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40多年前,杨乃武与小白菜受尽委屈,被法国记者拍下罕见的真容

匹妇含怨,三年亢阳,匹夫结愤,六月飞霜。——张说

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既没有指纹对比,又没有“法医秦明”,如果要在短时间内达到命案必破,只有一种方法,就是严刑拷打,屈打成招。

在影视剧中我们都见过,屈打成招后画押,呈堂证供即成立,若是还想让“犯人”死的再快点,只需向衙门砸钱即可,砸的越多,事情越顺利。

例如当时西门庆和潘金莲合伙杀死武大郎后,西门庆就是向衙门官员行贿,事情才得以平息,这就是典型的贿赂。

众所周知,这是一件冤案,那么这件冤案得以平反昭雪是因为后来武松归来,拆穿了潘金莲和西门庆的计谋。

可是历史上的冤假错案,远远不止这一件,可惜武松却只有一个,那么没有武松的冤假错案又当如何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140多年前的一桩冤家错案,看看没有“武松”的案子又当如何收场呢?

“童养媳的由来”

故事女主人公名叫毕秀姑,秀姑人美,因喜穿绿色衣服,人称“小白菜”,可是家贫,从小被卖到葛家做童养媳。

为什么会有童养媳的存在呢?

至十岁,婿家即迎之长养为媳。——《三国志》引

在古代有的人家贫苦,娶不起媳妇,就会给自己的儿子买一个“媳妇”,买来的媳妇年龄一般都很小,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从小让“媳妇”住在自己家。

一来可以多一个劳动力干家中的活计,公婆可以趁早调教儿媳该如何侍奉公婆,伺候丈夫,等于是一笔钱直接买断了。

二来是可以省一大笔钱,而且买来的“媳妇”可以早早的传宗接代,一举两得,这就是当时为什么“童养媳”能够应运而生的道理了。

葛品连——无名之辈

小白菜的丈夫名叫葛品连,父亲早年亡故,与母亲喻氏相依为命。

后来因遭遇战乱,葛品连被太平军掳走,从此只剩下喻氏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在古代,年轻的女人谋生辛苦,于是家兄劝慰其改嫁给余杭县务农的沈体仁为妻。

次年,葛品连侥幸逃回,虽吃了不少苦,但总算活命而归,继父沈体仁仁厚,把他推荐到县城一家豆腐店里帮工

葛品连为人老实,工作兢兢业业,经常是早出晚归。毕秀姑与杨家儿郎杨乃武之妻关系交好,经常邀她来家里闲话家常,打发时间,一来二去,与杨乃武也相熟起来。

杨乃武,何许人也,为什么要提到他,因为在这个故事中,他便是另外一个男主人公

杨乃武,家庭殷实,以种桑养蚕为业。

他天性聪颖,在二十多岁就考中秀才,三十三岁考中举人,相当于现在的本科学历或及上,可以说文化程度已经算是比较高了。

心结缘起——小人长戚戚

他素来爱打抱不平。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很多官员打着为朝廷效力的名义,实际上间接的剥夺欺压百姓。使百姓喘不过气来。

但是冤屈不达天听,皇帝全然不知百姓的疾苦。这个时候,杨乃武的正直就发挥了作用

他联合同样有学识的人一纸状告当时的余杭县知县刘锡彤贪赃枉法,收到状纸,就要处理。

只是刘锡彤多年的知县也不是摆设,他极力运作,最终竟然逃脱了法网。毕竟当时的社会,只有愿意花钱疏通,躲过一劫还是比较容易的。

然而令杨乃武没有想到的是,一纸诉状刘锡彤不仅毫发未损,反而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从而让刘锡彤记恨上他

虽然刘锡彤得以逃脱罪责,但是挡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作为一个合格的贪官刘锡彤岂能轻易放过他。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显然刘锡彤并非什么君子,而他翘首企盼,就为了等到一个报仇的机会。

很快,机会就来了

守株待兔—不达目的不罢休

一日,葛品连去上工之时,忽然觉得身体不适,等到他回家时,这种不适感更加严重。只见他浑身颤抖,口吐白沫。

妻子毕秀姑见状,急忙去抓了药给他服下,可谁知刚服下不久,葛品连便一命呜呼。

当时正值十月,余杭气温颇高,至夜间,葛品连竟然口鼻流血

葛品连干妈冯许氏与葛母盘算,觉得葛品连死的蹊跷,于是找毕秀姑前来盘问,丈夫死了,她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自然也是悲伤至极。

葛母盘问,毕秀姑称自己不知是何原因,葛母自然是不信,人去的这么快,确有蹊跷,但又没有证据,于是想让仵作来验尸,又找来地保王林帮忙再写一封呈词,将呈词送到衙门。

刘锡彤一听说此事,立马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带着衙门新任仵作沈祥前去验尸。

通常情况下,仵作用银针刺入尸体的喉咙,若是颜色发黑,并且用皂角水擦拭后仍然呈现青黑色,则证明是中毒而亡,反之,则是银色。

而新任仵作直接省去了最后一步,刺入葛品连的喉咙后,银针上沾着黑色,他并没有用皂角水擦拭,只是这样就认定了他是中毒而死

本来就有嫌隙的刘锡彤自然不会反驳,不管是看出了问题还是没有看出问题,他都不会阻止,因为他嗅到了一丝丝兴奋的气息

他此前就听人说起过葛品连的妻子毕秀姑似乎与杨乃武之间有一些不好明说的传言,如今不正是一个大好机会吗?

