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老人为南宋丞相守墓65年 13代人坚守800余年(图)
凤凰网资讯
2015-04-03 22:30
4月3日消息,现年85岁的宋克成生活在四川省仁寿县虞丞乡一个普通的小村里,不同于普通的老人,宋克成是一个守墓人。20岁的宋克成遵守父母遗愿,成为南宋丞相虞允文墓的守墓人,至今已经65年。据宋克成说,宋家守护虞允文墓已经八百多年了,他是第十三代,这八百年来宋家人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座大墓。图为初春的清晨,朦朦胧胧中八十五岁的老人宋克成正在清扫自家旁边的丞相墓。
虞允文墓位于仁寿县虞丞乡丞相村,明代、清代曾先后三次维修,现存墓碑为光绪十九年重立,高2.3米,宽1.8米。虞允文墓由世袭护墓人宋氏历代守护。虞允文死后第四年(公元1178年),宋孝宗下诏,指派宋氏家族开始负责守墓。从那时起,宋家世世代代为虞允文守墓。图为南宋丞相虞允文墓。
3月30日,清明节前,农历二月十一,四川省仁寿县虞丞乡,宋克成正在抹去墓碑上的灰尘。“祖祖辈辈我们还是沾你的光,今天烧点钱给你,再喝点酒,丞相爸爸你还要保佑我们宋家顺顺当当的哟。”清扫完毕宋克成在墓前点上香蜡纸钱,口中絮絮地说道。
“我们宋家守护这座大墓,已经八百多年了,我是第十三代,这八百年来宋家人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座大墓,我们宋氏家族的誓言是:宋氏不绝,守墓不止。自从丞相死了之后,我们家就守起,一辈一辈传下来,我的祖祖、爷爷、爸爸都守墓。”。宋克成向记者讲述起宋家的守墓故事。
宋克成6岁时父亲去世,从那时起母亲就接替父亲成了守墓人。宋克成和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全是母亲一手拉扯长大。1948年,20岁的宋克成结婚,本想出去闯闯世界,但重病在身的母亲把宋克成夫妇叫到床边说,宋家守了几百年的丞相坟,以后全靠你们了。就这样,宋克成放弃了外出的想法,夫妇俩从母亲手中接过了看守陵墓的担子,这一守就是65年,连北京外孙结婚也未出行。图为当地文物管理所发给宋克成的工作证。
当地政府对文物保护非常重视,从上世纪80年代起宋克成被文管所委托做看护。2004年文管所又对丞相墓进行了保护性扩建。如今的宋克成是仁寿县文物管理员,每年都有津贴。图为宋克成展示当地文物管理所和他签订的协议。
宋克成的日常工作就是清扫墓园卫生,清除杂草,每逢月初、月半、月末举行祭祀仪式,每天早、晚对墓园各一次巡视。
随着清明的临近,不少人前来祭拜,宋克成就成了临时的导游,一遍又一遍的讲诉着宋家守墓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初,盗墓贼一直都比较猖狂。县文物机构特地配备了一支火铳给宋克成,没想到它还真起过大作用。此地民间有个传说:虞允文采石大捷后,因小人谗言被皇帝杀头。后来皇帝发现杀错了,于心不安,命人做了一个纯金的头和虞允文的身子一起下葬。这样的传说勾起了盗墓贼的欲望。图为县文物机构特给宋克成配备的火铳,现在已经生锈。
1999年4月的一天夜里,六个成都双流的盗墓贼到虞允文的墓地盗墓。宋克成被狗叫声惊醒,连忙起床喊醒儿子,拿上手电扛起火铳就朝墓地跑,跑到墓地旁边大喝一声,朝天放了一枪,吓得盗墓贼落荒而逃,一名盗墓贼慌不择路被宋克成的儿子逮了个正着。如今那杆火铳早已经锈迹斑斑,不能用了,宋克成还是保存着,说看到它就想起了那个晚上,就想到自己的责任。宋克成说,他唯一一次出远门,是在2000年去河北看大女儿。在那里的一个星期,宋克成天天都心神不定,不是对暂替他守墓的儿子不放心,而是因盗墓贼猖狂而担心。图为宋克成展示守墓所使用的火铳。
现在宋克成已经85岁了,眼睛也不太好使,活也慢慢干不动了,儿子也常年在外打工,以后的守墓的重担就要落在儿媳邓建裙身上了。图为在家看电视的宋克成。
85岁的宋克成打算将守墓的重担交给儿媳邓建裙。
3月30日,清明前夕,宋克成带着儿媳重孙前来祭拜丞相。
【感动!四川老人守丞相墓65年曾持枪活捉盗墓贼】宋克成,85岁,四川虞丞乡人。20岁时,他遵守父母遗愿,成为南宋丞相虞允文墓的守墓人,至今已经65年。据宋克成说,宋家守护虞允文墓已八百多年了,他是第十三代。“我们家族誓言是:宋氏不绝,守墓不止。”
3月30日,清明前夕,宋克成带着儿媳重孙前来祭拜丞相。
85岁的宋克成打算将守墓的重担交给儿媳邓建裙。
一个家族的使命:十三代人为南宋丞相守墓八百多年
3月30日,清明节前,在四川省仁寿县虞丞乡一个普通村庄里,宋克成正在抹去墓碑上的灰尘。“我们祖祖辈辈还是沾你的光,今天烧点钱给你,再喝点酒,丞相爸爸你还要继续保佑我们宋家顺顺当当的哟。”清扫完毕,宋克成在墓前点上香蜡纸钱,口中絮絮地说道。
初春的清晨,白色的薄雾缓缓地爬上丞相村的山坡,散成一片轻柔的薄纱,飘飘忽忽地笼罩着整个山村,朦朦胧胧中,八十五岁的老人宋克成正在清扫自家旁边的一座大墓。
这座大墓的主人就是南宋丞相虞允文(公元1110年-公元1174年),而这里的人都知道,宋克成是一个守墓人。
