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用解表中草药
《常用解表中草药》
常用解表中草药
解表药
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或发表药。根据解表药的药性和主治差异,一般将其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又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多属辛温,故又名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代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发散风热药多属辛凉,故又名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代表药物有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菊花等。
药品名称解表药是否处方药处方药主要适用症外感表证
1表证
所谓表证,就是指病在浅表。多见于外感初期,肺部受邪,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的症状。表证是由外邪侵犯肌表所引起,可分表热证和表寒证两型。后者又有表实与表虚之别。发热、无汗、恶寒、脉浮紧等寒象较明显的为表实证、以麻黄汤主之;发热、自汗、恶风、脉浮缓等寒象较轻的为表虚证,以桂枝汤主之。表热证是指发热为主;既不恶寒,又不恶风,口渴、咽痛、舌质红、脉浮数等热象较明显的表证,以桑菊饮、银翘散主之。
2主治功效
共有功效
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皆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主要治疗外感表证。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无汗、脉浮等。其中∶
(1)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以发散风寒为主,适用于恶寒重,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的风寒表证。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细辛、紫苏、羌活、白芷、生姜等。
(2)发散风热药性味辛凉,以发散风热为主,适用于发热重,微恶寒,头痛,咽喉肿痛,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的风热表证。常用药物有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蝉蜕等。
兼有功效
本类药物以其祛风之功,还兼收止痒,通鼻窍之效,又常用于风邪郁闭肌表之皮肤瘙痒,风邪郁阻肺窍之鼻塞不通。部分解表药物还有宣表透疹、止咳平喘、止痛、利水消肿等功效,也可用于风寒湿证。
3药性分类
根据药性及适应证的不同,解表药可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两类。
①辛温解表药。辛以散风,温可祛寒,故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又称发散风寒药。主要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涕清、喉痒咳嗽、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的风寒表证。常用药有麻黄、桂枝、细辛、紫苏叶、荆芥、防风、羌活、藁本、白芷、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生姜、葱白、香薷、胡荽、柽柳等。
②辛凉解表药。辛以散风,凉可祛热,故有发散风热的作用。又称发散风热药。主要用于发热恶寒、头痛目赤、咽痛口渴、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的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者。常用药有薄荷、牛蒡子、蝉蜕、菊花、桑叶、蔓荆子、淡豆豉、葛根、升麻、柴胡、浮萍、木贼等。此外,某些解表药还可用治表邪外束,麻疹不透;肌肤有湿,复感表邪,风疹瘙痒;肺失宣降,咳嗽气喘;风邪袭表,肺失宣降,风水水肿;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痈疽初起,兼有表证;风热上攻,眩晕目赤,咽喉肿痛等证。
4性能特点
解表药根据其性味和临床功效的不同,可以分为发散风寒,发散风热两类。
药性
发散风寒药主治表寒证,发散风热药主治表热证。前者性味多辛温,发汗作用较强;后者性味多辛凉,发汗作用比较缓和。
药味
解表药大多气味芳香,性质轻宣疏散,主要用以发散表邪,故一般为辛味;发散风热药又因能清泄,而多兼苦味。
归经
因为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足太阳膀胱经亦主一身之表,故解表药的解表功效应归太阳病或膀胱经的证侯,现代中药学多言其归肺经,而古代本草多言其归太阳经或膀胱经
升降沉浮
其作用趋向以升浮为主,其中兼能平喘、止咳或清泄者,在升浮为主的同时又具有沉降之性。
毒性
根据狭义毒性,本章中的细辛、苍耳子为有毒之药。
5配伍应用
表证兼里寒者,配伍温里药;兼里热者,配伍清热药;兼暑邪者,配伍解暑药;兼湿邪者,配伍化湿药或其他祛湿药;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难以祛散表邪,应根据虚证的不同,将解表药分别与补气、养血、助阳、滋阴等补益药同用,以扶正祛邪。
6注意事项
1、解表药虽有辛散发汗之共性,但其性质又有温、凉不同,所以用以治疗表证时必须注意辨证准确,分清表寒证或是表热证,以免药石误投,贻误治疗。  薄荷
