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级名中医李赛美教授丨中药降糖,5剂由17.3降到8.4

华医世界

图*国家级名老中医李赛美教授

数据显示,20岁以上成人中,近10%患有糖尿病。最新流调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

面对庞大的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治疗?

今天小师妹分享的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李赛美教授,以火热立论辨治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

用5分钟时间学习一下,临床治病思路又扩大了。

文章节选自2022年华医世界私塾班,李赛美教授《以火热立论治疗2型糖尿病实践与思考》。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赛美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伤寒论》教研室主任,中医经典临床研究所所长。

全国第六批、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

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论》学科带头人。

糖尿病病因病机

1

病因

除三消学说外,近年提出痰湿、湿热、瘀热、气郁、瘀血、阳虚、脾虚等学说。

从脏腑分析,饮食,运动与脾虚,年龄老化与肾虚,情绪因素与肝郁关系密切。

2

病机

李赛美教授讲:

热毒学说提出:临床发现,血糖高时,多表现邪盛热毒症候。

而疾病后期,尤其肾衰、心衰阶段,血糖一般不高,甚至可不用降糖药,当然多与进食少不无关系。如1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者,除气阴虚外,多呈阳明三急下症表现。而2型糖尿病高血糖阶段又多呈现局部湿热、燥热、风热之征象。如胃肠湿热、肝胆湿热、下焦湿热,肺卫蕴热,胃肠燥热、皮肤热毒等标象。

血糖作为机体的重要热能,是机体机能转化的必需原料,中医认为是甘温质的物质。

但这种甘温质它是有度的,不能多,聚多就会生热,热多就会生毒,热甚就会毒生。所以不是说热就是好的,多的话过度抗害惩治。

一方面我们说血糖高,另一方面它的细胞内糖是不能转化到细胞内的,细胞内是缺糖的,尤其是像胰岛素抵抗,胰岛的受体量减少,或者受体的敏感度下降,就不能跟胰岛素结合转化。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方面它全身处于不足或者是虚损的状态,但是它的局部可能出现火毒亢奋的状态。

所以我们把发病的过程描述为脾肾的亏损,脾肾亏损功能下降,导致阳郁不达,郁就化火,火甚就生毒了,热毒积聚,三个阶段由虚成实。

其实我们讲的脾肾亏损前面是有过程的,前面讲的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前面都是过度了、耗尽了,然后虚损,就会导致一些物质变成停聚在体内的有害的物质。

就是讲得由虚转实,由实变虚,由虚又变成实证,这三者是可能会同时存在于一个个体之中,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疾病的纵向的转化过程。

李赛美教授讲解,

糖尿病的病机在临床上是混在一起的,所以多出现寒热错杂,虚实相间,表里同病。甚至我们看到病人出现阴阳的逆乱,比如说酮症酸中毒或者低血糖反应。

病机描述为“郁热虚损”,郁而不达就热,壮火食气成虚,造成功能的减退,导致形态的改变,就出现了郁热虚损4个不同的阶段。

糖尿病治疗思路

01

降糖不远寒

糖高不离火,降糖不远寒。

糖为人体机能活动重要能量来源。正常生理的血糖状态,表现为少火,“少火生气”“气食少火”。血糖为饮食水谷所化生,其关键在脾胃,也与肾之元阳气化与推动密切相关。“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

从疾病纵向全程观察,血糖与阳热具有一定相关性。

若气不布达,聚集过多则表现为壮火,或亢阳,“亢则害,承乃制”。

血糖高,在发病早期,多表现为阳证、热证,

在中、后期,表现为全身虚馁,而局部阳热之寒热错杂证。

在疾病终末期,一般血糖不高,多表现为寒证、虚证。

在低血糖时,人体表现为疲乏、心悸、大汗淋漓,甚至手颤、头晕、昏迷,即出现气虚、到阳虚、阳脱之状。

若血糖高与阳虚状态共存,多表现为寒热错杂证。临床单纯温阳,可以改善整体状态,尤其表现为扶正作用。若佐用适当寒凉之品,则能提高疗效。

李赛美教授临床经验,往往临床有些难治性糖尿病,血糖持续一年左右而不降者,通过中医调理辨治,多出现阴证转阳,脏病还腑,而出现如黄连阿胶汤证、葛根芩连汤证、大柴胡汤证、或桃核承气汤证,一举而血糖获得良好控制。