守墓65年:一次远行只为看看女儿
“我们宋家守护这座大墓,已经八百多年了,我是第十三代,这八百年来宋家人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座大墓,我们宋氏家族的誓言是:宋氏不绝,守墓不止。自从丞相死了之后,我们家就守起,一辈一辈传下来,我的祖祖、爷爷、爸爸都守墓。”宋克成说的墓就是南宋丞相虞允文(公元1110年-公元1174年)的墓。
宋克成6岁时父亲去世,从那时起母亲就接替父亲成了守墓人。
宋克成和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全是母亲一手拉扯长大。
宋克成20岁时娶了小自己6岁的李正南。两个哥哥先后到外地闯世界,他本来也打算出去见识见识,但重病在身的母亲把宋克成夫妇叫到床边说,“宋家守了几百年的丞相坟,以后全靠你们了,你们要把坟看好。”
就这样,宋克成放弃了外出的想法,夫妇俩从母亲手中接过了看守陵墓的担子,这一守就是65年。连北京的外孙结婚,他也没去成。宋克成唯一一次出远门,是在2000年去河北看大女儿。在那里的一个星期,宋克成天天都心神不定,不是对暂替他守墓的儿子不放心,而是因盗墓贼猖狂而担心。
有人盗墓:一声枪响吓跑了盗墓贼
上世纪80年代初,盗墓贼一直都比较猖狂。仁寿县文物机构特地配备了一支火铳给宋克成,没想到它还真起过大作用。
当地民间有个传说:虞允文采石大捷后,因小人谗言被皇帝杀头。后来皇帝发现杀错了,于心不安,命人做了一个纯金的头和虞允文的身子一起下葬。这样的传说勾起了盗墓贼的欲望。
1999年4月的一天夜里,六个盗墓贼到虞允文的墓地盗墓。宋克成被狗叫声惊醒,连忙起床喊醒儿子,拿上手电扛起火铳就朝墓地跑。跑到墓地旁时,宋克成大喝一声,朝天放了一枪,吓得盗墓贼落荒而逃,一名盗墓贼慌不择路被宋克成的儿子逮了个正着。
如今那杆火铳早已锈迹斑斑,不能用了,宋克成还是保存着,说看到它就想起了那个晚上,就想到自己的责任。
传承衣钵:一肩重担落在儿媳身上
宋克成的日常工作就是清扫墓园卫生,清除杂草。每逢月初、月半、月末举行祭祀仪式,每天早、晚对墓园各进行一次巡视。
随着清明的临近,不少人前来祭拜,宋克成就成了临时的导游,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虞允文的故事。
现在宋克成已经85岁了,眼睛也不太好使,活也慢慢干不动了。
因为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以后的守墓重担就要落在儿媳邓建裙身上了。
当地政府对文物保护非常重视,从上世纪80年代起,宋克成就被文管所委托做看护。
2001年,政府认可了宋家的守墓义举,特意为宋克成老人颁发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证》。
2004年,文管所又对丞相墓进行了保护性扩建。如今的宋克成是仁寿县文物管理员,每年都有津贴。
新闻资料:南宋丞相虞允文
虞允文(1110—1174),字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四川仁寿县)人。幼时聪明,七岁即能提笔作文。 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先后出任彭州等地的地方官。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在采石发生了我国历史上宋、金两国长期对峙局面下一场大规模的水陆大战。金国皇帝完颜亮经过长期谋划,遣兵六十万、兵分四路南下,欲图一举灭亡南宋。就在南宋社稷危在旦夕之际,南宋抗战派官员虞允文挺身而出,指挥不到两万人的宋军与金兵决战,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于采石江面大败完颜亮,取得了辉煌胜利,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世间允文允武,可比武侯者,非虞允文莫属,毛主席说:“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虞允文死后第四年(公元1178年),宋孝宗下诏,指派宋氏家族开始负责守墓。从那时起,宋家世世代代为虞允文守墓。其墓位于仁寿县虞丞乡丞相村,明代、清代曾先后三次维修,现存墓碑为光绪十九年重立,高2.3米,宽1.8米。(来源:中国青年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仁寿一家14代人坚守南宋丞相虞允文墓837年-
一座南宋古墓, 坟头有棵树, 一出太阳就下雨, 专家给出答案#UC订阅号#
眉山省级文物(8):虞允文墓(老古)
虞允文墓的守墓人,祖辈已经看守八百年,还有不一样的待遇
钟永新·巴蜀感旧录:虞臣乡的仙逸--宋代丞相虞允文故里寻访记(2017)
四川忠义家族十四代人为宋朝丞相守墓80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