2、解表药发汗作用有强有弱,须视病症具体表现选择应用。
3、对解表药发汗力较强的药物应控制用量,中病即止,以免发汗太过而耗伤津液,导致亡阳或亡阴。
4、温暖季节及东南地区用量宜小,寒冷季节及西北地区用量可酌情增大。
5、解表药一般忌用于表虚自汗、阴虚发热、久病体虚及失血等症。
6、解表药多属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份挥发而降低疗效。
7、解表药虽能透过发汗解发散风寒药,性味多为辛温,发汗作用较强。适用于感冒风寒,呈现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或流清涕、舌苔薄白、口不渴、脉浮等寒象比较突出的表症。对于咳嗽气喘、脚气水肿及风湿痛等初起具有上述表症的,也可应用。但汗出过多能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因此,凡自汗、盗汗、热病伤津以及阴虚发热、久患疮痈,淋病,失血等症,都应慎用。
8、解表药根据自身特点,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用量宜轻;秋冬腠理致密,不易出汗,用量宜重。
7临床应用
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辛能发散,可使外邪从汗而解,故适用于邪在肌表的病症。也即《内经》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义。解表药的临床应用,有以下几点:
1、 感受外邪,具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表症者。
2、表邪郁闭,麻疹透发不畅者;水肿初期或麻疹初期兼有表证者,以及其它疾病具有表证需要发汗解表者。
8常用功效
发散风寒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夏月香薷,冬月麻黄)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上半身风寒湿痹)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发散风热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滑肠通便。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9现代研究
解表药有不同程度的发汗、解热、镇痛作用,对多种致病细菌、流行性感冒病毒也有抑制作用。部分药物还有降压及改善心、脑血液循环的作用。解表药分别对西医诊为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初起、麻疹、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急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皮肤病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部分药物还可用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及突发性耳聋等病。
10药理作用
发汗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本类药物一般都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通过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有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理论,可见发汗是中医治疗表证的重要治法之一。解表药中以发散风寒药类的发汗作用较强调,其中以麻黄配桂枝的作用尤为显著,如麻黄汤就是一典型发汗方剂。麻黄中所含挥发油有发汗作用,近有资料证实麻黄碱和麻黄水溶性提取物能促使实验动物发汗。生姜的挥发油和辛辣成分(姜酚及姜烯酚)能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受寒后煎服生姜汤则感觉全身温暖,说明生姜能改善体表血循环而协助发汗。桂枝也因能扩张末梢血管,促进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而加强麻黄的发汗作用。
解热作用
本类药物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使实验性致热动物体温降低,以柴胡作用最显著,桂枝、荆芥、防风、葛根、紫苏、浮萍等也有一定的退热效果。其作用方式,有通过发汗,或促进发汗,以及通过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而促使体温下降。此外,葛根等还有降低正常体温的作用。
镇痛作用
柴胡、桂枝、细辛、防风、紫苏等对小鼠尾部机械压迫法或醋酸扭体法等引起的疼痛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它们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抗菌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柴胡、桂枝、紫苏、防风、薄荷、桑叶等对多种细 菌,如金葡菌、溶血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茵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分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麻黄、桂枝、柴胡、紫苏、菊花等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适应症用量注意事项
