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豫游记】西行漫记(四)

西行漫记(四)

作者:查洪波

九月三日,从左贡到波密,400公里。

出左贡,道路平坦,路边有河,名玉曲。在藏语里,曲就是河。玉曲的水,比金沙江和澜沧江的水清澈,因为地势较为平坦,流速也比较缓和。

河流的脾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到了落差大的地方,玉曲也是惊涛骇浪。玉曲是怒江流域河流最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最大的支流。

经邦达,至海拔4600米业拉山口,便进入了川藏线久负盛名的怒江七十二拐。从邦达到八宿,路程只有16公里,又是最险要的一段,中间要经过怒江大桥,怒江大桥海拔2700米,七十二拐就在这段山路上呈现。72拐的最经典角度有个观景台,一望无际的连续的发夹弯,相当壮观。

怒江72拐

一位探险家曾对西藏的地理状况做了如下的描述:“山有千盘之显,路无百步之平,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1950年的青藏高原不仅没有一公里现成的公路,甚至连张准确的地图都没有。半个多世纪以前,十八军一群筑路英雄儿女,历经种种艰险筑成川藏天路。至今在怒江的石崖上还留着“怒江两岸出英雄”的题词。而怒江七十二拐,便是这条天路的又一地标。

七十二拐不是一个准确的数据,有人做过统计,这段山路的转弯多达130多处。但不管多少道拐,业拉山的盘山公路以其惊世骇俗的险峻和雄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公路乃至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可以说,如果没有“天路72拐”的这一段,川藏线将逊色不少,川藏线自驾游也将少了一份刺激和精彩!沿着七十二拐下山,走到最低处,便是怒江。

怒江峡谷是世界著名峡谷,当地人比喻说,如果一个不小心,从高山掉落怒江,明天就会从西藏滚到云南。

怒江,顾名思义,江水汹涌,发出的声音像是在怒吼。两岸山体多崩塌,山路险情频发,严重的地方,半座小山直接滑落江中,将山路拦腰截断。318国道至今还是军队管制,每隔几公里,便有推土机等机械在待命,随时准备疏通道路。

我们今天经过的怒江桥是新桥,新桥旁边还有一座老桥,新桥通车之后,老桥拆除,只留下一个桥墩。这个桥墩里,凝固着一个鲜活的生命。 

1953年,怒江老桥修建的时候,一位战士在查看工程时,不小心掉到正在凝固的水泥桥墩中,当其他士兵发现他的时候,水泥已经凝固了。

还有传说,修建怒江老桥牺牲巨大,有一个排的战士全部牺牲了,怒江老桥竣工的时候,排长含泪跳入滚滚江水,追随战友们去了。

行路难,筑路更难,这是一条英雄之路,满山的经幡,不仅是对神灵的敬畏,更有对这些英雄们的赞颂。

318国道修建场景

中午时分,到达八宿。道路相对平坦,悬着的心也踏实了。下午,继续行程,目标是波密。

八宿到波密,路况还好。途径一处湖波,名叫然乌湖,湖面的海拔高度为3850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为藏东第一大湖。

然乌湖

然乌,藏语意为"尸体堆积在一起的湖",传说中湖里有头水牛,湖岸有头黄牛,他们互相较量角力,死后化为大山,两山相夹的便是然乌湖。实际成因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

湖畔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构成了然乌湖主要的补给水源,湖水向西倾泻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上源之一。

据说,然乌湖的湖面如明镜一般,倒映着四围的雪峰、翠林和那蓝天白云,景色异常迷人;但我们所见到的然乌湖,湖水有些发黄,大概是高山融雪的原因吧,如果冬季到来,也是是另外一番景象。

然乌湖向西,汇成了帕隆藏布江,沿着奔腾的帕隆藏布江一路西行,很快就来到了波密。波密县海拔只有2800米,低海拔和高纬度,造就了这里湿润的气候,帕隆藏布江从县城穿过,两岸楼房林立。入夜,波密小城灯火辉煌,徜徉江边,听着滔滔洪水,吹着凉爽的风,你会错把西藏当江南。

【注:查洪波先生《西行漫记》(一至六篇)陆续更新中,点击以下蓝色字体链接查看前期游记】

【华豫游记】西行漫记(一)

【华豫游记】西行漫记(二)

【华豫游记】西行漫记(三)



平台声明:作者授权本公众号平台首发


版权声明:文中配图源于本文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藏自驾行8——从左贡到波密
川藏行(四)
【吧粉专栏】历时36天,行驶12000公里,只为追寻梦中的西藏!(2)
第三次进藏—波密至八一(上)
西藏行第4天 八宿─波密─通麦
西藏行【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