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课堂09】秋夜

读古典诗词

品百味人生

养浩然正气

15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m 来自小学精品阅读 07:46

◄) 点击上方绿色小喇叭收听

学习内容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词译文

在那个秋天的夜晚,天快要亮的时候,我走出篱笆门,忽然一阵凉风迎面吹来,心中顿时产生一股伤感之情。那曲折蜿蜒三万里之长的黄河,都没有停下奔腾不息的脚步,最终向东汇入了大海。那五千仞之高的华山也与青天相接了。而那些在铁蹄下挣扎度日的遗民们却欲哭无泪,他们一年又一年地盼望着宋朝的军队能收复失地,国家早日统一的愿望,终不能实现。

词语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

2、篱门:用竹片或竹竿编的门。

3、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4、河:指黄河。

5、“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

6、岳: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在本诗中指西岳华山。

7、摩天:碰到天。摩:摩擦、接触。

8、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9、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10、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11、南望:远眺南方。

12、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专家解读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面临祖国不能统一的现实,悲愤不已。他在早年就怀有报国大志,中年从军西南,他目睹了壮阔的现实世界,经历了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豪迈开阔。在这首诗中,开头两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诗人用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擎天峰柱的巍巍西岳,这一横一纵奇伟壮丽的河山来表现祖国的可爱,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象,就如此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当然也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然而,这样多娇的山河,这样不屈的人民,却长期以来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之下。于是,陆游把笔锋一转,顿使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壮阔方向开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的眼泪都流了六十多年了,也早已流干了。诗人用“泪尽”一词,千回百转地把人民受到的压迫之重,经受折磨之久,企望恢复信念之坚定,都充分地表达了出来。人民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却愿望落空。他如此淋漓尽致地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则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陆游这样为遗民奋力疾呼,目的当然是想引起南宋政府的觉醒,激起他们收复失地的志向。陆游在这首七言绝句中尽情地倾吐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已暮年,而志气不衰,铁马冰河,时时入梦的爱国情怀。这首诗与陆游《示儿》诗的主题相同,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王师的期盼,同时也暗含对统治者不能及早收复失地的谴责。读之令人震撼,是一首荡气回肠,雄浑有力的爱国诗篇。

知识拓展

陆游不仅是著名的爱国诗人,而且一生热爱读书,爱书爱到如醉如痴的程度,正如诗中所言“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他酷爱读书,终老不改,是一位活到老、学到老的楷模,84岁时还谦虚地说自己是学问不足的“惊马”。更令人敬佩的是,陆游有着高远的教育理念,反对读死书,他说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这就是他教育儿子的著名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考试链接

课后思考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本诗重在写“迎凉有感”,在入题前却极言山高水长,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手法,在诗歌表现手法上称作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游的一首悲壮诗作,开篇就气势恢宏,却也令人痛彻心扉!
描写爱国忧民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五(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试讲教案及备课思路
静读”第226期: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按韵读诗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NO162: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南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