一枝黄花大叶七星剑辛 苦 凉肝胆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感冒头痛,黄疸,小儿惊风9-15不宜久煎,不宜久服
藁本藁板辛 温膀胱散风邪,止头痛,祛寒湿感冒头痛,疥癣,寒湿腹痛3-12血虚头痛者忌服
谷精草流星草辛 甘 凉肝胃明目退翳,疏散风热目赤肿痛,头痛,雀盲9-12忌用铁器煎服
辛夷花木笔花辛 温肺胃通鼻窍,散风寒鼻炎,臭鼻症,牙痛6-12包煎为宜
木贼无心草甘苦平肺肝胆疏风散热,退目翳,止血脱肛,迎风流泪,咽喉痛,矽肺,血痢,白内障3-10不可久服,久服损肝
飞廉草大力王,雷公菜,飞廉蒿咸苦平 祛风利湿,凉血止血,散结风热感冒,头晕,尿道感染,皮肤痕痒15-30一般不与麻黄同服
两头尖草乌喙,竹节香附辛热,有毒 疏散风寒,祛风湿,消肿风湿痛,风寒感冒,骨节疼痛2-3孕妇忌服
牛蒡子大力子,鼠尖子辛苦凉肺胃疏散风热,透疹,消肿风疹痕痒,咽喉炎,麻疹不透,风热咳嗽,疮毒5-10疮疔已溃烂者不可用
升麻周升麻,鬼脸升麻辛甘,微苦,凉肺脾胃解表,透疹,升阳,清热咽喉炎,崩漏,带下,中气下陷,斑疹不透,子宫脱垂,脱肛2-10麻疹已透者忌服
西河柳柽柳,西湖柳辛咸平心肺胃疏风解表,利尿解毒,透疹麻疹难透,感冒,慢性支气管炎,鼻咽癌30-60麻疹已透者及体虚多汗者忌服
生姜 辛温肺胃脾解表散寒,止呕,豁痰风寒感冒,呕吐,痰满喘咳,解半夏、天南星毒3-9
白芷杭白芷辛温肺祛风燥湿,消肿止痛头痛,齿痛,鼻炎,带下,肠风,痔疮,疥癣3-8阴虚血热者忌服
防风关防风辛甘温膀胱,肺脾解表,祛风,除湿,止痛风寒感冒,头痛,风寒湿痹,骨节酸痛,破伤风,崩漏,自汗5-10
杜衡土细辛,南细辛辛温,小毒心肺肾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风寒感冒,痰多喘咳,水肿,风湿痛,跌打损伤,牙齿痛,毒蛇咬伤,肋间神经痛1.5-4中毒量为15-30克;体虚多汗、咳嗽咯血及孕妇忌服
苍耳子牛虱子,胡苍子甘温,有毒肺肝散风止痛,祛湿杀虫风寒头痛,鼻炎,鼻息肉,下肢溃疡,腰腿痛,支气管炎,牙痛,风寒湿痹5-10
羌活羌青辛苦温膀胱,肾解表,祛风湿,利关节风寒感冒,风寒湿痹,骨节酸痛,水肿,扁桃体炎6-15血虚痹痛者忌服
苦丁茶 甘苦,大寒脾肺胃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头痛,牙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子宫火热,耳聋3-9
细辛细草,山人参辛温 肺肾 祛风散寒,行水开窍风寒头痛,鼻炎,鼻窦炎,牙痛,风湿痛,耳聋 1-3血虚头痛者忌服
胡荽芫荽,香荽 辛温肺脾发汗透疹,消食下气麻疹透发不快,食积,肠风9-15
鲜品30-60
荆芥假苏,姜芥 辛温 肝肺 祛风,解表,理血;炒炭止血 感冒发烧,头痛,咽喉痛,中风,吐血,鼻出血,崩漏,产后血晕,疥癣5-10阴虚头痛者忌服
香薷香茸,蜜蜂草 辛,微温 肺胃 发汗解表,祛暑利湿,调中 中暑,风寒感冒,呕吐腹泻,水肿,脚气,发烧头痛3-10 阴虚火旺及气虚者忌服
桂枝 辛甘温心,膀胱,肺 发汗解肌,温经通络,消炎杀菌风寒感冒,痰满胸痛,经闭,手足冷冻,梦遗,关节痉挛1.5-10 温病、血证者及孕妇忌服
柴胡北柴胡,南柴胡 苦凉肝胆和解表里,疏肝利湿,升阳高烧,胸满肋痛,子宫下垂,月经不调,肝炎,脱肛,疟疾,头痛3-8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
浮萍水萍 辛寒肺 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 斑疹不透,皮肤瘙痒,水肿,肾炎,鼻出血,风热感冒 3-6
鲜品15-30
表气虚而自汗者忌服
桑叶 甘苦寒 肺肝 祛风清热,凉血,明目 感冒发烧,头痛,肺热咳嗽,喉炎,牙痛,浮肿,眼睛赤痛,脱肛 5-10
栀子山栀子,枝子 苦寒 心肝肺胃 清热泻心,凉血;炒炭止血 热病烦燥不眠,黄疸,淋病,糖尿病,感冒高烧,鼻炎,尿血,目赤,乳腺炎,吐血 6-12
菊花 甘苦凉 肺肝 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头痛眩晕,目赤,肿毒,疔疮,高血压,咽喉痛,冠心病 5-18
野菊花 辛苦,寒 肝 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排脓止痛 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肠胃炎,高血压,鼻炎,宫颈炎,泌尿系感染,湿疹,丹毒 6-12
麻黄龙沙,狗骨 辛苦温 肺,膀胱 发汗,定喘,利水 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小便不利,风疹,咳喘,浮肿 1.5-8 体虚而自汗盗汗、气喘者忌服
淡豆豉香豉 苦寒 肺胃 解表,除烦,解毒 风热感冒,寒热往来,头痛,烦躁,感冒鼻塞,断奶乳胀,胸闷 6-12
葛根甘葛,粉葛辛甘平脾胃 升阳解肌,除烦止渴,透疹止泻 感冒,风热头痛颈痛,烦热干渴,高血压,急性肠梗塞,心绞痛,斑疹不透,泄泻,眼底病,早期突发性耳聋,酒醉不醒5-18
葱白 辛温 肺胃 发表通阳,解毒 风寒感冒,风寒头痛,二便不通,脚气,蛲虫病,乳腺炎,消化不良,霍乱转筋 9-15 风寒感冒多汗者忌服
紫苏紫苏叶 辛温 肺脾 发表散寒,理气和营 风寒感冒,咳嗽,气喘,胎动不安,鼻炎,慢性气管炎,解鱼蟹毒6-10
鹅不食草 鸡肠草 辛苦温 入肺经气分 祛风寒,祛湿,退翳,通鼻窍 风寒感昌,哮喘,喉炎,百日咳,疟疾,鼻炎,鼻息肉,白内障,疥癣 5-10
蔓荆子  辛苦凉 肝胃,膀胱 散风热,清利头目 风热感冒,正、偏头痛,目昏多泪,胃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秃头,赤眼 6-10 血虚有火之头痛眼痛者慎服
蝉蜕 蝉衣,蝉退 甘咸,微寒 肺肝 散风热,宣肺,解痉 风热感冒,过敏性鼻炎,声音沙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小儿惊风,中耳炎,白内障,疔疮,破伤风3-6孕妇慎服
