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水增多,马铃薯晚疫病将偏重来袭,该如何有效防治?

目前马铃薯主产区气温与常年比正常或偏高,降水偏多,马铃薯晚疫病将偏重来袭,种植户该如何有效防治呢?

马铃薯发病规律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潮湿,尤其是阴雨连绵的天气,病害发展的速度极快。而如果天气干旱,降雨的时间短暂,雨后马上晴朗,病害可能不再发展。48小时内相对湿度在75%以上,温度高于10℃,就可能发生晚疫病,这个指标在化学药剂防治上很有指导意义。马铃薯的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晚疫病,但最明显的部位是叶和块茎。叶上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发生不规则的小斑点,随着病斑的扩大而变成暗褐色,湿度大时在叶背面形成一层白色霉层。块茎感病时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微凹陷的褐斑,病斑的切面可见到皮下组织呈红褐色。

马铃薯晚疫病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的表现症状

发生在叶片的叶尖和叶缘,开始为水渍状斑点;天气潮湿时很快扩大,病斑与健康部位交界处有白色稀疏的霉轮,叶背更为明显。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或叶柄,使叶片萎蔫下垂,最后整个植株变为焦黑,呈湿腐状。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成褐色,不产生霉轮。薯块发病时形成淡褐色或紫色不规则病斑,稍微下陷,病斑下面的薯肉呈深度不同的褐色坏死部分。病薯很容易为其他病菌侵染而发生并发症,常常由于细菌感染而形成软腐病。茎部很少直接被病菌侵染,但病斑可顺叶柄扩展至茎部,在皮层上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潮湿条件下病斑也可发生白色霉层。

马铃薯晚疫病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措施

  1. (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最有效的途径。
  2. 脱毒种薯由于经过严格的茎尖脱毒、组织快繁、扦插育苗、温室繁种等技术环节,能有效的防止种薯带菌,切断初侵染源,能极大的降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率。选用优质脱毒种薯具有明显的防病增产作用。
  3. 由于带病种薯是唯一的初侵染源,建立无病留种地,可以极大的减少初侵染源,从而有效的防止晚疫病的发生。留种地应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治措施。有条件的地方,留种地应与大田相距5km以上。此外,挑选无病种薯也可以减少初侵染源,而药剂浸种可以杀死种薯内部病菌,推迟晚疫病发生20天左右,降低病情指数约50%,100kg芽块用25%甲霜灵100g,加少量水浸沾或喷施。
  4. 适当提早播种,有一定的避病作用。早熟品种或者进行地膜覆盖,适时早播,可以提早收获,躲过晚疫病的发生期,从而减少损失。
  5. 在晚疫病发生的初期,要及时发现清除病株,并进行第一次喷药,以后视情况每隔7—10天喷药一次,一般喷2—3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剂可选择58%甲霜灵锰锌或64%恶霜灵·锰锌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40%嘧菌酯·苯醚悬浮剂1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0%吡唑·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或76%丙森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2%霜脲素·锰锌或69%烯酰吗啉锰锌或50%烯酰吗啉·乙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为减少农药抗药性的产生,最好多种药剂交替使用。
  6. 提倡用0.3%的68%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效可达80%且增产效果明显,也可用25%嘧菌酯或吡唑嘧菌酯预防,都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马铃薯晚疫病症状

以上为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表现症状及防治措施。今年我国北方主产区马铃薯感病品种面积比率近40%,陕西、甘肃等地超过60%,且规模种植区品种单一,有利于病害流行。目前大部产区马铃薯正处于易感病的现蕾期至花期,此生育期持续时间长,遇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条件概率高,病害流行风险大,应当引起广大种植户朋友的高度注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文详解马铃薯晚疫病症状及药剂防治方案(最全面)
专家给看看马铃薯这是什么病害?晚疫病的防治技巧
马铃薯晚疫病特效药大汇总
一分钟教你识别西红柿灰霉病和晚疫病!
晚疫?早疫?分不清楚!?教你辩个明白
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