于是刘锡彤立即下了定论:葛品连乃中毒身亡。

顿时流言四起,人们认为在这个家里会下毒的只有毕秀姑一人,因此刘锡彤将毕秀姑押回衙门。

毕秀姑喊冤,但是没人听信她的话,而且传闻由来已久,早在毕秀姑与葛品连在租住杨乃武家里时,人们就经常说起毕秀姑出入杨家频繁,与杨乃武过从甚密。

加之葛母也曾经表达过自己的不满,说毕秀姑怕是快成了杨家人了。

这种情况下人们关心的是自己听到了什么,没有人在意毕秀姑去杨家到底找谁,所为何。

所以这个时候清白与否就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于是,毕秀姑被“按例”关进大牢,随之而来的不是随堂审问考证,而是更简单粗暴的方法,即严刑拷打。不管有罪与否,都应当先审问,证据齐全以后再另行定论。

可是为什么要什么都不问不查就直接严刑拷打呢?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刘锡彤从中看到了自己可以报仇的机会。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晚晴集

自从之前被杨乃武揭发过,他就一直在等待报仇的机会,现如今这种情况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他只需要让这件“中毒”案与杨乃武联系起来,即可一举成功,他权衡之下,想到了一招妙计。

他想让毕秀姑承认下毒这件事是与杨乃武合谋而成,之后便可定罪。

毕秀姑深明大义,深知此事与自己无关,更不能将杨乃武牵连,岂可与歹人同流合污,所以拒不“合作”,于是刘锡彤丧心病狂,对她各种严刑拷打。

其中之一就是烧红铜丝穿胸的极刑,不曾想毕秀姑忍受不了各种刑罚的痛苦,她一心求死,可是刘锡彤的目的还没有达到。

后来又对毕秀姑夹手指,所谓十指连心,据说手指被夹的鲜血直流。

作为一个弱女子,毕秀姑实在是承受不了这种酷刑了。于是她最终招认,按照刘锡彤所拟的证词画押认罪:与杨乃武通奸,并且合谋毒死葛品连。

祸从天上来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风雷》

毕秀姑这边一认罪,刘锡彤马上派人缉拿了杨乃武。

杨乃武一见到刘锡彤,马上就明白事情的原委,而刘锡彤也不做掩饰,直接要求杨乃武认罪,杨乃武根本没做这件事,怎么可能承认,这可是有关自己清白的事情。

于是刘锡彤又开始对杨乃武大刑伺候,接连几天,已成家常便饭。

最后,杨乃武实在熬不过去了,只能承认自己下毒葛品连,而且去买的砒霜。

为了佐证这件事,刘锡彤还找药铺掌柜做伪证,罪名成立,杨乃武被判处死刑

对于这样的结果,杨乃武的姐姐不服,于是两次上奏要求翻案,但是每一次都无疾而终,大多就是刘锡彤从中作梗。

转机——正义不会迟到

或许是时来运转,杨乃武和毕秀姑受审时候的真容竟然被一个法国记者拍下并登了报。

照片一出,得到了慈禧的关注,慈禧觉得事有蹊跷,于是安排官员重新查办此案。

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官员呈上来的结果是葛品连并不是中毒身亡,而是因为此前就有流火宿症。

所谓流火宿症,即现在的丹毒,是细菌感染毛细淋巴管的一种皮肤病。

现在治愈的方法很多,但是在当时不发达的时代,一点疾病就可能结束一个人的生命。

此症发病急,伴随呕吐,颤抖等症状,而且当时仵作在用银针时,也极其不认真,偷工减料不说,就连当时葛品连是口鼻流血在上呈时也被改为了七窍流血,显然是有心人在有意引导结果。

慈禧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大为震怒,她不曾想普天之下竟然还有如此之事。于是她当即释放二人,刘锡彤被流放,并对其他涉案官员免职或者降职处理。

因为慈禧,两人得以沉冤昭雪,这也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结果了,可是对他们来说,曾经受的苦却是无法再抚平。

出狱后,两人再无交集,杨乃武继续以养蚕为业,安然度过后半生,1914年因病去世,享年74岁。

小白菜则在出家为尼,法名慧定。大概是看透了世间事,从此青灯古佛为伴,她于1930年去世,享年90岁。

故事到此结束,但是引发了很多思考,得罪一个小人远比官场还要更黑暗,无论救人还是救国,正义虽然不会迟到,但是还是要记得自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40多年前,杨乃武与小白菜受尽冤屈,被法国记者拍下罕见的真容
私家历史,清末第一奇案审案现场
这个案子是如何反转的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狱后人生
晚清奇案:一棵“小白菜”,如何震撼一个帝国?
[煮酒论史]外国记者拍照片,国内媒体介入:杨乃武与小白菜翻案纪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