板蓝根靛青根,蓝靛根苦,寒肝、胃血分清热解毒,凉血流行性感冒,流脑,肝炎,肝硬化,乙脑,肺炎,丹毒,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流行性腮腺炎,吐血,鼻出血,暴发性红眼病15-30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慎服
薄荷 辛凉 肺肝 散风热,解毒,辟秽 风热感冒,鼻塞,头痛目赤,咽喉肿痛,中风失音,口疮,骨蒸劳热,食滞腹胀3-6不宜久煎,需后下;阴虚血燥、表虚多汗者忌服
解表类中成药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表、透疹等作用,可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统称为解表类中成药。 肌表是人体的藩篱,外邪侵袭人体,每先从肌表而入,当“邪”在肌表的时候,便会产生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表证表现,此时邪气轻浅,应及时使用解表药,以解表散邪,使邪从外解,以防传变,力求早期治愈。 解表中成药除适用于表证外,凡麻疹初起,痈肿疮疡初起,风湿在表等邪在卫表者,均可选用。 由于外感邪气有寒热之异,人体有虚实之别,药性又有温凉之分,或原有其它病症又复感外邪等等。
1辛温类
辛温解表类中成药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解除表寒证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或有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溲清,舌红苔薄白,脉浮紧。代表中成药有川芎茶调散(丸)等。
2辛凉类
辛凉解表类中成药具有辛凉解表、发散风热、清热解毒、解除表热症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头身痛,有汗,鼻塞,口渴,咽喉肿痛,溲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代表中成药银翘解毒片等。
3双解表类
表里双解类中成药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表里同治、内外分消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内有蕴热,表里俱实的感冒,症见壮热,憎寒,口渴,烦躁,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代表中成药有防风通圣丸等。
4扶正解表
扶正解表类中成药具有补气解表、助阳解表、滋阴解表等作用。适用于正气不足,感受外邪的感冒,其特点是感冒反复发作,引起感谢不同,表现各异。代表中成药有参苏丸等。
应用解表类中成药需要注意:首先辩证要准确,并注意兼夹之邪;其次注意发汗程度,应掌握遍身微汗为宜,不彻则表邪难解,太过则易耗伤气筋,严重者可导致亡阴亡羊之变;再次表邪已解、麻疹已透、疮疡已溃、热病后期津液亏损、大失血患者均不宜使用此类中成药。另外,服药期间应该注意避风、休息、多饮水,不宜使用肥甘厚味之品以免恋邪。
5表实冲剂
【组成】麻黄、紫苏叶、葛根、防风、白芷等。
【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用于感冒病风寒表实证候,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注意事项】汗出勿令太过,忌油腻,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20g,每日2~3次,儿童酌减。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10g。
6表虚冲剂
【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葛根等。
【功能】散风解肌,和营退热。
【主治】用于感冒病外感风寒表虚证候,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项强,咳嗽痰白,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20g,每日2~3次,服后多饮热开水或稀粥,覆被保暖,取微汗,不可发大汗,慎防重感。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重10g。
7小青龙
【组成】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等。
【功能】解表祛痰,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风寒表证未解,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息,痰多而稀。
【注意事项】本药辛温偏燥,对壮热燥咳、咯血,肺痈,有热证表现者不宜使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合剂一次10~20ml,每日3次,空腹热开水冲服,用时摇匀。冲剂,每次1袋,每日2~3次。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3次。
【剂型及规格】合剂:瓶装,每瓶100ml。冲剂:每袋13g。口服液:每支10ml。
8九味羌活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等。
【功能】解表除湿,清热止痛。
【主治】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口干,肢体酸痛。
【用法及用量】口服:水丸,每次6~9g,每日1~2次,空腹服。
【注意事项】阴虚气弱者慎用。
【剂型及规格】水丸:每500粒重31g,每袋18g。冲剂:每袋5g。
9川芎茶调
【组成】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等。
