝

39

39.80%

黄芪

85

86.73%

18

蒲黄

38

38.78%

当归

2

73.47%

19

五灵脂

37

37.76%

5

川芎

69

70.41%

20

白芍

36

36.73%

柴胡


b3

64.29%

21

香附

35

35.71%

炙甘草

62.24%

22

车前子

34

34.69%

6

我术

8

48.98%

23

红花

29

29.59%

三棱 Hn 

46.94%

24

路路通

27

27.55%

10

茯苓

45.92%

25

桂枝

27

27.55%

 II 

丹参

1

41.84%

26

牡丹皮

24

24.49%

山茱萸

10

40.82%

27

白芷

24

24.49%

13

续断

10

40.82%

28

白术

22

22.45%

4益母草

40

40.82%

29

姜黄

22

22.45%

15

赤芍

1U

40.82%

30

桃仁

21

21.43%


表2月经过少证型药物分布


序号

证型

常用药物

气滞血瘀证

枳壳、柴胡、莪术、三棱、香附、川芎、当归

2肝郁肾虚证

柴胡、香附、熟地黄、山荣黄、鹿角霜、续断

3肾虚血瘀证

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我术、三棱、枳壳血虚血瘀证当归、党参、黄芪、枳壳、益母草、丹参

5脾肾两虚证

党参、黄芪、山药、熟地黄、续断、山茱萸

3.3.2月经后期

月经后期首诊处方158首,涉及药物152味,药物总频次3059次,平均每首方剂用药约19.36味。列出使用频次≥20次的药物及其使用频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见表3)。


陕西中医药大学2021届硕士学位论文

表3月经后期常用药物使用情况( n =158)


序号

药物 频数

频率 序号

药物 频数

频率

党参

155

98.10%

25

牡丹皮

45

28.48%

黄芪

141

89.24%

26

三棱

14

27.85%

积売

136

86.08%

27

姜黄

1I

25.95%

4

当归

123

77.85%

28

桂枝

39

24.68%

甘草

106

67.09%

29

菟丝子

36

22.78%

 D 

川芎

102

64.56%

30

半复

36

22.78%

柴胡

94

59.49%

31

山药

36

22.78%

蒲黄

90

56.96%

32

杜仲

28

17.72%

益母草

89

56.33%

33

陈皮

28

17.72%

五灵脂

88

55.70%

34

延胡索

28

17.72%牛膝

83

52.53%

35

鸟药

27

17.09%

茯令

73

46.20%

36

路路通

26

16.46%

丹参

59

37.34%

37

泽兰

26

16.46%

赤芍

59

37.34%

38

山楂

26

16.46%

香附

59

37.34%

39

胆南星

25

15.82%

16

车前子

57

36.08%

40

鹿角霜

25

15.82%

红花

33.54%

1

构杞子

25

15.82%


I8

续断

52

32.91%

12

麦芽

24

15.19%

19

熟地黄

52

32.91%

43

蒲公英

24

15.19%

20

白芍

50

31.65%

44

王不留行

21

13.29%

桃仁

50

31.65%

45

生地黄 Z0

12.66%

山茱萸

19

31.01%

4b

神曲

20

12.66%

我术

31.01%

47

防风

20

12.66%

24

白术

16

52.53%

表4月经后期证型常用药物分布


序号 证型

常用药物

1

气滞血瘀证

枳壳、姜黄、桃仁、红花、五灵脂、蒲黄

血虚血瘀证

党参、黄芪、当归、川湾、红花、牛膝

3

脾肾两虚证

党参、黄芪、山药、熟地黄、续断、山荣黄

4

肝郁肾虚证

柴胡、香附、枳壳、熟地黄、山茱萸、续断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杨鉴冰教授治疗闭止倾向性月经不调的用药规律

3.4药类统计

3.4.1月经过少

杨师治疗月经过少用药分类前6类按频率排列依次为补益类、活血化瘀类、理

气类、清热类、解表类、利水渗湿类,共1610频次,占总药类84.30%。见图5。

700

587

449


172153143106100s343372812127う

100


等路目裂他 1


图5月经过少功效药类分析

表5月经过少补虚类药分类

分类


药种

频次

频率

药物

补气类


 b 

283

48.21%

党参、黄芪、甘草、

白术、山药、太子参


补血类

315225.90%

当归、熟地黄、白芍

补阴类

8

30

5.11%

枸杞子、黄精、女贞子、百合、墨旱莲、桑椹、鳖甲、麦冬补阳类

10

122

20.78%

续断、菟丝子、杜仲、鹿角霜、紫石英、仙茅、淫羊蓿、肉苡蓉、韭菜子、巴戟天

3.4.2月经后期

杨师治疗月经后期用药分类前6类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为补益类、活血化瘀类、理气类、清热类、止血类,解表类,共2332频次,占总药类82.64%。见图6。

1200987

1000

695


282112091801677874673225232141


图6月经后期功效药类分析


陕西中医药大学2021届硕士学位论文

表6月经后期补虚类药物分类

分类


药种 频次

频率 药物

补气类

8

490

49.65%

党参、黄芪、甘草、白术、山药、红景天、太子参、大枣


补血类

4

245

24.82%

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

补阴类

9

63

6.38%

构杞子、黄精、女贞子、百合、墨早莲、桑椹、龟甲、鳖甲、麦冬


补阳类

12

189

19.15%

续断、菟丝子、杜仲、鹿角霜、紫石英、仙

茅、淫羊灌、肉蓉、韭菜子

锁阳、补骨脂、巴戟天

3.5药物性味归经统计

在“统计报表”系统,对“方剂统计”中“基本信息统计”的不同板块进行数据分析、提取,如药物、药性“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

3.5.1月经过少

杨师治疗月经过少98例用药的四气统计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温、平、寒、凉、热。五味依次为苦、甘、辛、酸、咸(见表7,图7、8)。归经统计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脾、肺、肾、心、胃经(见图9)

表7月经过少四气五味情况

四气

频数

频率 五味


频数

频率

755

41.57% 日

933

32.54%

532

29.30%


908

31.67%

482

26.54%

776

27.07%

32

1.76%

2

215

7.50%

15

0.83%

35

1.22%

7%


%

42%


图7、8月经过少用药四气五味统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分钟读懂国医大师:闭止性月经病
月经闭止
夏桂成教授月经病用药特色(3)
店员经典培训教材:月经过少的分型及联合用药
月经闭止发盲肠炎
闭止性月经方药心得—夏桂成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