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摘 要】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自然、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互相友爱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担负对小学生进行音乐启蒙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辨别美丑和是非的能力。

【关键词】音乐; 学生; 教师;德育元素

苏霍姆林斯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所以要给儿童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目的是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教师只不过是知识材料的供应者和鼓励者。”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自然、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互相友爱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担负对小学生进行音乐启蒙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辨别美丑和是非的能力。下面,我将浅谈一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的方法及策略 

  运用音乐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进行德育渗透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小学音乐教材中《国歌》即《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雄壮、高昂、激奋人心的歌曲,它鲜明的节奏和号角式的音调及催人奋进的音符,塑造了中国人民威武不屈,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英勇奋战的音乐形象。在教学中,我会讲述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这首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并结合学校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仰望五星红旗伴随着振奋激昂的《国歌》冉冉升起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激起学生的满腔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此外《游击队歌》《满江红》《在太行山上》等都是典型的抗敌御侮的爱国歌曲,而《歌祖国》《共产儿童团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等都是歌颂新中国,激励人们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歌曲。这些歌曲的内容深刻,艺术性强,感情真挚,易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欣赏学习《黄河大合唱》《百鸟朝凤》《茉莉花》《光明行》《春江花月夜》等乐曲时,我不但介绍了乐曲的演奏乐器形式(二胡,古筝,竹笛,唢呐等民族民间代表乐器),流传范围,风格特点等,更介绍了乐曲在世界民间艺术博览会表演中获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整个音乐学习中,我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的净化。如此,通过学习接触、欣赏民族音乐,学生就会体会到音乐中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大大充实了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其更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民族心理素质,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树立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和坚强决心!

二、运用音乐教学中的集体主义教育元素进行德育渗透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都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里特征”,因此,音乐课堂能满足学生好动、求乐、爱美的要求,他们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愿望。如集体舞、鼓乐队、合唱队等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珍惜集体荣誉、严守纪律的良好品质。在平常的合唱训练中我经常让学生去感受整体声音的协调性及和声效果所带来的美感,而在集体舞的编排中让他们感受整体的凝聚力,认识到自己是整体中的一员必须服从整体。通过刻苦努力地训练,使学生知道美的声音,美的动作是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 

 三  运用音乐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元素 进行德育渗透
  音乐教学活动过程是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更是落实德育目标的主要途经,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有意识的挑选能引起学生喜欢的《我们多么幸福》《小乌鸦爱妈妈》《妈妈的吻》《感恩的心》《飞来的花瓣》等含有感恩元素的音乐作品。当一首音乐作品的德育要点确定以后,借助音乐知识、音乐手法、音乐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具体到教学时我会通过引导学生读歌词、谈感受说体会,举实例等形式,让学生理解歌词含义,挖掘出以上德育目标;再通过生动音乐形象的解析,情景模拟、实际表演等活动,在音乐课上让学生们自己配乐、伴奏、表演、创编,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感恩的重要和美好,争做具备“知恩、感恩、报恩”这种好品质的人。 
  四、运用音乐教学中积极乐观生活的教育元素进行德育渗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音乐新歌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积极快乐健康向上的歌曲,在不断的学唱欣赏中影响着学生们的情感,道德,价值判断。《到小熊家里去》、《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再见吧,冬天》那种对春天的渴望里所蕴含的满满的希望也随之传递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之中;《唱着歌儿去劳动》这种与劳动号子有相同作用的歌曲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这种将难能可贵的人生态度传递给孩子,让他们懂得一颗强大的内心是以后面临挑战的筹码。《郊外去》乐曲用轻快明丽的曲调表现出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传递了一种乐观快乐心境。《大鹿》是一首法国歌曲,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在歌声中受到感染,在思想上得到教育,而且还懂得了爱护弱小、舍己救人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在歌曲《放牛山歌》通过故事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使学生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马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欢快、优美的乐曲,悠扬清丽的旋律,让学生为之陶醉,更加懂得了积极面对生活并热爱生活的感情······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强调对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将德育融入到小学生的音乐教育学中是我国对德育看重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德育的一个新发展方向。以音乐为载体传递德育,是对孩子们思想品德培养的一种捷径。比起一板一眼的讲述硬道理,这些会跳动的音符对于孩子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对孩子的培养有着更突出的作用。孩子们自小学开始就接受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对以后塑造良好的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和影响丰富而深远,这里本人的看见仅仅是冰山一角,它值得我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继续的去思考去探索去挖掘去总结,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学生们一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苑.洛克德育思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性运用[J].音乐时空,2015(13):170,187.

2范瑛.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0):9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教育中的“写字教学”(2)
马敏璇:以美育德 以德育人——浅谈小学音乐课程的德育渗透
​在小学音乐的综合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音乐教学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