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每天做引体向上,会练成什么样的身材?

引体向上,它属于徒手健身的基础动作之一,主要针对上肢肌肉群以及背部肌肉,同时还能强化核心肌群,因此它也被划入力量训练的体系。

由于引体向上的动作难度较高,需要较高频率的训练才能提高动作数量和动作质量,后期可以完成更高阶段的升级动作,比如单手引体向上、双力臂、前水平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每天做引体向上,会练成什么样的身材呢?

1.常规引体向上的训练方法

引体向上可以分为不同的握法和握距来训练,但是如果没有前缀,比如反握、对握、窄握等等,那么就是指标准引体向上。

它的做法是:正手(两侧手臂直接向上举高握杠),宽握(略比肩宽的握距)。

双腿的姿势:双腿完全伸直并拢(单杠足够高),两侧小腿向后屈膝交叉(单杠位置较矮)。

动作过程:手臂从伸直到屈肘姿势,不断地向上拉动身体,直至下巴完全过杠。

动作要求:不能借助腿部或者身体的晃动发力,低于下巴位置的动作都不算标准动作。

动作行程可以直上直下,也可以斜线向上,动作速度可快可慢,只要保证动作幅度即可。

2.每天做引体向上,会练成什么样的身材?

①可以练出背部肌肉线条

采用正握宽距的训练方法,会启动肩胛骨做下沉和上回旋的过程,到了顶部可以将肩胛骨向内收缩,如此便能刺激到上背部和中背部肌肉。

每天训练引体向上,可以让肩胛骨附近的肌肉群变厚,尤其是大圆肌、冈下肌、斜方肌中下束等上背部肌肉。

到达顶部位置后,可以让背阔肌充分收缩,尤其是背阔肌上部和外沿,如果将背部后挺,受力感会更加明显。

②可以练厚手臂肌肉

在引体向上的整个训练过程中,只能通过双手握住单杠来维持身体的稳定,双脚处于悬空的姿势,因此对手臂力量有很高的要求。

每天训练引体向上,在不断上拉和下放身体的过程中,手臂也在反复的屈肘和伸肘。

其中对前臂肌群刺激较多,相当于在做手腕的弯举动作,能够练厚前臂肌肉。到达顶部位置后,还能锻炼到上臂的肱二头肌,提高它的肌峰厚度。

3.引体向上的缺点

①标准动作难度较高

引体向上的确可以练厚背部和手臂肌肉,但是它有一定的动作难度,做半程动作容易,而标准的下巴过杠位置就很困难。

如果不借助任何辅助器械,单纯地自己训练,体重较轻的人群,通过每天反复的训练,几个月后便能轻松完成标准动作,而且数量也会越做越多。

而对于大体重人群而言,在握杠时就很困难,更别说拉到最高位置,即便能做几次,前臂和双手也会很快力竭,很容易从单杠掉落。

②训练频率过高容易受伤

引体向上属于徒手动作,它依靠自身重量来完成训练,整个过程中,都会启动肩胛骨来做上下的运动。

由于肩胛骨的稳定性较差,对于一些核心力量以及上肢力量较弱的人群,不得不依靠借力的方式来完成训练,如此就会减少背部的发力。

如果你平时没有热身,直接做引体向上;训练后也不做任何拉伸放松,每天这样训练更容易加剧肩袖肌群的疲劳和损伤。

最后要说的:

每天坚持做引体向上,的确可以提升动作数量和质量,还能让你进一步完成进阶训练。

很多徒手健身大神,他们正是因为每天训练引体向上,才有了较厚的背部和手臂肌肉线条。

但是高频率的训练,往往还会带来肩袖肌群的疲劳和损伤,这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刚开始可能没感觉,到了一定的阶段便会产生酸痛感。

因此尽量做到动作标准,训练前要做肩袖激活热身训练,训练后要做背部和手臂拉伸,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受伤的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体向上训练,需要重视的5个小细节,易忽视的2个训练方式
3步教你练成背影杀手
UC头条:健身不练背, 早晚会驼背, 5个最佳练背动作
Y形上举,一个极佳的斜方肌锻炼法
还做不起引体向上的朋友们,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
引体向上很吃力?掌握这3点小技巧,引体向上不再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