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虞允文墓的守墓人,祖辈已经看守八百年,还有不一样的待遇

古往今来的达官贵人皆重视下葬风俗,而身份越尊贵的人,墓穴中陪葬的贵重物品越多。可惜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墓穴都被“盗墓贼”光顾,留给后人的研究价值所剩无几。不过南宋名臣虞允文的墓穴已经流传800多年了,却一直没有被盗过。这是因为虞允文有一个流传了十几代的家族为他守墓,哪怕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他们都没有放弃过祖辈留下的诺言。你可知道这背后的故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虞允文是南宋初年名臣,也是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后。他少时饱读经书,颇有才华,在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就文登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而且在虞允文任职期间,他不仅富有文采,更是勇于直谏,出使金国时,只是看到金国运粮造船,便上书直言要宋朝廷加强防御。在绍兴三十一年,他又以参谋军事犒师于采石,指挥三军大破南侵的金帝完颜亮,使“宋事转危为安”。

朝中无不对他侧目,当朝皇帝也对他连连夸赞。不过次年,他又任川陕宣谕使,与大将吴璘共谋进取,获得极高成就。而后虞允文并未就此打住,而是在朝堂之上更加尽心尽力,鞠躬尽瘁。凭借着自己的政绩,一路升职,于乾道八年,他又被授左丞相兼枢密使、即再镇四川,封雍国公,世称“虞雍公”,为一代名臣。

可惜在淳熙元年,虞允文去世,年六十五。累赠太师,谥号“忠肃”。他毕竟贵为丞相,朝中上下无不重视,在下葬当天,墓内不仅陪葬了大量珍贵文物,虞允文生前的吃穿用度物品,还有不少稀奇古玩也都埋进墓内。完全是按照着丞相下葬规格来办理的,也有不少盗墓贼开始打墓穴的主意。幸好当时的皇帝,为虞允文安排了守墓人。

而守墓人代代相传,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三代守墓人宋克成了。他们一家都住在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丞相村。

宋克成的祖上为虞允文代代守墓,而每到清明时,也不少人前来祭拜。他也会一脸骄傲地,对祭拜人讲诉着虞允文的故事,讲述宋家守墓的故事。这些故事,也是他们宋家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宋克成17岁时,从父亲手中接下守墓人的担子,从那以后,他几乎就没有出过远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天天为墓地除草,还要携带猎枪看守墓地。在他老了之后,又把责任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建彬。不过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他的儿子宋建彬一开始并不愿意留下来守墓,他还是想出去打工,贴补家用。

因为守墓人并没有什么收入,他们家日子并不富裕。但是宋氏家族的誓言是:“宋氏不绝,守墓不止。”宋克成苦苦劝阻自己的儿子,而当地政府也接到了大家的反应,认为宋家守墓人坚守承诺的行为值得嘉奖,于是给了宋家贴补。就这样,宋建彬终于不用担心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了,他也把心安定了下来,打算老老实实地遵守祖训。他说:“我们祖辈为了守墓都不为名利、不辞辛苦,现在,该我了。”看着他坚定的样子,宋克成终于放心离去了。

按照时间来推断,宋家坚守在守墓人的位置已经八百多年了,他们这种千金一诺的精神确实是不寻常,值得所有人思考和学习。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冯豆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仁寿一家14代人坚守南宋丞相虞允文墓837年-
四川老人为南宋丞相守墓65年 13代人坚守800余年(图)
考古界从上官婉儿墓穴发现惊人秘密 原来她的身份是这样
陕西考古挖出27吨国宝,墓主身份成谜,围观老农大喊:我知道!
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学复活两千多年前的历史
清朝皇陵为什么还有守墓人 他们的工资又是怎么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