【功能】疏风解表止痛。
【主治】主治外感头痛,鼻塞,恶寒,发热。
【注意事项】久病气虚、血虚,或因肝肾不足,阳气亢盛等所致的头痛均不适用。孕妇慎服。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3~6g,每日2次,饭后清茶冲服。
【剂型及规格】水丸剂:每20粒重1g。散剂:每袋重30g。
10桑菊片
【组成】桑叶、菊花、连翘、薄荷、苦杏仁等。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多用于流行性感冒和风热感冒初起,病情尚轻之证。对于上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的疗效。
【注意事项】风寒咳嗽不宜服用。
【用法及用量】片剂:每次4~8片,每日服2~3次。散剂:每次7~5g,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
【剂型及规格】片剂:每瓶12片,每片0.5g。散剂:每袋15克。
11银翘丸
【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等。
【功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主治】感冒初起,憎寒发热,四肢酸软,头痛咽痛口渴,咳嗽,无汗或有汗不畅,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注意事项
本品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样皮疹,多形性红斑性药疹,药物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忌食腥荤油腻食物。片剂有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报道,有过敏者慎用片剂。本方是辛凉平剂,治在风温初起,若病在营血,则改为清营血之剂治之。
用法用量
口服:1~2丸/次,日服2次。药汁丸剂,6g/次,每日2次,均用温开水送服。片剂:4片/次,每日2~3次。冲剂:一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剂型规格
蜜丸:9g/丸。药汁丸168g/千丸。片剂:0.92~1.92g/片。冲剂:每袋装10g,相当于原药材7~15g。
12麻杏石甘
【组成】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蜜炙)等。
【功能】辛凉宣肺,平喘止咳。
【主治】用于外感身热,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2丸,每日2~3次。
【剂型及规格】蜜丸:每丸9g。
13重感灵片
【功能】解表清热,消炎止痛。
【主治】用于治疗恶寒,高热,四肢酸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等重症感冒,流行性感冒,四时感冒的各种症状。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4~6片,每日3~4次。
【剂型及规格】糖衣片。
14风热感冲剂
【组成】板蓝根、连翘、薄荷、桑叶、荆芥穗等。
【功能】清瘟解毒,宣肺利咽。
【主治】感冒身热,鼻塞,头痛,咳嗽,多痰。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小儿酌减。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重15g。
15秋燥冲剂
【组成】桑叶、北沙参、麦冬、杏仁、贝母等。
【功能】清燥退热,润肺止咳。
【主治】用于感冒病秋燥证候,症见恶寒发热,鼻咽,口唇干燥,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少津。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厚味。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20g,每日3次,儿童酌减。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10g。
16暑热冲剂
【功能】祛暑解表,清热生津。
【主治】暑热感冒,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溲赤苔黄,脉数等。
【注意事项】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物。
【用法及用量】开水冲服,每次10~20g,每日3次。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10g。
点击阅读: 常用中草药总目录
幽默情趣成人笑话囧人糗事无厘网文神秘窥视奇闻怪事黑客秘闻民间绝技绝色美景闺密男女男女破事贪官秘史和尚开荤小三情史娱乐星闻花言巧语洞房奇招虐待女星午夜骚客性感明星水中美韵人体彩绘极限表演古典艳情医食保健两性探秘文秘技巧报刊大全诗歌典籍传世名画绝色天香甜言蜜语色色影视风水命理星座物语人文史地宗教探秘历代帝王网络应用武功秘籍
   亲、我的友友,看了这篇文章和图片能给您带来轻松和快乐时,记得点击下面的推广信息,一定支持一下哟 ,您的举手之劳,是博主不断改进博客的强大动力,期待您的支持,感谢您的点击。谢谢!
亲、想了解更多的博文和艺术精品,请欢迎关注我的博客或点击加我为好友:
】 感谢您的光顾和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见解表药材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1. 解表药
解表
中药分类——解表药
第六章汗法//麻黄汤、桂枝汤、桑菊饮、银翘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