02

扶正重脾肾

本在正虚损,扶正重脾肾。

糖尿病作为内分泌与代谢病,与中医脾肾息息相关。西医认为糖尿病发病与过饱饮食、缺乏运动,不良生活习惯、年龄老化有关。近期伤寒郑勇强博士研究提出痰湿质是糖尿病前期或早期重要体质特征及防治重点。

早期以火热为证,但从体质言,早期也与脾虚痰湿质有关,中、晚期,并发症阶段,则以肾气虚损为要。脾为后天之本,肾为立命之根,是生命正能量的发生器!无论从发病,到疾病后期至生命之终结,脾肾均是必须重视及立法之本。

03

气血贵流通

兼证多郁滞,气血贵流通。

脏腑功能体现在气与血,而气血反之影响到脏腑功能,即脏腑、经络、气血、表里一以贯之。在气者,有气郁、气虚在血者,多血瘀、血虚。而糖尿病并发症,无论大血管或是小血管,均关乎血管,故并发症产生与防治关键点不在津与汗,而在气与血。金匮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病安从来气血畅通,全身得以滋润,消渴何有人安则血糖降,中医治疗理念是以人为本。

医案举例

01

黄连阿胶汤治疗糖尿病

患者,女,81岁。

患糖尿病10余年,已服用达美康、拜唐苹、美迪康等多种降糖药,近1年来血糖居高不下,餐后血糖仍波动在12~17mmol/L,

血压160~180/90~100mmHg。

2003年3月1日诊∶

诉彻夜难眠,心烦,口渴多饮,手足麻痹,时有胸闷、喘促,腰酸,大便偏干,夜尿多。

查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弦。

餐后2h血糖16.6mmol/L,

血压170/100mmHg。

患者拒绝住院治疗,虑其肝肾阴虚,心火偏亢,与黄连阿胶汤加味滋阴清热。

疏方:

黄连,阿胶,黄芩

生地黄,白芍,鸡子黄1枚

鸡血藤,太子参,丹参,怀牛膝,5剂。

2003年3月8日诊:

患者睡眠明显改善,口渴、心烦好转。腰酸、夜尿多减轻。舌红,苔黄,脉细弦,餐后2h血糖9.8mmol/L,血压160/90mmHg。

原方加减:

黄连,阿胶,黄芩,生地黄,白芍,鸡子黄,鸡血藤,太子参,熟枣仁,夜交藤,磁石,5剂。

2003年3月15日诊:

患者病情继续好转,睡眠可在5h以上,餐后2h血糖7.8mmol/L,时有手足麻痹,咳喘,与生脉散合抵当汤,益气活血,调理善后。

病人的舌质是暗红的,苔薄黄,脉纤细,大家想第一个年纪,第二个血糖一直那么高,肯定有气阴损伤,大便也干,而且这个病人心烦口渴,阴虚火旺,肝肾亏虚,心火偏亢。

就想到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热,用黄连阿胶汤,加了鸡血藤,太子参,丹参,牛膝,想益气活血,然后也把她的火引下来,手脚麻痹,加了鸡血藤,开了5剂。

到了2003年3月8号,病人就感觉到睡眠有明显的改善,心烦也改善,餐后血糖降到9点多,而且她的血压是有所下降,特别是舒张压降到90。我就建议她再守原方基础上又加了酸枣、夜交藤,加了一点磁石,开了5剂,

到了3月15号差不多一个星期,病情继续的好转,睡眠可以睡到5个小时,餐后血糖降到了7.8。

当然她还是有一些症状,比如说麻痹、咳喘,所以后来再用生脉、抵当汤来调理就好了。

02

乌梅丸加味治疗高血糖案

患者,男,48岁。

患糖尿病5年,遍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餐后2h血糖多在12mmol/L以上。

2002年9月2日诊:

形体偏胖,面色淡白,形寒肢冷,心烦,口苦口臭,腰膝酸软,精神不支,不能坚持正常工作,足麻痹,时心悸,头顶及足背拘急不适。

查:舌淡,苔薄黄,脉沉细弦数。

餐后2h血糖12.5mmol/L,血压、血脂正常。

证属:脾肾虚寒,胆胃有热,为寒热错杂之证。

予乌梅丸温阳泄热,佐以通络。

疏方:

乌梅,细辛,桂枝

太子参,熟附片,蜀椒

白术,黄连,黄柏

当归,干姜,鸡血藤,阿胶

5剂。

2002年9月9日诊∶

服药后身体转暖,精神转佳,口苦心烦消失,餐后2h血糖9.5mmol/L,舌、脉同前,继守原方5剂。

2002年9月16日诊:

病情继续改善,能驾车,已开始正常工作。餐后2h血糖8.0mmol/L。

近半年偶有来诊,诉常间服原方,血糖一直控制良好。

李赛美教授考虑患者寒热错杂,脾和肾阳气不够,但胆胃有热,脾肾阳虚,所以用了伤寒里边的乌梅丸,寒热错杂证的代表方。

李赛美教授用的原方就加了两味药,一个是鸡血藤,一个是阿胶,给他养血。同时这个病人有脚的麻痹,加了鸡血藤来养血通络。

到了2002年的9月9号,病人感觉身体变暖,精神变好,口苦心烦消失,餐后血糖降下来,所以守方治疗。然后病情慢慢好转能够驾车了,血糖控制得也不错,餐后降到8。

03

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高血糖案

患者,男,58岁。

患糖尿病5年余。近半年遍服降糖药,血糖波动在13~18mmol/L。

2002年10月20日诊:

大便溏薄、黏稠,日2~3行,肛门灼热,粪池不易冲洗,时伴腹痛,口渴喜冷饮,纳佳,易汗出。查舌红,苔薄黄,脉滑略数。形体中等,餐后2h血糖17.3mmol/L。

证属大肠湿热,予葛根芩连汤加味以清热燥湿。

疏方:

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白头翁,绵茵陈,白芍,5剂。

2002年10月27日诊:

大便已成形,腹痛消失,汗出减轻,仍口渴,余无异常。

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餐后2h血糖8.4mmol/L。

予竹叶石膏汤清解余热以护胃津。

患者描述大便是烂黏稠,而且每天两三次,肛门发烫,大便拉出来的厕所冲不干净。所以他也伴有腹痛腹泻,肛门灼热感,而且喜冷饮,容易出汗。舌红苔薄黄,脉滑,血糖餐后17.3。李赛美教授就考虑患者应该是个大肠湿热,就把葛根芩连汤加上去,清热燥湿。处方为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黄芩汤合方。

到了10月27号病人来就诊的时候就描述腹痛消失了,大便成形了,还有点口渴,舌脉明显的改善,餐后的两小时血糖8点多,最后收尾用竹叶石膏汤,清余热养胃阴,这个病就血糖是降下来,餐后两小时降到8点多。

李赛美教授,在几十年的临床中,擅长运用经方辨治糖尿病等临床疾病。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李赛美教授经验

来第19期华医世界“讲透经方”大师班

2022年11月18~20日

全球公益直播课

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

国医大师王庆国教授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赛美教授

中国中医科学院何庆勇教授

4位顶尖经方名家联袂亲传

扫码加华医世界粉丝福利官

免费预约听课

如果你热爱中医,如果你想为中医传承尽一份力

转发文章让更多人来免费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疗糖尿病再实践再思考
三才汤加味治疗糖尿病临床应用举隅
糖尿病患者血糖多高算危险期呢
血糖高到多少算是糖尿病?(2)
涨知识|空腹血糖正常,还会患糖尿病吗?
糖尿病早发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